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华,吴垒
(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心幼儿园)
构建幼儿园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教育体系,不仅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关键所在,也是进一步增强学前教育的科学性、适宜性和实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司2022年工作要点中也提出,深化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切实履行相应职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了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实现多维协同共育,大连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心幼儿园(以下简称“幼儿园”)依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等文件精神,在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与家庭、社区、小学、交警大队、环保机构等密切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协同共育活动,构建多维协同共育共同体,助力幼小科学衔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为了有效开展多维协同活动,幼儿园多次与小学、社区、交警大队、环保机构等部门沟通共育的理念、协同的形式与内容。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实施多维协同的前提条件。幼儿园建立了幼儿园与小学联动合作机制、幼儿园与社区合作制度、幼儿园交通安全活动计划、幼儿园环保课程计划等多项合作制度,建立协同组织框架,创建协同沟通机制,完善协同评价体系,做好多维协同的基础保障与精细化管理。此外,幼儿园组织教师学习幼小衔接相关制度和文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从而有效促进幼小衔接实践活动的实施与开展。
《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幼儿园和小学要把家长作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园校协同沟通机制,引导家长与幼儿园和小学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衔接工作。”在幼小衔接工作中,只有幼儿园与家长在教育理念上达成共识,形成双向衔接,才能助力幼儿做好入学准备,使其奔赴美好的小学生活。
为了使家园合作更为规范与科学,结合工作实际和家长需求,幼儿园制定了家园合作制度、幼儿园家长管理制度、幼儿园家长科学育儿标准等方案。设立家长委员会,创设家长学校,家长自幼儿入园便自动成为家长学校成员。幼儿园通过培训学习、参与活动、教研沙龙、问卷访谈、家长助教等多种方式,提升家长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理念和行为。
幼儿园成立由学前教研员、小学教学管理人员、园长、保教管理人员、骨干教师以及家长等人员组成的幼小衔接培训团队,定期对家长进行“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育儿责任”“了解育儿特点,理解幼儿行为”“了解幼儿特点,关注习惯养成”“科学适度适宜,做好幼小衔接”等专题讲座,帮助家长提升幼小科学衔接的认识,邀请家长进行幼小科学衔接经验分享与交流。
为了提升家长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了解,幼儿园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家长开放日活动,引领家长观察、体验幼小科学衔接工作。如邀请家长观摩幼小科学衔接活动、参加亲子种植活动、排练表演亲子节目、参加亲子趣味游戏和足球节足球游戏等。活动中,幼儿园为每位家长发放幼儿观察记录单,方便家长记录幼儿的活动情况。比如,为了让家长了解大班幼儿社会交往的重要性,幼儿园邀请家长观摩幼儿的混龄游戏,家长跟随孩子进入活动区,在旁边进行观察,并将孩子的具体行为表现、语言等记录在观察记录单上。活动后,家长通过综合分析了解孩子的学习与发展情况。这些内容与环节的设置,引领家长聚焦幼儿的活动表现,关注幼儿的发展情况。
幼儿园定期收集家长在幼小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普遍性问题组织教师和家长共同参加专题教研活动。例如,教师与家长共同研讨如何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孩子挑食怎么办,如何为幼儿选择兴趣班等问题。通过家园分组研讨问题、现场展示指导培养策略等环节,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掌握科学的幼小衔接方法。
幼儿园成立家长志愿者队伍,每位家长从不同角度为幼儿发展助力。安保志愿者每天在大门口保护幼儿入园、离园;种植园志愿者定期指导幼儿呵护植物花草;部分家长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走进幼儿园成为家长助教。比如,孩子们观看了国庆阅兵仪式,对阅兵仪式非常感兴趣。于是,教师设计了“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活动,邀请军人家长为孩子们分享军人的故事,军人家长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视频等进行讲解,亲自示范军人的站姿、坐姿与敬礼动作,使幼儿了解军人的职责与辛苦,激发对军人的敬佩和对祖国的热爱。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家长结合幼儿园课程需要为幼儿讲解建筑、乘坐飞机安全事项、剪纸与插花等知识。利用家长志愿者的教育优势,有效对幼儿进行幼小衔接教育,既能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又能拓宽幼儿的视野,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有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家园携手互动活动。教师精心设计了幼儿园与小学大不同、红领巾的秘密、我会整理书包、我会交朋友等幼小衔接课程,引领家长与幼儿一起观看,并尝试共同操作。幼儿园引导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绘本、绘制心情故事,家长会将孩子在家中的学习与游戏情况通过视频、音频等形式反馈给幼儿园,让幼儿园的课程更加丰富,也让教师对孩子们在家的发展情况有进一步了解。
