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婧昭
影视与文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文学可以称之为是影视的母体,那么文学名著影视改编则是连接影视与文学的一个桥梁和纽带。如今,随着我国影视行业的不断发展,许多人员都参与到影视作品的制作和改编当中,在这个过程中,文学名著影视改编就成了一种潮流,因为传统的文学名著有着良好的观众基础,一旦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和创造,很有可能引来更多观众的注意和观看,这可以给企业和改编人员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部分人员在对文学名著影视改编时,只关注是否可以吸引到观众的目光,在实际的改编中出现了篡改文学名著内容的情况,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将会对我国影视产业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我国的电影事业想要实现全面的发展,离不开文学作品的支持与帮助,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都是从文学作品中改编而来,所以我们经常可以在电影作品中发现文学原著的价值,电影改编本身所提供的不同审美趣味与社会意蕴,其实是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情况对原著进行的重新解读,所以在电影作品中还可以发现时代新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点。电影改编不仅仅是文学与时代发展的结果,也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文学作品对推动当代电影改编行业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基础资料。
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例如最具代表性的影视作品有《春蚕》《林家铺子》。这两部作品都是改编自茅盾先生的著作,电影公映以后好评如潮。文学作品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反映出其创作时代的特点和历史环境,并将原著的精神底蕴和人文内涵充分表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优秀的影视创作者,不单单只是将文字内容用图像的方式展示出来,而是要真实地营造出文学作品的历史语境,并保证自己营造的内容和环境可以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所以在改编时还要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再创造,这样才能借助影视作品将文学名著的意蕴和精髓诠释出来[1]。
电影在诞生的初期,还没有文学名著改编的概念,因为原始的电影是作为图解文学的工具,而不是为了弥补文学叙事的不足而创造出来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声电影开始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使文学和电影的关联变得越来越密切,文学元素开始向电影中渗透,使两者之间进行不同程度的转换和互通。借助文学名著影视改编,可以促使人们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产生兴趣,使影视作品更受欢迎。我国文学名著改编最早诞生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这一时期,许多经典文学作品开始出现在电视荧屏上,文学名著影视改编也表现出了如下特点。
首先,影视主题内容过于严肃,并且带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影视作品有《祥林嫂》《白毛女》等,主要是通过影视作品揭露旧社会的黑暗。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的文学作品影视改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的代表影视作品有《家》《红高粱》《活着》等,也正因为这些影视作品,才使得优秀的文学名著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
随着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的不断融合,我国许多文学家也开始被世界人民所关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著名文学家莫言,其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而莫言和他的作品,之所以快速地进入到大众眼中,与张艺谋导演对其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有着很大的关系。
现当代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改编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极强的“互文性”,因此不管是什么时代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都可以激发创作者的创作思路,使其在影视创作中获得灵魂,这样人们观看和阅读起来会更加具有激情。
创作者在将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时主要是对作品的人物、情节、语言等内容进行改编,然后借助相关手法使影视作品能够与文学作品形成互文关系。因为绝大多数的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会不受控制地与文学原著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比较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的水平和要传达出的情感。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名著,无论是在内容,还是在题材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感受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名著影视改编人员,在改编的过程中,首先要对名著的时代特点和历史背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融入自己的感悟和时代的特点去创作影视作品,只有真正将原著的特点和内容充分地展示出来,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这样的改编才是真正的改编,从而促使改编后的影视作品获得认可[2]。
文学名著影视改编最繁荣的时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这一时期诞生了许多影视改编名人和著名的影视作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一跨媒介传播活动已经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优秀的文学作品数量非常有限,一旦同一部文学作品被大量改编,会形成互相抄袭的氛围,不仅无法激发人们的观看兴趣,长此以往还会影响到影视改编行业的发展与进步。另外,多数文学名著距当今时代较远,尤其是当代的年轻人会觉得文学名著过于死板和无趣,所以多数学生还是比较喜欢现代文学作品,因为这些文学作品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需求,所以更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与认可。但许多改编的影视作品会出现与文学原著严重不符的情况,主要表现在部分改编者为了使作品迎合人们的审美需求,会对原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加工,导致相关影视作品在放映以后会给观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严重的甚至还会遭到观众的抵制。所以,改编者在文学作品影视改编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观众口味变得越发“刁钻”,给文学名著影视改编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和压力。一般情况下,影视编导在对文学名著进行影视改编时,基本都会采用以下两种方法:首先,尽可能保留原著本色,严格按照名著的内容和情节,将文字转化为图像和视频内容;其次,是以原著的基本内容为素材,然后对其进行创作和改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对影视文本实现全面的突破。但是,在实际的改编和创作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创作不够成功。同时,在影视改编中演员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选择演员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部分角色在演员选择上存在严重的不合理问题,许多观众对该作品无法接受。此外,由于改编人员专业能力有限,使其在影视改编中无法将文学名著的重要内容和情节有效地融合在影视作品中,加上演员的表现能力不足,使整个影视作品非常失败。例如,电视剧《雷雨》中的许多片段,都不被人所看好,甚至个别观众还会将此电视剧认定为烂片。
目前,多数观众对文学名著非常了解,如果影视编导和创作者能力不足,所创作出的作品很可能难以被观众接受。影视编导人员在改编文学名著前要有明确目的,然后利用名著原有的群众基础去赢得更多观众的支持。影视编导在文学名著影视改编中,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和审美需求,然后根据相关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动,确保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与文学名著的风格和内容基本保持不变[3]。
在分析当前的文学名著影视改编情况时发现,目前文学名著影视改编最大的争议就是:是否要忠实于原著内容。如果忠实于原著,在改编时就要保留原著的写作思路和叙事结构,严格按照原著结构框架制作影视作品。如果不忠实于原著,就要适当对原著的思路和结构进行改变,在必要的情况下,还会完全改变这些内容。对于这些问题,目前还是无法彻底找到答案。但是,毋庸置疑,文学名著的经典精神本质还是永远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在遵循传统的同时,拓宽文学名著改编路径。例如:可以在原著精神的基础上,加入一些现代的元素和精神内容。当然,作为改编者还可以根据当前社会的主要思想和文化,对其进行适当的解读。在这个过程中,作为改编者需要对文学名著有足够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这样才能将文学名著的精神展示出来。如新版《水浒传》在改编时,就对原著中的女性形象重新构造,使影片中没有“红颜祸水,美色误忠”等低俗内容[4]。
文字具有时空无限性和想象性,因此只要文字应用得当,便可以轻松勾勒出艺术感满满的艺术空间,而对于这部分内容即便是专业素养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改编人员,也无法确保能够在影视作品中将其充分展示出来。因此,在对文学名著进行影视改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转化,确保转化的内容可以用多样化的技术方式呈现出来,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只用简单的影视手段将文学名著用图像的方式展示出来,而是在改编前要对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和故事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积极挖掘出相关角色的特点和故事背景,之后再从不同的角度借助不同的表达主题,对相关内容和人物特点进行呈现,从而用全新的思想和方式赋予文学作品故事、人物新的解释,这种方式才是创作影视经典的全新道路[5]。
文学名著对推动我国影视改编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推动和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确保更多的观众可以观看到优秀的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