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悦欣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近些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及“地摊经济”的兴起,我国小微企业的数量越来越多,竞争日趋激烈。小微企业在市场中极具活力,其存在和发展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增加人民收入、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但由于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已成为痼疾,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微企业进一步发展。尽管这几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例如提升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制定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继续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增量扩面和结构优化等[1],在一定程度上给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不少便利。但是总体而言,我国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在融资时遭遇的困境并未彻底解决,融资渠道依旧十分有限。
当前,小微企业融资主要存在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有其自身的原因,也有市场的原因。
首先,我国小微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产不足,而直接融资中股票、债券发行市场目前的准入门槛相对较高,大部分小微企业想通过这种方式融资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小微企业一般而言固定资产较少,无法采用抵押担保的模式。同时,其经营模式使其缺少有力的信用担保,因而商业汇票、预收货款等很多大企业常用的商业信用模式小微企业都望尘莫及[2]。小微企业较易获取的是民间借款,有时甚至不需要抵押物和担保物,但随之而来的也是其较高的融资成本和催收风险,这让很多小微企业无法承担,因此民间借款也并非小微企业的最优选择。
其次,小微企业相比大企业资产规模小,较易受到外部政策环境变动的冲击,具有较短的生存周期及较高的不确定性,并且通常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导致其抗风险能力较弱。此外,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通常较为混乱,经常会出现企业所有者的亲朋好友担任会计、采购等重要职务,贪污腐败、吃回扣等情况经常发生,普遍缺乏先进的财务管理系统,也不能出具专业的财务报表。有些小微企业为了能够及时获得贷款,会选择向银行隐瞒不良信息或者提供虚假的信息,这会损害银企之间的信任基础,从长远而言对小微企业融资是极为不利的。
作为企业间接融资中主要渠道的银行,往往更青睐大企业,对小微企业放贷尤其谨慎。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短、频、快”是绝大部分小微企业在资金需求上的特点,伴随着高违约率和高倒闭率,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也会提升,这会使得许多银行从控制风险的角度谨慎放贷。通常,小微企业往往缺乏可信任的财务报表及可靠的抵押物,而这些却是传统信用评级体系所需要的,因此对小微企业的评估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这些困难还会延伸到后期的跟踪评级。此外,小微企业的经营规模、风险承担能力等数据和相关信息散落在不同平台。传统意义上各个金融机构的数据并不共享,而是彼此独立,存在数据壁垒[3]。但是,要判断一个小微企业主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往往需要结合多方面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分析,这就使得单一的一家机构的信贷部门在判断是否可以给其放贷时往往会局限于自家机构所获取的信息,容易得出较为片面的结论,因而需要独自承担较大的风险,也会使银行等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要求较高的贷款利率作为风险补偿甚至直接拒绝其融资需求。
互联网金融不是单纯地将互联网和金融的概念相加,而是需要依凭互联网技术对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进行重塑,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升传统金融业务的针对性和效率[4]。计算机科技的发展使得金融行业逐渐摆脱地域的限制,去中介化效应明显,互联网金融正是在此基础上诞生的贴合新需求的新型金融模式。面对大量的质量参差不齐的信息与数据,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地帮助金融机构进行信息甄别及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和深度挖掘,使得金融机构更好地将这些数据与信息为我所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的潜力。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弥补了传统金融机构只青睐大企业而忽视尾部客户的缺陷,给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带来了新的方法。同时,互联网金融时代信息来源广泛,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使得整合和分析小微企业的零散数据成为可能,极大地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和人力资源成本,提升了小微企业的融资匹配度和效率。
目前,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常见的小微企业融资模式有3种,分别是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5],其中大数据金融是小微企业融资时最常见的一种。大数据金融是指集合大量非结构化数据,通过实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的同时挖掘客户的消费和交易信息,掌握客户的消费习惯,准确预测客户的行为,进而提升金融机构在营销、服务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能力。在传统金融领域,信息渠道蔽塞、获客成本高涨等难题正在突显,各大金融机构依照传统方法对数据进行搜集、处理与分析在当下已经显得略为低效,无法满足现代商业发展的需求。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大数据金融的出现提供了孵化平台和技术支持,各大金融机构能否有效利用这个平台对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并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取决于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这也对广大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金融从业人员掌握复合知识或计算机技术日益重要。
随着互联网金融平台的蓬勃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互联网金融平台日益成为众多小微企业融资的首选。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融资主要有如下几项优势。
