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生成逻辑和实践路径

2022-12-28 12:48柯朝晖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美育大学生课程

殷 英, 柯朝晖

(中南大学 建筑与艺术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3)

美育在我国教育中向来具有重要地位,但整体发展仍相对薄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高校要做好美育工作。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目前,高校美育在高等教育与美育体系中的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其自身发展还有一些短板、堵点和痛点。学界关于高校美育的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课程建设和困境分析方面,产出了一批细致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但目前鲜有研究探究高校美育整体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以及高校美育的内涵式发展路径。深刻理解高校美育的生成逻辑、价值意蕴,探究其实践路径,对于补齐高校美育的短板、疏通堵点、消除痛点,促进高校美育增量提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

教育的宗旨在于使人成为“完全之人物”,欲达“完人”之境界,德智体美劳五育缺一不可。美育有着独特的育人优势,蕴含着铸魂、育智、养德等价值,能够促进学生将对美的感知进一步转化为对善的追求,引导学生崇真尚美,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1. “以美铸魂”:培养健全人格

当今中国社会,精神富裕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精神富裕有多个维度,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人格健全和向上向善。人格健全和向上向善也是新时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关键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明传播的基础,是社会全面、协调、和谐发展的保障。高校美育作为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抓手,在为大学生“铸魂”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每个时代的机遇和挑战都具有时代的特殊性。当代大学生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好时代,有施展抱负、实现自我价值的广阔天地,但也直面社会结构、产业结构、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带来的“心理震荡”。据调查,有10%—4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恐慌、自闭抑郁、自卑孤独等心理不适问题。这些问题或明或暗、或轻或重地在一定程度上困扰着大学生,成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消极因素。新时代大学生需要通过长效的心理调适手段来消除这些消极因素,凝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高校美育经由艺术的、诗意的思维方式和心理活动模式培养,帮助大学生树立“美”的观念,使大学生在情感熏陶中形成健康的审美趣味,用健康祛除不健康,用积极向上应对消极阴郁,用美化解心灵阴霾,从而积极、主动、自觉地消除不良情绪,在认知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坦然面对挫折压力、调节内心状态,从而培育健全人格。

此外,高校美育重在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之美、中国革命文化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逐梦之美的教育,引导大学生感受人类历史多元进程和人类文明多元样态之美,使大学生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大义担当之美、“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真理追求之美、“见贤思齐”的修身养德之美、“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家国情怀之美、“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世界共同体理想之美的熏染下拓宽视野、开阔胸怀,在审美、求美中实现灵魂共振、情感共通、精神升华,养一身正气,淬健全人格。

2. “以美育智”:激发创新思维

社会发展越来越需要高层次人才。高素质人才需求之迫切与教育供给之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关乎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实现。长期以来,我们坚持“五育并举”,努力培育“全面”“综合”“高素质”的人才。高等教育也力求加强综合发展,但智育“一条腿走路”仍旧是常态。智育与美育的结合,或者说“以美育智”的空间还很大。美育能使学生学会美的表现方法、美的表达方式,最终拥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在潜移默化感受美、塑造美的心理过程中提高认知、发展思维。“以美育智”是高校美育的独特优势、重要环节、努力方向和价值所在。

高校美育“以美育智”是指通过音乐、诗歌、书法、美术、雕塑、戏剧等艺术方式,教育大学生认识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在经历美、体悟美、享受美的过程中开发思维,聚焦“创新”。想象力是激发创新意识的精神源泉。理论知识和技能教育被认为是育智的直接手段,但作为育智间接方式的美育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要素。“以美育智”的魅力是无可替代的。高校美育能够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树立积极向上的审美旨趣,提升分辨美丑、曲直、善恶的审美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正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转换的过程,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相互交织的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弥补了理性思维之不足,以此为基石的创新性思维也因之激发。由此可知,美育和智育是相互渗透、融合和共生的。高校美育应抓住这一主旨,做好“以美育智”工作。

