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对策研究

2022-12-28 04:40连云港市环境科技服务中心徐艳
区域治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村民意识

连云港市环境科技服务中心 徐艳

乡村振兴战略提倡立足全局抓重点,确定乡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并且围绕“巩固、提升、通畅”的原则来发展新型农村生态模式,深化当前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整体上促进农村改革、农民增收。对于我国农村地区来说,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经营,资金以及技术方面的支撑都较为有限,再加上当地农民的文化水平偏低,使得生态环保意识以及理念没有在农业生产中得到有效践行。由于农村教育条件有限,很多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经营时,往往只是重视眼前的经济效益,而没有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也使得土壤逐渐贫瘠,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破坏,尤其会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同时,大批量的焚烧秸秆会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明显增加,不仅会影响空气质量,同时也会使得人们的身体健康受到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中,应该强调农村生态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此助力农村生态环境的绿色发展。

一、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业的生产能力明显增强,截止到2020年年末,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达到6.6949亿吨,不仅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同时还将粮食出口到了世界各地,增加了我国农业对外出口收益。当前,随着我国“三农”领域全面发展,我国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正在不断提升,但整体来看,我国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是以传统的种植以及养殖业为主,很多分散的家庭在进行农业劳动生产时,在技术方面以及资金方面的投入依然十分有限,而且人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往往只是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忽视了环境保护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需求。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总量已经超过了7.5万吨,并且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很多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养成了直接向河水中倾倒生活垃圾的习惯,这也使得当地土壤污染以及水源污染日益严重。

二、农村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化

国家领导人曾指出:“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这一观点正中要害,当前我国城市工业化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农村年轻劳动力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耕地还是依靠年老的劳动力,再加上农药、化肥具有携带便捷、见效快等诸多优势,使得很多年迈劳动力对其依赖程度较高。以当前的除草方式为例,几乎都是使用农药除草,这也使得草甘膦这一类农药在我国被广泛应用,其会对土质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致使土质养分缺失。由于当前很多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种植模式相对粗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因此在农村地区的田间地头,经常可以看到空的农药瓶、化肥袋,并没有专门的垃圾桶或者区域存放这些化学废品。甚至还有一部分农民习惯将化学废品随意扔到河道中,不仅易导致河流堵塞,同时也严重污染了周围生态环境,使水质下降。

(二)环境治理机制不完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原则,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作为基本的建设目标,基于共同富裕的基本战略思想,建立城市与乡村融合的发展机制,加快我国农业健康发展步伐。政府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该发挥带头作用,要意识到自身的重要职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但是目前来看,环境治理机制尚不完善,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村干部自身积极性不高。部分村干部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缺乏积极性,并且缺乏应有的信心,在实际进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领导小组工作态度较为散漫,并没有针对环境治理提出可行性建议,这直接影响了当地村民的环境治理积极性。其次,奖惩机制不完善。目前来看,很多地区的村民以及村干部大多以自身利益为中心,不能直观地了解到自己将从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处理中获得哪些利益,同时对生态环境污染的后果认知不够清晰,再加上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关于生态环境的奖惩机制尚不完善,很多村民以及村干部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这也使得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效果一直不明显。

(三)乡镇工业快速发展

从现阶段我国乡镇工业发展的情况来看,其发展速度逐年加快,自从1978年开始发展乡镇工业之后,产值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也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且加快了工业化发展步伐。但是整体来看,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乡镇工业化发展往往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很多农村乡镇企业在发展工业时规模较小,并且企业分布不均匀,并没有完善的废弃物处理体系作为支撑,这也使得污染物排放量较大,整体管控较为困难。在实际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时,经常会有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也使得我国乡镇工业企业成为了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很多村民往往环保意识不强,再加上部分环境保护部门监管力度不够,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迟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一)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要想使生态振兴战略得到有效落实,必须从根本上提升村民环保意识,使其意识到环保工作的开展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村民是当前乡村中的主体,村民自身的文化素养以及环保意识往往直接决定了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整体质量,要引导村民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养成不乱扔垃圾的良好习惯,自觉维护生态平衡,从而实现对家乡环境的整体优化。在对村民环保意识进行培养时,应该意识到其培养过程相对漫长,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当地政府以及村委会等相关责任部门对该地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制度进行优化,提升制度的完善性。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例如,可以在乡村较为显眼的地方张贴“垃圾分类,人人有责”“共同打造优质生态环境”等标语,呼吁当地村民对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废物进行正确处理,并且要设立相应的奖惩措施,通过这种方式提升村民参与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村委会还应该每月或者每个季度举办相应的环保宣传大会、环保知识教育活动等,要规定村民全体参与,在当地营造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这样才能使当地村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升。环保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当地政府以及村委会等部门发挥带头作用,做到以身作则,要成立相应的监督小组,对乡村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环保行为进行监督,久而久之,势必会促使村民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国家应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予以财政以及技术支持

