王美玲
(河北美术学院 基础教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切实把教育教学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大学英语”课程是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其中,人文性要求大学英语教学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注重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和全面发展。[2]“大学英语”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具有学生受众广、课时多、历时长的特点。《大学英语》教材选题涉猎广泛,涵盖中西方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中所包含的历史、风俗习惯、价值观、生活方式等内容,能带给学生丰富而又深刻的精神体验,但也会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学生认知混乱。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十分必要。通过发挥“大学英语”教学育人功能,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发挥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混合式教学模式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并取得显著成果。将混合式教学模式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符合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潮流。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颁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3]换句话说,课程思政就是高等学校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各环节来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4]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人才培养体系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育人目标。
近年来,随着各高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推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相关研究逐步增多,现有研究主要围绕着“大学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关系、“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内涵、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实施路径等主题。其中:对于实施路径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是从改革教材、提升教师思政能力、整合教学形式等理论层面论述,较少涉及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本文将着重从具体实施角度出发,探索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
混合式教学(Blended teaching)或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指整合传统课堂教学和在线学习(E-learning)的优势,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从而获得更深入的教学效果。[5]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移动教学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供了线上学习的平台保障,因此,当前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依托某一教学平台将传统课堂与线上课堂有机结合,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使课前、课中、课后融为一体,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引导学生高度参与学习活动,并进行深度学习。[6]
混合式教学作为一种融合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将学习者由浅引向深度学习的新实践,已引起了各国研究者的重视。[7]在此背景下,许多高校不约而同地选择将混合式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众多学者也展开相关研究。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及模式研究、课程教学研究、教育平台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以及学习效果研究等。其中:对课程教学的研究最为丰富,且证实混合式教学模式有助于显著改善课程教学效果,但是,目前的“混合式教学”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质是通过教学视频把知识的直接讲解转移到课堂之外,从而解放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深层学习。这一模式的实施较多地借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各种短视频平台的开发,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站到了资讯的前沿。短视频成为他们了解当下的时事热点和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借助英语短视频,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具有较大可行性和价值,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短视频学习符合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生动、真实的视频内容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可能,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判断力的培养。其次,学生通过英语短视频了解时事、学习并基本掌握思政元素的英语表达,为课堂教学中的观点阐述奠定语言基础,使自己能够快速参与课堂讨论或深入学习中,避免在课堂活动中“有口难言”。再次,通过英语短视频传递思政教育内容能够规避英语教师对思想政治内容表达欠佳和个人偏见等问题。
混合式教学的实质是线上和线下教学的融合,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中的短视频进行在线学习并基于相关练习掌握基础知识,再通过线下教学环节教师对线上学习的重要知识点的讲解和同学间的探讨,实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领会。它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结合。本研究根据当前“大学英语”课程思政需求和当代学生学习特点,以英文思政短视频为基础,构建一个基于混合式教学理念的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路径
自主学习阶段主要是指学生通过线上教学平台自主完成英语思政短视频的学习,由观看英语思政短视频、归纳大意和自身观点、识记思政元素英语表达及巩固知识四个环节构成。第一步,观看英语思政短视频,主要是指学生在移动教学平台自主学习包含思政元素英语短视频。英语思政短视频一般在开头标明学习目标和知识清单,内容精炼,主题明确,时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这样的英语思政短视频既满足了教学需求,又便于学生观看,学生可以依据视频中的学习目标和知识列表,自主安排学习节奏,不必拘泥于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第二步,归纳大意和自身观点。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网络时代,对时事热点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一定的了解,并有着自己对事件的观点和态度。学生观看思政元素英语短视频后,可以用视频中或自己的词句总结视频的主要内容及所要表达的观点,并用英语记录自己对该内容的观点或感想。第三步,识记思政元素的英语表达。在观看思政短视频,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学生逐步掌握思政元素的英语表达并通过在线测试查看自己对知识点的识记情况。第四步,巩固知识。学生参照学习目标和测试结果再次观看思政短视频进行查漏补缺,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重点掌握一些专有名词的英语表达。通过自主学习阶段的四个环节,学生能够对一些社会时事、优秀文化等内容形成基本认识和观点,并积累一定的英语表达,为课堂教学中的观点阐述和观点探讨奠定基础。