3. “以美养德”:培养崇高道德

德是个人立身的根本,是国家兴盛的精神支点。德不彰则事不兴,育人必从育德始。立德树人是高校育人的逻辑起点、根本任务和重大使命。在坚持正确育人方向的基础上,高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着力于解决好立什么样的德,怎样立德的问题。立德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议题,“以美养德”也一直是当代教育界讨论和实践的重点。“以美养德”是挖掘美育蕴藏的德育元素,经由美育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道德品格。美是人的内在本质外化的重要表现。美以自然、社会、自我为载体,人在认识自然、观照社会、完善自我中彰显美、发展美和丰富美,这一路径与道德的生成、演进、实践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美与德的内在契合构成了“以美养德”的基础。因此,以美涵养德性,以美育支撑德育是高校美育的题中应有之义。高校美育具有立德树人、养德培善的育人价值。

美能养德,能纯洁道德、淬炼理想、坚定信念、提振精神。高校美育要科学把握以美养德的深刻内涵、重大价值和时代使命,用美为社会和谐养德,用美为民族复兴育人,把美育贯穿到高校立德树人工作的各个环节。高校美育要研究艺术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发展规律,贴近大学生艺术需求和道德需求,在供给侧下功夫,通过多种方式使大学生体验美所带来的情感愉悦、心灵净化和精神升华。与此同时,高校美育要坚持把“以美养德”与“以德铸美”结合起来,用德育充实美育,找准德育元素与美育元素的契合点,切实通过美育来培育大学生的崇高道德,育有理想的时代新人。

二、高校美育的生成逻辑

高校美育不是一时兴起、凭空想象,也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建构在充分的理论基础、历史经验和现实研判之上。也就是说,高校美育具有自身的理论、历史和现实逻辑。

1. 高校美育的理论逻辑

我国高校美育以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中国化重要理论为指导,具有充沛的理论内蕴和清晰的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美学思想、文艺思想、教育思想的整合,是对美育理论与实践的总结。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落脚点,美育因“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2]而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向度。马克思主义认为美是人的精神领域的附属物,基于人的自然属性而存在,伴随人的社会属性而发展,是人的自然维度和社会维度共同需要的统一。美育能够丰富人的感觉,契合人的审美需要,提高人的审美能力,为作为主体的“人”作用于客体的实践注入精神动能,从而促进人的现实的解放。

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的理论核心是美植根于人的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决定了人的根本属性和发展,也决定了美的产生和发展,成为美的根源。美不是先验的预先设定的产物,也不是某一个阶级或者少数人的垄断专利,它是实践的产物,人经由实践形成基于历史的、实践的美的观念。此外,“思想进程……是历史过程……在形式上前后一贯的反映”[3],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强调要从发展的角度而不是静止的角度看待美育。美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不断彰显出时代特色、实践特色。也就是说,在不同历史阶段,美育融入实践的各环节、各领域,与历史同向而行,与社会一体发展。观察、思考和研究美育,要紧密结合历史特点和时代特色。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为当前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理论方向。

毛泽东同志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并强调将其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相结合,把美育当成动员、组织、团结群众的一个手段,放到整个革命的全局中加以考察,使之成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有力的武器”[4]。在毛泽东看来,美育应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唤起人民群众觉醒。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赋予美育以新的内涵和时代使命。邓小平同志指出,美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任务,突出强调美育的 “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5]。江泽民同志明确要求用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胡锦涛同志指出美育有利于情操陶冶和智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可以经由美育得以激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形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理论传承性和时代新特征的重要论述。习近平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体现为:第一,美育工作之旨归是助力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6],高校美育就是要做好以美立德的工作。第二,美育必须扎根时代生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7]美育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产物,高校美育要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代同向同行,筑牢现实基础。第三,美育工作要遵循美育特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8]美育集审美教育、心灵教育、情操教育于一体,具有感性教育的生动特点。第四,美育工作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中华美育精神是高校美育以美培元的文化源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的重要论述为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归属。

