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 李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践基础。劳动教育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重要内容之一。最近几年以来,在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教育内容中,劳动教育存在不同程度地被弱化和虚化的现象。在一部分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存在不懂劳动、不会劳动、不情愿劳动、不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等现象。而这些现象背后,则充斥着对普通劳动者的不尊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疏离,甚至是对“劳动创造价值”的怀疑。这种现象与不良社会思潮,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育人目标有较大的差距。全方面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劳动观,引导大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已经成为当下高校教育内容改革的迫切任务。
当前,部分大学生劳动技能、自理能力日渐退化,对劳动创造价值的观念日渐疏离已是不争的事实。劳动教育对于每一个大学生个体,或是他们未来的事业、家庭幸福,乃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对于当下大学生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都有着极为重要和关键的意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劳动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劳动综合素养,这既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路径。在各类劳动教育实践过程中,学生想解决某些问题,就需要思考寻找各类办法,需要与其他同学相互协作,总结经验教训。劳动教育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专注力和创造力,磨炼学生的劳动意志,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丰富学生的社会阅历,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大局意识、合作意识,还能够强健体魄、启发学生的心智。《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要求“根据各学段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高校加强劳动教育,开展劳动实践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正确科学的劳动观念,培育积极向上的劳动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本领和劳动技能,使大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继而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使大学生能在艰苦奋斗、诚实创新的实践中成长为有责任、有理想、有担当和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劳动者。
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动教育中蕴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和内容,劳动教育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培养大学生成为优秀的劳动者,劳动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新时代的大学生处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社会不良风气和错误的价值观念不断侵蚀着大学生的身心,譬如:网络红人在网络媒体上一夜暴红,网络主播靠直播动动嘴就能赚得很多,演员可以轻松获得天价片酬等等,这些社会乱象见缝插针、无孔不入地腐蚀着大学生的心灵,传递错误的价值观,使大学生价值观受到不良影响。大学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最需要的是建立一个牢固的学生理想信念基础。这些乱象会使大学生很容易对幸福片面地理解为是对财富的获得,由此产生了各种形式的物质攀比,让父母必须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认为自己的不劳而获、坐享其成则是天经地义的权利。
高校肩负着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重任。劳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实践基础,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热爱劳动、勤劳刻苦更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美德。劳动教育理应是、也必然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还是蕴藏在理论和实践深处的逻辑起点,幸福的生活是靠艰苦的奋斗得来的。高校应通过劳动教育,使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让学生以科学理性的态度对待劳动、劳动者和劳动方式,尊重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劳动是幸福和财富的源泉;它既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和世界,又能了解人的苦难和劳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加深学生对社会历史发展的认识,最终形成新时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使学生自觉地把日常生活与理想目标紧紧结合,在创造性劳动中实现个人目标和远大理想,树立依靠艰苦奋斗、诚实合法性劳动,以劳动实现人生价值、获得物质和精神财富、实现个人理想的正确价值观念。
人类创造历史,劳动创造未来。通过一系列的劳动教育,可以强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以劳动托起中国梦”,开展“四个伟大”接力探索,从根本上取决于劳动者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艰苦奋斗、廉洁守法、创造性劳动。推动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的实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中国长期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的互补性,在深刻把握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造性的发展和完善。这么多年以来,显而易见,劳动教育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些许问题:大学生不懂劳动、不会劳动、不情愿劳动、不珍惜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等,劳动教育被淡出被减弱。然而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只能通过劳动实践来获得一定的自由和发展,也将通过劳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虽然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能变,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不能变。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受教育者必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才能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任务。通过劳动教育,大学生可以更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劳动的意义和价值。劳动教育应纳入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劳动教育具有立德、增智、强身、育美的综合教育价值。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更加努力地学习与劳动有关的理论知识,开展劳动实践,明确劳动的本质、价值和形式,明确劳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教育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通过劳动教育,培养积极的劳动观,锻炼不屈不挠的劳动意志,能有效地使大学生养成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踏踏实实工作的劳动素质,使他们成长为劳动实践人才,使大学生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集体理想,将个人梦想与中国梦联系起来,不断发展。高校劳动教育作为高校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可以帮助学生思考如何与时俱进、稳定有序地为社会服务、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奠基人和接班人,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因此,加强高校劳动教育,培育大学生劳动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需求。
