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兰 ,吴尔江
(1.广西大学 林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2.广西财经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3.广西海洋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22)
作为向海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重要形式,湾区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全球约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湾区成为国际竞争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新载体,湾区经济成为大国向海发展标配[1]。因此,从如何推进向海经济发展的角度,并基于广西的可借鉴性,对国内外湾区的发展经验进行分析,能为广西创新优化向海经济发展动力机制与政策支持体系提供宝贵的经验借鉴和启示。
旧金山的发展以旧金山湾区为依托,通过政策开放和文化包容吸引大量优质人才,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旧金山湾区是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北部的大都会区,面积约1.8万km2。旧金山湾区也被称为“科研湾区”,是世界上重要的高科技研发中心之一,世界著名的高科技研发基地硅谷位于湾区的南部[2]。
1.1.1 政策开放和文化包容
科技创新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聚集源于开放的政策和包容的文化。基于20世纪中后期良好的政策环境,美国依托高质量的移民政策及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和社会吸纳了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在旧金山湾区,大约1/3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是在美国出生[3]。
1.1.2 “政、产、学、研”一体化
“政、产、学、研”一体化是旧金山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在旧金山湾区,年龄在2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40%以上具有本科或更高学历。旧金山湾区拥有5所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和5个国家级研究实验室,它们在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以及高科技创新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大学为湾区企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研经费和高端设备。加之制度环境的护航,大学、研究机构、企业和政府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无缝连接,增强了旧金山湾区的科学技术创新、技术产业化和创新扩散[4]。
1.1.3 科技产业体系创新
科技创新产业的发展是旧金山湾区位列于世界三大湾区的源竞争力。旧金山湾区具有培育科技初创企业的巨大潜力,是“全球创新高地”。众多的小型研发公司和“谷歌”“惠普”“英特尔”“苹果”“思科”“特斯拉”“甲骨文”“英威”等大公司使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知识、新发明和新技术在旧金山湾区完成了产业化,将科学、技术和生产融为一体,不断创新科技产业体系[5]。
纽约的发展以纽约湾区为依托,通过构建便利的水陆交通网络,在国际贸易中形成独特的运输成本优势,将其打造成有影响力的外贸门户。纽约湾区面积约3.35万km2,庞大的城市群以纽约为中心,从北部的波士顿到南部的华盛顿,中间点缀着费城等多个举世闻名的大都市。纽约湾区的GDP占美国的1/10,外贸营业额占美国的1/5[6]。
1.2.1 规划大都市区
大都市区的合理规划是纽约湾区构建便捷交通体系、打造外贸门户、推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纽约湾区与世界其他湾区最大的区别在于纽约湾区是跨州建造的大都市区。如何平衡该地区庞大的人口、建筑与管辖权之间的关系成为纽约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纽约湾区的规划和管理可以概括为多方合作,重点是基础架构和连通性的部署。大都会区委员会的规划组织负责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的协调规划。
1.2.2 完善交通体系
完善的交通体系是纽约湾区发展的重要保障。纽约湾区依托自身的自然地理优势,不断开展各类交通建设,并形成十分便利的水陆交通网络体系,为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提供了巨大的运输成本优势。纽约湾区拥有北美最大的交通网络,为从纽约市到长岛、纽约州东南部和康涅狄格州的1 530万人提供交通运输服务。此外,纽约湾区拥有优越的港口和内河航行优势。
1.2.3 强化金融支撑
在纽约湾区利用交通优势打造外贸门户的同时,先进的金融体系为贸易持续深化提供了支撑。金融业是纽约湾区产业结构金字塔的顶尖,是曼哈顿作为纽约中央商务区的核心产业,创造了高额的附加值。纽约湾区逐步形成涵盖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信贷市场等的完整、立体的金融体系,以优质的金融服务吸引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促进了贸易全球化发展[7]。
东京的发展以东京湾区为依托,通过完善港城协调与区域一体化政策措施,打造钢铁、石油化工、现代物流、装备制造等多种临海产业聚集区,并依托产业转型升级,形成多层次的海洋经济区。东京湾区面积约1.36万km2,人口约4 100万,占日本总人口的1/3,经济总量和工业产值分别占日本总量的2/3和3/4[3]。
1.3.1 港城一体化发展
港城一体化发展是东京湾区发展的主要模式,为临港产业聚集提供了基础。环东京湾的6个主要港口首尾相连,形成马蹄形的港口城市群,为东京湾区港口、城市协调发展及区域一体化奠定了良好的条件。面对不同行政区划的城市竞争,建立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价值链,将内部竞争转向整体对外竞争,带动港城一体化发展。
1.3.2 发展现代临港工业
在港城一体化背景下发展现代临港工业是东京湾区跃居世界三大湾区的重要原因。20世纪60年代,东京湾区大规模发展临港重工业,逐渐成为世界最大的重化工基地,有效提升了日本的国际竞争力。东京湾区在实现财富积累的同时也意识到重工业的不足,积极转型发展现代临港工业,并将其自动化生产装配线和全球物流运输装配线对接,创建了世界级的自动化流水线。
1.3.3 产业优化升级