另外,我国其他著名教育家的美育思想也是高校美育的理论参考。蔡元培认为美育以人的情感为基础,具有抚慰人的精神的功能。培养健全的人格,需要德、智、体、美四育,“这四育同等重要”[9]。蔡元培还主张美育应该突破美术范畴,并格外重视社会美育场所的意义。王国维认为美是“感情之理想”[10],具有完全之人格者必须具备“美”之德。理想道德之形成须经由美育,美育与德育不可分割。陶行知也高度重视美育,他把整个教育事业当作美育,主张和谐的生活由“卫生、科学、劳动、艺术和民主”[11]组成,强调美育在“和谐”中的价值。

西方美学思想中的合理成分是我国高校美育的重要借鉴。美学之父鲍姆嘉通(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将美育定义为感性教育,认为“审美教育目的在于通过感性教育达到对情感培育的提升”[12]。真正提出美育概念的是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Friedrich von Schiller)。他认为美育有助于恢复人的完整天性,能够“培养人的健全人性,克服人性分裂,为人类和谐构筑通道”[13]。教育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以真善美的重塑作为理论研究的起点,认为真、善、美对应着智、德、美三种教育,认为人际关系和自我认知都与美育存在间接关系,美育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和提升人的自我认知能力。这些思想主张无疑都为高校美育提供了启示。

2. 高校美育的历史逻辑

新时代高校美育是时代的产物,但并没有也绝不会独立于历史传统和历史经验之外,它在丰沃历史土壤中绽放,具有鲜明的历史逻辑。美育思想在我国先秦时代就已孕育,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脉络。孔子提出通过“六艺”对人进行全面教育,这一论述中已经包含了美育思想。传统美育思想中较为重要的是诗教思想。孔子主张要造就一个君子,首先应该使之学诗。学诗能够陶冶人的情感。

此外,传统美育思想中值得一提的还有乐教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乐教思想影响深远,其中蕴含的“乐与政通”“乐以化人”等思想为高校美育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也呈现了历史延续性。我国古代乐教美育思想可概括为“乐以成德”“德音雅乐”“寓教于乐”。中国古代乐教美育思想大体于孔子时成熟。孔子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表明人之修养从诗书始,以诗书学习激发内心情感和个人意志,由此规范礼仪以约束言行,再通过音乐艺术学习,形成自我完善的人格。诗—礼—乐是成君子仁人的教育逻辑,诗和礼是必要铺垫,根本还在于“乐”,离开了乐教,人的修养不能达到“成”的境界。荀子在《乐论》中认为声乐可以善人之心、感人之深,且“入人也深,化人也速”,从而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乐教不仅仅是音乐技能和鉴赏方面的教育,还包括通过礼乐教育、艺术教育、诗词教育、人格教育等方式全面系统地培养君子的人格修养,最终取得感化人心、移风易俗的效果,实现文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音乐具有丰富的情感性,蕴藏着人情冷暖,也反映着人的善恶、悲喜、雅俗等。“声,则凡非雅声者举废”“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这样的字句说明对教导内容的筛选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让孔子“三月不知肉味”的是韶乐,其内容之雅使人陶醉其中,教化意义非同一般。在孔子看来,雅乐能育人,恶声则会“覆邦家”。中国古代乐教思想的主流是弘扬“雅乐”“德音”,将精心挑选的教育内容传授灌输给弟子们,引导他们在研习中自觉遵守礼乐制度、自觉规范言行举止,从而达成 “神人以和”的境界。简言之,以“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乐教思想实施“礼乐教化”。

