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帅,赖丽仙,刘淑兰
(1.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207;2.连城县北团镇人民政府,福建 龙岩 366203;3.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事业在乡村的贯彻者与执行者, 肩负着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历史重任。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基层党组织所承担的任务发生了历史性转移, 这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挖掘乡村的生态、生活、经济与社会等综合价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打造乡村宜居宜业的场景、提升农民富裕富足的品质,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贯彻落实好,全面推进乡村的产业、组织、文化、生态、人才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 学界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研究, 主要涉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内容、 面临的问题以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等方面[2],而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研究不足, 基于微观实践调查的研究更为缺乏。 基于此,笔者于2021 年6 月份对福建省W 村进行了考察调研。
W 村位于 B 镇北部,距县城 16 公里,全村辖 3个自然村、5 个村民小组, 共有 135 户 636 人, 党员44 人,村“两委”班子成员 8 人。 面积 4.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95 亩,山林面积4300 亩,森林覆盖率达85.8%。 产业以烟叶、水稻种植、白鸭养殖为主,2020 年村集体收入23.5 万元, 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00 元。 由于该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成效突出, 该村基层党组织荣获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该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村等。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3]。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解决乡村问题的前置条件。 “产业兴旺”以增强自我造血功能为基础,以增加村集体收入、实现村民增收为目标,以注重长期的经济效益提升为导向,关键在于立足乡村的区位优势,结合乡村的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加强顶层设计, 合理谋划乡村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兴旺” 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发展理念, 将乡村产业发展摆在突出的位置, 打破陈规束缚, 坚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念, 勇于改革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实现路径,使农村产业发展与国家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深入调查研究, 加强对产业规划顶层设计的组织领导, 将产业规划纳入乡村整体规划范畴,坚持以“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为主题,明确乡村产业发展的要求与主线,利用乡村的资源发展可持续性产业,确保乡村“三资”物尽其用,产生切实的效益,逐步实现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图景。笔者调研发现,B 镇、W 村两级联动健全组织机构,组建以镇党委、 镇政府党政领导班子和村主干为成员的乡村精品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产业兴旺”建设的各项工作,协调整合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镇村联动推进村庄“产业兴旺”的局面。根据W 村实际,镇、村党组织因地制宜、主动谋划,确立了“党建示范引领、打造多环产业”的发展主题,通过完善产业布局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以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兴村富民。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重点发展“一村一品”项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 立足农业资源多样性和气候适宜优势, 培育特色优势产业。 ”[4]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利用好乡村特色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别具一格的产业项目,避免同质化现象,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多元发展。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开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完善配套设施[1]。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因地制宜结合村庄的自然状况与风土人情打造具有乡土特色的乡野路线,将生产加工、果蔬销售等收益项目嵌入其中以提升产业的集群效益。 笔者在调研中查询W 村乡村产业发展资料发现,该村重点发展白鸭“一村一品”项目, 着力发展休闲农业, 规划建设自行车休闲骑行道,打造集农业观光、自然生态与休闲运动为一体的乡野路线,打破了传统的碎片化的种植模式,将乡村产业的经济效益与观赏游玩价值结合起来, 推动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推动土地要素集中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实现“一产跨二进三”,打造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体,丰富了乡村产业发展的新业态。该村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荣誉称号。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引进资金支持,实行企业化运作。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新发展、做大做强[1]。 根据地方党委政府的发展定位, 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仅要善于经营自身项目,还要积极招商引资,引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乡村产业振兴, 不断完善农业的产业体系、经营体系与生产体系。 W 村计划将产业X 环交由外来企业全权投资, 该企业计划投资3000~5000万元,致力于打造大型水上游乐场,目前已规划的项目包括水上游玩项目、皮划艇漂流、垂钓码头等,以实现村集体与企业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目标。
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引进智力支持。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 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1]。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争取政府、高校、企业等各种资源举办各类农民专业技术培训班,发挥“土专家”与“田秀才”的引领作用,提高广大农业从业劳动者的技能素质,积极培育新农人、经纪人、新型职业农民,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W 村研究出台有效政策,吸引人才回乡,投身乡村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农户开办家庭农场与家庭旅馆, 成立白鸭养殖合作社,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活动。
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引进技术支持,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推动互联网、 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依托数字技术打造智慧农业,发展创意农业,建设循环农业,推动乡村产业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与生产效率, 提升产业的综合效益与竞争力[5]。 调查发现,W 村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对白鸭品牌进行立体营销,发展电子商务,为本村农户白鸭产品打开了销售渠道。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永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最亮丽的底色,“生态宜居” 是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的题中之义与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 ”[6]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予以重视, 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高度加以推进。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等都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了战略安排。
