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以前中医学“中气”概念考辨❋

2022-12-28 17:45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内经中焦中医学

彭 鑫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中气”作为一个独立的中医学术语名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而具多重含义,其后秦汉隋唐各朝代中医药著作中皆有关于“中气”的论述。如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晋代王叔和《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中气”一词的含义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概念是人们认识和掌握自然现象之网的纽带,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概念处于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为了正确理解、使用概念,有必要进行诠释[1]。梳理从先秦时期到唐代中医学代表著作中的“中气”一词的含义,探讨中医学“中气”概念的发生与演变源流,对于理解中医学古代文献,研究中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应用,乃至继承和发扬中医学原创思维,皆有重要意义。

1 战国至秦汉时期古代文献“中气”的概念

1.1 古代哲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气是一个非常复杂而重要的范畴。气的内涵较为复杂,但经中医学界多年的研究,对气的基本概念已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即认为气是存在于宇宙中的运行不息且无形可见的极细微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或本体;气的自身的运动变化,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与变化;气充塞于宇宙万物之间,与宇宙万物相互渗透,成为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使万物相互感应而构成一个整体[2]。当代哲学家张岱年认为“气是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以气解释宇宙,即以最细微最流动的物质为一切之根本”;“要而言之,中国古典哲学中所谓气,是指占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3]。

通过对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经典著作中有关气的概念的对比考察和辨析,气主要有8种涵义,其中之一指“冲气”,即阴阳冲和之气,是宇宙万物的生长发育之原[1]。先秦著作中的“中气”,多写作“冲气”。如通行本《道德经·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复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文解字》解释“冲”字义为:“涌摇也”[4],即事物运动生化的状态。“冲气”意为阴阳二气运动、交感的一种动态平衡状态。对比研究各个版本《道德经》,其中“冲气”的“冲”,分别作冲、衝、沖、盅、中5个字。冲、衝、沖、盅4个字都与“中"字有关[5]。而马王堆汉墓帛书本《老子》(甲本)作“中气以为和”,这是“中气”作为独立名词出现的最早文献记载[6],其意为阴阳中和之气,主气机的升降交感是宇宙万物的生长运化之源。

1.2 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战国至秦汉时期可作参考的中医药学文献中,只有《内经》《伤寒杂病论》两部中医学著作中提到“中气”一词,而《难经》《神农本草经》则对于“中气”一词鲜有提及。据考证,《内经》成书于战国末年,它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8],“中气”一词作为中医学术语首见于《内经》[7],检索《内经》原文,共有10处提及“中气”一词。东汉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共有2处提及“中气”一词。综合《内经》《伤寒杂病论》,“中气”一词含义主要为以下5种。

1.2.1 指中焦脾胃之气 《素问·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五脏者,中之守也。中盛脏满,气盛伤恐者,声如从室中言,是中气之湿也。”此处“中气”指的是中焦脾胃之气,文中阐述中焦脾胃有湿气的症状[9]。《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帝曰:瘅疟何如?岐伯曰: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因有所用力,腠理开,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而不衰则病矣。”此处“中气”指的是中焦脾胃之气,文中用以阐述瘅疟患者中焦气实、厥逆上气的病机[9]452。《素问·腹中论篇第四十》:“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芦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小如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根据上下文所描述的症状及用药分析,此处“中气”指的是中焦脾胃之气,文中阐述血枯病症状及其脾胃耗竭肝气损伤之病机[10]。《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肠痹者,数饮而出不得,中气喘争,时发飧泄。”此处“中气”指的是中焦脾胃之气,文中阐述肠痹的病机和症状[9]385。《灵枢·口问第二十八》:“邪之所在,皆为不足。故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下气不足,则乃为痿厥心悗。补足外踝下,留之。”此处“中气”指的是中焦脾胃之气,文中描述中焦脾胃之气不足导致二便不调及肠鸣的症状[11]。《灵枢·通天第七十二》:“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此处“中气”指的是中焦脾胃之气,文中阐述少阳之人泻络脉后脾胃之气不足的病机[11]265。

