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闯新路
——美术叙事中的改革开放初期探索

2022-12-27 01:09丁澜翔
传记文学 2022年12期
关键词:小岗村改革开放

丁澜翔

解放思想

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半年多后的一个寒冷的冬夜,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聚在村民严立华家中开会。到会人员一共18 人,村中外出的两人由其他村民代表。他们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商议如何分田到户。这在当时来说是冒着极大风险的。最后,与会成员达成协议,按下18 个红手印,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按人头分到各家。这份协议,揭开了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也预示着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已经开始。

1978 年以前,小岗村曾是全国有名的贫困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1978 年安徽省发生旱灾,省政府作出“借地种粮”的决定,鼓励农民生产自救,开荒种粮,谁种谁收,不向农民收统购粮。也正是这一决定,启发了农民开展“包干到户”。在“包干到户”的激励下,小岗村在1979 年获得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6 万多公斤,相当于1955 年至1970 年15 年的粮食产量总和。这一年,小岗村向国家上交了12488 公斤粮食,是1956 年以来最多的一次[1]。小岗村的大丰收也使“包干到户”的秘密逐渐公开,各方压力使小岗村的探索行至十字路口。1980 年5 月31 日,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给“包干到户”正了名:“‘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在得到邓小平同志的肯定后,“包干到户”的做法得到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半年内就在安徽省的大部分地区推广实行。此后,一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命名的中国农村改革迅速在全国推开,给中国农村带来了举世瞩目的变化。回顾历史,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正是以1978年冬夜的那场秘密会议为起点的。

1998 年,画家王少伦来到小岗村寻找素材,完全被小岗村的变化震撼了。他走访村民,了解当年的历史细节,决定选取1978 年那个冬夜18 位农民在土地承包合同上按手印的那一刻作为画作的主题,最后完成了《1978 年11 月24 日夜·小岗》这幅作品。王少伦在画面中以拉图尔的方式运用光线,描绘了昏暗灯光中的会议场景:一盏油灯作为画面的唯一光源,将观众的视线集中到被油灯照亮的协议和按手印的动作上。王少伦尤其注重通过刻画人物的动作和表情,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离开小岗村之后,他回到老家反复琢磨:“我在老家找了18 个农民,在一个空旷的房子里面,拍拍照片,包括一些具体的动作和形象。一幅画要传达什么?这要靠一个人的动作、一个眼神来起支持作用。”[2]比如,画面最右侧的农民抽着烟,闭眼深思,他可能在考虑这个重要手印所要承受的思想压力,然而在生活的重压下,他不得不下定决心;坐在他右边的那位农民眼看着协议,目光茫然,仿佛在考虑着前路充满了不可知的风险;画面中正在按手印的老农,在坚定中又颇有些颤颤巍巍的感觉。房间里的每个人都忧心忡忡,却又似乎非常坚定。他们听闻了改革的先声,生活的艰辛让他们不得不率先迈出这一步。观者可以注意到,房间里挂着一幅毛泽东同志的画像,仿佛注视着这里此刻发生的一切。一位农民侧身注视着画像,眼神颇为复杂,有一丝疑惑、一丝焦虑,还有一丝期待。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路线正是实事求是,小岗村发生的一切打破了教条主义,正是以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创未来。从王少伦的这幅画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1978 年11 月24 日夜晚小岗村秘密会议中所包含的复杂语境,感受到与会的每个小岗村村民的无奈、忐忑、忧虑,同时也与他们坚定改革的决心共情。

就在小岗村18 位农民按下手印的同时,中共中央正在北京召开历时36 天的中央工作会议。1978 年12 月13 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议上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强调解放思想的重要性。这次会议是一次全局性拨乱反正和开创新局面的会议,讨论了若干重大问题,为随后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好准备。1978 年12 月18 日至2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会议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思想,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成为了党和国家的伟大转折点。

1978 年11 月24 日夜·小岗王少伦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不久,大批港商响应号召,奔赴内地,兴业投资,兴教助学。显然,改革开放政策的稳定,是他们投资的保证和信心的基础。香港商人霍英东每次来到北京,下飞机后,都要先去首都机场看一幅壁画。这幅画就是袁运生创作的《泼水节——生命的赞歌》。那么,为什么霍英东会如此重视这幅壁画呢?