我国传统乐教美育思想注重“寓教于乐”与“多元创新”相统一。孔子曾向师襄子学琴,他不满足于音乐技能的掌握,而是通过知识和琴技的学习,深入探寻音乐蕴含的人生哲学和精神思考,进而形成自我健全的人格体系,这也就是由“习其曲”“习其数”“习其志”到“得其为人”的进阶,最终达到“持文王之声知文王之为人”的境界。在儒学家们的认知里,专业音乐教育是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它将艺术学习、情感熏陶和人格塑造相融合,使学生能通曲习艺,同时观曲知其志、识做人。这一思想落实到高校美育中,就是要创新发展,将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与第二课堂教育教学相结合、显性知识教授和隐性价值引导相结合、读其书和行其路相结合,以求融合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达到水滴石穿、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3. 高校美育的现实逻辑

高校美育需要立足现实,回答新时代高校为什么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这一现实问题。国以才立,人才是核心竞争力,是民族复兴的根本保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没有足够数量的高素质人才,彰显综合国力是无从谈起的,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无从谈起的,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性也是无从谈起的。重视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发展人才是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任务,这一任务在新时代被赋予更高要求、更多价值和更深内涵。

在科技创新一日千里、创造力经济蓬勃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的今天,国家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这些历史性成就在横向上是全面而系统的,在纵向上是深入而长远的。究其原因,党领导人民群众不断进行创新是根本,而创新须以人才为依托。改革开放几十年的成功经验也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我国坚决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才能在国际竞争中不仅不落下风,反而不断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因此,努力建设一支能够站在世界前沿的高素质人才队伍是当下国际竞争格局中我国的必经之路。

从国内发展看,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变,高质量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轨道,人民群众的需求表现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随着发展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14],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日益严峻,问题解决难度正在加大,解决问题、跨越障碍、寻求突破更需要超凡智慧。在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的伟大事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地需要发展教育,培养优秀人才,承担时代重任,完成历史使命。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得人。人才是最重要、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必须把育人放到关乎党之发展和国之兴旺的高度,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坐标中,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保证。

人才的培养归根结底是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五育并举,其中美育不可替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美育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重要部署,进一步彰显了美育的重要价值。高校美育以其以美培元、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独特优势呼应现实吁求,为立德树人正风气、开新路。一方面,高校美育是人的高层次需求,其方向是培养人,使其具有科学的、民主的、审美的现代人格素养。美育通过艺、情、智、思的育人路径发覆人之本质,陶冶人之精神,提升人之生命境界,从而促进人的自我实现及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高校美育具有“反人道之正”的功能,有助于单一消弭片面的知识教育导致的感性与理性的分裂,解决当代社会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戾气过重、情感冷漠、信念缺失、道德滑坡、心灵虚泛、抑郁不乐等现象,使大众通过审美实践找回温暖的情感和向上的正能量。这些构成了高校美育的现实必要性、可能性和必然性,使其能沿着合乎现实逻辑的轨道深入推进。

三、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

高校美育在新时代彰显价值,发挥更大的以美育人的作用,需要着眼于增量提质、构建良好共育生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进一步发扬优势、弥补短板、提升品位。

1. 高校美育增量提质

高校美育增量提质包括增师资数量,提教学质量;增课程数量,提内容质量;增教法数量,提育人质量等多个方面,涉及高校美育的主体、客体、介体等多个因素。

(1)增师资数量,提教学质量

办好教育,关键在教师;办好美育,关键也在教师。师资数量够不够、质量高不高直接影响高校美育的实效。当前,高校美育师资总量不足,且存在较明显的地域、层次、类型等几个维度上的差异。补足师资是高校美育的首要前提。各高校应在保证专职美育教师配比基本满足要求的基础上,对美育教师的引进进行政策扶持,提供一定程度的发展经费、职称评聘、职务晋升便利。各高校美育师资建设要坚持“一校一品”“一校一策”方针,研究校情和区域状况,整合多种资源,有的放矢地解决美育师资“量”的问题。一方面,高校要挖掘校内美育师资存量。高校许多课程具有美育功能,优秀的课程老师就是潜在的美育师资。学校应通过政策扶持等手段挖掘各课程教师的美育潜能。另一方面,高校也要扩大社会美育师资增量,积极寻求与艺术类专业院校、演艺公司、各类剧团的深入合作,丰富延揽美育人才的渠道,多角度利用社会优质资源补充高校美育师资。此外,管理部门要重视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美育师资不平衡问题,通过政策调节优质美育师资向发达地区过分流动的“市场方向”,改变欠发达地区高校美育师资严重缺乏的现状,实现各高校美育师资力量够用或基本够用,确保全面加强和改进美育工作进程中,一所高校也不掉队。