《桂林古本伤寒论·杂病例第五》:“上焦受中焦之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上焦竭者,必善噫;下焦承中焦之气,中气未和,谷气不行,故下焦竭者,必遗溺失便。[12]”这段文字与通行版《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中“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这段文字互为映照,此处之“中气”应当指中焦脾胃之气,具有运化水谷的功能,三焦生理功能的正常皆有赖于中气之调和,临床中应处处顾护人体之中气。

1.2.2 运气学术语,指“中见之气”或“天气” 所谓“中见之气”是运气学术语,按《内经》中运气学说的理论,六气的变化分为标、本、中见之气,其中本气之中可以见到的气称为“中气”或“中见之气”,其性质与本气相关或相反。如少阳以火气为本,以少阳为标,以厥阴为中见之气;阳明以燥气为本,以阳明为标,以太阴为中见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言:“帝曰:六气标本,所从不同奈何?岐伯曰:气有从本者,有从标本者,有不从标本者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故从本者,化生于本,从标本者有标本之化,从中者以中气为化也。”根据上下文论述可知,此处“中气”是运气学术语,指“中见之气”[10]847。

所谓“天气”亦是运气学术语,但非“中见之气”,在《内经》中指与“初者地气也”的“地气”相对的“天气”,即天之气的意思。《素问·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言:“帝曰:何谓初中?岐伯曰:初凡三十度而有奇?中气同法。帝曰:初中何也?岐伯曰:所以分天地也。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初者地气也,中者天气也。”根据上下文论述可知,此处“中气”亦是运气学术语,指“天气”[10]748。

1.2.3 指皮肤内的经络之气 《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必无留血,急取诛之。”此处“中气”指的是皮肤内的经络之气,文中用以描述针刺补法的时机[11]8。

1.2.4 指体内五脏的真气 《灵枢·小针解第三》:“取五脉者死,言病在中气不足,但用针尽大泻其诸阴之脉也。”此处“中气”指的是体内五脏的真气,文中用以阐述误针刺泻五脉而导致死证之病机[11]37。

1.2.5 指二十四节气 《伤寒论·伤寒例第三》中为“二十四气,节有十二,中气有十二,五日为一候,气亦同,合有七十二候,决病生死。此须洞觧之也。”此处“中气”与“节气”相对,合指二十四气。二十四气包括以四立为主的十二节气,与以二分二至为主的十二中气。节气在斗历上的方位,以天干中的甲乙丙丁庚辛壬癸与艮巽坤乾四卦命名,分主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因戊己的方位在中所以未用。中气在斗历上的方位以十二地支命名,方位与节气同。不仅如此,就干支与卦象之理,还寓有阴阳消长的精神在内,因此此处的“中气”一词指二十四节气的内容[13]。

2 晋隋唐时期中医药学著作“中气”的概念

从晋代至唐代中医药著作中,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灸论》、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孟诜《食疗本草》、陈藏器《本草拾遗》、王焘《外台秘要》、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昝殷《经效产宝》等著作中皆未提及“中气”一词。在这个时期载录“中气”一词的中医学代表著作主要有晋代王叔和《脉经》、皇甫谧《针灸甲乙经》、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著作,原文载录“中气”一词共计23处,其含义主要有以下2种。