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过程中,应该充分意识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所具有的公共特性,无论是开展环保设施建设还是污染治理工作,政府都应该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同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政府要为当地村民提供资金以及政策上的支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在农村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较为有限,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这也使得环境治理效果不佳。今后,中央政府以及相关环境治理部门应该适当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对农村现有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那些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将每一笔资金用到实处,促进村民走上新型职业农民之路。此外,在进行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时,还应该注意生态环境治理技术的引进,加大创新力度,从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结合当前农村生产以及生活的实际需求,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建设相应的水资源净化设施,对当地水资源进行持续性净化,保护水资源周边环境,避免人为因素影响水资源品质。尤其要对当前农村生活以及生产排放的废弃物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加大对废水、废物的管控力度。对于当前农村地区农业生产工作来说,应该改进传统的农业种植方式,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上日程,从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

(三)健全相关法律机制

想要使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理想效果,必须有完善的法律以及机制作为支持。法治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后盾,完备的法律是环境整治的基础前提,在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的同时,还应该加强法律知识宣传,从而使其在农村地区得到有效普及,并且要形成科学的生态环境治理监督机制,要注意对环境治理主体进行监督,需要政府以及当前村镇企业建设相应的排污净化设施,始终坚持绿色经营模式,政府要对当地村镇企业生产是否达到政策标准、绿色环保标准进行明确,并且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对不达标的企业进行严肃处理,坚决打击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行为。从当前农民农业生产状态来看,想要实现对农民农业生产过程的有效监督,当地政府部门应该将环境保护与农业种植科学、紧密地连接,从而建设美丽乡村、绿色乡村。社会各界还应该发挥社会主体作用,构建一个有效的参与机制,明确参与主体以及各项工作分工,保证各方信息沟通公开透明,从而提升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效率。

(四)发挥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作用

当地基层政府以及生态环境职能部门应该充当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领头人,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工作:首先,应该将环境治理成效作为重要的指标之一,定期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成果进行考核,并且将最终的考核结果纳入相关政府职能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中,将其与工作人员自身薪资待遇直接挂钩,从而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其次,注意对责权进行严格划分,可以看出,责权划分不清是导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效果不理想的关键原因之一,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在开展环境治理工作时,应该始终将责任、权力进行紧密结合,公务人员应该有清晰的责权意识,要对影响生态环境治理成效的因素进行深入追查,明确其责任,避免生态环境治理错位以及缺位的情况发生。最后,基层政府部门应该构建相互协调机制,要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方面达成一致,针对当前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确定统一的处理方案,要有严格的区域界限,对环境治理工作进行指导以及调整,明确各自的生态职责,要在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基层政府部门应该组成相应的信息调查、整合以及共享小组,从而保证各个基层政府之间针对当前区域内生态环境治理情况实现信息互通,这样更有利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环境治理方案,也使得成本分担更为科学,有利于创造绿色、宜居的农村生态环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当前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情况来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村民生态环保意识不强、相关政策体系不完善、政府资金投入力度不够、乡镇工业快速发展等几个方面,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普遍存在,使得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面临一些阻碍,不利于我国尽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今后,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力度,尤其对于农村地区来说,人均文化程度较低,这就需要提高宣传频次,通过定期开展以乡村为单位的环保宣传工作来不断强化农民生态意识,使其对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知。当前来看,我国农村乡镇工业发展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乡镇工业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了农村地区除农业之外的第二大产业,乡镇工业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物以及废水,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这就需要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相关工业企业废水、废物排放进行严格管控,制定相应的排放指标,从而保证当地工业企业的发展不会对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最后,政府部门要在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全面落实的过程中发挥带头作用,优化现有生态扶持政策,鼓励居民绿色化、生态化生活以及生产。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村民意识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盏盏路灯照亮村民“幸福路”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