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电视摄像的创新探究

2022-12-29 02:46:43
西部广播电视 2022年7期
关键词:拍摄角度调焦机位

李 涛

(作者单位: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也更高,电视摄像这一环节会直接影响电视节目素材的质量,因此电视节目务必要重视摄像取材的过程,对电视摄像进行创新,以适应网络时代的电视节目质量需求。网络时代,传统电视媒体行业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新的挑战,对电视摄像进行有效革新,可有效提高电视节目质量。

1 提升摄影者能力

1.1 转变思想

摄像者的思想是影响摄像效果的直接因素,因此在进行电视摄像创新时,首先要转变摄像者的摄像思想,转变摄像者的思想是提升摄像者能力的基本条件,也是制作的电视节目符合观众喜好的重要保障。电视摄像发展已久,电视摄像者的思维受到传统模式影响,限制了电视摄像技术创新的速度,转变其思想至关重要。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摄像者在拍摄时应从观众角度出发进行取景,传统摄像取景依据摄像者主观想法,这种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网络时代的电视摄像,观众是观看电视节目的主要群体,应将观众喜好作为取景的重点考虑方向。第二,摄像者应以不同的思维方式开展不同的摄像工作,在拍摄不同节目素材时,应转变思维方式,灵活理解节目的主题,在拍摄过程中尽力呈现出新颖且夺人眼球的画面效果,以此为观众创造新鲜感。第三,摄像者的审美观应进行转变,各个时代的审美观点均不相同,摄像者的审美观应与时代相适应,审美观应与观众审美观相符,以此拍摄出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素材。

1.2 创新技术

摄像者自身的技术水平也是影响电视摄像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提升摄像者能力以促进电视摄像创新时,应注重摄像者的技术创新。究其原因,创新技术是提升摄像者技术水平的主要方式,可大幅度提升电视节目的效果并获取更高的收视率,为网络时代电视行业开拓更广泛的发展空间。对于创新电视摄像而言,技术的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创新,只有将各类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拍摄技术应用到电视摄像中,才能有效提升其画面质量给观众带来优质的观看体验,因此摄像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以创新拍摄技术。提高摄像者水平的方式有如下几种:第一,摄像者应保持对摄像技术的热爱并养成学习习惯,在工作中不断了解摄像领域的最新技术并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水平并将新技术用于摄像工作,以此实现技术上的创新[1]。第二,摄像者在创新摄像技术时应将创新画面情感表达方式作为主要内容,在摄像过程中应不断探寻提高画面情感表达能力的拍摄方式,以此实现摄像技术创新并呈现出更好的视觉效果。第三,摄像者可通过吸取他人摄像经验进行技术创新,将已有摄像技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可有效且快速提升摄像者自身摄像技术水平,进而实现摄像技术创新的目标。

1.3 创新拍摄角度

创新拍摄角度是提升摄像者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进行摄像技术创新的主要内容。传统摄像者在进行电视拍摄时采用的摄像角度过于单一,难以满足网络时代电视节目拍摄的需求,因此拍摄者应对拍摄角度进行创新以实现摄像技术创新。创新拍摄角度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第一,摄像者在拍摄过程中应勇于尝试采取不同的摄像角度进行拍摄,将实际拍摄的视觉效果作为创新拍摄角度的依据,以此探寻拍摄角度的更多可能性。第二,摄像者应分析高质量电视摄像视频素材所采用的拍摄角度,总结不同拍摄角度呈现出的拍摄效果,以此为日后摄像工作创新拍摄角度打下坚实基础。第三,摄像者应与节目组策划人员保持紧密联系,了解节目组对拍摄角度的想法和意见,以此为创新拍摄角度提供更多思路。值得注意的是,摄像者在拍摄不同的电视节目时,应根据节目内容与感情基调创新拍摄角度,为观众带来最贴切的画面效果。

1.4 创新画面构图

画面构图能力是摄像者应具有的基本能力,画面构图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意愿,网络时代的电视摄像者应创新构图方式,以此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画面构图就是画面主体所处位置与表达效果的协调性,主体处于画面不同位置时,观众的观看体验各不相同,因此网络时代的构图方式应有所创新。创新画面构图是网络时代提升摄像者能力的主要方式,新颖、大胆的构图方式能够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观众的观看意愿,进而促进传统电视媒体行业的发展。

画面主体所处位置不应一成不变,需与情节相适应。网络时代,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希望画面更有真实感,而构图不同会表现出不同的情感效果,使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体验更佳。另外,主体不应局限于人物,环境也是画面中的重要内容,适当将环境作为画面的主体更能渲染电视节目的情感基调。最后,构图配色要突破传统审美,大胆进行色调创新,不同于常规色调的画面构图可强烈突显剧情的喜剧效果。

