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东简良小学 梁玉斌
半路接班,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自不必说,可缺点呢?当家长们一听说换了老师,不管老师如何优秀,似乎一律是排斥。这不,我就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
开学报到的那天下午,刚要坐下来喝点水喘口气,手机突然响起,是这个班的前班主任小安老师打来的。
“梁老师,有件事情我思来想去,还是决定跟您说一声。今天孩子们报到了,回家以后跟家长一说换老师了,结果班级群里就炸开了锅。他们特别不满,有些家长还在群里鼓动集合所有家长找校长呢!您最好有个心理准备。”小安老师说的这个事儿,虽然我有心理准备,但我没料到家长们的反应会这么大。
“嗯,安老师,我知道了。不过有件事我还想麻烦你一下。把我拉进班群吧,我和家长们好好沟通一下!”
一入群,我便给家长们作了一个从教经历方面的自我介绍,特别注重介绍我的教育理念。比如,关注细节,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坚持开展课外阅读……终于有人发声了:“欢迎梁老师的到来!”但只是三两个回应,更多的家长还在沉默着。
我不气馁,因为我相信,家长们还在观望,如果他们知道我是负责地管理班级,用心地对待孩子,他们一定会有所回应的。于是,这个班级微信群便成了我的“树洞”,每天放学后,我都会抽出半个小时,分条目简要地记下今天所做的事情,并提出未来几天孩子们应做到的内容。特别是每周五晚上,我都要和家长们“面对面”,进行这周的“小结”。一开始这个“小结”只是群体性的,就是和家长们说说最近班级的情况,孩子们的整体表现以及近一周的规划等。后来,我将群体总结与个别表扬相结合。比如:王同学坚持一周戴红领巾,行为规范受到大队委的表扬;李同学的作文写得很优秀,我将它“发表”在班级群里;生字小测验刘同学得了满分……这些看似琐碎但家长最关心的内容,我都要到群里“唠叨唠叨”,并大力表扬。
渐渐地,班级群里有了变化,家长们开始主动和我互动,反映孩子的问题:比如一到写家庭作业时孩子就磨磨蹭蹭,作为家长该怎么办?我耐心地告诉他们,在孩子处理完喝水、补充食物的活动后,根据作业量,让孩子自己计划写作业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适当奖励。这个奖励可涵盖各个方面,比如给孩子一个深情的拥抱,陪孩子去一趟动物园,允许多看半个小时电视等。而如孩子未按时完成作业,也要坚决要求孩子按时睡觉。
就这样,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们在期末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我看到了更多家长在班级群里真诚地留言致谢:“梁老师,孩子在您的教育下,有了可喜的变化,我们衷心地感谢您!”
就这样,我一点儿一点儿地、用心地把班级群管理得积极、向上、充满着正能量,它已经成为我和家长之间一道不可或缺的桥梁。这边,是我们教师;那边,是渴望孩子成长的家长。我们共同托举起了几十个家庭的希望,当然,还有孩子们的未来!原来,家长群聊,想说爱你也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