这幅画的作者袁运生1955 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进入董希文画室。在读书期间,他就充满创新精神,并不仅仅满足于苏联模式的油画风格。1962 年,袁运生创作的现代主义风格的毕业作品《水乡的记忆》,就曾引起关注。1978 年,袁运生从长春工人文化宫被借调至云南,准备创作关于西双版纳泼水节的美术作品。在8 个月的时间内,他用白描的手法,描绘傣族的风土人情,创作了大量写生作品,出版《云南白描写生集》。第二年,袁运生接到中央工艺美院首都机场壁画创作组的邀请。到达现场后,发现他面对的是1 号航站楼二楼一面不规则的墙面:27 米长的墙因L 形结构被分成两段,中间还有宽4.8 米的大门和一扇小门。

为实现空间布局和叙事节奏上的创新,袁运生便设计了一个超越具体时空和事件的场景:画面中丛林环绕,雀鸟飞舞,傣族的少女们有的在劳作,有的在翩翩起舞,有的在泼水沐浴;男子们则打手鼓、举长桨,充满阳刚之气。整幅画源于泼水节,却不局限于泼水节,而是表现了傣族人民整体的精神面貌,还将神话元素加入其中,使得画面有种超时空的永恒之美。傣族女子婀娜多姿的身体成为了人们注意的焦点,这与传统的写生样式有很大不同。袁运生认为,画傣族女子,便是要追求“像她们的本性那样纯净,体态简洁、朴素自信、有韵味”[3]。他还大胆地画了三个沐浴的裸体女性人体,这在改革开放初期无疑是极具挑战性的。

泼水节——生命的赞歌(局部) 袁运生

该壁画问世后,各界反响热烈。1980 年第一期《人民画报》用“思想活跃,勇于创新”给予肯定。除了赞誉,画中的三个女性人体也引发了一些争论。之后,邓小平同志到机场参观,对壁画给予了肯定。不过,当时壁画中的三个女性人体部分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纱帘,后来又被用木板做成的假墙遮挡。直到1992 年,袁运生的哥哥袁运甫带领学生为机场壁画涂保护液,才拆除木板,女性人体重见天日,此后再无非议。

质子能级反转对Ar-K同位旋相似态库伦移动能的影 响 …………………………………………… 王再军(1)

袁运生的机场壁画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说明改革开放的“解放思想”不仅发生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还涉及到文化和审美领域。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思想上的影响是全面的,正是因为有那些勇于冲破枷锁,敢于创新的先锋,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得以全面而深入地展开。同时,也正是因为有思想开明的领导者们,中国的改革开放才得以顺利进行。

开拓精神

1979 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并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经济特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为了学习和吸收先进经验,国务院曾多次派出考察组。其中,港澳经济考察组回到北京后,建议将靠近港澳的广东宝安、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1979 年1 月,经国务院批准,中共广东省委决定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1979年4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讨论经济建设问题。习仲勋同志提出,希望中央能让广东在深圳、珠海、汕头建立新的开放区域,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加快对外开放。邓小平同志对该提议表示赞同,指出应该和延安时期一样,兴办“特区”。经过反复调查研究、酝酿磋商、综合分析,市委提出方案:在靠近香港的边境,依据梧桐山、塘朗山脉和深圳河的走势,划出327.5 平方公里的范围为深圳经济特区。1980 年8 月,深圳经济特区正式成立,成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在党中央决策的推动下,来自全国的建设大军纷纷前往深圳。1984 年1 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经济特区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成立特区之时的3 万多人口到现今拥有近2000 万人口,生产总值从1980 年的2.7 亿元到现在的3.07 万亿元,以世界惊叹的“深圳速度”创造了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开荒牛——献给深圳特区 潘鹤