“生态宜居”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刻领会党和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树立“美丽乡村、美好家园”的理念,建设“村在田中、景在村中、宜居乐业”的和谐美丽乡村,促进乡村生态振兴。
生态价值化与价值生态化是生态与价值融合共生的体现,彰显了二者的良性互动、相辅相成、和谐统一。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因地制宜立足乡村生态资源, 将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业产品,将生态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积极探索促进生态资源价值化的方式。 查阅W 村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发现,该村注重发挥森林覆盖率高的优势,以“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为主线,充分利用村生态资源发展可持续乡村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促进价值的生态化。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树立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友好型产业,努力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满足村民高品质的生活, 为村民提供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氛围。 W 村坚持“聚精会神抓党建、自力更生谋发展”,构建与美丽乡村相适应的产业布局,发展美丽经济,以基础性产业带动非基础性产业, 把村庄生态旅游产业做大做强, 实现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良性互动,全面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旅游村。
首先,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推动乡村人居环境整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人居环境,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与污水处理[7]。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按照“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的原则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公共厕所等基础设施;在垃圾收集、转运与处理中要树立“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价值导向,合理安置分类垃圾箱与垃圾桶,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促进其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做好不可回收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的分类工作和环境卫生工作。 通过资源化处理让垃圾循环重生,真正实现废物利用,推进垃圾革命;要引导村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运用可降解、 低残留等新技术, 避免农业成为面源污染产业,推动“农业革命”。W 村党组织建立健全了乡村环境保护、乡村卫生管理等相关制度,如污水处理、田园保洁、垃圾处理等,引导村民开展日常生活垃圾的收集,建好6 处垃圾处理池,全村新购置150 个垃圾桶,使用清洁能源、发展清洁生产等,发动群众参与环境保护,共同巩固环境治理效果。
其次,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尊重乡村特有的人文社会生态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合理确定村庄布局分类,注重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特色风貌,加强分类指导。 ”[8]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尊重乡村建设的内在规律,科学合理布局乡村的生产、 生活与生态空间, 尊重乡村原生态的乡土风貌、历史风貌与人文风貌。在新时代要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既不能简单延续传统乡村的历史之治,也不能简单照抄照搬其他乡村建设模式, 要不断赋予乡村人文社会环境以新的时代内涵, 打造具有乡土韵味与现代文明的特色乡村。W 村贯彻落实市“两治一拆”精神,注重人文元素的挖掘,实施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工程,清除村庄内违法、违章搭建的建筑物,拆除村内旧房、裸房,统一改造环村主干道建筑外立面,对村内现存的民居进行保护性修缮。围绕村内民居开展美化行动,种植三角梅、茶梅,改造村庄内的鱼池、花池与各种自然景观。
最后,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内要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党员会议、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小组会,认真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宣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对外要引进先进经验, 不断提高广大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 W 村党组织组织村“两委”成员和各家各户代表到先进村进行参观学习,引进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让村民充分感受其他村庄建设美好家园的效果与成就,引导村民自觉投身美丽乡村建设。村民们自觉捐地捐力、投工投劳,将池塘、大小山场60 余亩土地无偿提供给村集体进行绿化美化建设, 并对村内空闲地、边角地、道路两旁、房前屋后等卫生死角进行清理整治,腾出空地种花种菜,塑造园艺景观小品。
“乡风文明”是乡村社区的风俗、观念、价值与行为方式的综合表现,也是乡村社区精神风貌的展现。乡风蕴含着乡村社会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道德导向和行为逻辑,是“乡愁”寄托的重要载体。 但是,在发展主义与城市中心主义的话语导向下, 村民可能盲目追求城市的市场化与物欲化理念, 这弱化了乡村原有的道德价值约束效力, 可能导致村民思想迷茫与道德滑坡, 难以作出符合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乡风文明”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深刻认识文明乡风的重要价值,加强乡村民风民俗与思想道德建设,重塑乡村文化的再解释力,促进村民在现代化场域中坚持自信自强自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继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核,是乡村社会的共同价值遵循。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和践履, 弘扬优秀道德观念和社会正气,让村民在村庄的道德价值场域中坚守本真。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 一方面,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挖掘乡贤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要求创新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价值内涵,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另一方面,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乡村社会营造传承核心价值观的浓厚氛围,凝聚共识,有效整合乡村思想道德元素,形成对于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有效认知,形成主流的思想道德价值判断标准[9]。 W 村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制度,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道德,学习时代楷模、道德模范等最美人物。通过打造千余平方米的家风广场,以“重家庭、严家教、扬家风”为主旨,深化家庭文明建设,弘扬“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等乡村优秀文化,促进乡村礼俗文化的传承,培育村庄的个性之美。
乡村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价值观导向活动并形成常态化,广泛开展整治陋习活动, 注重用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例引导广大群众,让群众在多姿多彩、喜闻乐见的行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增强精神力量,促进群众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自觉以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遵循。W 村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托田间地头、农村集市、居民院落等生产生活一线开展移风易俗、邻里守望、互帮互助、反对大操大办等乡风文明建设活动, 选树了一批文明家庭、文明院落、文明村组、好丈夫、好媳妇等先进典型,有力弘扬了时代新风和科学精神,传播了文明理念。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 是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最后一公里”。“治理有效”是推动乡村和谐稳定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乡村治理需要完成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两大任务[10]。理清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盘活治理资源、 优化治理环境是完成两大任务、 实现“治理有效”目标的关键。
