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达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逐渐深化,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设要求逐渐提升,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监管需求愈发凸显。基于此种背景,人们纷纷开展对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管的有关研究,梁超的《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督及控制分析》[1],从施工角度提出了质量监督标准、质量监督控制的方法;李洪燕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分析》[2],分析了当前质量控制的几个方向,提出了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理论观点。基于现阶段有关研究成果,本次研究借鉴前人经验,同时创新研究思路,进一步引入了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这一真实工程案例,围绕真实工程提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管方法;并且提出了加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管力度的保障措施,提出“设计总承包负责制度”“PDCA 循环强化监管”,在明确质量监管思路的同时对未来趋向进行衔接。
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建设地点在海沧湖区域,工程总面积约为4 万m2,总投资约为1 184.87 万元。建设内容包括:绿化种植、雕塑小品、景观照明、绿化道路等。工程技术设施主要内容为:(1)绿化施工部分。设计施工图内各种花卉植物、观叶植物、灌木植物与乔木植物的种植,如:秋枫、红叶石楠球、黄金榕球、红车、花叶鹅掌柴、银边沿阶草、紫花马樱丹、马尼拉草等。(2)土建安装部分。设计图内的绿化道路、休息凳、桌椅等施工,台阶、挡墙、花池施工等。(3)电气部分。照明系统、电箱、电表箱、庭院灯、草坪灯、开关电源、电源防水箱、电缆井等施工。(4)给排水部分。灌溉系统、倒流防止装置、球阀与截止阀、顾虑器、复核检查井盖等。
根据地方政府印发的生态建设规划纲要文件,明确提出了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建设标准方面的要求。随着新的城市绿化建设、城市建设方案的推行,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任务逐渐加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监督工作也面临更多的问题与挑战。基于此种背景,加强每次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督控制力度,关注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过程,落实质量控制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根据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实际情况,本次园林绿化工程存在大量的绿化种植、基础设施、园林附属设施建设部分。此时开展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督,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各方质量责任的落实,对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行为开展监督管理,以严谨有效的监督管理措施推进园林绿化工程的高效落实,对获取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言是极为必要的。
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是本地区城市绿化建设的主要环节,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绿化覆盖率、提升城市公共环境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在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中开展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管,能够进一步落实《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166 号》文件,以监督管理完善工程建设程序、加强工程质量监督,这对于更好地落实地方生态建设、美丽城市建设、促进城市绿化建设与发展而言具有积极影响。
根据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发现存在多处施工不规范的情况,具体表现为:部分园建施工成果质量不符合要求,包括:花池压顶部分的收口粗糙,有较大的缝隙,甚至出现个别压顶破损情况,没有达到质量标准要求;自行车道的标线线型不规范,个别线型差、平台缝隙大(6~10mm),不符合设计图纸内的线型要求(5mm)。之所以出现这些质量问题,是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对细节的把控,没有严谨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作业所引起的。
对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成果进行复检,发现之前的质量监管没有真正起到质量监督、质量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对水电部分的监督细节落实不到位,包括:水电灯具接地位置、接头的最后一道黑胶布包扎情况(如图1 所示)、草坪灯外壳与接地线的连接位置、部分路灯螺栓砂浆保护位置等。可以看出,在质量监管环节缺乏对细节的监督与检查,导致部分细节处理达不到规范要求,降低了工程质量监管水平。
图1 质量问题
对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的绿化效果进行检查,发现其主要存在两点问题:(1)红车抽测三处绿化区域,发现部分红车灌木的高度、冠幅没有达到设计要求,且种植密度没有达到设计要求,设置出现局部区域灌木空缺,杂草肆意生长的情况。(2)道路两侧的绿化区域中,草地缝隙较大(如图2 所示),存在较多的石块、杂草等;局部区域出现下凹植草沟,与草地衔接不平整。产生这种情况,是由于在工程完工之后缺乏科学的养护工作,后期缺乏管理,不及时浇水与除虫,没有定期修剪,导致草地稀疏、灌木种植密度不足的情况出现[3]。
图2 草地缝隙较大
根据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施工内容来看,本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到较多的施工材料,其中绿化环节的植物材料包括:秋枫、红叶石楠球、黄金榕球、红车、花叶鹅掌柴、银边沿阶草、紫花马樱丹等植物;园林景观环节的基础材料包括:电箱、电表箱、庭院灯、草坪灯等辅助设施,倒流防止装置、球阀与截止阀、井盖等设施配件。第一,在施工之前,需要严格检查各工序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材料,确保材料合格之后才可以进场。同时,项目部需准备好不同类型材料的有关文件与资料,携带检验资料,由监理部门组织验收,同时确保资料内容的真实精准。第二,正式入库之前应当对材料进行验收,按照标准参数一一对比,及时发现不符合参数标准的材料,比如:批号不同、规格大小不一致、材料材质不同、外观出现偏差等,均需要进行控制。同时可以将井盖、过滤器、球阀、电表箱、庭院灯等送检,报送第三方检验,对检验材料进行编号,避免混淆。还需要对植物材料进行检查,根据植物的活体特性验证植物的出苗圃证明、外地植物进入本市区的检疫证明;同时观察植物的外观与根球情况,采用设备测量植物的整体高度、树干直径、树冠直径、花球大小等,确保植物本身状态良好、规格符合要求且无病虫害,才可以允许进场。
针对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中出现的施工不规范问题,建议加强技术交底控制,严格落实技术交底制度,确保各工序施工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工序施工技巧,能够灵活运用技巧规范作业;还需要给作业人员详细讲解施工图的阅读方法,要求其必须按照施工设计图要求,一比一完成作业,确保作业成果符合设计要求[4]。技术交底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监管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于工程施工全过程,能便于施工作业人员了解各工序的技术要求、参数要求,掌握施工技术规范,掌握规章流程,这样才能够确保之后的施工质量。在实际过程中,质量监管人员积极参与到技术交底环节,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交流各工序的施工难点与重点环节,及时发现其中不足,作出调整,确定施工主要意图、落实施工图的需求,规范绿化种植、园林建设等多个工序的施工过程,形成交底记录单,如表1 所示。
