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哲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信息融合共享运营中心,河南 平顶山 467099)
投资是助力企业向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投资不仅能为企业带来丰厚的回报,而且还能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但是,投资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企业在实施投资行为的过程中会遇到例如战略策划、决策制定、结构评估、市场迎合、运营监管、风险处置以及管理会计应用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其中任何一个问题的管理不当或者是处置不到位,都有可能引发投资行为的失败。一旦投资行为失败,轻则会让企业蒙受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重则甚至还有可能把企业带到濒危的边缘。可是尽管如此,投资仍然是有追求企业必须作出的选择。道理显而易见,商业竞争弱肉强食,一个没有投资行为的企业是不会有机会发展壮大起来的,一个没有发展壮大机会的企业其最后结局只能是被竞争对手所吞噬。唯如是,在经济社会里,通过投资来赓续生存之道,是每一个有追求、不甘落后企业都必须作出的抉择。
投资是企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的一种常见行为,一个没有投资行为的企业,是没有朝气、没有希望、没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企业投资,指的是,企业将一定限度的财力或者是某种有价值的资产投入到某个企业、某个项目或者是某个经济活动之中,以期望在未来可以从中获取经济回报的商业行为或过程。在经济社会里,企业的投资行为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比如对内投资行为、对外投资行为、直接投资行为、间接投资行为、发展性投资行为、维持性投资行为、独立投资行为、互斥投资行为等。企业投资行为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通过出让某些资产而换取另外一些资产;二是这些出让的资产需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外所持有的资产;三是企业对这些出让的资产有支配或使用的权利;四是企业要为这些出让的资产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
投资对社会经济的作用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可以拉动社会经济的增长。通过投资可以拉动经济增长,这一点在国内外经济学领域有着共同的认识,也是在经济发展实践中为各国政府屡试不爽的重要手段。在我国,投资被看作是驱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是驱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和必要的前提条件,认为社会经济增长情况与投资状况如何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二,可以拉动社会技术的进步。投资对拉动生产技术进步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社会技术的进步需要借助投资为载体才能达成,因为,任何一项社会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都需要通过一定方式的投资活动才得以体现,可见,在社会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益转换之间,投资起到的是桥梁作用。其二,社会技术本身也是投资的一种表现形式或者是投资得出的结果,因为,任何一项社会技术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力资本投入和物力资本投入基础之上才形成的,即:任何一项社会技术,从它的产生到它进步,再到它在实践中被应用并被转化为经济效益,都必须有投资的参与才能完成。
投资对企业发展的意义如下。
第一,是企业实现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投资是作为一种资本性的支出行为,是企业实现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条件,因为,不管企业是要建立一个新的生产车间、上一条新的生产线,还是要开设一个分厂、扩大生产规模,或者是要上马一个新项目、开辟一个新领域,都必须依赖于有投资行为的发生才能得以完成。通过投资,企业实现了调整经营方向,优化资产配置,形成综合生产经营模式。投资不是简单的赚钱,是在投资帮助企业完成对资产的充分利用,并帮助企业进行着对资产形态的转换,因而构成了企业发展壮大不可或缺的基础。
第二,是企业扩大经营利润的必要条件。无止境地追求利益是资本自带的属性,竭尽所能让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及其利益关联方的共同心愿。在经济社会里,企业只有通过投资这种方式,才能为生产经营活动购建、配置、维护、更新所需的各类资产,使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有序开展有一个可靠的保障,才能消除因后勤保障缺失而造成前方市场拓展的乏力。所以说,是投资在扩大着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构成了经济社会里企业扩大经营利润的必要条件。