1980 年特区成立之初,深圳市希望能在市委、市政府大院内建一座雕塑,体现特区精神,鼓舞广大干部群众。时任深圳市市长梁湘邀请雕塑家潘鹤进行创作。潘鹤是广州美术学院的著名雕塑家,他创作的《艰苦岁月》广为人知。对于深圳市委的委托,潘鹤十分重视,最后根据在艰苦条件下奋发前进的“深圳精神”,决定雕塑一头“开荒牛”。这一想法源于潘鹤对深圳经济特区从“无”到“有”的开荒奋斗精神的感悟。当他看到忙碌在深圳街头巷尾的大批建设者时,便感到,这不正是如开荒牛一样的劲头吗?然而方案一出,即出现诸多反对的声音,梁湘市长却大力支持,他认为:“潘鹤的构思是对的,很深刻,很有现实意义。作为开拓者,尤其是我们这个特区的开拓者,难道不应当做这样一头埋头苦干、拼搏奋进的牛吗?这‘开荒牛’正展现了我们改天换地的巨大力气与非凡自信!”于是,潘鹤塑造了一头充满力量感的开荒牛的形象:它肌肉紧绷,蓄满能量,低头朝着前方,奋力拉拽,在它后面是盘虬交错、根脉粗壮扭曲的树根。对于《开荒牛》中的树根形象,潘鹤曾经解释:“树根不是树根,而是落后的意识,如不拔了这些根,就难以发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正需要像“开荒牛”那样埋头苦干、砥砺前行、破除妨碍、解放思想、努力创新的精神。潘鹤运用象征的手法,采用斜三角形构图,强化了向前的动力,使整件作品充满力量感。1984 年7 月27 日,重4吨、长5.6 米、高2 米、基座高1.2米,以花岗石磨光石片为底座的“开荒牛”雕塑落成,立于市委大院内。1999 年,深圳市将“开荒牛”雕塑整体迁到大院门口的花坛上,并将办公大院围墙退后10 米,便于市民参观。作为城市雕塑,这件作品是在改革开放初期的特殊环境下创作的。它是千千万万个建设者的写照,它表现了“开拓、创新、团结、奉献”的精神,它是深圳这所城市的符号,也是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呈现。

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深圳特区的建设举世瞩目。曾经这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几乎是一夜崛起,成为现代化、国际化的大都市,成为全国性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区域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国画家黄安仁用城市山水的形式记录了这座城市的建设,为历史留下了图像佐证。黄安仁早年就深受岭南画派影响,力求折衷中西,融汇古今,表现时代。正如他所说:“岭南派对我影响很大,其中弘扬时代精神也是我一生画作的精神核心。” “弘扬时代”的绘画追求促使黄安仁在祖国大江南北写生采风。1983 年,他来到深圳特区,被正在兴建的特区的场景所感染,遂挥毫创作一幅表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水墨画《大地新弦》。

这幅画的构图独具匠心:中景是画面的主体部分,吸收了西方美术的透视方法,描绘了正在兴建的高楼大厦。这种画法使得大楼的主体更加雄伟高大,仿佛是改革开放的纪念碑一般矗立在大地之上。尤其是高楼楼顶的三个吊臂,让画面充满了现代工业的张力。远景是重峦叠嶂的山,一轮红日从海平面上升起,照耀着这片大地上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有意思的是,黄安仁在画面前景安排了一家三口,他们正在见证这座城市的兴起。母亲扶着女儿的肩膀,女儿指着前方的高楼,她们仿佛在感叹这眼前的雄伟工程。父亲则拿着摄像机,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历史。看着这一家三口,作为观众的我们何尝不是和他们一样的见证者,见证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我们无法将这幅作品定义为传统的中国画,它是画家在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以开放包容的观念融入现代的视觉经验绘制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地新弦》不仅描绘了改革开放时期深圳特区建设的场景,还在内在精神上与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实干精神息息相通。

大地新弦 黄安仁

2020 年10 月1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深圳广大干部群众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用40 年时间走过了国外一些国际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历程。这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深圳是改革开放的缩影,它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经之路上的里程碑。

在希望的田野上

改革开放的成就不仅体现在经济建设和政策层面。改革开放改变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社会财富迅速增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改善,科学、教育、体育等各领域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一切正如陈晓光在改革开放初期所作的歌曲中所诉说的那样:“在希望的田野上。”

1978 年3 月18 日 至31 日,党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全国科学大会,共5586 名代表出席会议,这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盛会。在会上,邓小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大会通过了《1978-1985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这是我国第三个科学技术发展长远规划。这次大会拉开了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序幕,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油画《科学的春天》描绘的正是邓小平同志与众多科学家走出人民大会堂的一幕:科学家们迈步向前,充满期望与信心。他们或挥手交谈,或放声欢笑,或目视远方。从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科学的春天和科教的希望。为了画好这幅作品,作者丁一林用了两年的时间收集素材,找到了其中百来位科学家在那个时代的影像资料,经过精心准备和绘制,才创作出这样一幅能完整而准确地再现科学大会盛况和意义的美术经典作品。