表1 技术交底表格
根据绿化种植、草坪分析、路灯接地等环节出现的施工问题,建议加强对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各关键环节施工的监督与控制,加强监管力度,严禁再次出现此类问题,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范要求。在实际过程中,要求根据整体工程方案划分不同周期的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方案,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质量检查交流。应当加强对各专业、工序的具体操作的控制,确保园路铺装、绿化草坪铺设、草地与道路衔接、水系工程、路灯与景观灯接地等具体操作均在受监督范围内,质量监控人员要详细了解现场施工进度与情况,了解每个工序的作业细节,及时发现施工偏差,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质量隐患[5]。
根据上述分析的草地稀疏、杂草生长等问题,可以发现,若工程施工之后没有及时养护,也会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因此,建议要加强对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的施工成果养护,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养护方案,比如:对红车种植区域的种植养护,制定定期灌溉与施肥计划;制定草地区域的养护计划,定期观察草地情况,形成科学除草除虫方案与草地分析填补方案。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完成后,建议要加强对工程整体绿化成果的养护,根据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内绿化种植种类、面积等情况,结合不同植物的生物特性与地区气候,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6]。
此外,日常应当进行养护巡检,做好巡检信息记录,集中记录与分析园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周度、月度、季度的养护计划,落实养护计划,优化各项养护措施,灵活运用现代科技,对植物的情况进行观察、监控,根据情况变化调整养护措施与方案,充分落实现代化环保养护目的。
根据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实际情况,对工程内的各项园林绿化专业进行细分,形成不同的小类别,包括:乔木类、草坪类、花卉类、灌木类等,根据有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严谨落实对各环节、工序的施工质量监管,及时发现质量问题,按照规范流程处理问题。在实际过程中,要加强人员的法规学习,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园林绿化有关的技术标准和规范》《园林绿化管养规范》等。根据法律法规严格检查,加强监管力度,聘请专业人员制定计划与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并且纠正,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有效避免出现质量隐患,获取更强的工程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7]。
根据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实际情况及上述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这一工程本身的规模较大,施工内容较多,涉及较多的专业工序与交叉作业要求,很容易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且难以被完全监控。因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工程质量监管工作,切实保证本工程建设质量符合要求与预期标准,根据工程需要引入两项制度,分别为总承包负责制度、PDCA 循环机制,以此为手段加强对工程质量监管的保障。
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实施中,工程施工经理、项目经理与有关组织人员需要在进场之前整理施工图纸,标示主要问题,之后与各单位进行联系与沟通,协同商议解决这些问题,之后由现场项目经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根据工程情况制定科学的质量监管方案,提出切实可行的总承包质量监管管理制度与责任制度。在总承包负责制度建设时,需要完成:(1)根据园林绿化工程有关规范、依据,在完成审批之后逐一落实各项规定,根据现行的规范规定与技术标准,制定独属于本工程的项目经济责任制度,促使质量监管与经济责任挂钩,确保后续质量监管工作顺利。(2)根据总承包管理责任制度,明确提出各级人员的责任,如:项目经理、安全专员、质量人员、质检人员、材料管理员等,并且明确落实进度、质量、材料、费用、技术交底、安全、检验等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范围及需要承担的责任。要明确提出技术总负责人、质量总负责人的工作责任,包括与技术有关的一系列问题,如竣工验收中的技术问题、成品养护中的技术问题、草坪与花卉外观控制中的技术问题等。在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工作中,各专业工程师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控制,包括:苗木选择、植物栽种、植物养护、绿化用地整理、工序落实等,确保每个岗位均能够落实其负责环节的工作责任,严格落实质量监管标准,有序完成自检、互检与交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PDCA 循环机制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控制管理模式,可以通过不同阶段的循环管理持续加强对工程的控制,更好地实现海沧湖东岸绿道工程的质量监管目标。在工程的质量监管中,可以将PDCA 循环模型细化为四个阶段,包括:(1)计划阶段。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质量管理目标及执行计划,识别质量影响因素,寻找可以影响质量的主要问题,对问题进行评价,之后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质量监控措施,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就是风险识别、制定质量监管目标与落实计划。(2)执行阶段。根据制定的工程质量监管计划,分步骤落实,并且时刻注意计划落实之后的反馈,根据反馈情况分析是否达到预设标准。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搭建质量监管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质量技术培训。(3)检查阶段。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进行检查,分析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就是对硬化、绿化、亮化等专业工序成果进行检验,对整体竣工验收成果进行检验。(4)处理阶段。就是根据检查结果实施相应措施,总结成功经验与方法,将有效的理论归入公司质量监管标准中,进行标准化,并且进入下一个PDCA 循环。
经过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当前工程的质量问题主要分布于施工、监管与养护三个方面,而加强监管可以辅助改善施工问题、督促后期养护。因此,工程质量监管的开展与优化是极为必要的。今后,建议按照本次研究的思路开展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监管工作,将监管渗透于材料管理、施工管理、技术交底、后期养护管理全过程。也可以进一步立足工程整体,整合各个建设阶段的质量监管环节,以一体化责任机制、PDCA 循环模式形成工程质量监管模式,进一步为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