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研究

2022-12-28 21:36:11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赵丹
区域治理 2022年24期
关键词:青年人培育精神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赵丹

有关青年工作的规划中多次提及新时代青年的奋斗担当,新时代青年被委以厚望。新时代青年和国家共同成长,在未来充满挑战的复兴路上,需要一代代青年人肩负时代责任、艰苦奋斗。因此大力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既是时代发展的号召,也是为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内涵

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指在努力达到目标的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种积极深刻的价值理解和精神状态。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共产党艰苦奋斗精神的历史之基,在新的历史时代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所形成的脚踏实地、锲而不舍、敢为人先、敢于斗争的精神风范。”[1]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青年是发扬新时代奋斗精神的主要群体,培育好新时代的青年奋斗精神是对优秀文化的继承,也是国家和社会的客观需要。每一代青年人的奋斗方向都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时代赋予奋斗精神于不同内涵,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的赓续。在时代环境的要求下,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可以从“勇”“干”“拼”“韧”这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是无私无畏的勇气

新时代青年将个人理想和时代理想相融合,肩负着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展现出无私无畏的勇气。通过不断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自我超越的发展中实现突破,个人价值在无私奉献的青春里不断提升,这个过程使青年获得了自信,让青年自己拥有了面对挑战也无所畏惧的勇气,给予了青年进步的空间和动力,在锻炼中获得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这就是奋斗精神的体现。

(二)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是脚踏实地的干事

新时代青年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青年奋斗精神主要体现在担当责任,脚踏实地的实干,“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2]青年人要把理想通过行动展现出来,奋斗精神要在实践上起推动作用,青年人不光要认识世界更要改变世界,实干才能兴邦,不怕苦能吃苦,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将目标落实到位才是担当,不怕困难,攻坚克难是勇于斗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将奋斗精神的内涵通过行动诠释出来。

(三)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是攻坚克难的拼搏

青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是青春与活力的集合体,要充分发扬奋斗精神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努力拼搏,不断攻坚克难。在青年向前发展的道路上,必然是不会顺利的,发展是曲折前进的,奋斗精神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响应新时代号召要求,新时代的青年要在有限的时空里百折不挠地拼搏,还要有创新,不断适应百舸争流的新环境,抓紧黄金期增长本领。勤奋是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标签,在新形势下要求下新时代青年通过勤奋、创新、拼搏来完成目标,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就是攻坚克难的拼搏。

(四)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是百折不回的坚持

有奋斗就会有牺牲,有收获就会有失去,奋斗的过程具有长期性,青年人在奋斗的过程中经历选择和被选择,所以青年人需要坚持,需要有耐受力。不论何时,坚持都是奋斗精神必备的实践要求,青年人能够接受挫折和牺牲的时候,本质就是选择了坚持。新时代青年人和时代一起成长,但成长总要付出代价,所以奋斗精神最伟大的地方就是能够坚持。

二、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3]。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未来充满挑战的复兴路上,需要一代代青年人肩负时代责任,艰苦奋斗来实现。所以培育新时代青年人的奋斗精神是时代的要求、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更是新时代青年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

(一)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伟大复兴梦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的中国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力的竞争不仅局限于经济层面,人才之间的角力才是竞争核心,青年是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4]青年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发展的质量,所以要培育出合格、靠谱的新生代发展力量,发扬奋斗精神是必不可少的时代要求,“勤劳是伟大奋斗精神在劳动中的体现;勇敢是伟大奋斗精神在战斗中的体现。中华民族的这种伟大奋斗精神,是我们永恒的精神遗产, 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应坚持和传承下去。”[5]奋斗精神能够激发民族奋斗热情,迸发强大的奋斗能量,为今后面对国际挑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奋斗精神的培育在价值引领层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是推动社会发展,实现伟大复兴梦的时代要求。

(二)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然

“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6]党的伟大奋斗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珍贵的精神财富,是鼓励我们不断进步的精神动力。中国共产党取得百年成就离不开一代代人奋斗的积累,当今中国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所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奋斗精神发展至今凝聚了中华民族各种优秀的文化基因。新时代的发展使奋斗精神发挥作用的环境产生了变化,需要新时代青年在新环境中对奋斗精神进行创新性发展,新的时代需要继续奋斗前进发展,青年也需要与时代一起肩负使命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继续奋斗,用实践进一步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创新性发展,也进一步丰富了奋斗精神的时代内涵。培育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继承和弘扬,这是中华优秀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新时代青年面对现代化、世界化、未来的发展,更加需要加强自身全面发展,既要扎实学习好基础知识又要吸收了解新知识,达到理论和实践双发展。个人理想要与国家理想相结合,提高与时代接轨的能力才能保证不被时代抛弃。

在新时代,发展的核心就是要创新,创新发展是保证民族活力的重要途径,青年作为社会上活力与创造力融合一体的主要群体力量,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大环境里,青年群体容易受到网络空间复杂噪音和负面社会心态的影响,如果不能做好青年精神引导和培育工作,青年有可能会发展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负能量,所以要做好青年工作,要充分意识到培育奋斗精神对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让新时代青年树立正确的奋斗观、幸福观,走在时代的前列,发扬好新时代的奋斗精神。

三、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路径

在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因磨砺出彩,因奋斗升华。青年人的奋斗精神可以从教育、引导、实践、自觉等多方面进行培育,青年人树立好奋斗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四)落实好国家对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服务保障工作

