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扶智城市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调查与思考

2022-12-28 10:19邵丹璐洪佳琪孙玉丽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2年9期
关键词:扶智贫困家庭家长

邵丹璐 洪佳琪 孙玉丽

(1.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浙江宁波,315131;2.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贫困存在着代际传递,贫困的代际传递与父辈的文化资本有关,其中教育缺失会导致“能力剥夺的贫困”,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1]。课题组曾对城市家庭贫困的代际传递进行社会学考察,通过对N 市相对贫困家庭的246 份问卷调查,和对12 户脱离贫困家庭及12 户依然相对贫困家庭的访谈,分析相对贫困家庭三代人受教育状况,证实了其中存在教育缺失的代际传递,父辈受教育程度低限制了子辈发展[2]。已有研究表明,教育是帮助家庭持续性脱贫的关键因素。家庭的教育投资与教育资本积累达到相应临界点时,就有可能打破贫困的恶性循环实现脱贫[3]。2022 年《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家长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相对贫困家庭的家长如何承担起家庭教育责任,目前是个难题,需要学校给予扶智指导。

一、学校扶智城市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

N 市是沿海发达地区,本研究选择了3 所有大量外来务工子弟的公办小学,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304 份)和访谈,主要考察学校扶智城市相对贫困家庭教育及教师进行家庭指导的状况。

1.学校扶智城市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内容

(1)引导家长培养孩子学习习惯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第一步。调查“学校重视家长对于孩子学习习惯的培养”显示,选择完全符合和符合的家长占比55%,说明家长认为学校在指导他们培养孩子学习习惯方面的完成度是比较好的,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超过20%的家长认为学校根本没有帮助他们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引导家长正确评价学业成绩

如何正确评价子女的学业成绩也是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重视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评价”调查显示,完全符合和符合共占比57%,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共占比26%,认为无所谓的家长有17%。可见N 市被访学校在引导家长进行正确的学业成绩评价方面尚存问题,有待改进。

(3)引导家长适度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

培养孩子的课外兴趣非常重要,大部分家长在帮助孩子选择课外兴趣班时往往比较迷茫,无法在短时间内发掘自己孩子的兴趣和优势,且大部分相对贫困家庭苦于经济条件而放弃对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调查“学校引导家长给孩子报名合适的课外兴趣班”显示,选择完全符合、符合、无所谓、不符合、完全不符合的家长比例分别为15%、37%、16%、25%、7%,有32%的家长认为学校在关注孩子兴趣发展方面做得不够,这需要引起学校重视。

(4)引导家长营造家庭学习氛围

家长学历调查显示,“初中”是他们的主要文化层次,其中父亲占比50%,母亲占比53%,“大专”及以上学历凤毛麟角,由此可以推断出大部分家长没有足够的文化程度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环境。如何帮助家长陪伴子女共同学习,是学校在指导家庭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帮助家长营造家庭学习氛围”调查显示,完全符合占比21%,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占比25%,无所谓占比19%。说明学校已经在关注这个问题,但做得还不够。

(5)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生活、情感

调查“学校指导学生生活及情感品德的家庭教育”发现,在日常生活指导方面,59%家长认为学校能够做到指导家长帮助孩子适应学习生活,但27%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做到;61%家长认为学校能够引导家长学习预防各类传染病知识,但39%家长认为学校没有做到或者无所谓;51%家长通过学校获得了如何对孩子进行性教育知识;对于自闭症、多动症等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认为通过学校家庭教育获得有效知识的家长分别占比55%和56%。在情感品德指导方面,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个性倾向的占比61%;能够帮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气质类型的占比50%;能够指导家长进行适度挫折教育的占比59%;对于学校引导家长正确处理儿童的撒谎问题,家长认为符合与基本符合的比例为55%。

综上所述,各学校对于学习方面的家庭教育指导非常重视,但往往忽略情感道德方面的指导。此外,始终有超过15%的家长对于学校指导家庭教育的各个方面都持无所谓的态度,这与贫困家庭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家长对孩子的低教育期待相关,需要学校付出更多努力去改变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

2.学校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形式

(1)组织形式

调查显示,在选择频数上,参与过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的家长分别占比72%、82%、54%,通过其他形式参与学校家庭教育活动的家长占比1.6%。可见学校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主要采用的组织形式以家长学校为主,且超过半数家长都参与过学校的各类家庭教育指导活动。

(2)活动形式

调查显示,55%家长参与家庭教育咨询活动,参与家访的占比63%,参与家长开放日占比69%,阅读教育书刊占比56%,参与家庭教育知识竞赛占比29%。家长开放日与家访等以学校为主导的活动依然是最普遍的形式。

