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探讨及案例分析

2022-12-28 05:53黄维达
机电工程技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井道轿厢工字钢

黄维达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泉州分院,福建泉州 362000)

0 引言

电梯作为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如果在运行中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将会造成相当严重的后果,特别是因为轿顶顶部空间导致的事故将更加严重[1]。顶部井道空间是一项重要的检验内容,是确保电梯顶部空间充足、电梯运行稳定与安全的关键所在。检规规定[2],当对重完全压实在对重缓冲器上时,轿顶的顶部空间应同时满足下面的4个条件:

此外,轿顶上方应有一个不小于0.5 m×0.6 m×0.8 m的空间。在检验电梯顶部井道空间的实际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相关规范,以规定的标准及要求为依据开展检验工作,保障电梯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同时,最大限度抑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安装单位安装完成之后对轿顶空间的自检及检验人员的监督检验中如何对轿顶空间进行检验及判定,成为电梯顶部空间检验面临的主要问题。为避免因轿顶空间的漏检、错检或者因不熟练导致尺寸测量错误而造成事故的发生[3],本文主要从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要求及原则,顶部空间的测量、验收和检验注意事项进行研究,结合因轿顶主梁与曳引机底部工字钢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导致轿顶空间不足的检验等案例对其检验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主要是为了降低电梯因为冲顶时轿顶空间不足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发生,提高检验人员对轿顶空间的检验能力。

1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要求及原则

一方面,科学性原则。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中,需要立足于科学的角度,细致、全面考量电梯检验工作内容、井道顶部空间定位及职能等,确保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与检验分析工作客观要求相适应[4]。同时,在科学精神、手段及理念的指导下,建立在相关技术条件及操作方式的基础上,即可高效完成井道顶部空间检验分析工作。另一方面,实用性原则。电梯检验涉及了多样化的工作内容及繁杂的信息数据,要想突出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的有效性,需要注重检验分析应用方案的兼容性,尽可能减少井道顶部空间检验中复杂环节构成的不利影响。所以,需要优化处理井道顶部空间检验分析,并尽量简化相关技术应用流程,弱化操作难度,由此促进井道顶部空间检验方案实用性能的提高,为电梯检验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由此带动电梯检验工作质量水平的提高[5]。

2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策略

2.1 测量顶部空间

空间测量可谓是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必要展开合理有效的处理。具体检验中,首先对轿厢于上端站平层数据展开测量,再计算是否符合相关要求[6]。在开展测量工作时,需要以完善的模式为根据做好安全防护举措,突出工作全程的安全性,如电梯入口位置做好警示内容的设置,消除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及事故等。测量实际中,工作人员需对电梯设施处理平层展开测量分析,尤其是数据测量方面需要做好详实的载录,切忌有丝毫偏差及不足产生。同时,要精准测量电梯轿门与层门地坎间的高度,并对比分析测量获取的数值及相关规定数值,判断是否与国家规定及行业规范中相关规定相符合。

2.2 强化验收检验

井道顶部空间检验中,需要严格把关验收检验工作,切忌有丝毫遗漏及隐患存在。首先,需要高度重视检验工作,井道顶部空间检验中,在设定检验方案时必须依据合理化的模式,尽可能摒除经验作业的情况,以此促进检验可行性与可靠性的提高。同时,做好图纸合理性的审核,以图纸为依据并严格遵循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其次,检验工作实际中,需要贯彻落实对应的维护内容[7]。个别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值相对偏小,会带给使用及维保一定的阻碍,此时通过对重撞块块数与长度的增加或实时监测最小允许值等,即可改善使用环境。最后,检验检查井道顶部空间的目的在于消除安全隐患问题,故而相应的维护工作必须落实,及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设备及元器件,为电梯设施的有序稳定运行提供保障[8]。

2.3 优化安装测量

安装电梯设施时,工作人员应以规定内容及要求为依据,做好电梯顶部空间的预留作业。实际安装中,倘若电梯井道顶部空间与相关要求不符合,工作人员需要打通电梯楼板及不满足尺寸要求的位置并连接,用于为电梯设施运行可靠性及安全性提供保障[9]。检验新装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时,工作人员应对电梯顶部安全空间定期检验,若顶部空间偏小,可采取增加对重上调节块的方式对顶部空间加以控制[10]。新装电梯如果空间狭小,可打通机房与井道中间楼板并在楼板上加设钢板,或合理调整电梯轿厢高度。需要注意的是,此类建立在电梯原有基础上的方法尽管能赋予电梯顶部空间合理性保障,但可能会导致对重缓冲距数据降低。检验电梯时,对重缓冲距如果较大,可能会缩小井道顶部空间,运行中的电梯也有产生冲顶问题的可能性。故而检验人员需预留适宜的空间,为后续电梯维护保养提供便利。

3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注意事项

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中,频频发生数据异常的情况,检验人员需要对可能发生的情况予以综合考虑[11],如:曳引钢丝绳使用中,钢丝绳可能会有伸长的情况产生,从而改变缓冲顶部到对重撞板间的距离;工作人员在轿顶数据测量中,应充分考虑承重梁及其他部件下平面最低点,并确定该点为井道顶部最低点;维修人员应标明对重侧距离(处于最高层的电梯,缓冲器最上端与对重最下端)[12]。同时,要严格计算检验数据,做好各方面数据的收集工作并对收集的数据反复检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而在检验结束后,还需要严格、严谨的判定检验结论。

