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分析及优化策略

2022-12-29 12:29:52河北科技大学张春红
区域治理 2022年7期
关键词:内外部大学生能力

河北科技大学 张春红

我国自十八大以来就十分重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工作。各大高校愈发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政府也出台各项政策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呼吁高校增强创新创业教学环境,我国许多高校为了响应教育改革也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学的重点,开设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但仅依靠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无法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期发展,要想使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达到理想的效果,各大高校就必须不断的制定相应的政策,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为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联合国在80年代末就已经提出了“创业教育”这一教学理念[1],我国也愈发重视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其创新创业能力直接关乎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对我国的科研、教育等领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学生创业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的一项问题,高校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独立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未来创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前,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社会各界人士和家庭认为对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责任,并没有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因此,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刻不容缓,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呼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堂,鼓励社会各界和家长共同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进而保障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引导学生有效地将创新能力与创业思维进行结合,创新能力是创业思维的重要前提,只有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行高效结合,才能够确保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其创造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以此保证大学生的未来就业。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背景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以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各大高校为了适应教育改革的发展,也相继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保证学生的未来就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社会是科技竞争,社会主要考验的就是人们的创新能力。”李克强总理也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出了正确的引导,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发展理念[2]。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创新目标,其中许多政策中明确地指出要争取在2020年将我国变为创新型国家,提高国民的创新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提高我国在世界上的国际地位。

早在2015年,我国教育部门就曾出台一系列重要文件,呼吁各大高校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国务院也颁布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政策,为各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给予了重要的支撑,进而促使高校的教育改革,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国家青少年的未来发展给予重要的保障,为我国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加快我国高校高等教育改革体系的转变,推进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我国希望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创新创业专业培训、网络平台、政府政策的辅助和规范等作用,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提高我国大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推进我国的发展,保障我国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脱颖而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可以为我国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进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创新强国、科技强国这一伟大目标。

创新作为我们中华民族进步的主要动力,是我国持之以恒地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个人的生活、工作和未来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优化创新创业内外部生态环境是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强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加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最新要求,并且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改变其对事物的认知态度,转变其思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不单单只考虑国家的经济能力和发展状态,国家的综合国力已然成为世界各国之间竞争的标准[3],创新能力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才则是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高校是为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应当积极的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堂,促进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专业水平高、科技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创新型人才。

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仅是教育行业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发展。高校学生作为建设国家的主力军、社会发展的重要群体、国家重视的高等人才,其能力和思想都决定着我国未来的发展。

二、国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所谓创业就是创业者利用自己手边的现有的所有资源,创造出利于自己、利于社会的最大价值。对于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具体剖析,既有弊端也有优势,随着创新创业新的政策方针实施,各地建立产业园、培训会、实践基地等,这些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促进了创新创业的良性发展。还加速了现代的创新创业成果,出现了许多的成功范例,进而加快了创新创业步伐。同时也有弊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我们的创新创业体系还不够完善、研究方向分散,对具体的问题分析,没有更加专业的角度支撑,立足点高度不够,难以提出被许多专家认可的方案。对于那些因学历和资历等各方面因素不被受到任用的年轻人的创新创业也是另一种打击,通常会因为年龄、人脉等各方面而有心无力。另外,我国政府的支持政策也不够完备,资金投入较低,且支持的平台建设不够完备等。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给我们所带来的好处

随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习近平总书记也给出了许多指导,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从国家到政府到社会各个层面都给予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足够的重视,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来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指导。例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其中《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则是进一步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给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出了正确的指导,其内容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见和行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是我国相关部门根据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际发展情况制定的更加充足的指导政策,是对以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完善与修改,相关部门要求地方政府和各大高等院校要按照指导政策,正确的实行创新创业教育,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呼吁社会各界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中,优化教育的资源配置,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创业环境,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鼓励大学生敢于挑战,抓住机遇,勇于创新。

自我国国务院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后,许多教育学家也对创新创业进行了深度研究,根据以往的创新研究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也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张建刚,李勇等人从教学内容思想观念、方法制度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目的,健全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开展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与肯定。我国西南财经大学也在实践研究中构建出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教学课程,进一步加快自身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速度。

