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敷在静脉炎中的研究进展

2022-12-27 23:28:21底佳曼常丽娟
全科护理 2022年22期
关键词:静脉炎中药化疗

底佳曼,常丽娟

静脉炎是插入外周静脉的静脉导管最常见的并发症[1]。症状和体征包括疼痛、红斑、发热、肿胀、硬化、化脓或者可触及静脉条索[2]。目前静脉炎发病率为0.5%~59.0%[3],远超输液护士协会(INS)规定的静脉炎发生率≤5%[4-5],并且在接受静脉治疗后的病人中患病率为20%~80%[6]。中药外敷作为中药外治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将中药加工后贴敷在特定部位或者腧穴上,具有中药和腧穴的双重作用[7]。静脉损伤增加病人的身心痛苦、治疗费用,影响护理质量的提升。近年来,中医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外敷在静脉炎的研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经济适用、疗效显著等优势。现从静脉炎中医病因病机、分级以及中药外敷在静脉炎中的研究进行综述。

1 静脉炎中医病因病机

化疗性、机械性等静脉炎在中医古籍中并未记载,根据中医辨证分析,属于中医学“脉痹”“恶脉”“青蛇毒”等范畴,《素问·痹论》“痹在于骨则重;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8]。中医学认为,导致静脉炎的原因是穿刺伤、留置导管刺激或局部脉络血行不畅等[9-10]。“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畅、津液输布受阻导致胀痛;瘀血内蕴,蕴久化热,则局部发热;脉络损伤,血溢肌肤或血热内蕴则局部发红。其发生机制是气血瘀滞,热毒凝滞于血脉,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

2 静脉炎的分级

静脉炎的分级标准: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INS)2016年版《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将静脉炎分为5级[11]。0级:没有症状;1级:穿刺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穿刺部位疼痛伴有发红疼痛、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其长度≥1英寸,脓液流出。

3 中药外敷在静脉炎中的研究

临床上中药外敷是治疗静脉炎最常见的一种方法,药效的发挥主要依靠中药自身的渗透性作用于局部受损皮肤,以改善循环、活血化瘀来缓解疼痛等症状。静脉炎的中医外治方法,大致可以划分为膏剂、散剂、酊剂、中药外敷联合其他疗法等。

3.1 膏剂 中药膏剂属于透皮药物[12],药物发挥作用的途径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13]。仅有少量的经过透皮吸收,其药物发挥全身作用是通过穿透表皮吸收进入血液[14]。中药外敷可以通过局部的微调作用,产生抗炎、镇痛和消肿的作用。熊娅萌等[15]随机将92例静脉炎病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金黄膏外敷)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6例,观察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金黄膏外敷对提高静脉炎病人治疗效果的重要性。刘慧琳[16]探讨了加味硝黄膏外敷治疗高渗液致静脉炎的疗效,结果显示:对照组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马铃薯外敷,试验组采用加味硝黄膏外敷,结果表明加味硝黄膏治疗高渗液致静脉炎疗效较好,能减轻局部组织的水肿,具有活血祛痛的作用。赵伟琼[17]用四黄消肿膏由白蜜调制外敷留置针致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其主要成分姜黄清热解毒、抗炎抗过敏;芙蓉叶可解毒消肿、凉血止血;生大黄可泻火解毒、收敛生肌;甘草具有消毒、缓和药物烈性的作用,多药合用,效果良好。张爽等[18]将芒硝、独活、生草乌、冰片、生天南星等组方制成中药软膏,于静脉留置针输液结束后将镇痛膏外贴于静脉炎患处边缘2 cm,每次2 h,每天2次,疗程为4 d,消炎镇痛膏治疗留置针静脉输液致感染性静脉炎的疗效较好,可改善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何石燃[19]采用复方蛇鳞草膏(蛇鳞草、三角草、冰片、山芝麻等)对静脉炎进行治疗,具有药效快、镇痛明显、不良反应轻等优势,联合规范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胺碘酮致静脉炎病人疼痛症状。治疗时将复方蛇鳞草膏外敷于患处,效果较好。唐凤等[20]认为,将适量茶黄膏外敷于患处,使用荷叶包裹,外敷无菌无渗透性敷料,再用无菌绷带缠绕患肢能够治疗机械性静脉炎。但未能检索到关于中药膏剂治疗静脉炎的外文文献。由此,可认为中药膏剂治疗静脉炎的确切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