首先,互联网融资可以突破信息不对称的限制,提升融资效率。传统金融机构的融资模式通常会受地域限制且审批手续复杂,从申请到下款需要耗费很长一段时间。若某一银行或地区因为政策等因素收缩信贷,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替代品。由于信息壁垒,因此传统金融机构与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无法知晓小微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和还款能力,而小微企业也很难选出最适合自己的金融机构[6]。但是,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这一僵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使得集中处理大量数据成为可能,也提升了金融机构和企业间的透明度、信任度。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对传统金融机构忽视的“长尾”客户实现密集覆盖[7],突破了以往在时间和地域方面的限制,拓宽了金融行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使得资金可以在各个企业中高速流动,增强了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从而提升整个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
其次,互联网金融可以凭借信息技术优势,根据每家企业不同的经营模式、内部风险控制及还款能力等特点制订个性化的融资方案,提升总体融资效率。虽然服务单个小微企业客户的利润很低,但是若形成规模优势,同时将服务企业的数据进行整合和深度挖掘,形成数据生态链,长此以往就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业务成本,获得较为可观的利润[8]。与传统金融机构不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业务主要由计算机处理,并且当前各大平台都十分注重技术升级,操作流程日益标准化,这可以大大减少营业网点的租金及人力资源成本。
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存在使得金融机构可以将企业零星的信用数据整合起来,以往企业侥幸于用虚假的资金流水和财务报表骗取贷款逐渐成为历史。随着信息技术的愈发成熟,企业的经营情况呈日益透明化趋势,这促使广大企业实现自我革新,聘用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摆脱之前内部管理混乱的固有印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有利于优化我国的商业环境,构建多层次的金融体系,使金融能持续地为小微企业服务,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依托日益成熟的大数据技术,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推动了传统金融业务模式转型,这也为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带来了新的转机,但由于其发展时间较短,相关法律法规还未完善,整个行业乱象频发,只有国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及企业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一行业长远健康发展,为小微企业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稳步向前发展。
在互联网金融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在平台上获得更有利的融资条件,小微企业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小微企业应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购买先进的财务软件,聘用专业的财务人员,使自身的财务数据规范化、透明化,及时对财务信息进行恰当披露,并出具标准的财务报表[9]。同时,应逐步优化企业的管理制度,降低企业中带有裙带关系的人员的比例,让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担任重要管理岗位,慢慢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当前,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小微企业应当积极关注市场动态变化,适时调整经营方案,降低经营风险,牢牢抓住小微企业转型容易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紧跟上时代的步伐,从而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传统金融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的一个新产物,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是与以往传统金融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风险大相径庭的,因此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加强自身风险管理意识,借助大数据技术强化对虚假信息的甄别能力,对借贷双方的信息进行严格审核,提高平台整体的服务质量。同时,鼓励互联网金融产品创新[10],尝试研发新产品,使之与当前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更贴合,切实提升融资效率,使得金融能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此外,互联网金融平台也要做好风险警示工作,使借贷双方都能正确认识到可能遭受的损失,客观地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11]。积极引导客户诚实守信,遵守市场规则,按时履行还款义务,使投资者的资金能够顺利地回收,创造一个安全、高效、信誉良好的互联网借贷环境。大数据时代信息泄露问题层出不穷,平台方有责任和义务保护好客户的个人隐私不被侵犯,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目前,互联网金融尚缺乏健全的信用体系,数据由各家平台零散掌握,信息壁垒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和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应该由政府主导,联合金融机构、信用评级机构建立统一的信用体系[12],将零散的数据归纳整合,形成安全透明的数据库,降低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使得金融机构可以清楚地了解小微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这也给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选择。同时,有关部门应为小微企业量身定制一套专门的信用评级标准,综合利用企业的基本信息及财务数据对小微企业的信用情况做出客观的判断,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大幅提升信息的利用率,营造一个互信互利的商业环境。此外,互联网金融作为一个新事物,相关配套法律法规还未完善,政府部门应该依据互联网金融的运行模式、平台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使得相关执法部门有法可依,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更好地保障相关参与者的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使其源源不断地给小微企业注入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