第三,可以化解和分散企业在生产运营中面临的风险威胁。在企业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随时随刻都充斥着各式各样的风险,这些风险有的来自竞争对手,有的来自资金周转,有的来自原材料价格波动,有的来自运营成本的超标,还有的来自其他不可预知、不可预见的风险,这些风险严重威胁着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企业投资行为的发生,是建立在充分地市场调研和可行性分析基础之上的,因而可以发现生产运营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生产运营活动的平衡和协调,为化解运营风险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并且,通过投资,企业还可以向不同的产品或行业进军,开展多元化经营,使风险被分散化处理。
第一,投资行为与企业整体发展战略契合度不高。发展战略是企业对生产运营活动做出的顶层设计,是“天花板”级别的指导方略,是对企业未来主业方向、目标实现、产业重心等做出的全局性规划。企业投资行为本应该是对其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企业每一次实施的投资行为,都应该是其整体发展战略的一个合理组成部分。但是在当前资本市场上,企业盲目投资、盲目上马项目的现象却比比皆是,一方面表现为因缺乏全局观念、缺乏前瞻思维而形成的只顾眼前利益的短视,另一方面表现为因片面理解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而使投资行为偏离了自己的专业特长。由于投资行为在实际发生中没能紧密契合整体发展战略,因而投资效果达不到期望值也就不足为怪了。
第二,投资决策缺乏可靠坚实的论证作为依据。投资决策是企业为是否进行某项投资活动而做出的最终决定,只有那些建立在对投资主体充分调查、分析之上并形成坚实可靠论证的投资决策才具有可行性。一项投资决策的作出,涉及了很多经济要素,比如时间、地点、规模、资金、技术、人员筹备、效益分析、发展前景等,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对投资的成败产生关键影响,都需要企业严肃认真地对待和论证。可是很多企业在作出投资决策之前,都很难做到对影响投资可行性的各要素进行全面细致的论证。例如,有的企业缺乏长远考虑,有的企业贻误最佳时机,有的企业缺乏对区域经济的了解,有的企业筹措资金不充分,有的企业对人员和技术准备不足,如此等等,以至于投资决策失误的现象在各企业频频上演,屡见不鲜。
第三,投资内容偏离了市场主体的真实需求。企业投资的目的,一是为了赚钱更多的经营利润,二是为发展壮大打基础、赚本钱。这是一种极具功利性的经济行为,这种经济行为的功利性性质决定了它的实施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必须以满足市场上的真实需求为目标,因为只有这样,企业通过投资来赚取经营利润、来实现发展壮大的目的才能达到。这就揭示出了为什么很多企业在完成投资行为之后,其预期经济效益并没有如愿实现的个中因由。导致企业投资内容偏离市场上真实需求原因可以归结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层对市场调研不重视,用个人主观想法替代市场数据,是典型的“拍脑门”决策现象;二是科研技术还不够成熟,企业在利益的趋势下就急于投放市场,这是典型的不计后果的急功近利现象;三是对投资所需资金估算不足,中途出现了资金流断流,这是典型的自以为是的做法;四是对竞争对手实力估计不足,忽略了竞争对手在产品价格和成本上对抗性,这是典型的妄自尊大。市场需求永远都是引导投资的指路牌,任何一个在内容上偏离了市场真实需求的投资行为,都注定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第四,没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组合。所谓“投资结构”,指的是,“投资总量中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比如投结构组成为中的部门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时期结构、区域结构、工期结构、资金结构、规模结构和技术结构等诸多方面。企业实施投资活动本身就是对现有资源结构的重新优化配置,以避开“单打一”的老旧局面,通过形成多元的投资组合来实现多渠道盈利的目的。当前企业没能有效形成多元化投资结构组合的原因有三:一是资本来源单一,比如投资活动以现金为主,资产或资源在投资中的占比较少,资产和资源的作用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二是以自我为中心,联合其他企业合作投资的比较少,由于投资关系只局限在企业内部,所以在资本市场上没有竞争力;三是缺乏专业人才,投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批专家学者的参与,而在我国,专家学者直接参与企业投资的情况非常少见,这不但容易造成资金的闲置,而且还造成了虽然有些项目前景看好,可是企业却没有资质介入,比如电信、交通等领域,都需要有专业资质和专家团队才行。