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需要各级政府在政策上加强指引,在制度上加强保障。首先,解决好青年就业问题。工作单位要帮助和支持青年在岗位上发挥奋斗的力量,群团组织需充分调动青年的奋斗积极性。其次要改革和强化关于促进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的政策、工作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在制度层面合理利用利益引导来激发青年的奋斗精神和生活热情,为解决新时代青年培育奋斗精神这一领域遇到的现实问题和阻碍提供法律保护,也为群团组织的青年工作指引方向。最后要加强与奋斗精神相关的理想信念教育。通过单位、学校、媒体督促个人进行奋斗精神的理论学习和社会实践,倡导青年养成奋斗的思想,做好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引导工作。

(二)营造好社会对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积极环境

营造积极的社会环境,引导好新时代青年人的心态发展趋势,满足他们的精神发展性需要,这对培育青年奋斗精神有促进作用。消极社会心态会不同程度地弱化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效果,故应理性引导好社会环境因素来减轻消极因素对人的影响,帮助青年在积极和消极两种因素作用下找到平衡,重塑奋斗动力。首先,社会支持系统要加强青年群体的利益认同感。利益认同是青年奋斗的动力,加强青年群体的利益认同感,让他们觉得合理的利益诉求可以得到满足,会使青年群体对自身奋斗目标给予肯定,有助于增强青年人继续奋斗的信心和诱发奋斗行为。其次,社会要引导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营造健康正确的舆论思潮,利用好大众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充分发挥出榜样示范效应,激励出青年群体的奋斗意志,帮助青年群体找到正确的奋斗方向。最后,为青年人搭建合适的锻炼平台,给更多青年人实践机会,打破舒适圈,适当营造竞争环境,合理解读“内卷”的社会文化现象,让青年们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在砥砺中不断追求进步,在社会大环境中自发形成奋斗意识,加强奋斗精神。越复杂的社会环境,越需要青年加强理性认知,正确认识社会心态、社会分化的趋势,不要盲目跟风丧失自我,要继承优良文化基因,自发进取、勤劳朴实、保持好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心态。

(三)注重发挥家庭对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渗透作用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7]家庭环境对个人的人格、观念、心理、行为等各方面的塑造都将产生决定性影响,在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直接关系到青年是否能系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所以不管是什么样的时代、什么样的社会环境,都要注重家庭在教育培养方面的渗透作用。在奋斗精神的培育方面,要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让青年拥有更多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奋斗事业当中。良好的家庭氛围会让人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健全的人格,让奋斗精神的相关教育措施起到更好效果,有利于青年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付出行动。此外,培育青年人的奋斗精神需要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能够以身作则。家庭是每一位青年成员从小到大最依赖的成长环境,最初的学习方式开始于对成年家庭成员的行为模仿,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需要言传身教进行奋斗精神的培育,帮助巩固其他社会环境下奋斗精神的培育成果,让奋斗精神的培育渗透到生活方方面面,在社会和家庭共同作用下培育出新时代奋斗精神。

(四)充分发挥好学校对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教育功能

学校是青年奋斗精神培育的主阵地,学校主要由教师、受教育者和校园构成,每一个主体在奋斗精神的培育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主要是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优化教师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三方面进行的。首先现在各个学校都相继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师教学体系,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课程,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手段在日常德育过程中加入关于奋斗精神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安排,结合时事优化当前教学内容,保证受教育者理想信念动态化的与时俱进。其次教师要创新教育手段,德育要实现教学生活化,也就是将奋斗精神的教育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在设计的教学环节中也要注重引导受教育者的奋斗行为和激发他们的奋斗意志,同时教师队伍自身建设也要融入奋斗精神,带动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和创新性,将传统课堂的讲授式升级为双向互动式,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转换,促进教学双方共同进步,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最后奋斗精神要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奋斗精神的培育需要营造奋斗的氛围,可以将奋斗精神的培育与校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在学习生活、宿舍生活、课外实践活动中开展与奋斗相关的主题活动,营造体现奋斗精神时代内涵的校园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推动奋斗精神的培育工作,增强培育效果。

(五)发挥好个人在奋斗精神培育中的主动性

培育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需要发挥好个人在奋斗精神培育过程中的主动性,奋斗精神若要被继承并创新性发展,需要个人

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实践,将奋斗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赋予奋斗精神时代生命力,让奋斗精神存活在当下并延续后世。首先,青年们要在国家的理想信念照拂下树立自己的理想,找到正确的奋斗方向,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唱响时代主旋律,自觉主动发扬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要把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写进骨子里,要充分传承好、弘扬好、发展好奋斗精神,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为国家的理想艰苦奋斗,推动民族伟大复兴。其次,在奋斗精神的培育中,青年群体要善于学习,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事业,将奋斗精神的内涵体现在日常生活里。作为新时代先锋力量,青年除了有本领还要有创新精神,思维的僵化会造成封闭,青年要紧跟时代主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格局和眼界,发挥出奋斗精神的创新性和创造力,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最后,在奋斗精神的培育中,青年要实现自我发展,做新时代有担当敢斗争的进步群体。“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新时代奋斗青年一以贯之的实践要求,“有担当”既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品德,这是时代赋予青年们对自己、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作为集智慧和活力于一体的奋斗力量,应当主动发挥出先锋作用,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英勇奋斗,一往无前。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党、国家和人民需要具有坚定信念并为正确理想而奋斗的有志青年,新时代培育青年奋斗精神关系到民族发展的长远大计。所以,新时代青年奋斗精神的培育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多方共同努力实现创新性发展,为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精神注入时代新内涵。

猜你喜欢
青年人培育精神
让更多青年人与博物馆实现“双向奔赴”
华人时刊(2023年15期)2023-09-27 09:04:56
平凡中的伟大 青年人的楷模
青春(2022年8期)2022-08-03 12:01:52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掉发变胖失眠,现代青年人早衰现状
意林(2019年9期)2019-06-02 16:59:40
拿出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青年人痤疮的发病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