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桂新
(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民族特色学校,阜蒙县蒙古族实验小学(以下简称“学校”)将发展内涵定位为传承蒙古族特色文化。在中华民族特色文化背景下,激发小学生学习蒙古族特色文化的兴趣和愿望,使其吸收民族特色文化精髓,承袭并发展民族文化。学校在用蒙古族优秀文化陶冶学生情操、浸润学生心灵的同时,将其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这一认知基础上,传承与发展蒙古族文化,强化学生的家国情怀,使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热爱家乡的情感深植于学生心中。
新时期的教育教学不只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高尚的品德、独特的审美以及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从而培养学生产生文化自信。部编版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加大了革命传统篇目、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比重,同时也关注到各民族文化的不同,激励学生自主阅读、强化红色基因、增强文化自信,有效培植学生民族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部编版语文教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同时,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彰显,无论从课文的选篇上还是单元组合编排方面,都体现出对传统文化元素以及各地域、各民族文化风俗的关注。比如,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阅读提示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单元由《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寒食〉〈迢迢牵牛星〉〈十五夜望月〉)》《藏戏》四篇课文构成,习作练习题目是《家乡的风俗》,关注的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风俗文化。
在教学《藏戏》这篇课文时,教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在了解藏戏的基础上,向课外延伸。教师戴着藏族面具,在鼓、钹、号等乐器的伴奏中表演藏族舞蹈——查玛舞。教师将其与发源于阜蒙县的用歌舞说唱形式表演的蒙古剧相比较,引导学生感受蒙古贞地域文化的精彩。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蒙古族作家创作的散文《记忆里的年味儿》,引导学生了解蒙古族传统春节习俗,从而培植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蒙古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腊八粥》这篇课文时,学生在欣赏文章描述八儿等待熬粥以及吃过粥的情形后,认识了八儿和她母亲,也了解了腊八粥的原料与熬制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优美而富有个性的文字中感受着腊八粥的甘美与小八儿饱足的满足,向课外延伸到家乡的美食《牛犊汤》《荞面拨面》《榆钱儿饭》《离不得荤油红糖的黏豆包》等。在延伸的过程中,学生既了解了家乡美食的做法、独特吃法与来历,也感受着蒙古贞地域朴素的民风。在勾起学生味蕾与好奇心的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了家乡的魅力。家国情怀就在这样的味蕾与风俗的交织中,倾注在学生心间。
此外,家乡老辈人的规矩里蕴含着千百年来聚居于此的乡民们对风土人情的认知,蕴含着乡民们待人接物的习俗,这是蒙古贞地区千百年来蕴积起来的乡俗文化,需要学生了解与传承,也需要教师搜集、整理并传播下去。
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至关重要。在小学生中开展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方面的学习活动,营造与之相关的浓厚氛围,是一种必然选择。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紧扣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等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结合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民风民俗等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结合蒙古族特色以及风俗习惯,设置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情境,使学生带着浓厚的感受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实现事半功倍。
例如,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在深入探讨古诗词教学策略,和学生一起探讨诗心、诗情和诗意的同时,向生活延伸、向学生心灵延伸、向蒙古族风俗文化延伸。通过内容的关联、情感的相通,引发学生共情,借此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教师以《回乡偶书》为载体,设计一节语文诗词课,以诗人贺知章不同人生阶段创作的诗词鉴赏为线索,引领学生在吟诵中感悟贺知章的一生,加深学生对贺知章的理解,使其深入领会这首诗所表达的诗人久客他乡的伤感与久别回乡的亲切感。教师依据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延伸到欣赏与学习东蒙短调民歌《努恩吉雅》的歌词与歌曲。这是一首流传于蒙古贞地区,表达女子远嫁他乡思念父母、想念家乡之情的民歌,教师运用起兴手法,叙事抒情。通过品读歌词、播放音乐,学生感受到两首作品之间的共情之处,内容理解上相互补充,从而吃透作品主旨含义,感受到各民族所共同具有的思念故乡的人文情感,感受家乡艺术作品独有的魅力。教师以《如果努恩吉雅回到家乡来》为题进行写作训练,调动学生的写作热情。学生根据这位蒙古贞女儿回乡的感想感受展开了一系列联想,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生发出人文关爱之情。
