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一腾
(伊犁师范大学 电子与工程学院, 新疆 伊宁 835000)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社会不仅要求工程师掌握精湛的技术,还需要工程师在处理复杂的工程问题时,基于内在的责任感、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意识,面对工程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的影响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和决策。 这就促使工程师学习工程伦理知识,应用工程伦理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贯穿于工程师成长和发展全过程的工程伦理教育应该从源头抓起[1]。作为工程师队伍重要的后备力量,工科大学生接受适当的工程伦理教育非常必要。 自加入《华盛顿协议》后,工程伦理教育就成为了培养符合我国国情且国际认可的工程人才的重要内容。 工程伦理教育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定内容,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工学类专业课程,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2]。 西北边疆是我国最为重要的能源与基础物资保障基地, 是我国大型工程建设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西北边疆高校开展工程伦理教育对培养德智兼备的工程人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西北边疆高校研究生阶段的工程伦理教育已全面开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成果与特色, 但本科阶段的工程伦理教育因种种原因仍不完善。 专业实践课程是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创造的主要课程,大学生学习兴趣高,动力足,在这类课程中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更容易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新背景下,挖掘符合高校实际的工程伦理教学内容,将工程伦理教育融入专业实践课对提高大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新工科视角下,孙丽丽[3]认为培养卓越的工程师需要完善的工程伦理保障。 工程伦理教育的主要问题是特色性不强,提出探索建立多样的教学模式,根据高校实际编写校本教材。 从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角度,孔玲玲[4]认为工程伦理教育是培育工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电气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工程伦理教育存在的教学资源不足以及师资队伍不专业等问题, 提出建立多层次立体的工程伦理教育保障体系。在工程伦理与课程融合的视域下,陈东毅[5]分析了我国高等院校工程伦理教育普及慢和落地难等问题,结合电气照明设计实训课程,研究了线上学习、线下实践、成果评价流程的可行性并付诸实践,认为工程伦理可以衔接并融入实践课程。 在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研究方面,陈雯[6]认为工程伦理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学生工程伦理实践能力, 而案例式教学方法是实现工程伦理学以致用的重要手段, 提出构建跨域与高阶相结合、自主与互动相依靠、评价与分析相促进的工程伦理案例设计架构方法。何菁[7]认为案例教学是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针对案例教学易流于道德说教的问题,提出应用“识别-反思-内化-建构”模式取代传统教学案例的价值设计, 让大学生通过工程伦理实现知识反思、内化直至行为转化。 在课程思政大背景下,崔继馨[8]认为工程伦理可以契合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成为工科大学生的第一课。 可以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和丰富教学案例等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王秋辉[9]认为工程伦理教育与课程思政教育具有紧密的联系, 分析了工程伦理教育目标不明确等问题,提出政府建立健全制度,高校和社会构建大思政教育体系和思想文化阵地的改革思路。
开发西部, 做强西部是党中央和政府作出的重要决策。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实施, 西北地区发展不断加快,缩短了与中东部地区的差距,在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新疆为例,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在工程建设方面,新疆拟加快吉木萨尔等多个大型油气田建设, 在南北疆建立多座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 推进风光水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发电示范工程,加强风电和光伏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能力,加快铁路、公路、机场建设与改造进程,仅2022 年就有370 个重点项目开工,总投资超过2 万亿元。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因地理位置等多种因素,新疆缺乏工程教育的文化底蕴,新疆本地高校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把工程人才的理论与技术素养形成作为重要教育目标, 缺乏对工程人才软实力的培育, 面对工程教育向全方位立体化发展的趋势以及新疆快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本地化培养的工程人才越来越难以达到企业对高素质工程人才的要求。
以伊犁师范大学为例, 开展工程伦理教育面临两个问题。首先是缺乏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师资。工程伦理不但与哲学社会科学相关,也涉及到自然科学,属于典型的交叉学科领域, 这对授课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作为师资缺乏的边疆高校,招聘专业对口的授课教师难度较大, 培养哲学社会科学或者自然科学教师转型为工程伦理授课教师也需要较长的时间。 第二个问题是工程伦理的部分内容已经包括在课程思政教育之中,但是知识点零碎,没有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框架,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让专业课教师研究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与方法, 构建工程伦理教学框架, 精选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内容, 利用专业实践课易与工程伦理教育结合的特性开展知识融合教育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思路。