在增师资数量的同时,更要把好质量关。教师是教育实施主体,承担着育新人、塑新知、传播真理和心灵美育的重任,教师的个人素养将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成长成才。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坚持“立德、育人、铸魂” 的发展理念,以学为教之导向,以教促学,高度重视“教”的神圣性,在“教”上狠下功夫。一方面,教师必须加强政治学习和思想修养,增强政治定力,胸怀国家,心系民族,牢守教育初心,时刻保持政治清醒,率先垂范,言传身教,把当好知识、文明、思想、情感的传播者作为修养目标,努力成为理想追求高远、家国情怀深沉的美育引导者和教育者。另一方面,高校教师要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和德行正,要以更高的要求规范言行、涵养德性、升华人格,树立视野新、德行好、人格正、自律严的表率,用知识之美折服学生,用真理之美感召学生,用人格之美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感受美中“见贤思齐”,在创造美中完善自我。为提高美育教师质量,高校应长效化、常态化、高质量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探索美育名师工作室,发挥美育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以精神引领打造美育教师培训“场”,还要经常性组织美育教师考察、进修、观摩、研讨,多渠道、全方位促进美育教师能力的提升。

(2)增课程数量,提内容质量

美育课程是高校美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一直以来,高校美育课程“呈现出注重理论、忽视实验、课程单一等特征”[15],影响美育课程以美育人实效。结合校情学情,增加美育课程是高校美育工作的外在依托。高校美育课程改革一方面要深耕理论性美育课程,把传递专业知识与树立美的观念、培养审美意识、实现立德树人结合起来,把以美铸魂、以美育智、以美养德同美育课程教学统一起来,深入探究中国传统美学内涵和古典美学的现代意义、时代价值,继承和转化中国古典美学精神,以传统之“水”浇灌现代美育之“田”。如“中国之‘美’”“古典美学今谈”“传统美学原理”“‘美’在华夏”等美育通识课程就很有特色。另一方面,高校要拓展交叉性美育课程。从课程属性来说,美育根本上就是交叉性课程,其内容面广量多,应当是实践性课程和理论性课程的统一体。美育课程设置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美育思想、哲学思想指导,整合多种人文艺术素材,把文学、美术、音乐、建筑、戏曲等学科中的相关内容糅合到美育课程中,不断丰富高校美育课程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必须抓住“以学生为中心”这条主线,在贴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满足学生对“美”的需求,在激发学生内驱力的基础上推进“美”的教育,解决美育课程不足与学生不断增加的对“美”的需要之间的矛盾。美育课程设置要以大学生的审美诉求为导向,符合大学生的审美层次,把理论性和实践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感性美和理性美结合起来,立足于对大学生审美实践的正确指导,切实克服大学生审美中存在的肤浅、空洞、盲目等弊病,引导大学生对美有更深切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课程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年级、专业、院系、爱好等为标准进行“菜单式”美育,着力于培养符合大学生个性的审美特质。

(3)增教法数量,提育人质量

单纯用知识教育的方式进行美育是当前高校美育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高校美育提质,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扭转美育泛知识化教育的片面观念和“教法固着”,也就是说“知识技能的教学必须融于艺术审美体验之中”[16],把美的知识技能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与之相适应的是高校美育必须增教法数量,不断结合美育教学改革方向,探索多种方法。第一,用好美育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真实、沉浸的学习情境,以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式进行直观艺术呈现,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以“在现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情感融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第二,实现人文艺术创排展演常态化。人文艺术展演是高校美育可大力借鉴、常规推进的好方法。清华大学师生排演校园话剧《马兰花开》,其创排过程是学校以美育人的生动体现,学生在常演常新、尽善尽美的追求中感受了美的思想性、艺术性和直击心灵的震撼,其美育效果非常突出。第三,开拓美育多元平台。例如,可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为学生提供“到美的现场”的体验;开展健美操表演、舞蹈表演、合唱表演、书法表演、戏曲表演等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创作文旅产品。通过用眼、用耳、用心、用手的统一,使学生在浓厚的美育氛围中接受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形成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格。