这也说明,当前企业要形成有效的多元化投资结构组合,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第五,对投资运营的监管只重前期不重后期。对投资活动开始后运营情况的监管只重前期不重后期的现象,似乎是很多企业都有的一个通病,而且似乎还是一个“顽疾”。综合分析各行业企业投资行为都可以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大多企业对投资前期的工作如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技术论证、招标管理、人员组织以及中间的资金融入等方面,都做得比较好,基本上是做到位了的。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每当投资行为正式开始一段时间后,企业在投资运营方面的监管工作就会出现松弛的现象,比如,制度落实不严格、组织机构开始涣散、管理人员不再像前期那样尽职尽责、成本控制措施没有完全遵照执行、风险防范意识开始弱化等。企业投资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之所以前文一再强调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契合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全面科学论证的重要性和多元化投资结构组合的重要,为的就是有效规避风险,实现稳妥盈利。因为,毕竟市场环境是残酷无情的,风险随时都有发生的可能,如果企业放任对投资运营监管只重前期不重后期的现象长期存在,那么将来势必是要为此“买单”的。“虎头蛇尾”历来都是各行各业的大忌,企业投资管理亦如是,不可不引以为戒。
第一,构筑投资管理战略性指导体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尤其是企业投资,通常都具有资金规模大、时间跨度长、异域开展运营等特点,因此,成功的难度系数更高。为了保证投资活动的顺利进行、投资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有必要通过构建一套针对投资管理的战略性指导体系来提高投资活动的全局性和前瞻性,先从宏观角度为投资活动框定一个大格局。企业在构筑投资管理指导体系时,必须将以下内容包含进去:一是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际经济形势变化会对国内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二是对国家经济政策的学习,国家经济政策是资本市场上的风向标,投资决策只有与国家经济发展政策保持一致,才能避免出现失误;三是对行业市场的调研,包括技术领先性、定价合理性、未来预见性等,这些都是决定投资生命力的关键因素;四是对自身保障能力的评估,包括人力资源保障、物力资源保障以及资金资源保障等,防止投资行为在运营途中出现“停摆”。
第二,建立健全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决策在投资活动实施链条上居于首要环节的位置,是后面一系列工作有序开展的肇始,是整体投资活动的重中之重,如果投资决策出现失误,那么后续付出再大的努力都无济于事。投资决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为了提高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减少投资失误和错误,企业需要建立健全投资决策责任制度,以减少有关人员对决策权利的放大或者是滥用,以防止出现“拍脑门”“拍胸脯”式的决策。投资决策责任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对决策责任的界定,明确不同决策者对应的决策责任,不给推诿扯皮以机会;二是为决策责任人建章立制,将责任人的决策权利限定在制度的笼子里;三是要严格执行对决策责任人的监督管理制度,任何责任人都不是“太上皇”;四是要对决策责任人进行职业道德评估,防止在决策中裹挟徇私舞弊。
第三,严谨论证实施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对投资行为可行性的分析,是最终决定是否进行投资的重要参考指标,与投资成败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为了保证投资预期的实现,在正式实施投资行为之前,企业必须结合市场环境,对投资可行性进行全面、客观 、真实、科学、严谨的分析和论证。论证的内容包括:一是要对宏观经济政策进行认真的学习、研究和解读,为实施投资行为找到法理依据,找到政策支持,从宏观层面保证投资方向的不会有误;二是要结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现状,站在战略层面,从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期许收益和风险承受等多角度出发分析、讨论实施投资行为的可行性,减少不利因素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三是要对投资项目生产技术先进性进行全面细致的考察,要保证项目投产后产品各项技术指标的先进性,至少也是不能低于同业同期的评价水平,减少盲目投资造成的对企业人力、物力、财力的无谓耗费;四是要对投资行为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进行认真求证,如果求证结果是成本支付较高或者是投资收益率较低,则说明投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充分,要暂缓启动投资执行程序。
