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京芳 马良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发动机”作用越来越明显。金融危机以后,全球经济格局不断调整变化,在区域经济合作水平不断加深的背景下,中国于2013年开始陆续设立自贸试验区,并将金融开放和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而且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自贸区金融水平的不断提升正是中国进行经济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探索。作为山东重点发展的十强产业,现代金融业蓬勃发展。济青烟分别出台新政支持金融改革创新,山东自贸区金融业亦获得较大机遇。
关于自贸区建设方面,根据自贸试验区的范围以及协议关系,可以将其分为Free Trade Area(FTA)和Free Trade Zone(FTZ)两个不同的概念。Kenneth Pomeranz认为,经过了漫长的贸易发展,各国人民极其厌弃战争,渴望自由开展贸易;13~17世纪,德国的不莱梅等100多个城市共同缔结的汉萨同盟,共同创造自由且稳定的商业贸易环境。其后,在17~19世纪,欧洲的许多城市在港口先后建立了自由港或自贸区,即FTZ;而人类发展史上由国家层面建立的FTA是欧洲共同市场,该组织于1957年建立,主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之间,通过签订贸易投资自由化协议的方式,取消关税,从而促进区域内的要素流动。2013年到2021年间,我国共在21个省市建成自贸试验区,我们国家所建立的21个自贸区则是FTZ形式,即在国内特定的区域内建立的,实行特别化海关监管政策,逐步开放,向国际提供贸易投资自由化优惠措施的小区自由化区域。
关于金融产业集聚研究方面,Park(1994)认为,在规模经济的影响下,金融资源会形成空间集聚。Pandit等(2001)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银行等金融部门所形成的金融服务集群可以促进金融机构的成长,存在正效应。潘英丽(2003)着重探讨金融中心聚集以及外部规模经济关系,认为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外部规模经济水平,可以有效促进金融中心的形成;陈文锋和平瑛(2008)通过实证分析得出金融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存在着长期性均衡关系;袁华锡等(2019)对金融产业集聚效应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金融产业集聚能够产生空间溢出效应,从而带动产业发展。
关于自贸区与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方面,龙云安(2013)结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展开研究,认为自贸区中产业集聚效应随着产业不同而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孔佩伊和江航(2017)通过研究指出,自贸区的金融产业集聚一方面可以提升自贸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还可以辐射外溢,以点带面,提升地方金融产业的竞争力。杨波等(2021)研究发现自贸区设立能够有效提升地区高端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水平。
综上所述,国内外专家学者们关于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相对较多,而关于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热度在逐步增强,但是针对特定自贸区开展金融产业集聚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针对山东省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情况开展研究,以期为山东省自贸区金融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2019年8月30日,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山东省自贸区)正式设立,山东开启了“自贸区引领发展”的新篇章。山东省自贸区在原省会经济圈、胶东经济圈以及日韩合作经济圈的基础上,分别设立济南、青岛和烟台三大片区,共占地119.98平方公里。山东省自贸区自建设以来,即确立了在3至5年的时间里,实现打造能够发挥辐射引领作用的高质量的自由贸易园区的目标,并将建设目标与三大片区特色结合,分解细化,制定出各个片区所对应的自贸区发展战略,但从总体上来说,三个片区的建设发展战略都对金融产业或者现代金融发展提出了要求,要求各片区提高金融运行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自贸区产业经济发展。
金融产业涵盖了银行、证券、保险等产业,是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业态,自贸区作为区域性发展创新的典型,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直接影响到自贸区经济发展水平。
(1)山东省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优势分析
