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九寨沟生态环境局 桂嘉
大气污染是一种危害性较强的污染问题,不仅会影响环境质量,还会影响人体健康。常见的大气污染包括粉尘、硫化物、氟化物等,这些有害气体会破坏臭氧层,造成紫外线辐射量增加、环境温度提升等问题,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有极大的威胁。所以,要深入分析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通常,人为污染是最主要的污染因素,包括工业生产、尾气排放、施工粉尘等。为了有效控制大气污染问题,需要采取有效的环境监测措施,全面掌握大气环境现状,并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污染源头与原因,然后制定科学的治理和预防方案,促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我国十分重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为了解决此类问题,需要通过环境监测掌握大气环境状态,然后制定治理方案。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应该先明确监测对象,然后选择对应的技术手段。我国主要对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物进行监测,先进行布点采样,然后分析样品获取数据信息[1]。将监测区的污染源、地形、气候等因素作为基础,综合分析实际监测中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通常采用定期监测的方式。结合大气污染特征选择监测对象,我国主要监测二氧化硫、一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也会监测二氧化氮、碳氢化合物等污染物。
大气污染环境监测的方法主要采取计量法、红外吸收光谱法、电化学法三种方式。在监测固体颗粒物浓度的过程中,计量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监测方法,先使用采样器收集样品,利用采样器的滤膜将空气中的颗粒物过滤出来,将监测的颗粒物拦截,然后进行监测分析。如果要监测污染物的数量和浓度,则可以采用红外吸收光谱法,该方法利用电池辐射原理进行监测分析,准确性比较高,即使电压不高,该方法也可以实现监测目的,可以在易燃易爆的高危地区应用该方法,具有安全优势[2]。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也很强,即使在很强且长期的信号干扰下,也可以保障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监测二氧化硫、甲醛等污染物,可以采用电化学法,可以起到絮凝、氧化等作用,这种方法在大气和废水监测中都可以应用。
在监测技术不断完善的背景下,监测方法也随之更新。例如,烟尘监测子系统是当前比较常用的一种监测系统,可以实现自动监测、自动采集,运用β射线法、电荷法等技术原理。β射线法就是利用采集好的颗粒物样品,在滤纸上使用β射线照射,根据射线系统情况判断分析。这种方式可以在质量浓度测量中应用,需要先进行采样,数据的代表性较差[3]。电荷法根据烟道中的颗粒物与探头摩擦生电的原理达到监测效果,不仅方法原理简单,而且使用成本较低,但是结果准确性较差。所以在实际监测的过程中,应该根据监测的要求和目标选择恰当的监测方法。
大气环境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不仅变化的速度比较快,而且变化的形式也比较多。采取有效的大气环境监测措施可以掌握大气污染源头,结合污染类型作出分析,然后选择恰当的污染治理手段,避免污染问题进一步恶化。也可以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分析潜在的污染隐患,然后及时采取预防手段,避免污染的发生[4]。在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下,可以提升污染治理的效率和预防效果,有效减少污染治理的投入成本,并且得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可以改善大气环境[5]。
在工业社会中,工厂数量在不断增加,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工业排放逐渐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工业生产企业缺少环保意识,在生产的过程中,侧重于提升经济效益,所以可以采取多种控制成本的方式,对技术和设备的投入较少,导致生产环节、生产方式比较落后,生产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大量污染物,且没有经过处理就对外排放,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生态环境部门通常会随机监测或定期抽查辖区内的工业企业,确认生产排放和污染情况,分析是否存在超标排放的情况,并且及时确定污染源头,然后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6]。针对违规超标的企业,执法部门会根据法律规范实施处罚措施,要求在限期内完成整改,如果问题严重,甚至会依法直接查封,避免污染物大量排放污染周边环境。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我国在环保工作中总结了丰富的经验,并且结合经验和理论知识构建了完善的数据体系,可以为大气污染监测与分析提供明确的指标要求。在环境监测中污染因子数据超出指标范畴时,相关部门还应该根据数据的波动变化分析潜在的环境事件,探索大气污染源、污染因子,分析引起污染问题的主要原因。如果因为企业违规排放造成周围环境污染,则执法部门应该依法调查企业经营和排放情况,并且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环境监测数据作为最直观的证据,可以精准确认企业违规排放、污染环境的行为,避免不必要的辩解和纠纷,确保了环境质量和周围居民的权益[6]。不仅如此,数据依据对企业也有较大的威慑力,使企业有明确的行为依据,可以严格按照数据指标采取减排工艺,严格把控污染物排放量,避免因为超标排放被法律制裁。