东京湾区的可持续发展得益于湾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湾区先后经历了港口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4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东京湾区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转变为知识密集型和创新型经济。中心城区进一步布局高端产业,例如对外贸易、精密机械、高新技术及现代服务业等。
哥本哈根的发展以哥本哈根-马尔默港为依托,改善港口运营体系,积极推动港区内企业形成“工业共生体”,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哥本哈根-马尔默港在优势互补、联合开发和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实践对向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4.1 共同管理、优势互补
坚持共同管理、优势互补是哥本哈根-马尔默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重要基础。跨国性质决定了哥本哈根-马尔默港必须平衡各方利益。为此,该港口的注册地点位于瑞典的马尔默,总部位于丹麦的哥本哈根。两个港口的业务逐渐从恶性竞争转变为合作,根据其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互补发展,相互促进。
1.4.2 走绿色发展之路
基于对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哥本哈根的绿色发展之路走在世界前列,被誉为世界环保先锋。哥本哈根-马尔默港一直以建设全球最为绿色的港口为宗旨,不断优化调整经济发展结构和方式,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世界上其他港口转型升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东通过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合作发展平台,推动要素高效便捷流动,逐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粤港澳大湾区由“9+2”区域组成,总面积约5.6万km2,是中国最开放也是经济活力最强的地区,在国家的发展布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8]。
2.1.1 对标国际一流湾区
对标国际一流湾区,是广东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要路径之一。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和土地面积均不逊于纽约、旧金山和东京世界三大湾区,广东通过对世界三大湾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梳理,致力于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一个拥有现代金融、科学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的国际综合湾区。
2.1.2 城市间深度融合
城市间深度融合是广东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大湾区的重要保障。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发展已经从交通一体化转变为产业一体化,以及教育、医疗等社会公共资源一体化,逐渐发展成为超级大城市,将发挥“9+2>11”的作用。广东积极发挥作为国家改革开放先行区和经济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建设科学技术和产业创新中心,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山东在参与建设环渤海大湾区过程中,立足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依托港口建立系列专业园区,大力发展新经济,打造沿海新经济产业体系带。山东人才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工业基础扎实,促进了环渤海大湾区的发展。山东的发展以青岛等大城市的带动作用,促进整个湾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2.2.1 打造新经济产业带
山东是环渤海大湾区的重要支点。山东新旧动能综合实验区国家战略中提出了“在渤海湾地区打造重要增长极”的目标。环渤海大湾区的经济建设载体是自由贸易区集群,经济建设内容是大力发展新经济,着力打造大湾区新经济产业带。例如,山东潍坊滨海新区依托潍坊港,充分发挥沿海优势,建成了6个专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200多家,年产值达879亿元,通过港口兴市,聚集产业不断升级和发展。
2.2.2 发展数字经济
发展数字经济是山东参与环渤海大湾区发展的新部署和新思路。《数字山东发展规划(2018—2022)》正式启动,山东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着重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重要领域发展,努力创建全国智能制造标杆和服务行业、农业数字化的先行区,促进山东数字政府、数字社会和信息惠民的全面发展。
浙江通过推动杭州湾城市群交通、教育、医疗、旅游等各方面信息共享和服务共享,促进“同城效应”的发挥。城市间差异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杭州湾区经济一体化效应的关键,上海发挥其金融和科学技术优势、杭州重点建设“全球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宁波成为先进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基地,聚集嘉兴、绍兴和舟山3个协同发展空间形成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9]。
2.3.1 积极探索改革与实践
浙江积极探索改革与实践,有力促进了杭州湾区的快速发展。杭州湾区不仅拥有浦东新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个国家级新区,还拥有上海和浙江两大自由贸易区,浙江通过不断地改革与实践,成为国家改革先行先试的重点区域。在杭州湾区各大城市中,杭州在电子商务方面不断改革与实践,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3.2 明确城市分工与合作
在建设杭州湾区的过程中,杭州湾区各城市之间的分工明确、优势互补、广泛合作、协同发展。杭州是阿里巴巴集团的总部,努力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中心。宁波不仅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和重要的制造业大市,还是著名的国际港和中国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绍兴、嘉兴和舟山等城市也各具特色。