“治理有效”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构建乡村自治、德治与法治过程中切实发挥领导作用,注重协调乡村多元治理主体的利益,真正做到管理的规范化、决策的民主化、监督的群众化,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以获得权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对乡村社会各类组织的领导作用,通过“民事民议、民事民管”保障村民的主体地位,激发村民的公共参与精神,发挥村级村民自治的主渠道作用,保障村民当家做主,使村民自治符合当代中国的民主政治。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探索党组织领导下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 整合乡村各类治理资源与凝聚多元治理主体, 加强和改善对乡村老人协会、红白理事会、乡贤组织等的领导,在有利于发挥各类组织自身优势的基础上注重乡村社会利益的平衡, 构建以党组织为核心、 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笔者在W 村调研发现,该村组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8 支服务队,组建了老年协会等组织,负责人由村“两委”成员担任,有效加强了党对乡村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
乡规民约是乡村自治、德治及法治有效融合的治理载体,对村民具有教育、约束与规范的作用。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将乡村所承载的守望相助、自强不息、仁爱孝悌、诚实守信等传统价值理念的精神特质融入到乡规民约之中, 并对其进行新的阐释,在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的基础上,增强乡规民约的时代底色和价值引领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完善乡规民约在土地流转、计划生育、社会治安、公序良俗、邻里关系等方面的内容,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使乡规民约的内容能更好地服务乡民[11]。 调研中,笔者在 W 村村务公开栏发现,该村编制了乡规民约五字经,包括“谦虚要真诚、做事要诚信、责任要担当”等55 条内容,对村民的行为规范提出了要求,使乡村的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聚众赌博等陋习得到有效遏制,村民能够安居乐业。
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组织工作制度。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在乡村公共事务中做到公平正义、廉洁自律,村级重大事项要实行“四议两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发言权和参与权,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 查阅W 村的市级“乡村振兴战略成绩突出集体”申报书时发现,该村认真实行“五要”(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工程,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健全民主集中制原则,落实群众的知情权、选择权、监督权,了解群众所想所盼。
其次,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壮大党在乡村执政积极、和谐与稳定的因素。 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大对农村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力度,依法制止利用宗教干预农村公共事务[1]。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依法治理,阻止邪教组织、非法宗教组织在乡村的非法活动,加强对群众的无神论教育、心理疏导与人文情感关怀,坚持社会主义前进方向,配合国家机关根除农村黑势力、村霸在乡村滋生蔓延的土壤,防止其把持乡镇基层政权与干涉村级权力运作, 切实维护一方平安与和谐稳定。 W 村农村基层党组织坚决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村治安防控体系健全,调解组织完善,无非法传统活动、无恶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滥砍盗伐、无滥占耕地、无吸毒贩毒、无造成上访和集体上访现象。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价值归宿。 实现农民生活的富裕富足是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在乡村的重要体现。 “生活富裕”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发动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增强与群众的联系,动员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前进,将自身的政治优势与农民的智慧结合起来, 将党组织领导与群众行动结合起来,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改善民生,打造共建共享的村落利益共同体。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也是惠及绝大多数人的“生活富裕”。 党的十九大对共同富裕作出了战略安排,明确提出到2035 年共同富裕迈出坚实的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12]。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实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与复杂性,引领广大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勤劳创新、量力而行,续写共同的文化叙事。 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引领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既不能好高骛远、超越乡村发展水平,也不能因循守旧、消极懈怠发展。 农村基层党组织既要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也要实现农民的精神富有。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关心和服务好乡村的老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积极培育银龄互助等公益性、服务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支持其发挥公共服务职能。W 村认真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新型农村保险制度, 全村参保率达98%以上,农村养老、贫困户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以完善。W 村积极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针对外出务工家庭, 该村及时做好留守儿童入学和管理工作,完善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网络,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困难,重要节假日开展慰问学校教师和儿童的活动, 对贫困家庭子女考上大学的发放慰问金, 勉励他们勤奋学习, 长大成才。另外,该村还成立暖心帮扶服务队,在春节、重阳节开展慰问老人活动, 为村里的老人每人送上200元慰问金,形成“敬老孝亲”的新风尚。
生活富裕是农村基层党组织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宣传、组织、动员群众,使广大群众团结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周围,按照党的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要求, 贯彻落实好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与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依靠群众的智慧、 力量与行动推动乡村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增强广大群众在共同富裕目标导向下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凝聚起实现乡村振兴的群众力量。笔者在查阅“抓党建引领,筑富美XX”资料时发现,W 村按照“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思路,引进企业管理,村内各项目建设优先雇佣当地贫困村民,村民成为漂流安全员、景区环境卫生保洁员,劳动力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实现了村集体与农户口袋的“双富”。
当前乡村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这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三农”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者,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政治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经济建设、 乡村治理、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为了应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因地制宜结合本区域实际条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适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才能强化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夯实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