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装中性别模糊现象的形成、演变及特征

2022-12-27 12:31石华梅黄皆明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女装男装现象

石华梅,黄皆明

浅析服装中性别模糊现象的形成、演变及特征

石华梅,黄皆明*

(武汉纺织大学 服装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为了探索当今服装的发展趋势,更好地契合当今时装的消费需求。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服装时尚中的性别模糊现象进行探讨,归纳分析出性别模糊服装形成的原因、演变的阶段以及服装的特征。研究认为: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并伴随着战争期间男女生产力角色的变化,导致了性别模糊现象的形成。该现象的发展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依次体现为女装男性化、女性元素在男装中出现、男女装相互融合。性别模糊现象的特征可以从色彩、廓形、面料三个方面体现。本研究对当今服装设计和服装的消费具有实践应用的指导意义。

性别模糊现象;色彩;廓形;面料

0 引言

在服装时尚中,性别模糊的现象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安妮·霍兰德(2000)从一种新的视角阐述了现代服装的演变过程以及服装与性别的联系。认为20世纪女性服装的演变是对男性服装的模仿和为女性寻找理想着装的过程[1]。朱迪斯•巴特勒(2010)第一个提出“酷儿论”,使得两性之间对立的关系被质疑并且颠覆,并使男权思想文化受到挑战,是后现代主义在性学研究上的典型表现[2]。哈里特•沃斯里(2013)梳理并阐释了1900年到2010 年之间女性服饰的变革,女性服装的许多重要革新都参考了男装的元素。文中认为每个历史上出现过的“创意”都会改变时尚发展的道路,如果没有这些创意,女装时尚也不会呈现出当今的模样[3]。蔡建梅(2012)对男性穿着裙装的审美进行了系统的研究[4]。孙海洋(2012)探索了在性别模糊时尚现象下的现代男女装设计有了新的突破[5]。杨淑淇(2018)研究了性别模糊时尚现象对大众审美的影响与着装风格的改变[6]。

目前在已有研究中大部分是以阐述性别模糊的风格以及设计表现等为主,但是对于成因、演变过程和表现特征缺乏研究。鉴于不同时期的设计思维、设计习惯、设计特征不同,因此有必要从历史背景以及发展形成原因入手,对特定设计风格进行溯源研究。本研究中,通过将性别模糊现象划分成为三个阶段,探析不同时期性别模糊现象的设计思维、设计习惯、设计特征以及对差异进行对比区分,旨在更全面地了解该现象。

1 服装时尚中性别模糊现象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

在服装文化发展的进程中,两性之间的性别界限越来越模糊,为此而产生了一种时尚现象,就是身体与服饰上都变得越来越中性化,称之为性别模糊。这种现象削弱了男女之间的界限,简而言之,男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不同。性别模糊现象是对依据人体生理特征区分男性和女性的方式,以及对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的传统差异认知提出的深刻挑战。它的出现反映出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人们在探索时尚的过程中有了重要进步,设计师们有了更丰富的设计构想与创作空间。服装不再是大众判断男女性别的媒介,而是人们表露情感张扬个性的一种方式。

当今社会下的“中性化”、“无性化”、“男装女性化”、“女装男性化”、“两性同体”等关键词,都是性别模糊概念之一。时尚中性别模糊现象向大众传递了自由、开放、包容的社会状态,是文化多元化在时尚领域的反映。与性别模糊现象相异的是近些年来逐渐冒头的娘炮现象。需要解释和说明的是,“娘炮”是一种从外貌和行为举止角度改变男性的现象,通常含有戏谑意义。“娘炮”现象的体现在于男子的娇柔外貌、撒娇态度,表现出过分于女性的阴柔之美[7]。本文站在性别模糊现象在服装设计中的历史发展以及艺术特征,旨在从时尚美学和消费趋势上探索,帮助学者更加系统的了解性别模糊的历史脉络,拓宽设计思路。

