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之下,能源发展如何转型?

2022-12-28 22:47:37前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卫昶
华东科技 2022年10期
关键词:储热碳达峰新兴产业

前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卫昶

突破核心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2016年,全球178个缔约方签署《巴黎协议》,共同应对全球气温难题。

面对“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达到1.5摄氏度以内”的目标,各国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碳排放量。

但不同于欧美等国早已奔向碳中和道路的现状,中国还处在碳达峰阶段。时间跨度短,碳强度高,使得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面临双重挑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面对挑战,突破核心技术、发展新兴产业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具体实践中,实现碳中和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

在减少碳排放方面,可从增加零碳电力、大规模使用可再生能源角度出发。在大规模开发和使用光伏、风电、地热、核电等零碳电力的同时,以电气化、生物燃料、氢燃料代替化石燃料,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在增加碳汇上,一方面要扩大森林、海洋、土壤等自然碳汇,另一方面要提升工程系统增汇。

能源发展方向确定之后,如何落实成为关键,也成为当前讨论的热点。这当中,可再生能源的储能备受关注,也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技术瓶颈。

目前,国内储能形式多样,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占据主流。在多种储能细分领域中,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为主的电化学储能发展迅速,初具规模;以氢能为代表的化学储热是新兴产业,也是投资热点,在绿氢和液氢等领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物理储热是蓝海市场,机会巨大,以高温储热为例,高温储热技术具备高效、稳定、快速等特质,可进行规模化发电,高品质供热,有巨大和广泛的应用市场。

与此同时,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成为能源发展的另一技术难题。国内“多煤、缺油、少气”的能源结构,使得煤电成为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在减少煤电使用的基础上,如何减少煤电使用过程中碳的排放量成为另一个急需突破的领域。

此时,CCUS技术,即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提纯,继而投入新的生产过程中循环再利用,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实际应用中,规模化使用CCUS技术应用可以避免大量高碳能源资产搁浅,促进全球绿色技术的发展。在此背景下,CCUS对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值得注意的是,各国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各具特色,发展路径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面对全球性气候问题,实现碳中和碳达峰需要世界各国同心协力,进行国际社会跨行业、跨部门的通力合作,合力解决世界级难题,共同促进全球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储热碳达峰新兴产业
碳中和·碳达峰
区域治理(2022年40期)2022-11-27 04:02:06
碱金属熔盐修饰MgO对其储热性能的影响研究
关于“碳达峰”和“碳中和”——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
新疆钢铁(2021年1期)2021-10-14 08:45:3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应当采用何种立法思路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28
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下的设计思考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06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太阳能热发电储热系统综述
太阳能(2015年12期)2015-04-12 06:53:16
新兴产业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