4 案例分析

4.1 案例分析一

(1)设备存在的主要缺陷

该设备当轿厢位于上端站平层位置时,轿顶主梁与曳引机底部工字钢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通过现场测量的数据及综合计算,发现该电梯的轿顶空间不足,该电梯对重完全压缩对重缓冲器时,电梯存在冲顶的风险。

(2)原因分析

该电梯为无机房电梯,通过标记、测量、比对的方法确认其轿顶主梁与曳引机底部工字钢之间的垂直距离C=0.6 cm,上限位开关动作时,测量轿厢地坎与最高层端站层门地坎的垂直高差H1=0.08 m,且小于轿厢位于上端站位置平层时的对重越程S=0.11 m,当对重完全压缩缓冲器时,轿厢地坎与轿门地坎之间的垂直高差H2=0.29 m。该电梯速度为1.5 m/s,计算得C3=0.378 m,根据要求,该电梯轿顶空间高度最小值H≥C3,而H=0.31 m<C3,因此,现场的尺寸不符合要求,轿厢存在冲顶的风险。

通过现场了解,销售合同中的额定速度为1.5 m/s,电梯制造厂家也是按照销售合同设计,但是安装单位没有按设计图纸安装,导致轿顶顶层空间不足。

(3)处理意见

建议通过调整对重缓冲距、主机底座工字钢位置、钢丝绳长度、更改合格证额定速度及缓冲器类型,业主、施工、销售、制造单位经过综合考虑,最终采取更改合格证额定速度及缓冲器类型。

4.2 案例分析二

(1)设备存在的主要缺陷

该设备安装的井道为旧井道即旧梯换新梯,新梯制造单位的井道设计图纸顶层高度为5.150 m,设计速度为3.0 m/s。现场测量尺寸后,发现原井道的顶层高度实际尺寸只有4.307 m,与设计图纸不一致。该井道用于安装3.0 m/s的新梯,顶层高度严重不足。

(2)原因分析

井道顶层高度的要求:为了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和保护在轿顶作业人员,避免电梯轿厢冲顶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电梯顶部所具有的安全空间必须符合相关国家标准,顶层高度是根据电梯的额定速度界定的,速度越快,顶层高度越高。国家对电梯顶层高度有明确的要求,不可低于规定值。顶层高度是指最上层楼面水平位置到井道内轿顶顶部的垂直尺寸,如果井道内最上层楼面下部有梁或者吊钩时,则是指其下部到轿厢顶部的垂直距离,不包括楼板的厚度。

由于制造单位设计人员在勘察旧梯井道时,对顶层高度的尺寸测量出现了错误,认为顶层高度达到了5 m多高(实际只有4 m多),能满足3.0 m/s速度电梯的安装要求,所以就产生了以上缺陷。由于旧的电梯井道顶层高度无法满足要求,如果将电梯的顶层向下移一层,降低运行速度,使用单位都不同意。在与各方协调后,采取以下解决方案:砸掉井道的顶层楼板,将井道凸出到机房内的办法来弥补顶导高度的不足。由于机房楼板被抬高后,主机安装位置与机房中部的梁有冲突,只好拆除妨碍主机安装的机房中部梁。另外,由于机房楼板被抬高后,原有墙体梁无法满足主机工字钢的承载要求,所以,采用大号工字钢作为主机承载梁,用以提升高度和承载,并用槽钢加固支承主机承载工字钢承重梁端部的位置。

(3)处理意见

砸掉井道的顶层楼板,将井道凸出到机房内;拆除妨碍主机安装的机房中部梁;采用大号工字钢作为主机承载梁,用以提升高度和承载。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梯井道顶部空间检验工作的开展,能有效控制电梯运行中发生事故的情况,且有利于电梯运行质量的提高。所以,工作人员应在遵循科学性与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严格落实顶部空间测量、强化验收检验、优化安装测量工作,定期做好对应的维护保养,确保电梯设施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本文主要从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检验要求及原则,顶部空间的测量、验收和检验注意事项进行研究,结合因轿顶主梁与曳引机底部工字钢之间的垂直距离较小导致轿顶空间不足的检验等案例对其检验方法进行探讨分析,主要是为了降低电梯因为冲顶时轿顶空间不足而导致的人员伤亡发生,提高检验人员对轿顶空间的检验能力。

猜你喜欢
井道轿厢工字钢
电梯部分封闭井道的检验探讨
高层建筑电梯井道烟囱效应形成分析及解决措施
轿厢式垂直升降立体车库的研制及应用
地下连续墙工字钢接头焊接技术研究
安全检查表法在轿厢意外移动风险控制中的应用
高层悬空大跨弧形梁支撑施工技术
矿用工字钢棚支护计算及应用
地铁出地面电梯井道选型分析及防水、散热优化设计
电梯轿厢报警装置失效如何处理
一种轿厢在门区意外移动的有效制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