2 性别模糊现象的起因

2.1 受战争及安全因素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各国采取“全民皆兵”的模式,所有男性几乎全部奔赴前线参与作战。战争大规模地摧毁了生产劳动力。超过3000万人在战争中死亡或受伤,主要是中青年男性。此外,因战争导致的饥荒、灾难和瘟疫也造成约1000万人死亡。在此期间,工业和农业生产大幅下降。欧洲大陆国家的生产下降了大约50%[8]。在此背景下,1918年军火工厂成为英国女性的最大的雇主。英国军队80%的武器和炮弹都来自于这些女工。她们必须处理三硝基甲苯的一种化学化合物,被用作军需爆炸,这种物质会导致她们的皮肤变黄,她们冒着生命危险接触有毒物质,因为没有充足的防护服和严谨的安全防护意识,这使得大约有400名妇女死于接触过量的TNT,在此背景下,妇女对服装以实用安全为主。

紧接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全世界人民在长达6年的战争中饱受折磨。战争期间由于物资紧缺,妇女们在穿衣打扮上也自顾不暇,以方便、实用、耐穿的服装为主,“工作服”“制服”成为了当时女性最普遍的装束。二战期间,物资非常紧缺,面料限量供应使女装款式变得紧且短[9]。这直接影响了20世纪40年代的服装风格,为了节省布料将袖子、领口和腰带的宽度调窄。女性裙子的褶皱数量也被限制,裙子被缩短到膝盖。战争赋予了这一时期的女性作为男性的责任和工作,并使她们脱下紧身连衣裙换上男士衬衫。当时的服装类似于军服,宽大的肩部和收紧的腰给人一种“力量”的感觉,与过去女性的阴柔相比非常具有男性的刚强之气。因此,女装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裙长缩短,所有装饰化繁为简,简便又实用的男性式女装在女性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代表了女装性别模糊现象开始萌芽[10]。

2.2 受经济不景气因素影响

英国和法国作为主要参战国,经济实力受到极大减弱。大量的财富在战时被消耗,工农业生产力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它们被美国和日本边缘化,对外贸易逆差扩大。从1914到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对外贸易赤字累计达21.34亿英镑,英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累计达68.6亿英镑。在同一时期,法国的对外贸易赤字达到了622亿法郎,政府财政赤字累计1445亿法郎。战败国德国,不仅在战时耗尽了财力,失去了所有的外国投资,而且在战后也失去了领土和所有的殖民地,进一步被削弱。到了1923年,欧洲陷入了通货紧缩的泥潭。在此期间,英国的物价上涨率为159%,法国为411%,意大利为582%[11]。

可以看出,战争的巨大创伤使战后各国的经济都处于十分低迷的一种状态,战胜国通货紧缩导致失业率增加,战败国通货膨胀导致国民生活举步维艰。在此背景下,大多人选择购买成衣,选择购买高级定制的人减少。1929年10月经济危机突然在美国纽约爆发,宣告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到来。经济危机使高级时装业顾客人数锐减,许多服装店被迫歇业,加上二战带给经济的双重打击,使得女装向机能化的男装靠拢,实用的男性味很强的现代装束—军服式女装风靡全球。战争又再一次加快了女装的现代化进程,同时也模糊了男女着装上的性别界限。

2.3 受妇女解放运动影响

由上所述,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战争对欧洲的破坏性极强。它导致了许多欧洲国家破产或无力偿债,青壮年男子参军,女性离开家园走上社会,出去工作挣钱养家。相应而来的,女性也开始重视社会地位,不再是男人的“附属品”。因此,妇女的地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与此同时,也加快了女性服装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奢华风格退出历史的舞台。稳定的欧洲高级时装市场被第一次世界大战严重打乱。在这动荡不堪的时期,不管这些带羽毛、宝石的服装多么稀有珍贵,没有什么比食物更重要。与此同时,富人们也没有了炫耀财富的欲望,他们完全忘记了奢侈。因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们对奢侈品的狂热追求。

同一时期内,长裤也走上历史的舞台。在欧洲,穿裤子曾经被认为是一个道德问题,如果女性敢向丈夫以外的男人露出大腿的皮肤,她们的声誉将会受到玷污。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许多女性选择外出工作。裤子方便活动,很快融入女性的日常生活,这一现象在现代西方服装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2]。战后,以美国为首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女权运动,女性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与男性相近的参政权。越来越多的女性因职业原因得到了经济方面独立,强化与发展了男女平等的思想,女装上出现了否定女性特征的新样式。