2. 构建高校美育良好共育生态

高校美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聚多种要素于一体。在高校美育生态系统中,国家、高校、社会是最为重要的三个要素,其中高校是核心。构建高校美育良好共育生态,需形成国家、高校、社会三方的合力,发挥课程美育效能,探索建立综合性美育评价体系。

(1)形成国家、高校、社会美育三方合力

国家是政策制定者、制度统筹者,应发挥统领、协调、整合的作用。包括教育部、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在内的国家职能部门可总牵头,形成各相关部门分工配合,社会美育资源有效激发,高校美育工作积极开展的局面。在国家层面,应进一步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政策研究和实施力度,在法律法规制定、经费管理、工作协调配合上细化实化。各高校应把以美育人的责任落实到行动上,把美育政策逐条吃透弄懂落地。特别要做好美育的细化工作,着力于破解喊得响、做得慢、只部署、不落地等困局。社会主体应具备“未来眼光”,认识到大学生对于社会进步的“未来意义”,从全社会的整体发展角度出发,用市场力量盘活社会美育资源,补足高校美育经费、师资、课程、平台的短板,提升社会资源服务高校美育的能力和水平。

作为美育共育生态核心主体的高校,在与生态系统外要素形成协同合力的同时,应更在系统内要素的优化上下大功夫和下实功夫。第一,发挥党建领航作用。“充分认识美育工作、指导美育工作的开展,明确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7],建立由校党委书记牵头,各二级学院党委书记(支部书记)以及各行政部门支部书记组成的学校美育党建领导小组,统筹部署学校美育工作。第二,加大美育建设经费投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划拨高校美育专项经费,以扩充强化专职美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美育基础设施。各高校可根据实际情况,投建具有一定规模的功能较齐全的美育场馆;还可以结合区域文化特色,建设地方性非遗文化传承基地或文化艺术名人交流站。第三,统筹规划学校资源。各高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际合作的方式,开发美育网络资源平台,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新兴美育工作,抢占网络美育高地。

(2)大力发挥课程美育效能

从整体上说,各高校的专门性、专业性美育资源都可能存在不足。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增强高校美育效果,发挥课程美育效能,多门课程成为美育共育力量无疑是一个可行的办法。著名教育学家蔡元培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18]高校如果仅以美育课程为载体开展美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要挖掘各学科各课程中的美育元素,把美育作为各学科各课程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主题和不可或缺的维度,建立以美育课程为主导、各学科各课程美育协同配合的高校美育体系。第一,各学科各课程要从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以美化人的高度制定教学大纲,统一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计划、规范教学流程。第二,各学科各课程要转变教学思路,按照美的规律重塑内容,用丰富的课程美育实现方式激发课程美育活力。第三,各学科各课程教师要综合提升专业素养、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以风度不凡的仪态、严格自律的师表、积极崇高的人格为学生呈现美,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受美、欣赏美,由此,课程教学也能发挥以美育人的价值。