1.国内外有成型的创业教育体系和教学方法

早在80年代末,世界各地都已经开始重视创新创业教育,许多国际组织也制定了合理科学的创新创业扶持政策,完善了创业帮助体系,例如,SYB、JYB、YEN等。

2.国内的成功案例

我国教育行业也逐渐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我国一些地区借鉴了国外的经验,根据我国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和各大高校的培养目标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创新创业帮扶政策,更新了教师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例如,杭州市提出的人才创新创业理念。许多城市创建了创业大学生创业园,进而帮助学生实现创业的梦想。各个高校也相继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和组织等,帮助学生实现创新创业的梦想,提高学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4]。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给我们所带来的坏处

目前,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起步较晚,尚存在很多弊端,教育体系有待完善。从当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我国教育行业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目前缺乏完善的教育体系,许多研究只单单针对创新创业两个对象,并没有将创新与创业进行有效地结合,对其进行研究的方向也过于溃散,缺乏有序性,没有系统地形成一个大致的研究方向,也没有完整的研究结构和研究体系。相关部门并没有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对其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缺乏系统的对策方案和调查讨论,导致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严重拖慢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

我国对创新和创业的结合研究层次不深。从我国目前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经验可以发现,很少有完善的研究成果,可以提供给高校进行借鉴。许多研究成果将创新与创业分开进行研究,导致我国的创新创业结合研究不够深入,限制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许多研究成果仅说明了如何帮助培养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两项教育,并没有将其进行结合,导致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将创新与创业进行结合并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创新和创业两者之间紧密相连,创新是创业的基础,而创业是创新思想的重要载体,只有具有创新能力才能够开展有效的创业工作,只有将创新与创业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保障学生的未来就业发展。

我国许多企业都非常看重学生的学历和资历,这就导致许多专科的大学生由于学历不高、阅历不丰富、学识较少等原因对自身没有自信,认为其不具备创新创业的能力,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也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冷落与排挤。有时他们的一些大胆想法会被人们认为是难以实现的,没有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导致大学生出现对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自信现象,导致许多大学生会降低创业的自信心。调查表明,随着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的大力支持,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不断完善,许多大学生对创新创业充满了热情与兴趣,但在毕业后真正做到创新创业者却少之又少。研究表明,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受到了创业前景不明确、创业过程受到挑战和心理损伤等因素的影响[5]。

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内部环境缺位。虽然各大高校已经陆续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但依然有一部分学校仍然没有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缺少一定的理论指导,导致目前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发展缓慢。许多高校只在商业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等院系开展了创新创业课程,并没有做到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教育。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尚不完善,严重的拖慢了我国人才培养的速度,除此之外,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教材中,教材内容过于溃散,缺乏专业的理论指导,教学内容只重视理论,忽视了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导致许多学生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进行有效结合,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创业领域和创业范围。学生的创业意识薄弱,许多大学生由于受到传统社会理念的影响,导致其缺乏创业的勇气,不敢于尝试,不敢挑战,缺乏创业的。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外部环境缺失。目前,各大高校只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实际能力,忽视了对学生创新创业心理品质和创新创业基本素养的培养,限制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发展。社会各界、家庭认为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只是学校的责任,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重要性,严重地阻碍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

三、优化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环境的方案建议

从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来看,要想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相关部门就要从教育理念、教学课程、教学方法和制度上进行改变。

首先,高校要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进行改变,要正确地对创新创业教育进行认识、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优化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学习氛围、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知识、优化高校内部教育环境、优化学校的资源配置。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创新创业能力为原则。高校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重点教学内容,完善教育体系,教师还要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巩固并牢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

其次,高校还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教师要懂得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课堂上为学生教授创新创业的思想,紧跟时代的潮流,保障授课质量,目前,我国创新创业教材还较为缺少,所以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就需要用心去对创新创业政策进行学习,及时更新创新创业理念,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对学生进行授课,还要定期地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敢于挑战,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就业给予一定的保障。

最后,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知识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进而提高创新能力,学校还要定期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并开办讲座,不断完善学校的教学系统,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高校还要呼吁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积极配合,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就业给予一定的保障。

四、结束语

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只依靠高校的自身能力,还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只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内外部生态环境做好优化,才能够促使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内外部大学生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某军工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内外部环境分析及启示
油田企业内外部综合治理及生产要害部位的治安防范
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的日元走势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2:00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人大建设(2018年6期)2018-08-16 07:23:10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抄能力
利用小波包能量区分变压器内外部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