2.1 指中焦脾胃之气

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有5处载录“中气”一词,皆为引用《内经》原文,文字虽与《内经》略有出入,但其含义基本相同,皆指中焦脾胃之气。隋·巢元方著《诸病源候论》有1处载录“中气”一词,为引用《素问·疟论篇第三十五》之原文,“中气”指中焦脾胃之气。隋·杨上善编注《黄帝内经太素》(以下简称《太素》)是《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书中有7处载录“中气”一词,其中6处为引用《内经》原文,1处为解释《内经》原文发挥所作。如《太素·卷第二十七·邪论·十二邪》在条文:“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鸣”下曰:“肠及膀胱为中也。邪至于中,则大小便色皆变于常,及肠鸣也”[14],此段是对《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原文的引用和解释。根据上下文的表述,“上气不足”表现为头倾脑空、耳鸣目眩等身体上部官窍的症状,“下气不足”则表现为足痿弱不收、气血厥逆等身体下肢的症状,因此“肠及膀胱为中也”其位置位于身体中部,其气为“中气”。脾主运化水液,因此中焦脾胃之气不足,不仅会导致大便异常和肠鸣等症状,也会出现水液运化不和的小便异常等症状,即杨上善所谓“大小便色皆变于常,及肠鸣也”的症状,所以此处“中气”指中焦脾胃之气。值得注意的是,此处对于“中气”一词“中”字的含义,杨上善注解为“肠及膀胱为中也”,考证“膀胱”一词在唐以前中医学著作中含义,如汉·张仲景著作中,“膀胱”还有指代“大肠、小肠、膀胱腑、肾、女子胞等脏腑的总称”[15]。因此联系上下文,“上气”指头部、官窍等身体上部之气,“下气”指腿足下肢等身体下部之气,“中气”或可理解为位于身体中部,以中焦脾胃之气为主,同时涉及大肠、小肠、膀胱腑、肾、女子胞等脏腑与中焦脾胃相关的生理功能及病理表现的脏腑之气,此解亦是杨上善对《灵枢·口问第二十八》原文“中气”一词概念的发挥。纵观杨上善《太素》中所载录“中气”的7处论述,在引用《内经》原文6处时其含义保持不变,但在注解《内经》条文时则有所发挥,所论及“中气”的含义主要指“中焦脾胃之气”。

唐代有代表性的中医药学著作中,将“中气”作为独立术语而进行载录的只有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两书,其中载录“中气”一词凡4处,其含义皆指中焦脾胃之气。

2.2 指类中风的一种病证类型

晋代王叔和著《脉经》中仅有1处载录“中气”一词。《脉经·卷六》言:“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瞤瞤而短气也。凡有所击仆,若醉饱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脾伤则中气阴阳离别,阳不从阴,故以三分候死生”[16],此处“中气”为病证名,指类中风的一种病证类型,文中承接论述脾中风的症状,继而阐述类中风病证的阴阳离别、阳不从阴的病机。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五·脾脏方·脾脏脉论第一》中言:“有所击仆,若醉饱入房,汗出当风则伤脾,脾伤则中气,阴阳离别,阳不从阴,故以三分候死生”[17],此段与王叔和《脉经·卷六》中原文一致,“中气”为病证名,指类中风类型之一。

由此可见,晋隋唐时期“中气”一词在中医文献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中气”指机体因遭受气逆不顺而出现类中风的一种病证类型,后世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卷一》解释为:“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但七情皆能使人中因怒而中尤多气之状。大略与中风同,风与气亦自难辨。[18]”作为类中风病证类型的“中气”,其病因病机多由情郁结或怒动肝气、气逆上行所致[19]。

3 讨论

3.1 唐以前中医学“中气”概念总结

通过对唐代以前中医学著作中“中气”概念的梳理,可见“中气”作为一个独立的中医学名词术语,在唐代以前的含义主要有如下6种:①中焦脾胃之气,具有运化水谷、代谢水液之功能;②运气学术语,指中见之气或天气;③皮肤内的经络之气;④指体内五脏的真气;⑤二十四节气内容,十二节、十二中气合为二十四节气,其中斗历上的方位以十二地支命名者为十二中气;⑥病证名,指类中风类型之一,即气中。