针对家长中存在的育儿问题,如幼儿拖拉不守时怎么办、如何培养幼儿倾听能力、如何帮助幼儿做好情绪管理等,教师及时进行线上策略分享。家长也会与幼儿园分享育儿故事,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家长可以按照教师的指导与孩子一起查找资料、收集图片等;家长应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培训、表演、种植等各项活动,并在活动后认真反馈活动感悟;家长应与孩子一起观看教师分享的幼小衔接课程游戏,并认真练习与尝试操作。幼儿园还可以引导家长走进教室、活动区,使其了解孩子,感受孩子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家长的观念与行为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榜样,家长是幼小衔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只有家园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指导意见》指出:“在研究分析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成效,梳理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各省(区、市)全面推行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建立幼小协同的合作机制,加强在课程、教学、管理和教研等方面的研究合作。”幼儿园与小区配套小学间隔一条马路,基本上小区内的幼儿毕业后都会就读于该小学。为了做好园校的科学衔接,幼儿园通过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走进课堂、了解活动、交流研讨、邀请讲座等方式,全方面、多形式地与小学进行联动。
幼儿园与小学多次联动教研,通过发放问卷、访谈、面对面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儿入学适应与衔接情况,为更好地开展衔接活动作铺垫。如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幼儿园了解到,大班幼儿毕业后升入小学一年级,在自理能力、生活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优势,在倾听能力、时间观念和情绪管理方面还有待加强。通过面对面交流,幼儿教师了解到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好具体衔接,如在阅读能力、自我管理、社会交往等方面该进行怎样的衔接等。幼儿教师走进课堂观摩多学科活动,感知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内容、学习形式、教育策略等方面的不同,在此基础上优化幼儿园课程的内容、形式,从而实现幼小科学衔接。
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小学,通过参观校园、走进课堂、观摩课间户外活动、观看升旗仪式、与哥哥姐姐交流互动等形式,引导幼儿亲眼观察、亲耳聆听、亲身体验,使其深入感受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的不同。回到幼儿园,孩子们互相分享他们看到的小学模样,教师借机引导幼儿在说说、画画、做做中激发对自我成长的期待,对小学生活的美好向往。
幼儿园与毕业生及其家长建立合作机制,经常与他们沟通,追踪孩子上小学后的发展情况。如有的孩子参加了小学足球队,成为主力队员;有的孩子在演讲比赛中获得一等奖;有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少先队员……幼儿园会邀请这些毕业生的家长与在园幼儿的家长针对幼小衔接情况进行经验分享,从家长的真实反馈中了解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做好衔接。幼儿园也会邀请毕业生分享自己的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园设计制作的微课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毕业生的身影。他们一会儿变身小老师,教幼儿怎么佩戴红领巾;一会儿变身自理小达人,展示整理书包的好方法;一会儿变身小博士,从容自信地分享自我情绪管理、交朋友的好办法等。
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与小学的长期合作。当园校建立了良好的长效合作机制,当双方通过沟通交流互相了解衔接的内容、形式,当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动活动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无疑这便是园校合作的力量,为孩子科学成长筑牢坚固城墙。
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修订)》也指出:“要统筹各方面力量,完善共建机制,形成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网络。”幼儿园协同教育、交通、卫生、环保、社区等多个部门的力量,更直观地引导幼儿积累经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携手交警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如交警为教师进行交通安全知识、交通手势等方面的培训;教师参观交警大队,提升专业素养。幼儿园邀请警察走进幼儿园与幼儿亲密互动,如讲解交通安全知识、指导幼儿做交警操、参与交通混龄游戏等。教师还带领幼儿走进交警大队参观体验,幼儿参观了指挥调度室、交通办公大厅、交通大队停车场等,通过实地观摩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此外,在市区交通安全现场会上,幼儿园组织幼儿表演与交通安全相关的歌曲、舞蹈、情景剧、朗诵等,在互动、体验、表演中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儿园利用展板、微信公众平台等途径向社区人员宣传幼小科学衔接的教育理念与专业知识;走进社区,组织社区婴幼儿家长进行亲子游戏活动;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沙龙交流,解决群众的育儿困惑;邀请社区工作人员、邀请园外的家长带领幼儿走进幼儿园,参与培训讲座,观摩幼儿园一日活动等。通过幼儿教师走进社区、社区人员走进幼儿园等形式,将幼小衔接工作进行有效融合,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园协同环保部门,通过参观、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师的环保意识,促进教师的环保行为,为教师有效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供专业保障。如教师结合环保主题,组织开展“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系列活动,内容涵盖讲环保故事、环保科技小制作、环保四连漫画、环保知识竞赛、环保童话剧演出等,提升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等情感的培养。
总之,幼小衔接工作离不开幼儿园与家庭的合力。家庭是幼儿启蒙教育的第一乐园,父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第一任导师,只有树立科学的衔接观念,家园双方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行为上形成教育合力,才能让幼小衔接工作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也离不开幼儿园与社会的合作。社会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大课堂,可以让幼儿看得更高、走得更远。携手社会力量,不但能为幼儿提供更多学习资源,也更好地扩宽了幼儿的视野,为其打开一个崭新的世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华爱华说:“幼小衔接不是抢跑,而是有准备的过程。”未来,幼儿园将不断探索多维协同共育新模式,与家庭、社会合力做好幼儿科学衔接工作,为幼儿顺利升入小学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