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丽萍,肖国卿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配液中心,天津 300170)
镇静催眠药能促进患者睡眠,但滥用成瘾可导致机体出现认知损伤,如抑制控制能力下降、执行功能弱化等,存在强烈而难以忍受的对药物的渴求感,停药会出现焦虑、情绪抑郁、睡眠混乱等戒断反应[1],目前尚无彻底根治的方法,因此对于成瘾患者的护理要求较高[2]。常规护理只是进行简单健康指导,护理方法较单一,导致护理质量不佳[3]。系统化护理干预要求全面地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身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再根据其影响因素制定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加以健康宣教,可进一步提升遵医依从性,自觉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4]。本研究旨在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对镇静催眠药成瘾者情绪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 年9 月—2021 年12 月本院进行诊治的镇静催眠药成瘾者86 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镇静催眠药成瘾的诊断标准;病程≥3个月;右利手;小学及其以上文化水平;年龄40~70 岁。排除标准:恶性肿瘤患者;中途退出的患者;存在先天性精神障碍者;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妊娠期、备孕期妇女;有癫痫病史及癫痫病家族史;合并高危传染性疾病者。根据1 ∶1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系统组与对照组,各43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见表1。本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s),n]
组别 例数 病程(月) 体重指数(kg/m2)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空腹血糖(mmol/L)性别(男/女) 年龄(岁)系统组 43 7.39±0.26 23.19±1.33 127.29±10.14 78.24±3.24 5.00±0.24 23/20 54.15±2.89对照组 43 7.43±0.33 23.78±1.49 127.92±11.02 78.34±3.29 5.09±0.33 22/21 54.15±3.22 t/χ2 值 0.121 0.562 0.613 0.112 0.132 0.047 0.000 P 值 0.891 0.501 0.416 0.889 0.878 0.828 1.000
1.2.1 对照组
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日常护理,出院后不再进行独立指导干预,要求患者注意观察自身生命体征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1.2.2 系统组
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组建系统化护理干预小组:护士长任小组组长、护士为小组组员,组织患者观看学习镇静催眠药成瘾危害的多媒体视频,了解相关知识;②饮食护理:指导患者认识到营养对身体的重要性,多摄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并且严格按时按量进食,增强机体抵抗力;胃肠功能紊乱者给予易消化饮食,必要时采取喂食、静脉输液、鼻饲饮食方式以保证机体的营养摄入;③延续护理: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微信、上门等方式延续健康教育,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健康指导;积极和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使其多鼓励和支持患者,加强患者自身康复的信念;④睡眠护理:患者成瘾与睡眠障碍有直接因果关系,要积极安抚患者情绪,采取措施帮助患者缓解失眠,白天鼓励多参与娱乐活动和体育锻炼,睡前不做剧烈运动,严格作息制度,养成良好生活习惯;⑤心理护理:了解患者产生睡眠障碍的原因,对焦虑心理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引导患者进行正念训练;维护患者自尊与人格独立,多鼓励表扬,帮助患者缓解心理障碍,改善家庭关系,使其在愉快的情绪中接受干预。
①记录两组护理期间遵医依从性情况,包括服药、运动、营养、作息等。②护理满意度:于干预后3 个月,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价,总分为100 分,其中85~100 分为非常满意,60~85 分为满意,<6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组内例数×100.0%。③负面情绪: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 个月,采用HAMA、HAMD 对患者负面情绪状态进行调查,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负面情绪状态越严重。④生活状态: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 个月,采用MMSE 与ADL 量表评定患者的生活状态,分数与认知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系统组护理期间服药、运动、营养、作息等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依从性比较[n(%)]
系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两组干预后HAMA 评分、HAMD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系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s),分]
表4 两组负性情绪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HAMA 评分 抑郁HAMD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系统组 43 27.16±2.15 11.38±1.49 26.14±2.17 12.00±0.42对照组 43 27.98±3.11 18.39±2.14 26.92±1.48 19.10±1.15 t 值 0.614 14.582 0.673 14.013 P 值 0.378 0.000 0.332 0.000
两组干预后MMSE 评分、ADL 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系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状态比较[(±s),分]
表5 两组生活状态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MMSE 评分 ADL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系统组 43 12.49±1.49 20.48±2.44 18.47±2.11 25.02±1.49对照组 43 12.87±2.01 16.76±1.40 18.21±1.34 22.18±1.49 t 值 0.822 9.923 0.422 10.742 P 值 0.182 0.000 0.611 0.000
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组护理期间的服药、运动、营养、作息等遵医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镇静催眠药成瘾者遵医依从性。分析可知,镇静催眠药成瘾是由于长期服用药物所致的对药物造成心理的渴求状态,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属于物质依赖,且存在不良反应,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镇静催眠药成瘾者对镇静催眠药的渴求感强烈,需要特殊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心理、社会生活进行干预[5]。系统化护理干预通过在住院时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出院后由专门的护士进行随访护理和心理护理,使患者可严格履行遵医行为,提高其遵医行为,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6]。
本研究结果显示,系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镇静催眠药成瘾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可知:长期口服镇静催眠药会降低身体对镇静催眠药的敏感度,影响脑内多种神经递质的表达,并且存在一定的注意偏向,而这能够诱导其再次服用药物[7]。在对患者治疗的同时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临床症状,降低对药物的依赖性,增加舒适感。但彻底戒除镇静催眠药成瘾需要一个漫长的综合治疗过程,社会帮助也只是辅助,自我干预是基础。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让患者真正认识到长期服用镇静催眠药的危害性,将有助于帮助患者增强戒断信心。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帮助镇静催眠药成瘾者加强自我控制,加强患者生理、心理上护理,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HAMA 评分、HAMD 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系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能缓解镇静催眠药成瘾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状态。分析可知,对于镇静催眠药成瘾者的护理干预,还有赖于患者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及时解决患者存在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对患者的身体情况、精神状态以及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并且其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使其真正明白镇静催眠药成瘾的危害,配合护理人员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能够及时按照护理人员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操作,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缓解负面情绪[9]。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干预后MMSE 评分、ADL 评分高于干预前,且系统组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改善镇静催眠药成瘾者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分析可知,认知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含记忆、语言、视空间等方面,是指人脑将外界信息加工处理后转为内在知识储备,认知过程为高级脑功能活动。镇静催眠药成瘾属于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病,所以也将镇静催眠药成瘾所致的认知功能损害称为镇静催眠药成瘾认知损害。认知功能损害是镇静催眠药成瘾者主要的特征之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能力,还会导致患者病情复发,并且在即刻记忆、注意力及执行功能上存在损伤[10]。系统护理干预能增强患者对于遵医行为的信念,使患者更多地了解自身与疾病,改善其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系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镇静催眠药成瘾者遵医依从性,缓解焦虑与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认知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且患者满意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