首先,山东省自贸区依托山东省的地理位置优势,沿海而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整体较高。三大片区的选取也是综合考量了山东省经济发展以及分圈建设的几个重要因素。济南片区,作为山东省省会城市,具备较高的省会经济效应,自贸区在进行各类开放创新政策的试行或实施时具备产业优势,济南片区拥有山东省国际金融城等产业基地,集合了产业金融、人工智能等于一体。青岛片区重点依托原青岛市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重点打造国际贸易、现代海洋等产业,逐步与“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新规则对接;烟台片区则与日本、韩国隔海相邻,是距离日、韩合作距离最近的片区之一,烟台片区海洋产业基础较好,具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以及新材料产业的底气,并且在对外经贸合作,打造对外开放的新高地方面优势突出。济南、青岛以及烟台三个自贸区片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都属于山东省领头羊的城市,三个片区在优势上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利用省会城市辐射作用,港口城市对外经济贸易的区位带动优势,相互配合,有助于推动山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推动贸易转型升级。
另外,在政策方面,山东省自贸区自挂牌成立之后,积极推进各项金融产业政策工作,三大片区迅速做出响应,自成立以来,园区内加快引进各类金融企业,金融机构集中签约,推动自贸区金融集聚发展,释放政策红利,打造金融高地;同期,成立山东金融业联合会金融纠纷调解中心,为金融业的发展增添了稳定器。山东省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能够进一步的促进金融开放创新,使得自贸区金融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
(2)山东省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分析
为了更直观地分析山东省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水平,加之自贸区统计数据的缺乏,因此本文重点选取了2009—2020年山东省及济南、青岛、烟台几个地区的银行业、保险业的金融数据作为代表来分析自贸区各区域金融产业集聚水平。
银行业重点选取金融机构存贷款的比值来进行分析,通过比对数据,山东省整体存贷比从2009年的0.75逐步增长到2020年的0.82,增长幅度为9.33%;而济南市2009年银行业存贷比为0.90,后持续下跌,至2015年数据为0.71,后持续增长,尤其是2019年开始,银行业存贷比达到0.96,2020年为0.98;青岛市2009年银行存贷比为0.77,后逐年上涨,2019年开始突破1,2020年存贷比达到1.02;烟台市2009—2020年的存贷比则是从2009年的0.75,小幅增长到2020年的0.82。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2009—2020年间,山东省以及济南、青岛、烟台的存贷比的比值均呈现上升态势,表示近年来,山东省银行业发展情况虽略有波动,但是总体稳步发展,山东省金融市场在逐渐完善。具体来看,济南和青岛两区银行业存贷比水平基本都在山东省整体水平之上,而烟台的存贷比则略低于山东省整体水平,且增速较缓,说明烟台的整体金融发展水平表现较为乏力,与同为山东省自贸试验区和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的青岛、济南相比,烟台金融发展对于服务当地实体经济的能力相对不足。
(3)山东省自贸区金融产业集聚存在的问题
通过选取银行业和保险业为代表研究自贸区金融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可以发现,自贸区发展过程中,虽然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都非常优越,山东省自贸区的设立对区域内金融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但是不可避免地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协调优化。首先,山东省自贸区三大片区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均衡的情况。通过比对分析,济南和青岛片区的金融产业中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发展都领先于烟台片区。其次,虽然自贸区金融产业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集聚,但是总体上来说,集聚程度远远不够,自贸区内部金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增加。自贸区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产业,区内金融需求增加,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信贷融资需求大量增加,而作为供给方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绝大多数都只入驻了分行或者支行、分理处等,在开展金融创新的时候,这些金融机构决策力不足,业务发展受限。
为满足自贸区内客户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吸收和借鉴上海、广东等成熟的自贸区金融产业发展经验,向经济领先的省市看齐,立足山东省自贸区现实情况,利用山东省自贸区三大片区优势,分区块、分层次打造金融服务平台,加强金融供给侧改革,制定政策,吸引金融机构在区内设立法人机构总部或地区总部,大力发展总部金融模式。
首先要加强各层面的金融合作与交流。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利用校企一体化机制,为自贸区金融产业的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还可以面向国际引进高端金融人才,通过配套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其参与到自贸区金融建设中来,为自贸区金融产业建设发展建言献策;另外,可以从法制和信用环境强化方面入手,不断和完善监管方式,为金融环境的优化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