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捷
姜丽华(2007)指出,实践不但能将学科知识不断综合以及实践问题的相联系,而且能把知识技能变成有效的工具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创新。
世界合作教育协会首席执行官Peter Frank在2001年泰国举办的理事会上,宣读了关于校企合作教育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调查报告,报告指出参加过校企合作教育的毕业生比未参加校企合作教育的学生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无论是从工作表现还是企业的认可度方面都优于未参加过校企合作教育的学生,也更容易获得升职的机会,工作的起点也较高并在就业上有明显优势。因此,校企合作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可行性。
在全球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科技园、校外实习基地等,为大学生初始创业提供场地、政策指导、资金支持等。目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订单式”模式。“订单式”校企合作模式指的是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并签订用人订单,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该模式特色在于以就业为导向,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人才,采用“产学结合”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二是“工学结合、校企双向介入”模式。该模式下,高校主要在校内为学生提供理论教育,同时学生还可以在合作企业内接受实践教育,该模式特色在于高校和企业通力合作,通过双向介入的形式整合教育资源,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级运作型人才。三是“4+1”模式。“4+1”模式指的是学生在高校就读三年后,剩下的一年在企业进行在岗学习。该模式下,学生在校内学习期间的培养主体为高校,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以实习、调研、实验等实践环节为辅。在企业的一年主要以实践为主,即在岗实习,同时学生在工作过程中还需结合实际的工作情况完成毕业设计。
以上三种校企合作模式虽然表面上不错,但由于大部分是由学校牵头和企业签订协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自主性,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有的企业追求当前利益而缺乏长期目光,在整个校企合作过程中参与较少,没有兼顾高校、学生和企业的最大利益,导致很多优秀的校企合作项目也是龙头蛇尾。
虽然高校认识到了创新型科技人才的重要性,但长期以来高等教育体制在政府的高度管理下发展,形成了相对孤立、封闭的办学模式。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我国高校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长期自我,封闭发展模式成为制约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瓶颈。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高校对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和系统的培养计划。高校缺乏对市场的敏感度,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科技人才,尤其是具有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对于一些新兴专业和热门专业,有些高校缺乏长期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在师资、软硬件都不足的情况下盲目设置,导致和企业需求脱离,学生就业后劲不足。
第二,高校偏重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我国高校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非创新型人才,学校通过各种课程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适应将来工作的平台,使学生提早具备专业方面的工作能力,但是,这仅仅是表面的,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高是十分有限的。
第三,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目前很多高校都把科研作为评价教师成果和晋升职称的指标,导致教师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科研而不是教学。有的高校教师都热衷于拿项目,发文章,不愿意上讲台,导致了科研与教学的脱节。
第四,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高校对创新型人才模式没有一个系统的设计,没有贯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对学生的培养由于不系统,各个环节之间衔接性不强,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持续性不强,这种矛盾主要表现在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人才之间的矛盾,高校重在理论,企业重在实践,两者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联系,没有互相配合。
第五,企业参与合作的动力不足。我国的现状是高校一厢情愿,企业的合作意愿不强。企业的短期性和逐利性与高校培养人才长期性和公益性导致了两者合作过程中存在动力不足。许多高校在合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以及流于形式的操作方法,也使得企业不愿意参与这种浅层次的合作。
基于以上存在问题,特提出以下几点陕西高校怎样以校企合作为依托,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方略:
高校在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过程中,有的地方政府没有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没有发挥其领导与协调作用,支持过于口头化,没有落实到具体的政策法规上,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导致高校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模式的发展动力不足。所以,政府要积极发挥中介作用,协调好高校和企业的关系,督促双方加强合作,在资金、政策上充分给予支持,并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加强监督。
培养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关键。高校要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需要有创新型的师资队伍,教师队伍自身要有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以及创新的实践,才能教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的学生。所以,高校除了不遗余力地吸引高质量人才,也要为现有的教师提供多途径的国内外进修机会,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为教师的进修、培训创造良好的条件,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通过校企合作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文化和高校的文化融合的过程。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的打造是高校人才培养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实现为社会培养人才这个基础目标;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文化体系的打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科研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在进行校企合作的时候,应该形成一种校企共育的文化理念,有利于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践路径。首先就是高校方面要不断地进行创业宣传,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网站、讲座等模式来进行,如通过宣传一些高校学生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或者邀请一些创业成功人士来校进行交流,加强学生对于自主创新创业的意识,激发学生们的创新热情。其次就是高校要根据自身的文化特点将创新创业的教育文化和技能方面的文化进行融合,打造适合自身特色的创新创业文化体系。另外,企业也应该定期地组织人员来校进行学习交流,做好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工作,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提高。
单个高校在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机制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如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培养是个长期过程,但企业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企业在不同阶段需要的学生也存在类型上、数量上的差异;高校一家一家地与企业谈合作,在时间、人力上都需要投入较多的成本。所以,摒弃单一的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机制,组建相当规模的合作平台,一方是相当数量的高校联合,另一方是相当数量的企业联合,使得校企合作更深更广地发展。在合作平台上,高校与企业应当秉持平等自愿的规则,尽全力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相应的选择、实习、培训的工作流程,推进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发挥平台优势,推动当地的教育资源与就业市场相吻合,满足高校与企业不同的需求,努力实现双赢的局面。统一的校企合作平台,不仅能为高校学生解决就业过程中的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一系列问题,还能为企业解决招聘人才实际能力与企业发展需求不相符合的问题,实现企业未来优秀人才的定向培养。平台的建立,不仅能改变以往高校和企业单项行动的局面,还能调动彼此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实现高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美好目标。
校企合作是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关键,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招聘“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与企业能否深入合作的关键取决于合作双方的产出投入比能否大于单独行动。因此,探讨校企合作双方的最佳投入产出比,构建长效利益均衡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形成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战略联盟,充分发挥企业市场敏感性高与实践条件好、应用能力强的优势,发挥高校理论基础坚实与教学资源丰富的双方优势,联合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
第一,高校要主动联系与加强和企业合作。高校首先要重视并加大引进著名企业家与高级工程师的力度,通过请他们到高校当兼职导师带研究生、搞讲座、开研讨会等方式让高校师生深入了解市场最新需求、产业发展最新动态,使高校人才培养能源于实践需求,又服务于社会发展,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其次和企业形成科研项目攻关战略联盟,包括攻关企业自身发展所面临的技术与管理难题,以及攻关相关产业领域的关键性技术等。
第二,企业也要重视和高校的合作,利用好高校的人才和理论资源优势。企业往往缺乏良好的理论基础与宏观分析能力,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这恰是制约企业做强做大的瓶颈。因此企业可以利用校企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的理论和教学资源,除了聘请高校高端人才到企业进行交流讲座,企业还要为高校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场所,在实习过程中发现并留用所需优秀人才。
第三,就高校而言,要根据社会发展实际,有目的、有节奏地调整课程体系,开发创新性、实用性的课程教材,将实践能力的掌握,作为课程考查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设计课程考查目标与方法,力求实现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的良好效果。学校还要与相应的企业进行良好、深入、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考察和参考企业的建议,进而调整学生课程体系。最终的目的是,高校的教学要能够以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为目标,整合高校的教学资源与教师队伍,对接行业内的先进企业、团队、个人,共同确定出有出强大效果的课程体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背景下,高校应该思考,在实践中如何按照企业的标准和实际需求来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思考如何为企业提供创新型科技人才,思考如何按照“一线需要什么样的人,高校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定位。思考如何借助校企合作的有利背景,构建校企合作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达到双方的资源互补和共享,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企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