3 服装中性别模糊现象的阶段划分及特征

在服装的性别模糊现象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与服装设计的契合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资料文献进行归纳,可以将性别模糊现象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3.1 第一阶段:20世纪20年代—50年代

主要特征是女装男性化。这一时期女装中逐渐融入男性元素,对象群体主要是青年女性、职业女性和一些时装表演。具体而言,战争使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性劳动力越来越多的补充到社会各个部门,这使得女性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掀起了女性解放运动的高潮。那些走出闺房的女性冲破传统封建的思想禁锢,开始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把装饰繁琐的传统重装摒弃。女性从限制肉体的紧身胸衣中被解放出来,回归女性自然的肉体形态,向着另一个方向演变,即否定女性的特征,像男性靠拢。在日常生活中,年轻女性的服装中出现了把胸部故意压平,臀部被束得很紧,腰线被放松且位置被下移到臀部附近。整体形态为长形且没有明显的起伏感,由于这种形态很像未成年的少年体型,故被称为“男童式”(如图1(左))。一战后,巴黎高级时装界来到了20世纪来第一次鼎盛期。职业女性越来越多,香奈儿一生都在为职场女性“杰尔逊奴”们创造尽可能造型简单化、质朴化的服装,因此香奈儿被称之为“运动型之母”。她是20世纪巴黎时装界独一无二的女王。人们将这一时期称为“香奈儿时代”,她对现代女装的发展与形成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这时出现了把男性用做内衣的针织面料运用到女装上,去掉繁重的装饰,整体简约时尚。裙长缩短到小腿肚左右,不强调臀与腰,解放了女性被束缚的身体(如图1(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性地实现了女装现代化,军装元素的服装设计开始普及与流行。妇女们渴望战争的胜利,渴望亲人的平安归来,激发了大多数人崇拜英雄的心理,因此军装成为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寄托。战争爆发后乃至整个战争期间,女装已经彻底成为一种男性味十足且具有实用性的现代装扮,这时诞生了“军服式”(如图1(右))。这些服装被较多少女和青年女性所接纳,但仍未完全普及。

图1 女装男性化举例:(左)男童式,(中)香奈儿套装,(右)军服式

3.2 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主要特征是男装中女性元素的出现。这一时期女装中在融入男性元素的同时,男装也在一定范围内融入了女性元素。女性穿着富有男性气质服装的范围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男性穿着富有女性气质服装的现象也开始崭露头角。20世纪60年代,男女平等思潮普及,大量男装元素的涌出使女性开始追求舒适方便的裤装。圣罗兰先生的吸烟装便在这个时候诞生(如图2(左))。她将男装西服剪裁运用到女装上,干净利落的西裤改变了女性穿裙装的习惯。并不是完全把男装穿在身上,而是将马甲收腰、粗高跟鞋和修身烟管裤等细节融入,虽然乍看“吸烟装”像是一套男装女穿,但是很多细节都低调的展现女性身形的美。

图2 男装中女性元素的出现举例:(左)吸烟装,(中)红卫兵装束,(右)朋克风

这时国内也出现了性别模糊化的现象,即男装女装没有明显的界线,女装男性化现象进一步加深。当时国内生产领域内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使穿着工装成为一种荣耀,不带领章、帽徽的绿色旧军装,挎绿色帆布包,扎棕色的腰带,胳膊上带着红卫兵的袖章,脚穿一双绿色的解放鞋成为了这时最时髦对装束(如图2(中))。到了20世纪70、80年代,朋克摇滚成为文化生产的核心。男性开始穿着女性风格的华丽服装,画着夸张的妆容,留着长发,在舞台上肆意的宣泄叛逆(如图2(右))。当时的流行与时尚都被朋克摇滚赋予价值。这时出现了男女服装混穿的现象。荷叶边、透视等女性元素被运用在男装里。此时小部分的男装也正慢慢个性化地向女性化靠拢,并得到年轻人的追捧。