(3)指导方式

调查显示,在选择频数上,72%家长选择家校传递信息网络,83%家长选择家庭教育书刊,64%家长选择家庭教育电话热线。各类指导方式中占比最高的是家庭教育书刊。

(4)指导频率

对比被访学校每学期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的频率与家长期望能获得的指导频率发现,大部分家长的期望与实际不相匹配,实际接受指导次数往往低于期望接受指导的次数。29%家长实际接受指导比例在3 次以下,而期望3 次以下的家长仅占比12%;47%家长实际接受指导比例在3-5 次之间,而期望3-5 次的家长占比34%;19%的家长实际接受指导比例在5-10 次之间,而期望5-10 次之间的家长占比45%;3%家长实际接受指导比例在10 次以上,而期望10 次以上的家长占9%;实际接受指导为0 次的家长占1.3%,而期望0 次的家长仅有0.3%。家长普遍期望获得较高的指导频率。

(5)指导教材

家庭教育指导教材从内容来源上可分为四类:科学教育理论、孩子身边发生的事、家庭教育指导策略和其他。调查显示,59%家长选择科学教育理论,88%家长选择孩子身边发生的事,82%家长选择家庭教育指导策略,而其他占比1.6%。可见最受家长欢迎的家庭教育指导教材内容为孩子身边发生的事,学校应该针对该类教材对家长进行更多引导。

3.教师对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引导

(1)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教师对家庭教育的引导主要建立在对不同家庭情况、不同孩子特征的基本了解上,通过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和情感状况,为家长提供合适且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进行日常家庭教育指导活动。但从家长来看,对于“教师很了解关心孩子的个人情况”,只有19%家长认为完全符合,43%认为符合,15%无所谓,选择不符合和完全不符合的占比23%。这说明仍有少部分教师对孩子不够用心。

(2)教师是否具备家庭教育理论知识

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是教师引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活动的基本素养。调查显示,对于“进行指导的教师有充足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26%家长认为完全符合,34%家长选择符合,17%家长认为不符合,更有6%家长认为完全不符合。可见,在被调查的家长看来,教师不具备充分的教育理论知识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对教师的信任度不高。

(3)教师是否有足够的教养经验

教师拥有教养孩子的经验,往往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关系,让家长更为信服。“进行指导的教师有充分的教养经验”调查显示,家长认为完全符合、符合、无所谓、不符合分别占比22%、38%、17%、15%,特别有8%家长认为给予家庭教育指导的教师完全没有教养经验,说明很多新教师需要更多的生活实践。

(4)教师是否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教师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能够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效果。对于“进行指导的教师懂得沟通”调查显示,27%家长认为指导教师完全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而22%家长对于教师的沟通技巧不够认同。了解不同家庭的特质,以良好的沟通方式进行对话,对很多教师来说还存在困难。

(5)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除了需要向家长传达必要的家庭教育信息外,更需要聆听家长的困惑和需求,把家长作为对话的主体。但调查显示,仅有20%的家长认为教师完全把他们作为对话的主体,26%家长认为教师不符合或完全不符合,双方关系不够和谐。这说明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需要进行协调和纠正,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二、学校扶智城市相对贫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因家施导的理念

学校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同样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父母情况和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本调查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里,大部分家长文化程度较低,父亲和母亲均以初中水平为众数,而父母辈的收入水平以1500-3000 元每月为众数。这些家长的教育能力不足,对学校的指导需求更为迫切,他们期望接受家庭教育知识。也有10%左右的家长文化程度在中专及以上,这些家长对学校的指导需求与前者有所不同,他们往往希望能够以教育合作者的角色参与到学校的教育中,然而当前学校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多以集体指导为主,个别指导所占比例较小,缺乏针对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的具体指导,也就无法满足不同教育层次家长的不同教育需求。

2.指导频率不高

受访家长实际得到的家庭教育指导次数以每学期3-5 次为众数,3 次以下的占29%,甚至有1.3%的家长从未得到过家庭教育指导。指导频率过低,会使相对贫困家庭家长对家庭教育更加不重视,对家庭教育活动缺少关注,以至于家庭依然处于贫困代际传递之中。

3.单一的指导形式与方法

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和方法相对较为单一。调查显示,学校扶智家庭教育的组织形式中,主要是家长学校,家长沙龙的参与度只有一半。家庭教育指导的活动形式中,占比最高的是家长开放日和家访,而参与过家庭教育知识竞赛活动的家长不到三分之一。这说明大部分学校采取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缺少创新意识,而且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和家访等形式均是以学校为主导,家长被动接受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上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学校提供有意义的家庭教育书刊是比较传统的指导方式,而家庭教育电话热线作为最便利便捷、效率最高的方式占比则较低。

