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东西部协作模式的几点思考

2022-12-27 01:18:03薛慧程国有左文琦
读报参考 2022年36期
关键词:青岛市协作青岛

薛慧 程国有 左文琦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至此,我国东西部协作进入新阶段,由“东西部扶贫协作”扩展升级为“东西部协作”。东西部协作是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手段。如何有效推动东西部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从传统的单向帮扶实现真正的协作共赢,是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命题。

一、当前东西部协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东西部协作的现行机制大致为,中央把协助西部地区发展的责任委托给地方,并对协作过程、协作结果进行监督管理,从而确保地方政府在协作中履行好各自的职责。从协作内容上可分为以下几类:东资西用、东企西进、西人东用、西货东销、东智西用等。依托中央政府强有力的制度安排、各级政府层层传递信息和把关的监督机制,以及基层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广泛动员,成为东西部帮扶取得良好效果的有力保障。现实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缺乏实现人、地、钱、技、智的整合能力。西部欠发达地区并非缺乏自身发展所需资源,而是这种资源由于某种原因被限定,无法与其他要素结合而创造出财富。东西部协作的核心是以政府为主导,引导社会各界力量组织和匹配,促进上述要素在西部聚集和整合。从实现机制上,一是通过结对方式,兼顾协作双方的区域特征和对比优势;二是在各级政府间明确权责关系以提高制度效用。从现实需求出发,在多领域开展合作,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区域间长效协作机制,促进平衡发展成为可能。

其次,现阶段“帮扶输血”多而“协作造血”少。东西部协作应依托被帮扶地区的现有资源,为西部地区真正创建产业、优化产业,达到提质增效的产业发展要求。然而,目前东西部协作难以达到这一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政府往往会拘囿于自身时间、精力、资源和现有产业的范围,难以突破自身局限及地域限制,未能发挥协作城市之间的信息互动、资源匹配、人才交流的平台作用。

  二是目前西部协作城市的产品依然以帮扶、助农为主展开宣传,并未建立有知名度、美誉度以及市场认可度的品牌。消费者或企业出于帮扶的心态购买,而并非出于对品质的认同,也难以建立稳定长久的销售渠道。

  三是参与东西部协作的企业往往缺乏内生行动力。目前存在为了完成任务,形成“为了帮扶而帮扶,为了消费而消费”的现象,没有出于利用被帮扶地区的资源优势,例如,更低的成本或者更高质量的原材料等,为自己带来竞争优势为基本出发点。

二、创新东西部协作模式的对策建议

  东西部协作底色应为“合作”,而非“帮扶”。探索东西部协作创新模式,应着力于“造血”而非“输血”,建立以平台思维汇集优势资源,以科技成果提升产品内涵,以品牌效应带动产业兴旺,以金融工具赋能新兴业态,以人才聚集引导意识转换,以经济效益带动观念提升的综合机制。

  首先,在战略上要将东西部协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的效用放到最大。要打破以往“为了消费而消费,为了帮扶而帮扶”的“输血”模式,转而协作城市联合培育中高端品牌、从一产突破至三产、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的“造血”模式。

  其次,围绕协作城市各自优势和资源禀赋,统筹进行研究规划、投资建设、运营发展一系列方案的系统化设计。利用政策优势放大品牌效应,前期聚焦打造一城一品,逐步下沉发展为一村一品,形成产业集群。

  再次,在产业规划上侧重于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一体化模式,实现生产地、加工地、销售地(服务地)的更为有效的一二三产联动,而非仅生产地的一二三产联动。解决三产顾客往往来自城市,而生产地位于乡村的客源矛盾。

  最后,以实现为政府创造税收,为国资创造效益,为地方带动产业发展和就业岗位为根本目标;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西部地区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从根本上为当地干部群众带来观念更新和观念升级。

  在创新东西部协作模式方面,首个绿色城乡发展中心在青岛市市南区政府支持下成立,其依托双碳经济、绿色城市、乡村振兴、数字经济、东西协作等战略方针,坚持政产学研结合,正在探索新时期绿色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青岛和陇南、定西协作开展试点的绿色城乡发展模式,依托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的政策支持,创新商业模式,量身为协作城市之间定制协同发展战略。其中,“容新号”项目结合品牌培育、供应链建设、新媒体营销、资本运作等多管齐下的商业模式和发展思路,以地理标志产品为基础的产品研发生产及销售、数字IP孵化运营及交易、供应链网络建设、平台开发及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内外贸易、培训业务等,为探索东西协作创新机制作出了很好的实践。

(作者单位:薛慧,青岛大学;程国有、左文琦,中共青岛市委党校)

链接:

青岛市“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研究中心简介

  青岛市“一带一路”(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研究中心,是青岛市为服务青岛建设“一带一路”节点支点城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推动青岛高水平开放,多方协同组建的高水平研究機构和新型智库。

  自2020年成立以来,研究中心紧紧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山东省“一带一路”建设和青岛在国家开放格局中的战略定位,先后完成了众多重要课题,多篇相关报告进入省、市决策;形成了一支以青岛市委党校系统专家为主体,青岛本土专家广泛参与,与中央党校国际战略院、新华社海洋资讯中心、山东省“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重庆“一带一路”研究中心、青岛市国际关系学会等专家有效合作的开放型、专业化研究队伍。

猜你喜欢
青岛市协作青岛
2019青岛市科创板发展现状
商周刊(2019年18期)2019-10-12 08:51:10
团结协作成功易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金桥(2018年7期)2018-09-25 02:28:14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商周刊(2018年10期)2018-06-06 03:04:10
关于青岛市地下城市空间开发的思考
江西建材(2018年2期)2018-04-14 08:00:20
协作
读者(2017年14期)2017-06-27 12:27:06
青岛市市立醫院(集团)
中国卫生(2016年8期)2016-11-12 13:26:50
青岛明月申牌?
协作
读写算(下)(2016年9期)2016-02-27 08:46:31
可与您并肩协作的UR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