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良
(广东理工学院,广东 肇庆 526100)
企业运营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机械设备运行质量决定着企业发展进程,最终关系着经济收益高低,因此对机械设备展开有效管理十分必要。在企业传统机械设备管理中全程依靠人工,无论管理效率还是质量均得不到保障,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如果企业还是依靠传统人力进行设备管理则很难获得硬件基础支撑。应用信息技术展开管理既是必然趋势,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当前,在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中虽然已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多个环节,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效果。
在传统企业发展过程中,机械设备作业流程、时间、进度等均无法得到全面控制,人工无法24小时实时监督机械设备运行,也无法提前预测和防范机械故障,在无形中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当设备发生故障后,传统人工管理方式无法短时间内有效解决,即使解决了当下故障也可能伴随其他故障发生。当前,各行各业竞争与需求均呈现上升趋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势必会引进更多机械设备产品,传统人工管理方式逐渐遭到淘汰,信息技术成为管理的得力工具[1]。要想全面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质量,企业就必须引入信息技术。对于机械设备种类、数量较多的企业而言,应用信息技术进行管理的首要目标是全面加快管理速度。
引入信息技术后,企业内所有机械设备产品都能实现统一管理。按照设备产品型号、类别等进行分类,帮助企业快速安排作业,提高设备管理效率。与传统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对比发现,传统管理模式缺乏针对性,无法结合机械设备运行情况实施管理;管理信息无法得到真实有效记录,无法为设备作业提供有力依据。但在信息技术管理环境中这些问题都得到解决,显著提高机械设备管理统筹化。从机械设备运行、采购、故障检测等多方面进行实质性管理,确保机械设备高质量运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机械设备信息技术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展开全方位管理工作,创新传统管理方法、模式,应结合具体管理内容选择适合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信息技术应遵循相关原则与要求,并非只是将信息技术引入即可,这便在无形中加强了机械设备管理规范化。各管理环节更加标准、高效,得到科学技术标准支持[2]。具体来讲,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引入信息技术主要服务于信息资源,应用信息储存、获取、传输、加工等技术提升设备管理效率,实现机械设备实时监督,加快机械设备数据信息提取,从而了解设备各时段的运行情况,为设备后续养护检修提供依据。
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应用信息技术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快速检测设备运行状态。机械设备运行状态至关重要,当设备运行状态不佳时会降低作业效率,进而影响企业稳定发展。传统管理方法无法准确判断设备状态,信息技术因为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功能,不会受时间、空间等因素影响。无论机械设备处于运行状态还是停止状态都可实时获取参数,通过分析参数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隐患,帮助管理人员快速做出反应。还可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如此一来,管理人员无须密切接触机械设备,只需通过信息化平台反馈至终端的信息就可了解设备运行情况。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具备实时信息传输功能。大部分机械设备在运作时间过长后便会出现发热、振动、漏电等情况,轻则影响该设备正常运作,重则影响其他设备运行。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发生和造成大范围影响,可利用信息技术构建自动检测系统,实现实时信息采集、监督[3]。并且,在使用信息技术时不需要机械设备停止运行,在不停机基础上通过技术实时记录运行参数,对设备运行规律加以分析、识别,筛选出可能导致设备产生运行故障的参数,并将信息反馈给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在接收到相关信息后便可采取防范措施,为设备高质量作业提供保障。
利用信息技术可准确实施机械设备故障维护,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依据。机械设备运行故障时有发生,任何故障都会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传统企业在设备管理过程中对于一些小故障或隐性问题没有充分重视,待故障显露后再维修很难根治,因此需提高故障管理能力。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满足该要求,企业可通过信息技术完成机械设备信息分析,准确识别出导致设备故障的信息,并剖析故障产生的根本原因,为管理人员展开维护提供有力参考。信息技术对设备运行全过程进行监督,当发现设备存在安全故障时会快速做出反应,及时解决和预防故障。在完成机械设备故障管理后将相关信息予以记录、储存,并分析维修方案是否存在不妥之处,及时优化故障维修方案,确保设备在维修后能恢复正常运行。同时,可以在分析机械设备故障的基础上,根据故障实际情况、企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维修周期,确保设备维修不会耽误企业生产计划。全面分析企业内部所有机械设备维修任务,根据时间节点将一些临时任务添加到近期计划中,提醒维修人员及时完成维修工作[4]。
机械设备由各种各样的零件共同组成,零件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机械设备整体质量,因此企业需建立零件管理体系,针对各种零件展开精细化管理。通过信息技术统计零件数量、登记基本信息,并构建专属数据库。对于机械设备中的关键零件或易耗品可进行针对性管理,确保零件购入与消耗得到有力监督。为避免零件供不应求耽误企业生产计划,企业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设置最小库存数值,当零件数量低于设定值时便会快速通知采购部门,提醒采购人员按时购置零件。在分析企业实际需求后计算出需要采购的零件数量,采购人员则按照信息平台给出的购置信息购买适量零件产品。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极大程度上保障企业生产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企业盲目购入零件而浪费资金成本,满足企业机械设备运行需求,有利于促进企业稳定发展。