3.2 散剂 中药的基本剂型包括散剂,是药物被粉碎、搅拌均匀,制成粉末状制剂。它具有便捷性、高效性、性价比高等优点[21]。散剂降低了固体物质的吸收速度,药效发挥快,临床效果显著。王美春等[22]通过观察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证实如意金黄散加蜂蜜外敷治疗机械性静脉炎起效快,费用低,其治疗效果优于硫酸镁湿敷。陶南娟等[23]观察冰肌散外敷治疗多西环素所致静脉炎的效果,结果表明,用冰肌散外敷局部治疗效果优于温水热敷。仲爱华等[24]认为,由三七、苏木、丹参、姜黄、桂枝、延胡索、茯苓、赤芍研磨成粉状加入黄酒搅拌成糊状,应用于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疗效良好,可促进红肿消退、疼痛减轻,无不良反应发生。袁亚琴[25]用散结化瘀散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损伤,发现其可清热解毒、化瘀散结、消肿止痛。结果显示:自拟散结化瘀散外敷治疗肺癌化疗性静脉炎效果显著,且成本低、取材方便、病人容易接受,也可作为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用药。香连金黄散由白芷、生天南星、黄柏、木香、天花粉、生半夏、厚朴等组成,王晓艳等[26]研究其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认为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生肌、行气止痛的作用,外加蜂蜜可达到快速消肿、消炎的作用,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再辅以专业的血管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疗效。目前临床上采用散剂防治静脉炎的研究都是小样本研究,且药物的使用时间存在差异,有待研究者今后进一步探讨、选择合适的用药时间,以便于药物发挥最大的效应。

3.3 酊剂 中药酊剂是一定浓度的乙醇中放入适量的中药材溶解、浸泡或融合而成的澄清样液体物质[27]。酊剂药效的发挥主要通过表皮传递至真皮层或由皮脂腺、汗腺等吸收,直达病变部位,达到缓解病人症状的效果[28]。于乐[29]的研究发现,将其主要药物碾碎,加以75%乙醇调制,然后湿敷于患处,其甘露醇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使用单纯乙醇湿敷的低。黄玉青等[30]的研究发现,将其主要药物捣碎,加以乙醇浸泡,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加入冰片湿敷于患处,其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较使用肝素钠乳膏的低,与袁夕风等[31]研究结果一致。谢华灵等[32]使用黄马酊(黄连、马钱子)联合复方芦荟乳治疗胺碘酮所致静脉炎,早期用药,虽然对于静脉炎的症状有显著的改善,但是文献中早期预防用药观察组仍出现6例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0%,与邓彦等[33]研究结果不一致。因此,尚不能明确黄马酊联合芦荟乳治疗静脉炎的预防效果,需进一步的探讨。刘岩等[34]探讨中药酊剂对静脉炎的治疗效果,观察组外敷中药酊剂,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两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中药酊剂能明显保护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提高静脉炎的治愈率。但目前使用酊剂治疗静脉炎主要研究集中在化疗性静脉炎,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酊剂对于机械性、感染性静脉炎的效果。

3.4 中药外敷联合其他疗法 中药联合中医技术在临床上治疗静脉炎的效果优于单纯用药,应推广应用。赵春香等[35]将100例输液性静脉炎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干预组用中药外敷联合光子治疗仪,结果显示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顾锦花等[36]将300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病人分为A组(加热保护套热敷加中药外敷组)、B组(加热保护套热敷组)、C组(热水袋热敷组)各100例,治疗后,依据静脉炎的分级标准,A 组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B 组和 C 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加热保护套热敷联合中药外敷能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江丽萍等[37]分别应用艾灸联合中药四黄散外敷和50%的硫酸镁湿敷治疗静脉炎病人,结果说明艾灸借助热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将四黄散药物渗透到肌肤,消炎、消肿效果优于单纯硫酸镁治疗,有利于病人满意度的提升。吉美红等[38]采用通脉散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治疗总数46例,治愈43例,好转2例,无效1例。中药通脉散外敷联合远红外线照射,通过热量的传递,使外敷药物达到一定的温度,渗透到皮肤深处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目前临床上中药联合中医技术的临床研究较少,缺少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究联合治疗的效果。

4 展望

静脉炎是静脉治疗中较常见的并发症,现西医多以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外治法具有普遍优势。中药外敷疗法通过调节局部血液循环以及内皮细胞功能等,降低炎症反应,修复生肌,改善受损部位症状。膏剂、散剂、酊剂、借助艾灸以及红外线照射,进行温度的传导,调节相应的经脉穴位,促使局部静脉炎症状的恢复。中药外用渗透性较好,直达病灶。对于中药外敷的时间、次数以及敷料的厚度今后需进一步的规范。

静脉炎在临床上引起医生和护士的高度关注,对于静脉炎的护理、预防和治疗都需进一步挖掘中药外敷的价值,建议今后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但是静脉炎分级标准的应用并不统一,临床客观量表匮乏,不能根据病情进展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临床上缺少中药对血管影响的基础研究,也未对出院的病人进行随访观察。今后研究中应强调与其他学科联合,使用超声等客观仪器来判断结果,避免直接的肉眼观察。根据“治未病”原则指导,应推广静脉炎分级标准在临床中的应用,根据不同分级采取有效、个性化的治疗,早预防早治疗,减少对皮肤的损伤。进一步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静脉炎的治愈率、提升病人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医药在护理上的优势。

猜你喜欢
静脉炎中药化疗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12-01 11:19:40
中药涂擦联合TDP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8:32
骨肉瘤的放疗和化疗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金桥(2020年7期)2020-08-13 03:07:00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基层中医药(2018年6期)2018-08-29 01:20:20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跟踪导练(二)(3)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癌症进展(2015年6期)2015-03-11 14:56:57
聚维酮碘治疗药物性静脉炎1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