3.3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主要特征是男女装相互融合。这一时期的服装,男女元素进一步相互融合并逐渐走向大众视野。时代一直在发展,社会不断在进步,人们对于新事物的产生接受度越来越高,性别模糊开始在各大国际秀场上崭露头角。山本耀司的观念冲破了人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他的无色彩美学和廓形的创新也是对时尚界的一大冲击,是亚洲性别模糊时尚品牌的最佳代表(如图3(左))。他的设计风格一直是非传统的,不区分性别的。在以男装为基础的女装设计中,他喜欢用夸张的比例来掩盖女性的身材,在色彩上采用没有性别倾向的黑色,呈现出一种雌雄同体的无性美。2015年Vivienne Westwood秀场上出现了男性穿着裙装、蕾丝透视面料。女性穿着宽大的男性风格西装。男装采用色彩鲜艳的红色,女装则采用沉稳低调的卡其色系(如图3(右))。2016年Gucci秀场上出现了男性穿着蕾丝透视面料,上衣采用色彩鲜艳的绿色(如图4(左))。2021年prada秀场上男装在色彩上采用了明亮的黄色。男下装上采用了短裤、短裙的廓形设计,面料上有色彩丰富的印花(如图4(右))。此时,在青少年甚至中年群体中也都开始了穿着性别模糊服装出现在各种社交场合的现象。在性别模糊现象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它一直在不断地打破常规。性别模糊现象的出现与发展不单单只是为了服装的舒适性、美观性与实用性,它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现在人们越来越尊崇男女平等。设计者们不再简单粗暴地将男女服装进行明确的区分,而是将男性与女性的元素相互渗透进行设计。

图3 男女装相互融合:(左)山本耀司秀场服装,(右)2015年Vivienne Westwood秀场

图4 男女装相互融合:(左)2016年Gucci秀场,(右)2021年prada秀场

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该现象也愈发的普遍,从国际品牌GUCCI、CHANL到运动休闲品牌CONVERSE再到快时尚品牌ZARA、HM,一众风向标都你追我赶地发布性别模糊系列产品。国内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时尚媒体、品牌开始尝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UNVESNO(如图5)和BOSIE(如图6)。他们在设计上不再强调男女性别上的元素,而是整体采用overside的宽大廓形。男装一改传统沉闷稳重的深色,而采用轻快明亮的颜色以增加时尚感;女装则采用相对简约大方的黑白灰和大地色系,并运用经典的格子条纹等装饰丰富了服装的整体设计感。由此可见,性别模糊现象正慢慢从T台概念走向大众的消费市场。不仅寻求视觉上的男女通用,也注重穿着体验感,以从简的设计手法打破束缚和界限,传达热爱生活、自由、浪漫的主题,最终呈现出实用又具亮点的时装单品。

图5 UNVESNO品牌性别模糊化服装

图6 BOSIE品牌性别模糊化服装

4 服装中性别模糊现象设计三要素的特征

4.1 色彩

性别模糊现象的服装设计中色彩鲜艳大胆,最大限度地突出个性,体现自我的态度,不再由色彩去定义性别(如图7)。传统女性服饰多采用鲜艳、温柔、端庄的色彩来表现女性的可爱、活泼与温婉的感觉。而在现代性别模糊现象服装设计女装中则相反,采用褐色、黑色白色等饱和度较低的颜色来体现独立女性的个人魅力。现代性别模糊现象服装设计男装则大量地采用了很多鲜艳的色彩,如:绿色、粉色、红色等等。一改传统男性灰暗深沉的色调让单调的男装色彩生动了起来,体现不同的叛逆与个性。无彩色系(黑、白、灰)、带有光影效果的蓝绿色调、金属色等都可以用来表现性别模糊化风格。设计师们用各种色彩组合出个性大胆的搭配,传递着新的着装风格与弱化性别的设计理念。

图7 色彩要素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4.2 廓形

性别模现象服装的廓形设计主要体现在设计细节上,通常将女性服装苗条修长的轮廓运用在男装上,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将女性的柔和与男性本身的刚强相融合,减弱了传统男性的刻板印象(如图8)。去掉传统西服的厚垫肩,把裁剪的重点放在凸显男性本身的身体线条美。男性的肩部剪裁出现无袖、卷袖和荷叶边等女性元素,不同于往常的笔直肩部造型,使肩部线条自然下垂变得圆润和轻薄。在男装领型的设计上,则是趋于低领、V领设计,打造低胸的性感造型。女性服饰则多采用男装的处理方式,用加强肩部轮廓的形状减少省道的方式,打造整体偏利落板正的感觉,彰显女性的大气与独立,在廓形上以去性别的形式完成对女装的构成。当下的女装越来越趋向于简洁的廓形,设计师对两性的标志元素不断做减法,在廓形结构上多采用极简、随意的设计,突出舒适与自在的设计主题。

