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慧
(辽阳市中心医院,辽宁 辽阳 111000)
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临床常见病之一,因为病情发展迅速且凶险,从而会呈现出较多并发症情况,对患者生命安全与生活质量均会造成尤为显著的影响。对于此类患者通过对其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意义显著,其对于患者并发症的减少以及并发症高发期顺利度过能够做出充分保证[1-2]。在围手术期采用有效的方式给予营养支持护理配合可使得营养支持效果获得大幅度提升,将患者存在的系列不良反应概率显著降低[3]。常规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有限,无法将护理质量显著提高,对此需探究更为有效方式展开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于心理、管道护理以及营养液等方面展开对应性干预,最终获得确切的效果。本次研究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 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配合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配合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探析综合护理干预运用于肠内营养支持配合中可行性,以实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有效预后。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6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数字奇偶法进行分组。观察组(33例):女9例,男24例;年龄区间为26~77岁,平均为(45.59±5.59)岁。对照组(33例):女8例,男25例;年龄区间为27~78岁,平均为(45.62±5.62)岁。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②均接受肠内营养支持干预。排除标准:①表现出较差营养支持干预配合度。②患者自身患有痴呆等系列疾病。就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配合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就系列肠内营养支持知识进行讲解,就患者营养支持期间积极配合的意义进行讲解等。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方式配合完成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具体如下。
1.2.1 积极做好心理干预工作 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而言,因为对于疾病认知较为缺乏,从而呈现出系列负面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结合,确保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案能够顺利完成制定。期间利用有效的交流沟通方式,确保患者能够充分意识到、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不但能够将患者营养状况进行改善,而且对患者免疫屏障功能可以进行充分维护,在避免细菌滋生以及降低感染发生概率方面获得显著的效果,从而使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配合度显著提升。
1.2.2 积极做好营养液配置工作 准备126 g短肽型肠内营养剂于凉开水(50 mL)中加入,之后准备水(450 mL)加入,搅拌充分,完成液体配置。在进行营养液配置期间,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要求,在保存期间主要于低温冰箱中放置,控制营养液使用时间需要<24 h。
1.2.3 积极做好营养液注射工作 于空肠将鼻肠管插入后,准备氯化钠注射液(0.9%,500 mL)为患者注射,如果表现出不适感耐受,则准备营养液为患者继续输注。此外,积极做好鼻肠管同营养液瓶正确连接工作,期间控制20滴/分营养液输注速度,之后通过对患者实际情况进行结合,转为40滴/分营养液输注速度,控制输注量为125~205 g/d。
1.2.4 积极做好管道护理工作 对鼻肠管进行有效固定,对于输注管变形扭曲以及移位等现象需要充分避免。此外,为防止出现管路堵塞现象,输注营养液后需针对管道利用温开水实施冲洗,具体输注期间需保证迟缓速度,并通过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针对患者体位进行辅助变换。
1.2.5 针对肠内营养反应展开密切监测 护理人员就补充的药物以及营养液进行认真记录,防止呈现出补液过量以及不足等现象,对营养充足做出保证,防止呈现出水以及电解质紊乱的情况。此外,就患者的腹胀、腹痛以及腹泻等不良反应展开密切监测,同监测结果加以结合,研究具体的护理干预措施,就营养液浓度、输注速度以及温度展开合理调整。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支持疗效数据、血糖水平、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肝功能损伤、腹泻腹胀以及腹腔感染)发生情况。疗效判断标准:有效为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功能等系列表现基本转为正常;无效为未达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有效治疗标准[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血糖水平、ALB、Hb、住院时间)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营养支持疗效数据)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营养支持疗效对比 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54.55%)明显(P<0.05)。见表1。
表1 两组营养支持疗效对比[n(%)]
2.2 两组血糖水平、ALB、Hb、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血糖(18.03±1.35)mmol/L、ALB(37.19± 5.25)g/L同对照组(17.92±1.49)mmol/L以及(36.79±6.13)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Hb(94.13±20.35)g/L、住院时间(24.25±5.39)d均低于以及短于对照组(105.39±24.19)g/L以及(31.19±4.52)d明显(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肝功能损伤、腹泻腹胀以及腹腔感染等方面,最终发现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6.06%)低于对照组(36.36%)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4 两组心理状态对比 护理前,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SAS评分较对照组SDS评分、SAS评分数值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分,)
表3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比(分,)
重症急性胰腺炎作为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显著增加。在患者发病后,会呈现出明显的代谢紊乱症状,且表现出高代谢状态,对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会产生严重阻碍,在营养元素以及营养成分摄取方面均呈现出显著不足[5-8]。基于此,针对此类患者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意义显著。即使无法将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改善,但可以显著促进患者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有效巩固以及加强自身身体条件,使系列并发症出现概率最大程度上降低。在临床治疗期间,配合对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其疗效提升表现出显著的价值[9-13]。针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在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期间,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通过心理护理、管道护理、营养液配置等措施使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吸收获得有效促进,且在加强以及巩固身体状况方面可获得显著的效果,使系列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限度上降低[14-16]。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营养支持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54.55%)明显;观察组患者血糖(18.03±1.35)mmol/L、ALB(37.19±5.25)g/L 同对照组(17.92±1.49)mmol/L以及(36.79± 6.13)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Hb(94.13±20.35)g/L、住院时间(24.25±5.39)d 均低于以及短于对照组(105.39±24.19)g/L以及(31.19±4.52)d明显;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集中于肝功能损伤、腹泻腹胀以及腹腔感染方面,最终发现观察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总不良反应率(6.06%)低于对照组(36.36%)明显;护理前,观察组SDS评分(55.25±2.53)分、SAS评分(55.66±3.28)分较对照组SDS评分(55.33± 2.57)分、SAS评分(55.68±3.2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22.25±3.18)分、SAS评分(23.37±3.19)分较对照组SDS评分(35.22±3.21)分、SAS评分(35.25±3.14)分数值更低(P<0.05)。分析此种结果的原因为,综合护理干预方式的有效运用对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于患者呈现出的系列异常情况可以进行及时解决,同时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了患者的医学知识水平,使其对肠内营养支持的了解度增加,从而增强治疗信心[17-23]。此外,心理护理的有效实施可确保对患者心理状态变化规律进行准确掌握,通过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将患者负面情绪有效消除,对于胃肠道并发症出现给予充分减少,将患者康复进程加快,获得理想的治疗结果,充分证明综合护理干预方式配合完成肠内营养支持干预的可行性。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于肠内营养支持中的配合应用,可使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疗效显著增强,将其Hb水平降低,将住院时间缩短,并可提升患者自身的安全性,最终实现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有效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