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与病理生理学系研究员 阮承超
心血管、代谢、肥胖都是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过度碳消耗的过程中,无形加重了这方面疾病的发生率。
医学是高度综合性的科学,医学的发展不仅仅建立在生命科学、医学上,它还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上。人类的发展与医学的进步依赖于其他自然科学发展的高度,才可能实现医学的跨越式发展。
“我从事的是医学基础与转化研究,它跟‘双碳’主题息息相关,我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转化研究。”阮承超说道。
代谢性心血管疾病有两个特征,遗传和环境因素影响,其中环境因素影响较多,近年来的极端高温或极端低温,都对心血管这类慢性疾病的影响非常大,另一个方面是环境过度消耗而导致的空气污染,这些因素也会引起一系列慢性疾病发生。
“‘双碳’和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方向密切相关,像心血管、代谢、肥胖,都是互动的一个过程,在过度碳消耗的过程中,无形加重了这方面疾病的发生率。”阮承超说道。
从医学发展史来看,从几百年前的经验医学,到后面的循证医学,再到前几年提出的精准医学,再往后面发展将会是智能医学。通过人工智能的发展,给很多生命更多的可能性,把每位患者的个体体征数据与环境数据,整合在一起提供给患者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精准的治疗方案,很好地减少医疗消耗,从而减少因医疗消耗导致的碳消耗。
医学的创新是一门综合科学,需要各个学科交叉合作,目前很多医学创新不仅是由医学院完成,而是由医学院与综合性大学合并交叉完成。“如果仅仅认为医学是人体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的话,就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阮承超补充道。
比如说开发一种新的治疗手段或开发新的医疗仪器,要用到很多生命科学的知识,其中高端显微镜也叫双光子显微镜,就是集合了物理光学、生命科学医学、材料学等学科的产物。由此可见,这是各类学科综合的过程。
交叉的团队合作,也叫大科学装置。“很多时候只有大科学团队才能促进原始的创新,在培养医学人才的时候,会对学生进行全方面教育,像复旦医学院8年制的本硕博贯通,其实前两三年是通识教育,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物理学、数学等基础,再到医学院学习医学知识,应用医学需要物理学、化学、材料学,培养出复合型的医生。如果从文明的角度来看,只有高度的文明才能够拥有高度发展的医学。”阮承超说道。
一般来说,极端的高温会伴随极端的低温,冬天一旦特别冷,会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主要诱导因素。“因为温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血管舒张或收缩,而血管连接着大脑调控,和一系列心血管的活性物质,这些东西都会对我们身体造成最直接的影响。”
要聚焦极端环境,通过病理学的方式,找到新的干预靶点,对危险人群提前预防,实现“双碳”生活,从而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