值得注意是,“中气”的前5种含义情况下,“中”字读音一致皆读作zhōng,其义为“中间、居中”之意;而其第6种含义即指代类中风的一种病证类型时,“中气”的“中”字不读作zhōng而读作zhòng,音异而义亦异,其义也变为“遭受、感染”之意,“中气”与“中寒”“中火”“中湿”“中暑”“中痰”“中恶”“中食”等并列,指机体因遭受气逆不顺而出现类中风的一种病证类型。“中气”的这种概念首见于晋·王叔和《脉经》,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承袭其义,后世中医学诸多著作《金匮钩玄》《丹溪手镜》《慎斋遗书》《古今医统大全》《证治要诀》《景岳全书》《医宗金鉴》等也在一直沿用。“中气”概念的这种变化体现出同一字其音异而义亦异,字的读音发生改变时其含义也随之发生变化,此为汉字的一大特点,也提醒我们需在阅读中医学古代文献时,需根据上下文语境判断其含义。

3.2 唐以前中医学“中气”概念演变源流

中医学早期经典著作如《内经》《伤寒杂病论》等成书过程中受先秦诸子百家哲学思想的影响,由此建立了既与古代哲学相互融通又独立完整的中医学基础理论体系,中医学名词术语的概念与古代哲学经典中的名词概念既相互融通而又有所区别。

战国至秦汉时期古代哲学中“中气”一词的含义主要指“阴阳中和之气”,同时期的中医学著作《内经》在载录“中气”一词时,其概念并不确定且含义较多,但从全文来看,“中气”主要指中焦脾胃之气,即脾胃对饮食的纳化输布、升清降浊等生理功能,为“五脏六腑”之本,是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协调其他脏腑气机活动。《伤寒杂病论》则用“中气”一词指代中焦脾胃之气,描述其具有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三焦生理功能的正常皆有赖于“中气”之调和。张仲景注重“中气”(中焦脾胃之气)而创立建中之法,在辨证论治、组方用药、传变预后、调摄康复等方面,处处顾护人体之中气,亦为后世奠定了脾胃学说临床应用之基础[20]。晋隋唐时期,中医学代表著作如《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原文载录“中气”一词共计23处,除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6处引用《内经》原文词义不变及2处指类中风的1种病证类型以外,其余15处含义皆指“中焦脾胃之气”。

由此可见,从《内经》时期到隋唐时期,在中医学经典著作中“中气”一词的概念除指代运气学术语、病证名称等固定名词以外,在用于阐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治则治法、治法方药等内容时,已经逐渐淘汰“经络之气”“五脏真气”等含义而归为“中焦脾胃之气”这种解释。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气”一词的概念经历了由博返约的过程。

4 结语

纵观从战国至隋唐中医学“中气”一词概念的发展变化,其含义经历了由博返约的过程。正如有学者认为,中医学的名词概念具有历史积淀的凝重性、内涵的丰富性、学科的独特性和鲜明的时代性。概念的发展包括对原有概念的递加累进,对新旧概念的更替变革,其结果都会引发我们对事物的理解方式、感受方式、认知方法乃至价值判断、意义探寻的重新思考[1]。中医学“中气”一词的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著作语境下,其含义不同。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某些汉字在一定的语境下,读音会有所不同,其含义则完全相异。由此可见,中医学的名词概念在我国厚重的历史积淀下,其内涵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历代医家在引用和论述时,亦会在继承前贤的基础上有所发挥,充分体现其继承性和创新性。因此,我们在阅读中医学古代文献时,要把握时代特征,并结合上下文语境对其中的名词进行深度理解,如此方能准确地解读古文的原义用于临床而古为今用,此亦为中医学“守正创新”研究一个方面的具体体现。从对中医学“中气”概念的研究可以看出,对中医学名词概念发展源流的探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学古代文献,并对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有所助益。

猜你喜欢
内经中焦中医学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中医学数学模型的构建与应用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乡村医学专业中医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分泌性中耳炎的研究进展
《内经》理论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明代医家芮经墓志铭考释
浅谈“生病起于过用”与养生
腔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42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