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有助于工科专业深化工程内涵。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公布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明确将工程伦理中的工程与社会、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以及职业规范等内容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 年)》将“三全育人”与通过认证(评估)专业占比作为必选考核指标, 明确要求工科专业实践教学学分不得低于总学分的25%。 这些都为工程伦理融入专业实践课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同时可以看出在工科专业建设中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工程伦理教育是大势所趋。
伊犁师范大学工科专业大学生只有极少部分选择继续深造,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都会选择就业,源源不断的毕业生为伊犁周边14 个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以及霍尔果斯口岸高新产业提供了持续的人才支持。 根据当地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与创新创造能力成为了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专业实践课是学生了解工程原理、掌握工程工具、理解工程流程,形成工程素养的重要课程,是达成上述目标的重要抓手。 因此, 在国家和教育部相关要求的基础上,学校进一步加大了对专业实践课的投入力度,课时比例不断增高,开展形式不断丰富,学生参与的热情不断增强。本科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维丰富且活跃,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很难让大学生入脑入心。利用实践课丰富多彩的形式,融入工程伦理教育案例,引导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思考工程师所具有的责任,做到思、学、做相结合,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工程伦理意识, 在学生进入社会前打下较为扎实的思想基础。
在工程伦理教育内容选择上,主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是知识点的选取。 完整的工程伦理教育面向所有工科专业,知识点全面且通用性强,涵盖了道德框架、工程伦理规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需要高校专门开设工程伦理课程,但对于软硬件资源缺乏的大学来说,开设独立的工程伦理课程难以实现, 这就需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与教学实际等因素,重新构建知识框架,对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取舍。根据新疆整体经济发展形势,基于伊犁地区相关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工科专业实践课教师的知识储备情况,可以将职业伦理规范与内部社会责任作为主要讲授内容。 第二是案例的选择。 好的案例能够让大学生感同身受, 激发学习兴趣。 目前教材中的案例追求与知识点匹配,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但案例普遍偏大,选取的负面案例较多,案例距离生活生产太远,这让大学生群体很难对工程伦理教育引起持久的共鸣。 根据伊犁师范大学工科专业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在工程建设领域的成就,可以选择小的、充满正能量的以及贴近生产生活实际的案例, 重点关注新疆的工程人员在爱国主义与责任担当方面的典型案例。
案例一:职业道德
敬业爱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是从职业道德层面对公民提出的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无论从事何种工种,工程人员应本着“工程造福人类”和“技术服务社会”的原则,热爱本职工作,勤勉劳动,努力钻研,具备克服困难的决心、勇气和毅力。 针对伊犁师范大学工科专业以电为主的特点, 有针对性的选择在电领域就业学生的先进事迹作为案例讲解,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在了解以后要从事职业和岗位性质的同时,深入思考如何做,如何向榜样学习。
案例:伊犁师范大学2017 届毕业生张某某就职于国家电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入职后在距离察布查尔县40公里外乌孙山脚下的加尕斯台村工作。 这是县域内最偏远的一座供电所,自然环境恶劣,在生活上用水都非常困难。 面对这样的环境,新进人员不断申请调离。 张某某面对艰难的生活环境没有退却, 通过自己过滤泥沙水等方式解决了喝水难等问题。 供电所所在地少数民族客户比例较高,面对语言不通的问题,他自学维语,基本解决了与客户沟通困难的问题。 艰苦的条件让张某某在工作中快速成长和进步,工作能力得到了公司的认可,技术能力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案例二:爱国主义
技术没有国界,但是工程人员是有祖国的。作为具有工程伦理意识的现代工程技术人员, 必须将爱国主义内化于心,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石油是保障工业生产运行的重要原材料,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提高石油自给率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新疆是国家重要的石油开采基地, 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工程建设中, 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的模范,这些都是极具教育意义的典型案例。
案例:玛湖油田是新疆油田公司发现的10 亿吨级砾岩油田,是近年来发现的较为罕见的石油富集区带之一。从2017 年开始,6000 多人的专业队伍奋战在玛湖地区,不分昼夜的开展油田建设会战,经过5 年的努力,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砾岩油田建成并投入使用。 至2021年,玛湖油田累计生产原油超过了800 万吨,预计到2025年原油年产量可超过500 万吨。 玛湖油田的建成提高了我国的能源自给率,它是我国工程人员心系祖国发展,面对复杂问题攻坚克难的典型工程。
工程伦理教育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根据伊犁师范大学工科专业的定位及大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地方经济对工程人才的要求, 在专业实践课程中融入精选的工程伦理知识点, 选择易于触动大学生情感的案例,能够有效地提高工程伦理教育的质量,对培养面向地方经济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