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视域下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改革探索

2022-12-28 11:48李会军张锌林
文教资料 2022年17期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革命

李会军 张锌林

(湖南女子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1]这就为新时代文化育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要求高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化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这就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以下简称“纲要课”)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据此,我们要围绕中国近现代历史,特别是其中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切实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当代大学生在历史的启示中坚定文化自信;加强革命文化教育,在同情地理解历史中增强革命文化自信;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在世界历史的视域中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这其实也是一个“文化育人”的过程。

一、“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文化育人理念

简言之,文化育人就是以文化塑造人或教育人的过程。“文化育人”的理念反映了我国高等教育界对于大学使命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大学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有“文化育人”理念的真正落实。[2]

文化育人,既是强国时代的文化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维度。从文化育人角度而言,教育的本源和根基就是要通过文化来熏染人的思想、道德、行为,形成人们的文化底蕴,提升人们的文明素养,进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发展。[3]思政教育亦是如此。在育人功能上,思政教育和先进文化是一致的,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具有高度关联性。作为一种文化存在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更需要开掘文化资源、文化载体和文化方法。

我们认为,纲要课需基于课纲要求和校情学情,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纲要课讲述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现代历史,具有历史性、思想性、政治性、理论性与实践性,跨学科性强,涉及了政治史、思想史、文化史等知识领域。可以说,在纲要课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提升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促使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本真精神和中国现代化建设要求相接轨;加强革命文化教育,有利于真正把握革命文化的本质特征,发扬革命文化的历史传统,让革命文化教育回归到革命文化本身,提升革命文化自身的吸引力,强化革命文化教育者的自信心和行动力,从而增强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有利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相结合,型塑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凝聚全社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一二四八”文化育人教学体系

我校纲要课程组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构建了“一二四八”文化育人教学体系。

(一)“一个中心”

围绕一个中心,即“立德铸魂育人”。2019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立德铸魂是育人之本。作为一门思政课,纲要课需旗帜鲜明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真正信仰马克思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的有用人才。

(二)“两个结合”

运用系统性思维,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实与虚拟相结合的文化育人教学环境。纲要课的特点是通过历史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因此,该课程要始终贯彻唯物史观,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着力提升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复杂历史问题、指导现实人生的能力。为落实习近平“大思政”思想,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我们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毛泽东纪念馆、杨开慧纪念馆、向钧故居、缪伯英故居等多个校外实践基地,每年都组织几百名学生代表去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促进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的紧密结合。线下教学系统开展理论讲授、能力训练、素质拓展、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线上教学平台主要提供学习任务点、历史影像、主题讨论、复习题库等教学资料。学生线上学习和课堂活动等情况均纳入课程考核体系。在纲要课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借鉴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教育学理论与方法,建立平等、对话、尊重、关爱、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三)“四个范式”

以“精准式”三维目标引领学生,促进教学目标层级性与学习心理规律性的高效匹配,提升文化育人的可行性。文化育人是大学素质教育的升级版,是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生活智慧的系统工程。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出发,我校纲要课依据女大学生心理特点,聚焦理论前沿和社会需求,坚持目标导向、分层教学,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一体化,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以“融合式”专题内容吸引学生,推进教学体系学理性与话语体系亲和性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基于全国建设经验和巨大开设面的前期优势,纲要课需进一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内容体系。以内容为王,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上强化教学内容体系的科学性,提高纲要课程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以“交互式”关怀模式带动学生,谋求教学模式新颖性与学习方式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提高教学形式的创新性。以“历史情境创设—项目驱动—榜样示范—实践体验—对话交流—总结认可”为关怀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模式的人文性、关怀性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创造性。

以“三全式”多元评价督导学生,推动教学评价合理性与学生行为导向性的互动发展,增强教学评价的实效性。贯彻全面全员全方位的文化育人理念与方法,以科学化、规范化、多元化的评学方式,引导学生学史明理、崇德、增信,知行合一。

(四)“八个链条”

以整体设计体系链、历史考察问题链细化教学目标。以目标驱动、文化育人为指引,整体设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纲要课程的教学逻辑链,建构跨学科知识谱系。以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为指南,建立学生“历史考察问题链”,激发多学科思想碰撞和知识重构,探究性分析和解决复杂历史问题。

以理论教学知识链、师生互动关怀链活化教学内容。在纲要课的军事史、政治史叙述脉络中适度融入思想史、文化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教育教学资源,营造良好的历史文化氛围,打造理论教学知识链,提升纲要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人文性,在真实场域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新性学习成果展示、师生点评、总结认可等教学环节,形成师生互动关怀链,提高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以拓展学习素质链、实践课程能力链优化教学模式。聚焦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设计了湖湘(女性)历史人物解读、中共党史人物故事会、党史好书阅读体验交流会等10多个富有挑战性的课内外实践项目,形成实践能力链,激励学生开展创新性学习活动,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