1.5 创新调焦方式

调焦能力是网络时代摄像者必须具备的能力,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摄像调焦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因此摄像者应创新拍摄调焦方式。使用不同的调焦方式可以使同样的画面突出不同主体,以此更适应于电视节目的情节变化,观众在观看时更容易抓住画面重点。创新调焦方式主要包括如下几种:第一,当情节为两个人物对话时,可通过不同的调焦方式,将正在说话的人物作为拍摄画面主体。这种调焦方式可突显相同画面不同情景下的主体,避免观众因画面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难以跟上电视节目的情节节奏[2]。第二,当电视节目的人物出现眩晕等状况时,摄像者可通过调焦使画面呈现出眩晕感,让观众以第一视角体验电视情节。第三,在拍摄回忆内容时,可通过调焦使画面略显模糊以有效提升画面的年代感。目前许多电视剧已开始创新调焦方式,其拍摄效果更符合网络时代观众的需求。基于此,网络时代的摄像者应创新拍摄过程中的调焦方式,不同的拍摄内容采用不同的调焦方式,会使拍摄的画面更具有真实性,更符合网络时代观众观看电视节目的审美需求。

2 更新摄像设备

2.1 VR相机

VR技术就是虚拟现实技术,可营造出虚拟环境给人以真实的体验感,这种技术发展迅速,应用范围广泛,VR相机便是该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可拍摄360度全景视频。相较于普通相机,VR相机功能更为丰富,可为电视摄像创造更多可能,因此,网络时代的电视拍摄可将VR相机作为摄像设备的一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观众对电视节目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VR技术带来的环境体验感可使观众身临其境般沉浸在电视节目情节中,提升电视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利用VR拍摄的电视素材,真实性更强且观众可沉浸式观赏电视节目,拍摄效果更符合网络时代观众的偏好。更新摄像设备是网络时代背景下创新电视拍摄的重要方法之一,摄像机更新换代是长期且频繁的过程,尤其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电视拍摄所用设备也应与时俱进,将近年来新兴的VR相机应用到电视拍摄中可为电视拍摄带来更多可能,既能够满足观众日新月异的需求,又能够促进传统电视媒体更快更好发展。

2.2 无人机航拍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或计算机远程控制的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操作简单、使用成本低,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执行工作。网络时代的电视拍摄可将无人机用于电视摄像以实现摄像设备更新,将数码相机搭载在无人机上,摄像者对无人机进行合理控制,可有效拓展传统电视摄像的摄像范围,使电视摄像的画面内容更加丰富。无人机航拍对于创新电视摄像而言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各类无人机航拍的应用,各种高难度人工取景工作被代替,这在极大程度上保护了拍摄人员的安全,也提升了电视摄像的质量。网络时代的观众对电视节目的要求更高,使用无人机进行航拍可拍摄到以往拍摄难以取景的角度,以此丰富摄像画面的故事感与氛围感,提升电视节目的质量。例如,《航拍中国》这一节目就是使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摄像,以全新的视角向观众展示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拍摄出了观众平时难以感受到的秀美景象,因此广受欢迎,收视率极高。由此可见,更新摄像设备可为电视节目拍摄创造更多种可能,不仅能够满足不同观众的观看需求,还能促进传统媒体的技术革新,从而使传统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

3 创新机位设置

网络时代的电视节目类型多种多样,节目主题与节目内容也各不相同,传统定点机位摄像已难以满足网络时代的电视摄像需求[3]。创新电视摄像的机位设置是电视摄像创新的主要问题,创新方式有如下几种:第一,电视节目拍摄过程中可采用跟拍方式设置无定点机位。近年来,户外真人秀受到大众的喜爱,这类节目人物多且拍摄范围广,定点机位难以实现拍摄。因此,此类节目开始采用跟拍方式进行摄像,摄像者与参演人员一一对应,既能够保证每一位参演人员的镜头,又能够为节目采集到更多视频素材,使节目内容丰富并受到广泛关注。第二,多机位同时拍摄。网络时代背景下,电视晚会越来越多,晚会舞台大且人员众多,单一定点机位拍摄的摄像范围具有局限性,难以完全展现晚会舞美效果。因此,多机位拍摄成为晚会类节目摄像的主要方式,在场馆内多点设置机位,拍摄过程中通过合理切换视角,可全方位为观众展现现场的舞美效果,优化观众的观看体验。创新机位设置方式是网络时代电视摄像创新的重要方式,改变机位设置方式可丰富电视摄像采集到的素材内容,使电视节目画面更加完整且富有立体感,提高电视节目的质量。