第四,设立投资行为实施过程跟踪管理机制。投资活动是一项复杂工程,在执行投资行为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因素,往往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为了排除不可预见因素的对投资行为的干扰,为了及时把新问题处理掉,企业就必须设立专门的针对投资行为实施过程的跟踪管理机制。跟踪管理机制的设立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即时跟踪管理,即对不可预见因素的排除和对新问题的解决要趁热打铁,不给它蔓延和扩大影响的机会,时刻都要保持对执行投资行为的责任感和排除不可预见因素影响、处理新问题的紧迫感;二是定期跟踪管理,在执行投资行为过程中,有些不可预见因素和新问题的出现需要一个渐变期,不是立刻就能被发现的,通过定期跟踪管理可以尽可能早地发现苗头,尽可能早地采取应对措施,力争将不可预见因素和新问题的发作机会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连续跟踪管理,企业投资行为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不可预见因素和新问题千奇百怪,其中有些不可预见因素和新问题的形成在时间跨度上会比较长,对于这类不可预见因素和新问题,企业最好的做法是采取分时段的排除和处理方式,比如,进行跨月度、跨季度甚至是跨年度的跟踪管理;四是反馈跟踪管理,即不仅要对在执行投资行为过程中发现的不利因素和新问题进行及时的排除和处理,而且还务必将排除和处理的结果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责任人,并跟踪监督有关部门和责任人针对不利因素和新问题的改进措施,以为后续工作提供镜鉴。
第五,提升对投资风险的判断与防范职能。在资本市场上,利益与风险同在,企业获得的利益回报越多,为此所要承担的风险往往也越大。然而,在风险面前,企业不可能裹足不前,也不能因噎废食,那样做无异于自取灭亡。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对风险判断与防范意识的淡泊,因此要加强投资管理,强化职对投资风险的判断与防范职能建设非常关键。具体内容包括如下七个方面:一是要全面学习、严格遵守我国政府制定的有关投资管理领域的规章制度、实施准则、财经纪律和法律法规等政策性精神,首先要从根本上保证投资行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二是要对自己的综合实力与财务现状进行全面评估,对于没有确切成功把握的、回报预期难以确定的、资金供应等还有待进一步论证的投资行为,务必谨慎行事,量入为出,量力而行;三是要重视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分析与调研,对于自己企业在同行业中优势和劣势要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本之仗;四是要谨慎涉足自己不熟悉的投资领域,非必要就尽量选择自己所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活动,隔行如隔山,在新领域进行投资活动,虽然有助于企业的转型发展,但是困难与风险也会更多,企业有可能要为此付出大量的市场成本和机会成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非必要还是不要涉足陌生的投资领域才更安全;五是要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投资风险分析与预警系统,力求防患于未然;六是要通过优化投资管理组织体系来促进投资管理职能的提升,比如,将投资决策工作交由董事会负责,将投资审议工作交由监事会和股东代表大会负责,将投资收益、风险防范、结果评估等事项分别交由财务部、市场部、发展部等对应的部门负责,使各履其职,减少内耗;七是要强化对投资收益能力的评估工作,其内容包括如行业能力评估、决策能力评估、调研能力评估、跟踪管理能力评估、资源利用能力评估、市场信息收集能力评估以及风险预警、防范与应对能力评估等诸多方面。
第六,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管理会计又叫做“分析报告会计”,指的是,“从传统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的分支”。相较于传统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特点是可以为投资管理编制工作计划,可以记录和分析投资行为的执行过程,可以为投资行为收集和反馈所需的外部市场信息,可以积极参与投资决策和过程控制,可以有效协调投资行为执行过程中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关系,因而能够较好地满足企业提高投资管理水平的需要。要加强对管理会计的应用水平,企业需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事前管理,即通过分析与测度为投资战略整理出完备的书面报告,为投资决策提供多套可行性方案供投资决策者进行比较和作出选择,为实施投资行为做好对各种资源的综合协调;二是事中管理,即根据跟踪管理信息为调整投资执行计划、修改阶段性目标任务、完善投资管理措施等提供参考依据;三是事后管理,即通过对投资取得的经济效益的分析为整个投资活动作出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