(3)探索建立综合性美育评价体系

评价是风向标。构建高校美育良好的共育生态,离不开多评价主体参与、多评价要素融合的综合性美育评价体系。第一,高校美育评价要以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理念为引领。立德树人、以美育人是根本标准。在这个根本标准下,把学生艺术专项特长、文艺审美实践、文艺展演活动等所表现出来的水平纳入细化的评价指标中,以衡量学生的审美能力、道德素质、人格修养。第二,完善校内校外双评制度。校内评价要坚持公开化、透明化原则,形成校领导、美育教师、课程美育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多主体参评的基本方法,加强对学生美育素养的过程性、长期性评价。校外评价主体可由教育主管部门、美学美育领域专家学者、社会第三方机构等组成,评价可以“年报+实地考察+行业标准量化”的方式展开,力求全面科学。第三,用好大数据手段,探索“大数据+高校美育评价”新模式。相关部门与高校可牵头打造全国性通用性美育评价大数据平台,利用大数据科学分析的优势助力提升高校美育评价的精准度、精确性,真正发挥综合性评价的导向作用。

3. 推动高校美育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广大青年要“自觉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19]。这实质上为高校美育提出了新任务,指明了大方向。高校美育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价值,需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1)美育塑造大学生有高度、有境界、有品位的人生追求

美育是以陶冶感情、塑造人格、升华精神为目的的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生追求的必不可少的涵育方式。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表现。当前大学生面临来自不同领域的不同程度的“美的困境”,包括审美方向偏离、审美标准混乱、审美层次不高等,这些困境制约了大学生人生追求的高度、境界和品位。高校美育一方面应研究大学生多样化的人生追求,把握群体共相和个体性差异,开辟美育研究和美育实践新领域,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认知、审美心理、审美意志;另一方面要积极探讨审美的人文价值回归,帮助大学生摆脱片面的审美技术理性带来的人性失衡,以感性的艺术境界和道德境界追求打开获得精神愉悦和诗意人生的门径。总之,用高质量内涵式美育破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美的困境”,提高大学生审美水平和审美能力,引导大学生在提升审美层次中坚定和实现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追求。

(2)美育筑牢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基

文化自信是更深层次的自信,是一定能实现民族复兴的志气、永做中国人的骨气、敢立时代和世界潮头的底气的精神源头。文化自信能使人坚定信仰、汇聚能量、淬炼人格。大学生只有坚定文化自信,才能做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践行者和坚守者。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高校美育大有可为。这也是提升高校美育内涵的重要方面。一方面,高校美育要提高中国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水平,挖掘传统文化、经典文艺和震撼人心的中国故事中蕴含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风度,通过“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提炼、转化和融合,做好传统文化艺术的现代解读,展现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风范”[20],让大学生在体悟中华审美风范中感受传统之美、民族之美、古典之美,激发民族认同和传统文化自信,凝聚爱国情和民族情。另一方面,要大力挖掘、宣传和发展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美育元素,把党和人民伟大革命斗争之美、社会主义不懈探索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之美立体地呈现给大学生,使大学生从中汲取美的养分、感受美的力量、体会美的震撼,在认知上、情感上、心灵上、意志上增强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3)美育主动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的使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根铸魂是高校美育的突出优势和重大使命,也是高校美育丰富内涵、成其大者的关键。高校美育应把审美教育、情感教育、心灵教育等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和时代坐标中,把为民族复兴造就人、教化人和凝聚磅礴的向上向善力量作为神圣使命。一方面,高校美育素材内容要深入体现历史性和时代性、阶级性和群众性、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使大学生在浩瀚悠远的美的海洋中徜徉,养成宽广的视野、深邃的情感、博大的胸怀,自觉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接续者、现实践行者、未来开创者。在这方面,沈尧伊教授的画作《而今迈步从头越》《地球的红飘带》《周总理与大庆人》;著名雕塑家吴为山的作品《延安窑洞对——毛泽东与黄炎培》《伟大的行者——马克思》《微笑的顾拜旦》等都是生动的美育素材。另一方面,高校美育要充分彰显中国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伟大复兴离不开精神托举。高校美育应将理想信念、情感意志、是非荣辱等精神内核融入经典向上的文学艺术和内容建构中,用美育力量转化中华民族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提振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气神。

猜你喜欢
美育大学生课程
当活动走向课程 少年已走向未来
论公民美育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美育教师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