图8 廓形要素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4.3 面料

在服装中面料能够直观展现服装的质感与内涵(如图9)。在性别模糊现象中,男装通常会采用缎面、蕾丝等轻薄面料,运用面料叠加的手法展现灵动的感觉与多层次的变化,改变男性过去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将女性丰富多样的面料以及复杂的表现手法运用在男装中,例如:刺绣、钉珠等手法。女装则会采用厚重硬挺的材质去提升女性的刚强干练的感觉,改变女性过去给人一种柔弱的感觉,例如:尼龙、皮革、牛仔等面料。

图9 面料要素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5 结语

通过研究性别模糊现象的历史发展,我们可以发现性别模糊现象早在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萌芽。由于工业生产力中女性角色的提升使得简便又实用的男性式女装在女性生活中占据了主要地位,女装性别模糊现象开始萌芽。经济环境的不景气导致女装进一步向机能化的男装靠拢,又再一次模糊了男女着装上的性别界限。消费思想的转变强化与发展了性别模糊现象。通过本文分析,色彩、廓形、面料在性别模糊设计中分别起到突破传统色彩认知与性别之间关联,将传统男装与女装的细节处理进行了标新立异地融合,更有层次感更加形象化地模糊性别界限的作用。这些看似不符合常规的设计,从一个充满趣味的角度诠释了现代人们对于男女平等美好愿景的缩影,打破了男女之间不可跨越的鸿沟,为现代服装装设计提供新思路。

[1] 安妮•霍尔德. 性别与服饰——现代服装的演变[M]. 北京:东斱出版社,2000.

[2] 朱迪斯•巴特勒. 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M]. 宋素凤译. 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0.

[3] 哈里特•沃斯. 100个改变时尚的伟大观念[M]. 北京:中国摄影出版社,2013.

[4] 蔡建梅. 男性著裙的审美研究[D]. 杭州:浙江大学, 2012.

[5] 孙海洋. 论性别模糊的现代服装设计[J]. 现代装饰(理论), 2012, (05): 66.

[6] 杨淑淇. 现代中性别模糊化时尚现象研究[D]. 天津:天津工业大学, 2018.

[7] 王雨康. 网络流行语“娘炮”折射的性别偏见[J]. 新闻研究导刊, 2018, 9(22): 87+89.

[8] 黄光耀. 略论一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化的曲折发展[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报, 2016, 32(08): 62-68+ 124.

[9] 剪权荣. 二战时期法国女装结构特征研究[D]. 北京:北京服装学院, 2018.

[10] 李当岐. 西洋服装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1] 李琮. 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发展史略(上册)[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12] 史晶晶. 裤子的性别——浅析西方女式裤装发展史[J].山东纺织经济, 2009, (04): 103-105.

Analyses of the Formation, Evolu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Gender Ambiguity in Clothing

SHI Hua-mei, HUANG Jie-ming

(School of Fashion,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3, China)

The exca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urrent clothing can provide better conformity to the consumer needs. In this regard, this study employed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investigation and case analysis to systematically mine gender ambiguity in the fashionable clothing, as well as to comprehensively conclude the historical context, evolution stages and cloth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ender ambiguity culture. Results propose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ccompanied by the variations of productive roles of the male and the female during the war resulted in the occurrence of gender ambiguity. This phenomenon underwent three main stages, including male elements in female clothing, female elements in male clothing, and the blend of male and female elements. Gender ambiguity phenomenon can be incarnated by the three aspects of color, version and fabric. This study aimed to provided practical fundamental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gender ambiguity.

gender ambiguity; color; version; fabric

黄皆明(1972-),男,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功能性服装与服装技术创新.

TS941.2

A

2095-414X(2022)06-0075-06

猜你喜欢
女装男装现象
陈海露服装设计(作品)
男装流行面料
女装流行面料
女装风格与细节
男装风格与细节
它们离“现象级”有多远
2017年春夏男装周的女装风景
男装流行面料
女装流行面料
你能解释下面的现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