从当前机械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可以发现,部分企业信息化认知较薄弱,没有意识到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虽然当前信息技术发展已较成熟,也已经和多个领域融合,但是部分企业还未完全转变传统管理认知。企业对信息技术的了解较少,不清楚信息技术与机械设备管理的关系,由于没有认识到信息技术优势,导致企业没有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部分企业虽然已经与信息技术融合,但是信息技术系统较庞大、复杂,企业无法将其与管理结合,导致信息技术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正是由于各企业的信息技术认知存在差异,使得机械设备管理质量参差不齐。要想全面提高企业管理质量,必须全方位增强信息技术认知,使各大企业都能了解信息技术优势,发挥技术实质性作用。
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设备管理必须得到相应制度支撑,然而从我国企业管理现状来看,一些企业并没有制定完善的信息化制度,这导致信息技术管理没有发挥实质作用,不利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高效实施。并且,与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信息化理论及实践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这使得当下企业应用的信息技术并未完全成熟。再加之受到技术、资金等因素影响,使得国内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普遍较弱[5]。当前,企业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设备管理时,大部分技术均是从国外引入的,国内自主研发的信息技术不多且管理成效不及国外进口科技,这不但无法为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提供本土支撑,还会影响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目前,虽然许多企业都已建立信息技术管理平台,但是平台和实际管理方法并不契合。各企业拥有的信息化人才质量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一些企业不能利用信息技术达到管理目的,久而久之,就会在行业中形成人才缺口。人才数量有限,与企业管理需求成反比,导致无法推动信息技术发展,制约机械设备管理高效进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缺少信息化专业人才。一些企业虽然引入信息技术,但是缺乏人才支撑导致信息技术作用流于表面,无法与机械设备管理密切结合,因此有必要加强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及引入。
针对当前企业机械设备管理中存在的认知问题,应加快管理理念更新。现如今,任何行业与企业都需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只有紧跟时代步伐做出改变才能顺应时代发展。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各行各业转型提供契机,企业必须扬弃传统机械设备管理理念,加强信息技术学习,深入了解信息技术核心,意识到信息技术在机械设备管理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将其引入企业内部,以提高管理质量。信息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企业切勿局限于现有思想,应实时关注信息技术研发领域全新动态,结合实际调整管理理念,以与时俱进的思维对待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从而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走在时代前列。同时,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质量,挖掘信息技术潜在作用,企业可适当增加成本投入,使自身具备信息技术实力,保障机械设备高质量运行。
只有得到健全制度支撑才能彻底发挥信息技术作用,管理制度作为管理工作开展的有力指导与重要参考依据,企业必须完善信息技术下的管理制度。企业可结合自身实际及管理现状制定可行性制度,保障管理工作顺利实施。部分企业在制定管理制度时仍然沿袭传统制度制定模式,这对信息技术管理是不利的。企业应意识到信息技术下的设备管理制度和传统制度有较大区别,如果还是应用传统制度制定模式反而会削弱技术优势[6]。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企业可在管理制度中提出信息技术管理具体要求、标准规范,要求管理人员按照制度履行管理职责。与此同时,企业需依靠奖惩机制提高管理人员积极性,约束管理行为。对于利用信息技术展开高质量设备管理的人员给予奖励,将管理结果与绩效挂钩,从而降低信息技术下的设备管理失误率。
人才是企业获得发展动力的主要源泉,对于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而言人才同样发挥关键作用。当企业拥有高素质信息化人才后,可以促使信息技术功能得以挖掘,从而提高行业竞争力。针对企业现有管理人员,可通过培训活动传输信息化知识、应用方法等来提高人才素质。比如,企业可以组织信息技术知识讲座,鼓励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积极参与,在讲座中加强信息化认知。并与当下行业发展现状、趋势结合,积极倡导管理人员抓住市场机遇,创新日常管理。现阶段,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企业可针对信息化机械设备管理建立一支技术小组。小组职责便是监督信息化机械设备管理现状,剖析实际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再进一步展开研究、改进,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使其拥有扎实的技术支撑,在提高机械设备管理质量的同时推动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融入不仅提高了机械设备管理有效性,还显著增强了管理统筹化与规范化,信息技术已在设备状态检测、故障管理、零件管理等发挥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应用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企业缺乏信息化认知,在应用信息技术时没有强有力的硬件基础支撑,缺少信息化专业人才。为了解决问题,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管理质量,企业需加快管理理念革新,制定健全信息技术的管理制度,同时要重视信息化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