通过拓展性阅读与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使学生热爱民族文化,将民族与国家的共生性结合,产生家国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安排一节学生自由阅读课。教师利用这节课组织学生阅读一些传统国学经典。比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大学》等,这些作品既朗朗上口,又蕴含地理历史等知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课堂上,教师利用课前五分钟和阅读课时间带领学生一起学习国学经典,在琅琅的读书声中,智育与德育并存。学生通过学习、理解、背诵,既明晰了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又懂得了待人接物的道理。如在一次放假回家前,当教师问学生回去的这几天该如何安排时,学生有的说“父母呼,应勿缓”,有的说“出必告,返必面”,有的说“老易至,惜此时”,有的说“有余力,则学文”。这一句句言语如同一曲曲清脆的交响乐,令人感受到文化滋养的力量。
传统国学对一个人道德的滋养、人格的养成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蒙古族一些规矩俗礼是历经百代传承下来的优秀传统,同样不可遗失。教师可将这些风俗礼仪与国学经典结合起来,加以对应,引导学生感受人类文明的共性。学生既能从经典国学中获得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又能对蒙古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深刻认识,这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要一环。
随着对经典作品阅读量的扩大以及对蒙古族传统礼仪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学生感受到蒙古族特色民族文化的魅力,对特色民族文化产生浓郁的学习兴趣,进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经典国学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滋养下,在蒙古地域风俗礼仪的熏陶下,学生逐渐养成儒雅品性,越来越有规矩,越来越得到他人的赞许。与此同时,学校阶段性开展经典文化交流会、风俗礼仪展演会,使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巩固所学、分享所得,互为促进,共同进步,不仅增强学生家乡情结与爱国情感,而且有保护、发扬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意识。
“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然被学校定位为内涵发展的根脉,那么就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教学,还应该贯穿于学校诸多方面,甚至贯穿于学校教育与生活的全过程。教师除了要从课堂教学融合的角度加以研究,还要从课堂教学之外的其他环节入手,从操作层面研究做法,使之系统化、固定化,以便于各学科教师、教辅人员操作。
除了语文、蒙古文两学科课堂教学之外,学校的各项活动都融入了蒙古族特色文化,如蒙汉双语课程的开发,校编蒙古民族特色韵律操“马背少年,舞动梦想”的推广,民族艺术教育、益智健体教育的开展,“幸福课堂”的打造,民族文化日、艺术节、阅读节、体育节、科技节、劳动节等主题活动的开展,阿吉奈马头琴表演队、娜荷芽民族合唱队、朝鲁门民族舞蹈表演队等社团活动的开展,蒙古族象棋喜塔尔、摔跤、布鲁等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展……
在评选“最美教师”“青蓝工程”的过程中,以及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打造校园文化墙等方面,学校全程兼顾蒙古族特色民族文化的融合,积极营造蒙古族文化教育氛围,使蒙古族文化贯穿于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学生时时处处浸润在蒙古族特色文化之中。
在语文教学方面,教师创设情景剧表演、民族语文书法比赛等,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学习特色民族文化,引导学生查找关于特色民族文化的文章并在课上进行阅读,最后让学生互评。这种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能力,在读、学、评的过程中,学生深刻理解了蒙古族特色民族文化。学校还开展以蒙古族特色民族文化、蒙古族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共通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要求学生搜集整理有关特色民族文化的知识并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使学生在认识、理解、传承、发展蒙古族文化的同时,能够从中华民族文化的大背景下认识到蒙古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热爱民族、热爱国家。
特色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学校认识到内涵发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不能流于形式,而应该使之运用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践中,成为学生以后学习和生活的思想引导。这也是教师将蒙古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以贯之的目的。
在基础教育中学习蒙古族特色民族文化,可以为蒙古族民族文化传承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学校以传承与发展特色民族文化为办学指导思想之一,是具有重要意义的。特色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民族学校内涵发展的根脉,教师在教学各环节都应该切实重视、研究,使之成为学校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