深入学习和领会阶段主要是指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讨论进一步学习和深化理解英语思政短视频的内涵。该阶段是大学英语课程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对于思政元素的融入,主要是通过思政短视频内容回顾、思政观点阐述、深化讲解或总结思政观点三个环节进行。首先,进行思政短视频内容回顾,在课文中涉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人物事迹、历史事件等内容时,由学生回顾或讲述自主学习阶段所学的英语短视频,由此融入思政元素。对视频内容的回顾学生可使用视频中的原句,亦或是用自己的话对视频内容进行讲解,但必须包含所学的重点词汇,以此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词汇储备。其次,进行思政观点阐述,学生在回顾视频内容之后,阐述自己对该视频内容的观点。学生阐述各自观点时可使用多媒体或黑板进行展示,以便使其他学生更好地理解其讲述内容。学生观点大致可分为观点一致和观点对立两种情况。对观点一致的情况,教师只需将学生的思政观点展示在公屏上即可;对观点对立的情况,教师需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举例来论证各自的思政观点。通过小组间的相互举证或辩论获得思想上的碰撞,使正确的观点得到论证和认可。再次,进行深化讲解或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深入阐述和总结。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观点给予肯定或是纠正,并对学生未能提及的方面进行引导与补充,扩展学生的思考角度,使学生通过发散性思辨获得思想教育和知识提升。通过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观点的阐述、讨论和教师的深入讲解,学生对思政观点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对思政元素的思辨能力不断提升,获得思想观念的发展和提升。
思政观点内化阶段是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阶段及深化学习和领会阶段的学习后进行思政观点实践的阶段,包含“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和思政主题英语辩论赛两项活动。
2.3.1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是通过线上教学平台实施的实践环节,学生根据所学单元的思政元素集合选择合适的主题,录制成5至10分钟的中国故事英语短视频,并将其上传至教学平台,通过学生互评的方式选出最优作品。中国故事可以是时事事件、人物故事、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等与主题相关内容,可以是讲述式,亦可以是小组表演式。学生通过整合资料、撰写文稿和录制视频等过程,巩固思政元素的英语表达,加深对所要表达观点的理解,实现知识上的完善和思想上的提升。同时,对于评选出的优秀作品和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将上传至英语教学的公众号,作为后续教学资源和公共资源供大家共享。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既能锻炼大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又能使中国优秀文化和价值理念得到广泛传播,增加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
2.3.2 思政主题英语辩论赛
思政主题英语辩论赛是通过线下活动实施的实践活动,是学生将思政元素内化为自己观点的另一种方式。由于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的形成和改变并非朝夕之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而思政辩论赛每个学期举行一次。辩论赛主题的选择将参考社会热点和本学期教学单元主题而定,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辩论话题的相关资料,并用英语进行表达。通过正反方观点辩论,使学生对讨论话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进而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岳曼曼和刘正光认为思政元素内涵丰富,大致从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两方面理解:优秀文化既包括中国优秀文化也包括世界优秀文化;时代精神集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8]大学英语教材选题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哲理等方方面面,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形式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思政元素的梳理成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的前提,一般是以教学模块为单位进行整理。英语教师通过熟读教材,梳理各单元的重要文化元素和时代精神,根据教学目标、时事热点和学生思想特点进行分析和筛选。同时,打破单元的局限,以不同主题进行整合并汇聚成思政元素集合。在认真筛选后,英语教师应与思政教师和传统文化教师进行商讨,确定思政元素的合理性、准确性和融入点,确保思政元素集合的科学性。
基于思政元素融入点,开发英语短视频是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虽然与《大学英语》教材相关的网络视频和教辅视频十分丰富,但真正可利用的思政元素英语短视频并不多,所以,开发适当的“大学英语”思政短视频十分重要。对于视频开发,除了大学英语教师自行开发外,还可采用众包模式开发,即:发动学生群体、教师团队或网络平台中的热心人士参与到思政元素英语短视频的制作中。[9]为了更好地实施众包模式,大学英语教师需要完成思政元素文本编写,明确学习目标和具体知识点,为短视频开发奠定基础。短视频开发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调动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政短视频的搜集和整合。大学生是活跃的、乐于探索和善于创新的群体,熟悉各种视频平台和视频制作、剪辑软件,能够很好地将现代元素融合到短视频制作、整合中,迎合大学生的信息获取习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短视频制作团队,能够更好地发挥教师对知识的把控力和学生的操作力。英语教师亦可以协调思政教师或其他具有优秀文化积淀的各个学科教师参与英语思政短视频制作中。通过不同学科间教师的交流与合作,能够激发不同的视角,制作更优质的英语短视频,将优秀文化和时代精神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此外,英语教师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邀请更多的社会人士开发思政元素英语短视频,以此丰富视频内容和选择空间。总之,英语思政短视频开发需要从多个层面积聚力量共同完成。在完成制作之后,英语教师和思政教师、传统文化教师共同审核,确保英语思政短视频的水准和育人效果。
运行稳定、功能完备的移动教学平台是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的技术保障。教学平台的选择需要满足功能强大,运行稳定的要求。通过综合分析和实际运用现有平台,如:钉钉、学习通、云班课等,本研究选择云班课教学平台作为在线教学平台。云班课是手机端的教学平台,所需存储空间小,功能齐全,便于操作,数据保存持久,设有资源区、活动区(本研究中的活动区主要涉及讨论区和作业区两个板块)、成员区等功能区。学生可以在资源区观看教学视频,并在完成学习后获得经验值;讨论区是指教师设置讨论主题和讨论时间,学生及时参与互动,尽量做到课前阶段的问题清零;作业区主要是用于学生完成平时作业和上传中国故事英语短视频。学生在作业区上传自己录制的中国故事英语短视频,通过设置学生互评的方式,由大家共同评选出好的作品;成员区设有经验值、学习进度和资源查看情况等不同学习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准确地监控学生学习情况。总之,云班课教学平台作为在线学习平台能够满足混合式教学课前学生自主学习阶段思政元素英语短视频的学习需求和思政观点内化阶段优秀中国故事英语短视频的评选。
以英语思政短视频为依托,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路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阶段观看并学习英语思政短视频,基本掌握其中的思政观点和英语表达,为课堂教学中的思政观点阐述和讨论打好基础。通过线下教学中的深入学习和领会阶段,实现对思政观点的升华。通过思政观点内化阶段的实践应用巩固知识掌握和思想观点。这三个阶段的路径建构能够将思政元素有效融入“大学英语”教学,充分发挥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升和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