要想构建实践育人理念下的劳动教育,高校应从学生的现实状况出发,不断丰富利用多元化学习活动平台,在劳动实践活动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劳动观,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情怀。劳动实践教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要根据市场就业需求,结合高校专业学科特点,整合各种劳动实践资源,帮助大学生锻炼劳动技能,并引导大学生在各种实践学习活动中增强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感,逐步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首先,高校应开展劳动精神、劳模精神相关主题讲座和比赛竞赛等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情感。其次,大学生社团活动也是高校发展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阵地,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社团的组建,鼓励支持大学生组织和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将大学生社团日常实践活动同劳动教育相交融,丰富劳动教育的实践活动形式。再次,高校劳动教育还要不断向校园之外延伸发展,形成校内校外相互融合的劳动教育模式,比如,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是增强大学生劳动认知和锻炼动手能力的重要实践平台,可以利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和调研活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认知,增强对劳动的理解,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和意识。此外,要赋予勤工助学时代性。《意见》中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将勤工助学作为一项光荣传统继承发扬,赋予勤工助学时代性。还要引领大学生参与公益类劳动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公益性劳动与大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能体现大学生的思想品格和劳动素质。高校可以通过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将公益性劳动作为必修课,加大公益性劳动的重要性,大学生只有修够公益性劳动的学分才可以顺利毕业。这样大学生既参加了公益性劳动,奉献了爱心,又可以修够应修的学分,达到毕业要求。
实习实训也是大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重要途径,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提升,能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知行合一、乐于奉献等优秀品质。高校需要特别重视将劳动教育与职业规划、生涯教育关联起来,新时代高校可以结合本校专业特色,不断改进完善实习实训项目活动,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实习和培训机会,加强校内外实习实训活动对大学生劳动素养的培育作用。高校要引导受教育者在实习、实训、考察中走进生产劳动一线、走进企业、走进社区、走进乡镇等,让学生在社会劳动中了解和体验职业,以动态调整的形式提升自己的生涯规划能力,同广大普通劳动者一起工作、交流交心,增进与普通劳动者的感情,通过生涯规划和社会劳动的体验来强化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和社会交往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习实训锻炼中,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劳动岗位上辛勤付出,形成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为毕业后步入社会做好思想准备。
《意见》提出:“除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外,其他课程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专业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载体,也是培养大学生劳动观、劳动精神、劳动习惯和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劳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的与过程具有内在统一性,高校应将专业知识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在专业教育中突出以劳动为导向,是提升专业教育成效、培养优秀人才、开创高校劳动教育新模式的必由之路,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同时,依据专业的特点,更好地认知和理解劳动的本质,学习吸收对自己有益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并自主地将其应用于专业实践活动之中。
高校需要把劳动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教育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挖掘专业课程中的劳动教育元素与资源,突出劳动导向,加强各个学科对劳动教育的渗透,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潜移默化中增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加强劳动知识传授和劳动技能训练,加强大学生劳动观的培育,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情感。并且,高校要结合专业实践学习,加强劳动精神培育,使大学生淡化对财富和权力的向往,杜绝学生滋生贪图享乐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不劳而获是天方夜谭,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幸福是一场脚踏实地的奋斗之旅;劳动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也是生活本身,劳动是体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形式,要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在劳动中发现个人的价值,进而实现个人理想。要紧扣新时代、新经济、新领域、新业态的新特征,培育大学生学习掌握各学科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提升大学生创造性劳动的意识与能力。
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高校教育体系中最不可缺失的就是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双创体验,提升创新能力。大众创业创新既是深化高校劳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也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劳动教育模式之中,不但可以深化劳动教育的内涵,增加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要求,丰富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高校劳动教育的形式,还可以优化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体现了新时代对劳动的新要求,同时也是劳动教育需要追求的重要指标。
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也具有创新性精神,是创新创业的重要力量。因此,发挥大学生主体的创造性,融合大学生劳动教育与创新创业的发展,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用新知识、新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大学生筑牢诚实合法劳动意识,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积累职业经验,储备自身就业创业能力。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使“双创”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统一向前发展,为大学生更多更好地提供创新创业的机会和平台。高校要积极响应和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方针,结合学校的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将国家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要求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有机结合,贯彻实施内容充实并且有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高校应以“双创竞赛”的形式开展劳动教育,打造建模、结构设计创新等竞赛活动,大学生可以自己积极组队,初步形成大学生就业团体,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完善自己创新性的想法,形成具有可行性的项目方案,并在学校指导老师和社会企业家的指导下,加强与各大企业的联动,并进行市场实践。同时,学校应该提供充分的资金、场地与政策的全力支持。发挥大学生主体的创造性,将劳动教育融入创新创业竞赛的各个环节,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竞赛活动的这种形式,调动大学生的劳动与投身社会的积极性,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活力,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价值理想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寻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契机,既树立了大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大学生作为劳动教育的教育主体,是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主体,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是学习最为直接的动力,学生不能总是被动学习,被教育者灌输理论知识,强迫参加劳动实践活动。劳动教育不能只是强迫学生“担”“抬”,我们应该引导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与他的成果之间的关系,对世界万事万物建立有意义的联系,教会学生发现劳动与自我、劳动与他人、劳动与社会的关系,发现更多的意义群,这样劳动教育才真正体现了价值。高校应构建劳动教育激励机制,激发大学生内在动力,使大学生自主地参与劳动实践,积极地投身学习和实践活动。高校应将劳动教育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中。高校需完善大学生人才培养方案,加入劳动教育新目标要求,将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劳动教育设置专门课程,课程学分纳入必修学分中,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专门课程的主阵地作用,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详细全面记录大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过程和具体成效,这样才能综合全面评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此外,高校应强化劳动教育评价结果应用。要结合综合素质内容中的劳动教育评价,建立劳动教育结果应用机制,将劳动教育实践的具体成效和成绩,作为大学生奖学金评选、年度各类荣誉评选、党员发展条件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还可以将劳动教育成效和结果,纳入研究生推免的参考条件中,从而使大学生重视劳动教育,能够积极参与各类劳动实践活动,用心参加劳动实践服务,养成吃苦耐劳、敢于奉献的劳动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