4 创新传递方式

4.1 电视摄像适应网络平台传递特点

随着网络的普及度越来越高,电视节目的播出平台也多种多样,近年来涌现出许多优质的网络电视节目,因观看设备不受限制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此,电视摄像的创新也应与网络播放平台相适应,使更多观众有机会观看到拍摄的电视节目,扩大其传播范围[4]。电视摄像适应网络平台时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第一,摄像时应着重突出拍摄内容中观众关注的细节。例如,《舌尖上的中国》作为一档美食节目,在对食物进行摄像时重点突出了食物的色泽,画面构图十分精致且色彩浓厚,节目在网络上点击率极高。第二,保证摄像取材质量。网络时代,观众更喜欢简短的电视节目,因此在摄像过程中一定要紧抓节目重点,拍摄记录好精彩瞬间,以此使节目更加精彩。第三,许多娱乐性综艺节目在正片播出后,会播出番外节目以增加节目的关注度,这些简短的片段在网络中传播速度快,可保证节目热度居高不下。因此,网络时代的电视拍摄应适应多种平台的传播,有效扩大节目的传播范围,提高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速度。

4.2 注意表现文化内涵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近年来广泛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因此电视摄像也应将文化传播纳入创新范畴。网络时代,电视节目应主动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中华文化是沉淀5000年的瑰宝,其价值不可估量,尤其是近年来文化复兴的浪潮越发汹涌,传统电视媒体应抓住这一机遇,将传递文化价值作为电视摄像创新的重点内容之一。电视所展现的内容不仅需要符合时代发展,还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带给观众优质的观看体验。“文化自信”这一理念被提出后,传统文化广受关注,电视拍摄应将文化作为主要传递内容,例如,《国家宝藏》这一节目凭借其对文物细腻生动的拍摄将文物承载的文化价值与历史意义尽数展现给观众,观众通过节目画面便可真切感受文物之美与文化之美,这种以传递文化为主的特色摄像手法博得了观众的喜爱,因此收视率极高。另外,电视拍摄过程中注意表现文化内涵是网络时代创新电视摄像的一种方法,可充分发挥出电视摄像对观众的积极影响,最大限度调动观众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观众对该类节目的喜爱程度,以此促进传统电视媒体快速发展。

5 重视特效摄像

特效摄像是网络时代电视摄像创新的主要方向,在摄像过程中使用特效,是丰富节目内容与突显节目效果的主要方式,可有效提高节目的收视率与关注度,促进网络时代的传统电视媒体更快发展。另外,网络时代的摄像技术发展迅速,实现特效摄像的方式也越发丰富,在摄像过程中重视特效的使用可丰富节目的内容,对观众起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同时,在摄像过程中重视特效的使用,可突显节目的效果并丰富摄像画面的情感,以此增强节目的可观赏性。蒙太奇手法是电视摄像中常用的一种特效拍摄手法,这种特效摄像手法在拍摄中可将多种画面合理结合并突出表达重点,使拍摄到的画面更加精良[5]。例如,在拍摄《军情解码》这一传统军事类节目过程中,摄像者便使用互联网技术将拍摄到的信息转变为特效动态画面,既对观众的知识盲区有所补充,又能够增强传统节目的可观看性。但值得注意是,摄像者在使用特效摄像时,应依据不同拍摄类型的不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特效手法,以此最大限度增强节目效果。

6 结语

传统电视媒体在网络时代想要取得新的发展,务必要保证电视节目的质量,以此获得更高的收视率。对电视摄像进行创新是传统电视媒体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能够全面提高节目质量,增强节目的效果,满足网络时代观众对电视节目的不同需求。而且,创新电视拍摄可有效促进传统电视媒体行业良性发展,充分发挥电视节目的思想传播作用。

猜你喜欢
拍摄角度调焦机位
#你会分享爬楼机位吗?#
摄影之友(2023年5期)2023-05-17 23:19:17
附着全钢升降脚手架不同步升降性能研究
工业建筑(2022年3期)2022-08-01 07:49:20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机位排布优化方法及应用
建筑机械化(2022年2期)2022-03-06 12:48:52
机位容量因其数量影响的仿真运行及量化关系研究
新闻摄像中的角度选择与应用
试析纪录片《航拍中国》的突破与创新
丝绸之路(2019年1期)2019-04-27 15:19:22
“干跳”
环球时报(2018-09-10)2018-09-10 04:16:36
空间相机均力输出式调焦机构
光电经纬仪自适应调焦窗口构建
分析拍摄角度
大众摄影(2015年7期)2015-07-01 13: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