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牌:一场屠龙者与恶龙的游戏

2022-12-28 19:44大海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13期
关键词:恶龙潮牌砖头

大海

潮牌Supreme曾公布过一季秋冬系列产品,吸引了全球“潮男潮女”的目光。在所有产品中,最吸引眼球的不是衣服也不是帽子,而是一块印着Supreme商标的砖头——没错,就是盖房子用的红砖头。它并不是建筑材料,而是“时尚单品”,一块砖头售价30美元。

仅仅1分钟时间,砖头就被买走了。后来,人们在二手交易网站又看到了这块潮牌砖头的身影,要价300多美元……随后,在2017年,Supreme与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推出了联名款服装,轰动全球,不管是网红、明星还是时尚博主,甚至迪拜首富的儿子都加入了抢购浪潮。而有意思的是,在17年前,Supreme的第一场官司就是因为解构路易威登的产品而被后者告上法庭。

潮牌到底有什么魔力,让高高在上的奢侈品牌不计前嫌与其进行合作?而街头文化又是怎样登上“大雅之堂”,从“亚文化”一举成为当今的主流时尚呢?

从“亚文化”到“弄潮儿”

20世纪70年代,嘻哈运动诞生于美国贫民区。随着嘻哈文化的盛行,涂鸦、滑板、篮球、旱冰等街头运动也与嘻哈文化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了以音乐、街舞、运动为主题的街头文化浪潮。宽大的上衣、球鞋或者滑板鞋便于运动和跳舞,耐磨的牛仔裤和工装裤也成为街头文化标准搭配。

街头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艺术风格的特点,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術风格:醒目的色彩、夸张的配饰、涂鸦或者剪贴式的图案、偶尔出现的巨大商标等,都成为很多潮牌的设计基底。

20世纪90年代,第一批街头文化品牌在美国诞生,日本也出现了最初的街头品牌。这些品牌希望打破奢侈品是由少数设计师制定的“时尚规则”,重新定义时尚和潮流。这种街头文化独有的叛逆精神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注意,只不过当时这些品牌和财大气粗的时尚品牌根本没法比,大都采取了限量发售的策略,降低库存压力。

时间来到千禧年之后,在互联网下成长起来的“千禧一代”,不希望自己被定义,而是希望由自己来定义一切。这种叛逆、自由、洒脱、对传统和权威的反抗正好符合街头文化的精神,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支持下,街头文化终于走上前台,从“亚文化”一举变成了“潮流文化”,潮牌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奢侈品与潮牌的时尚“战争”

2000年之后,潮牌有了爆发式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明星、艺术家、网络名人穿着潮牌在公开场合亮相,更加引起了年轻人对潮牌的追捧,也引起了奢侈品牌的注意。在2011年,著名奢侈品牌纪梵希打响了战争的“第一枪”。

在这一年,纪梵希推出了许多具有明显街头文化风格的商品,印着巨大的罗威纳狗头的服装让奢侈品进入了潮牌时代和快销时代。巨大的印花让服装有了明显的时效性标识,很容易就能看出这件衣服是否是上一季的产品。虽然纪梵希的“街头设计”在当时被时尚圈诟病,却受到了一部分有钱又喜欢街头文化的年轻人的追捧,销量暴增。其他奢侈品牌也坐不住了,纷纷在设计中加入流行元素,让街头文化正式进入“主流时尚”领域。在这种趋势的影响下,原本就以街头文化为卖点的潮牌也正式进入了主流视野,潮牌的时代正式到来。

究竟是屠龙者还是恶龙?

几乎所有的潮牌都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限量。如果说品牌成立之初选择限量的策略是为了缓解库存压力,那么,在受到广泛追捧之后依然选择限量的策略,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

虽然潮牌的定价比起奢侈品来说并不算高,但是由于限量的策略,往往会引发抢购,加上黄牛的炒作,一个潮牌产品的二手价格往往是发售价格的几倍甚至十几倍。炒货的人赚到了钱,潮牌收获了名声,而唯一“受伤”的却是一直以来追求街头文化的普通人。

街头文化在诞生之初就带有叛逆精神,这种叛逆源于自由、自我,和对既定规则的讽刺与挑战。从本质上来说,潮牌和奢侈品本应是完全对立的,但在商业和消费主义的驱使下,潮牌的迅速奢侈品化让它背离了初衷,最喜欢它的人恰恰是买不起它的人。

如今,越来越多的奢侈品与潮牌联名,寻求更高的溢价。原本不希望被定义的街头文化最终还是被价格所定义,叛逆成为设计好的叛逆,自由成为品牌赋予的自由。街头文化与潮牌,一个曾经敢于挑战恶龙的勇士,最终也变成了恶龙。

小白//摘自《世界博览》2022年第9期,本刊有删节,球球/制图

猜你喜欢
恶龙潮牌砖头
勇闯恶龙岛
潮牌集合店AKENZ
Supreme的潮牌故事——奥利奥联名饼干一块卖出7000美元
勇者斗恶龙
数码镭射元素在时尚潮牌羽绒服中的设计应用
恶龙传说
捡砖头思维
故宫怎么就成了潮牌?
传说中的恶龙
颠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