4.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指导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素养良莠不齐。有些教师不够了解和关心孩子的家庭情况,有些教师不具备家庭教育理论知识,有些教师缺乏家长主体意识,有些教师缺乏良好的沟通技巧,不能和家长和谐交流。特别是新手教师缺乏教养经验,不能给出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建议。教师也许拥有良好的教育教学水平,却没有足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与家长沟通的能力,这与我国师范院校开设的家庭教育类课程较少,师范生比较缺乏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和技能有关,且入职后学校更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较为忽视培养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能力。

三、学校扶智城市贫困家庭教育的策略

1.加强学校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针对性

学校扶智城市相对贫困家庭教育要做到“因家施导”。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不同家庭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对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指导方法、指导形式和指导内容要有针对性,针对文化程度高低不同的家长、家庭状况不同的家长,指导方式要区别对待。学校资助方面也要有针对性,如在城市贫困家庭学生申请奖助学金的过程中,对不同家庭情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考核标准,因为贫困家庭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迫于生活压力而影响学业成绩,又或是忙于家庭琐事而与同学之间交往较少,这些都需要学校在评奖评优过程中适度考虑。学校还应针对不同学生现状召集社会力量进行及时援助。

2.拓展学校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视野

学校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时往往过分注重孩子的学业成绩,对家长传输过多的科学理论以完成应试教育,却忽略了孩子性格爱好与道德品质的培养。2021 年《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要避免加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学校提供给相对贫困家庭的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反而加重了孩子的课业负担,违背了“双减”政策的初衷。由于缺乏良好性格品质的指导,孩子在进入社会后往往会受挫于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欠缺,影响了未来发展。因此,学校扶智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帮助家长获得科学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应当帮助家长获得充分的情感认知和道德培养方法,促进子女身心全面健康成长。

3.完善学校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具体行动

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形式如家长会,不能充分满足相对贫困家庭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需求。因此,学校应更多地采用以家长为主体的对话形式,如家长沙龙可以发挥不同家长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交流进行群体间的互动互助;家庭教育知识竞赛使家长主动接受家庭教育知识,此外还可以开拓更多的创新方式,用多样化形式激发相对贫困家庭家长的主动参与,打开家长的教育视野。

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方法现代化。当前学校在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过程中采用最多的方法仍然是家庭教育书刊,面对信息技术的冲击,学校也应更为充分地利用网络便利,创造多元化扶智家庭教育的方法,通过网络信息的交流方式让家长了解学校未来发展规划、咨询家庭教育难题,最大化了解家长的教育需求。

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频率合理化。目前学校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指导频率过低,无法满足相对贫困家庭家长的需要,导致相对贫困家庭子女学业成绩难以得到有效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受限。因此对学校扶智家庭教育指导的频率进行合理化调整是大势所趋,应将每学期2~3 次的家庭教育指导频率,提高至每学期5~10 次,来推动扶智家庭教育目标实现。

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内容多元化。扶智相对贫困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科学教育理论、孩子身边发生的事、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等。事实上相对贫困家庭家长更感兴趣孩子身边发生的事,更关注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相应问题解决策略,但这些内容很少能够在科学理论方面得到具体体现。科学理论类教材科学合理且能够为教育实践指明方向,但不涉及具体的事件解决。家庭教育指导教材应该互相取长补短,要使用多种教材、多方内容共同引导家长的家庭教育活动。

4.提升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素养

重视教师家庭教育指导技能的培养。高校师范教育应增加家庭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沟通技巧等选修课程,让师范生在校学习阶段就能够储备相应的家庭教育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此外,学校在接收新教师入校教学前可以要求有相应的家庭教育实践经验,或进行职前家庭教育指导培训。

提高教师家庭教育沟通技巧。指导教师要在真诚平等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家长诉求,尊重家长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家庭教育的积极性、能动性,使其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实现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

选择专职家庭教育指导人员。学校应该在教师群体中寻找具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的教师,如具备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和相应的育儿教养经验,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技巧,善于了解被指导家庭的背景等。学校可专项培养此类教师成为专职家庭教育指导人员。

猜你喜欢
扶智贫困家庭家长
30名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走进遂宁“扶智”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基本医疗保险缓解农村贫困家庭医疗负担的效果
——基于宁夏西吉某乡镇174户农户的调查结果
“扶志”与“扶智”相结合助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家长请吃药Ⅱ
城市贫困家庭的孤独感分析
环首都贫困带农村贫困家庭识别及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