科学的春天 丁一林

1977 年8 月,邓小平同志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议决定恢复因“文革”而中断的高考。10 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 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正式恢复高考制度,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随即,全国各大媒体公布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1977 年年底,全国约570 万考生参加了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最终27.3 万名学生通过高考被录取。恢复高考制度,是教育界拨乱反正的重要举措,它对提高教育质量、培养人才,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高考的恢复,点燃了青年人求知的渴望,他们重新拿起书本学习知识,试图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完成自己的理想。《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表现的正是备考的青年人的真实状态,该画作者程丛林就是恢复高考后的考生中的一员,他亲身经历了那一代学子求知求学的热潮。作者采取极富冲击力的构图方法进行创作,画面里挤满了第一届大学生,甚至窗台上也有同学趴着、站着。他们顶着夏夜的酷暑,全神贯注地听着课。这幅画反映了在那个封闭已久的年代,打破观念束缚和知识禁锢的渴望是多么强烈。

夏夜——恢复高考的日子 程丛林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完善高考制度。1983 年,教育部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1985 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1989 年8 月,国家教委决定将逐步在全国推行标准化考试。1999年,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并揭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教育部开始推行“3+X”科目考试方案。高考的恢复、招生制度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为国家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成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发展的人才保障。

1978 年1 月22 日 至30 日,全国体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体育工作会议,与会者达到1400 多人。这次会议正本清源,解放了体育工作者的思想,提出了“在20 世纪内把我国建成世界上体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的奋斗目标。会后,全国体育机构逐渐恢复运转,体育规章制度逐步规范。体育事业在1981 年和1982 年取得了新的发展和重要突破。1981 年,中国女排在日本世界杯上获得世界冠军,这是中国三大球项目的第一个世界冠军。1982 年,中国女排3 比0 战胜东道主秘鲁队,获得世锦赛冠军。1984 年8 月3 日,洛杉矶奥运会决战上,中国女排3 比0 战胜东道主美国队,取得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三连冠”。1985 年和1986 年,中国女排又连续获得世界杯和世锦赛的冠军,实现了“五连冠”的伟业。在改革开放初期,女排精神激励着几代人顽强战斗、勇敢拼搏、永不言弃。年画《女排夺魁》表现的是女排队长孙晋芳在1982 年秘鲁世锦赛夺冠后佩戴金牌、手捧奖杯的瞬间。作者李慕白和金雪尘用月份牌的绘画方式,以轮廓线造型,晕染表现明暗和质感,表现出孙晋芳的飒爽英姿。这幅作品唤起了观众对女排精神的敬意,曾在1984 年第三届全国年画评奖中获得一等奖。女排精神成为改革开放的特殊精神力量。2021 年9 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了中央宣传部梳理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女排精神被纳入其中,定义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 ”。

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国内对改革开放“姓资姓社”的讨论逐渐兴起。1991 年春节前夕,一篇题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的评论发表,署名为皇甫平,旗帜鲜明地讴歌改革开放。随后,该作者又连发三篇文章,阐述解放思想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宣传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思想。这些文章引起了热烈反响。1992 年1 月17 日,邓小平同志从北京出发,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行程6000多公里。一路上,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明确回答了改革开放以来经常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要长期坚持下去,不能动摇;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建设的步伐要更快一点。他还谈到,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应该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抓住有利时机,加速发展,力争中国经济建设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肯定了改革开放的方向,鼓舞了全国人民的信心和热情。

女排夺魁 李慕白、金雪尘

小平同志在深圳 第四版(2004 年)

深圳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在几经思考之后,决定用宣传画的形式表达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并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深圳美术广告公司。时任总经理黄鹏带领美术工作者构思创作,反复修改,最终以邓小平同志在仙湖植物园视察时的一张照片形象作为原型创作出宣传画。画中的邓小平同志目光睿智,神采奕奕,身后云蒸霞蔚的天空代表改革开放的蓬勃朝气。其后不久,深圳深南路旁竖立起巨型宣传画《小平同志在深圳》,深圳市委宣传部也正式把这一题材确定为长期陈列的主题宣传画。这幅宣传画在1994 年、1996年、2004 年分别更换了第二版、第三版和第四版。《小平同志在深圳》仿佛是一座纪念碑和告示牌,向世人昭示和证明改革开放路线的正确。它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视觉化形象,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图腾。

[1]本书编写组编:《改革开放三十年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1978—2008)》,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年版,第24 页。

[2]参见纪录片《美术经典中的党史》第63 集《1978年11 月24 日夜·小岗》。

[3]袁运生:《自序》,见艺讯网“袁运生”主页。

猜你喜欢
小岗村改革开放
凤阳县小岗村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成果探析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THE XIAOGANG EXPERIMENT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韩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40年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小岗村:农村改革再争先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改革开放:干点什么最时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