广西优势在海、潜力在海、希望在海,广西要打造好向海经济、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广西要根据自身情况,充分借鉴国内外湾区经济发展经验,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打造海洋强区,积极参与海洋强国建设。
科技创新是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在广西向海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科技创新驱动,完善向海经济创新体系,加强自主创新成果的示范推广。首先,围绕向海经济发展需要,在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成立向海经济发展研发机构。其次,引进区外涉海产业技术创新、技能攻关的优秀人才和团队,共同打造向海经济创新高地。再次,通过在区内高校拓展海洋科学和专业,在北海、钦州、防城港建设海洋类中职院校,培养多层次海洋人才。最后,构建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结合的政产学研合作创新机制,将向海经济发展政策、理论教学、科研和企业生产实践融合,开展海洋渔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资源精加工等方面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逐步形成向海经济发展的产业驱动力,打造向海经济创新产业链,以科技创新引领广西向海经济高质量发展。
港城联动是向海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形式。在广西向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对标国际一流港口,建设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充分利用北部湾港的航运和功能聚集优势,以港口和临海产业园区为依托,做好功能区规划,明确功能定位,妥善处理好港城关系,做大做强临港产业。坚持“港城融合、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以湾区为核心做好向海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区位和资源优势开展产业定位与布局,打造向海经济优势产业集群,淘汰落后产业,促进产业、港口和城市互动融合发展,从而推动向海经济快速发展。具体来讲,升级海洋渔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海洋生物医药产业、海洋能源及环保产业、现代海洋服务业,探索以数字经济为依托的新型海洋产业发展,促进产业、港口和城市融合发展。
合作共赢是向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则。广西向海经济发展只有保证共建共享,才能充分调动各方面各层级的积极性。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是向海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应在产业、科技、信息等领域形成合力,协同玉林、贵港、崇左,辐射柳州、桂林、梧州、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共同发展向海经济。首先,尽快成立向海经济发展的协调机构,协调解决向海经济重大发展问题。其次,港口是向海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必须强化港口之间的合作,探索建立港口合作发展机制,提升港口群的经营水平。再次,各个城市要形成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格局,创新协同管理模式,城市之间形成合力,加快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建设,从而推动向海经济协调发展。最后,依托交通强国试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契机,构建海铁、江海、空港联运格局,形成陆海空一体化交通网络。
开放包容的是向海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广西向海经济发展中要坚持“南向、北联、东融、西合”开放开发格局,加强合作交流,不断学习总结,提高向海经济开放、合作水平。首先,以东兴、凭祥和百色作为开放窗口,加快边贸创新,积极参与东盟经贸合作与交流,打造向海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新平台。其次,深度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促进区内外市场要素和资源高效配置。最后,积极对标和对接旧金山、纽约、东京等国际一流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在向海经济发展思路、主要模式、关键技术、具体策略和政策保障等方面不断总结和实践,从而推进向海经济稳步发展,把广西打造为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区。
绿色发展是促进广西向海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广西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率95%以上,同时拥有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是向海经济发展的生态环境优势。因此,向海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严守生态红线,注重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坚持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方面,政府、科研院所和企业都要加强生态环保责任意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研发和推广高效、集约、绿色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构建海洋绿色产业链,加强临海工业园绿色改造,促进向海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共同守护广西的碧海蓝天和绿水青山。另一方面,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开展海岸带和红树林保护、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工程,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从而推进向海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