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针结合刃针治疗顽固性面瘫1例

2022-12-29 16:15刘美婷牛淑娴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盘龙夹脊口角

刘美婷,牛淑娴

(重庆市江北区中医院,重庆 400020)

笔者采用盘龙针夹脊针刺结合刃针治疗顽固性面瘫1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3岁。于2020年11月初出现口角向左歪斜,右侧额纹及右侧鼻唇沟消失,右眼闭合不全,露白约3mm,右眼迎风流泪,鼓腮漏气,吃饭时夹饭,右侧耳后疼痛,右耳听觉过敏,无右侧舌前2|3味觉减退,无头昏头痛等不适。在外院行输液、针灸等治疗半年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现口角仍向左侧歪斜,右额纹及右鼻唇沟稍有加深,右眼闭合力量弱,鼓腮稍漏气,吃饭时口中藏食。右侧耳后乳突处轻微压痛,颈椎2~4椎横突处压痛明显。颈椎X线回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

2 治疗方法

盘龙针刺。患者俯卧位,暴露背部,选取1.5~2寸的针灸针,从T1~L5,沿着脊柱两侧,从上至下,左右交错针刺,针刺过程中不留针,针尖偏向于脊中线椎体方向,针之纵轴与体表呈75°的内斜夹角,浅刺华佗夹脊穴约0.5寸,患者有沉困、走窜、触电样等感觉,此时勿再深入[1]。

刃针(10天1次)。①刃针定点:a.右耳后乳突处,前0.5cm为进针点(茎突);b.上位颈椎(颈椎2~4横突尖);c.上位颈椎的阳性反应点(压痛点)。②刃针松解:a.患者取侧卧位,头部垫低枕,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沿着乳突边缘,紧贴骨缘,慢慢滑向面神经管口附近处,纵行铲剥两下,后刀口抵至茎突周围松解。出针后用干棉球按压(10min以上,此处容易出血),敷以创可贴。b.患者俯卧位,使头颈稍前屈;刀口线与人体纵轴平行,于颈椎2-4横突处及颈部阳性反应点进行纵行分离、横行切割松解。出针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敷以创可贴。

3 结 果

治疗20天后症状有所改善,口角歪斜得到一定程度纠正,右额纹及右鼻唇沟明显加深,右眼闭合力量增强,吃饭时口中仍轻微藏食。第30天,口角基本不歪斜,人中沟稍向左歪,右额纹及右鼻唇沟与左侧基本对称,右眼可闭合但闭合力量稍差。治疗2个月,患者口角不歪斜,右额纹及右鼻唇沟与左侧对称,右眼闭合可,吃饭基本不藏食。

4 讨 论

现代医学认为,顽固性面瘫大多是由于失治、误治及面神经损伤平面和轴突变性的程度较高所致[2],而传统中医理论认为,面瘫病机为正虚邪犯,致气血运行不畅、经气阻滞而发病,以头面部阳经受邪为主。顽固性面瘫是由于气血虚弱运行不畅,内蓄痰浊,痰瘀搏结,缠绵难愈,最终形成顽疾[3]。由于顽固性面瘫影响面部,因此部分患者自尊心受损甚至烦闷抑郁,严重影响生活。

本病治愈的关键是刃针松解了颈项部肌肉的痉挛,改善了面神经局部的供血供氧,而盘龙针刺激夹脊穴可振奋阳气,兼调膀胱经经气,使气血周流全身,调节一身之气[4]。由于病程较久,面神经的炎性水肿、渗出,易导致面神经管口周围组织粘连,进而牵及面神经在神经出口处受压,从而使其功能难以尽早恢复,刃针松解恰好能解决此处粘连[5]。同时刃针还可以通过松懈病灶,起到通经活络、加速血液循环、扩张周围血管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顽固性面瘫的目的。阳性反应点是局部软组织因急慢性损伤产生的无菌性炎症、导致粘连、孪缩等病变之所在,顽固性面瘫可在其找到异常病灶。颈项部大部分肌肉的(斜方肌、头大小直肌、颈夹肌等)均起止于颈椎横突。故松解上位颈椎横突即是松解了颈项部大部分肌肉。

盘龙针法即从上至下沿脊柱两侧左右交替针刺相应华佗夹脊穴,视之犹如一条长龙盘踞于背部,故名“盘龙针法”。夹脊穴位于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脉之间,针刺此组腧穴可以调理两经之气。五藏六腑之背俞穴都聚会于足太阳膀胱经,所以针刺夹脊穴又可以调整脏腑气血之平衡,疏通经脉之通路。

猜你喜欢
盘龙夹脊口角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盘龙小学五(5)萤火虫中队
保留口角轴唇颊瓣修复下唇缺损
中药熏蒸联合夹脊、督脉电针治疗脊髓损伤51例临床观察
武汉盘龙广场银兴影城
遥远的盘龙塘
视角与口角
两代人的不同
简墨盘龙河(组诗)
健身气功与“夹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