以智慧课堂数据链、课后反思诊断链强化教学评价。通过超星学习通开展学生线上自主学习、课堂练习、主题讨论、成果汇报等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平台统计,形成智慧课堂数据链,实时监控教学动态。及时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加强课后教学反思,形成全时空课堂诊断链,并据此高效督学、优教、导行。

以史育人,以文化人,构建了纲要课“一二四八”文化育人教学体系,增强思政育人与文化育人的契合度,帮助大学生在先进文化的熏陶中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加强人格修养,升华人生价值与道德精神,全面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三、“化育交融”文化育人理路与举措

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着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强调对鲜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活动的体现和运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4]纲要课因其特质和优势,在高校文化育人中担负着独特而重要的使命。因此,纲要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要坚持学生为本,注重化育交融,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文化力,使大学生加深对中华优秀儿女在救亡图存和强国富民探索中实现民族解放和社会发展的文化价值认知,坚定“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选择改革开放”的理想信念,逐渐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主要举措和方法有:

(一) 纲要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结合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弄懂讲清晚清以来的“经世”思潮、“富强”思潮、“维新”思潮、“革命”思潮以及“民族主义”思潮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换,及其对当代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迪意义。比如,“富强”一词,虽然早已有之,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却时有贬义。[5]正是魏源、郭嵩焘、严复等思想家继承、激活、转换那些有利于接纳现代文明的文化基因,使富强观念获得了正面意义[6],并成为晚清以降影响深远的社会思潮,成为中国先进分子勇于学习西方、走向世界的有力催化剂。中国共产党人赓续传统,与时俱进,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历史经验,对当代大学生实为弥足珍贵。

又如,晚清“维新”思潮,远源于《诗经》“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承《大学》《易传》的“日新”说和“变易”说,近接西方社会进化论。尽管百日维新昙花一现,但维新变法思想却弦歌不绝。诚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指出的: “中华民族充满变革和开放精神。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秉持‘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的精神,开启了缔造中华文明的伟大实践……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以数千年大历史观之,变革和开放总体上是中国的历史常态。”因此,纲要课教学要花大力气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培育开放意识和创新精神,学会以历史理性观照现实、谋划未来。

着力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纲要课中的应用范围、应用内容、应用形式等实践性问题,切实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

(二)纲要课的革命文化教育

革命文化是一个集革命历史、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制度、革命遗存于一体的集成型文化形态。其中,革命精神是中国革命历程锤炼产生的思想理论、政治品格、思维理念、家国情怀、内在品质、价值追求的集中概括,是革命文化的本质内核。[7]因此,我们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21年版)有关伟大建党精神的新论述,并将视线顺延至包括井冈山精神、瑞金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在内的整体性革命文化,充分挖掘其历史内涵和当代价值,探求革命文化教育的内在机理、作用机制。

应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8]这一精神贯通了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内政治文化,标定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因图谱,凝结成中国共产党的精神特质和政治品格。[9]正是在建党精神的发扬光大中,构筑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高远博厚的文化理想和无比强大的精神动力。

实践中,我们还进一步整合利用革命文化资源加强纲要课网站建设和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并利用网络大数据技术搭建“五微(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视、微访谈)一体”网络传播平台,促进革命文化网络化传播,推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纲要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决定了它们功能上的契合性、内容上的耦合性、过程上的互动性、方法上的互补性。[10]因此,在纲要课中加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1949—2021年)的国史、国情教育,就要深研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重大意义、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等,组织学生参加研究性学习、文学艺术创作、专题微课、微视频等系列主题竞赛和成果展示活动,加强学生自主的内化性学习,探索隐性育人法、场式育人法、生活养成法等文化育人方法在本课程教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形式,使学生体验、认同和内化主流价值体系,并自觉实践,切实提升以文化人的实效性。

为推进纲要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师生情感和心理沟通,构建公正、平等、关怀的师生关系,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含先进性别文化)为载体,扩大文化共识和政治共识,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说服力和亲和力。

第二,突破育“知”多、育“行”少,育“知”标准高、育“行”要求低等现实困境,提高思政教育的文化性和实践性,大力促进大学生“知”“行”统一。

第三,借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人的精神需要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形成文化育人的理论架构、分析框架、实施方案。在课程教学中探索运用了渗透教育法、陶冶教育法、体验教育法等文化育人方法,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提升文化育人效果。

四、结语

文化育人具有丰富的时代蕴涵,纲要课具有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我们要秉持变革和开放精神,持续改进纲要课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打造“化育交融”的文化育人体系,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用情用心用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猜你喜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纲要革命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一图读懂这本《学习纲要》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解读
“三维”纲要促转型 竞进提质再跨越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