环境监测可以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通过监测数据掌握环境状态,及时发现潜在的污染隐患,可以避免群众因大气污染受到伤害,保障居民的权益和健康。在突发性环境事故出现时,可以对污染大气的主要因子进行监测,为各个单位和部门相应事故提供依据,保障治理、预防等手段的有效性,尽快控制突发环境事故,避免危害和影响范围扩大。在事故处理结束后,也要持续监测区域内的污染因子,并且向社会公示监测结果,使社会各界可以了解区域的污染问题和污染现状。在完成治理工作之后,将达标数据再次公示,稳定社会情绪,同时确保群众的健康与生命安全。
为了提升大气污染治理效果,必须要充分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根据国家出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落实监测工作。工程项目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在工程项目验收环节中,需要采取验收监测措施,及时发现工程中潜在的污染问题,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保障工程排放符合标准要求,避免环境污染问题[7]。应该综合评估企业使用的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如果企业中存在设施落后、污染物处理不当、减排工艺缺失等问题,应该依法采取处罚措施,并且监督企业及时进行整改和优化。一方面,要改进减排工艺;另一方面,要引进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在整改之后也要进行持续监测,确认企业整改是否到位,通过监测分析了解企业污染物排放量是否已经达到标准,如果依旧不符合标准,则需要继续整改,严重时甚至需要查封。
所谓对比监测,就是采集当前的大气监测数据与往期的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制定污染报告,了解大气环境污染现状,精准掌握污染物含量以及企业超标排污的情况,然后采取对应的治理措施、监管措施和整改措施。尤其要加强企业、工厂、工程的监测与管理,提升执法能力和执法力度,并且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利用监测数据对比教育企业,提升企业的环保意识,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超标排放的情况[8]。也可以采用在线对比监测的方式,对自动监测的准确性、真实性进行判断分析,了解企业日常的运行与维护情况。应该根据国家出台的行业标准以及自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用同步采样分析的方式,对固定污染源废气监测设备的监测结果进行检验。主要对氧化硫、颗粒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流速、湿度、温度等。
除了工业生产排放外,移动排放也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常见的移动排放为机动车辆,汽车尾气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超标排放会污染大气环境,进而带来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环境问题。尤其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情况下,汽车数量不断增多,城市大气环境日益恶化,不仅影响能见度,还会危害居民健康。所以,要采取有效的移动监测手段,监测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如果出现排放超标的车辆,要及时从市场中撤出,通过工艺改良减少排放。可以采用日常监测、定点监测、定时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从不同的角度获取数据信息,使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对大气环境有更加全面、直观的了解,进而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理措施。
从当前的发展情势来看,我国大气环境状态并不理想,污染治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在实际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将环境监测作为基础,根据监测结果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首先,要采取区域性的监测手段,了解各个区域、城市的大气污染情况和变化特征,各个城市和区域之间往往存在环境差异。例如,监测表明,长沙大气污染问题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春季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NO2和PM10,春末的主要污染物为O3;夏季同样也会受到O3的影响,在夏季末主要污染物为PM2.5;秋季也会受到PM2.5的影响,中后期的污染物主要为NO2和SO2;冬季最常见的污染物为PM2.5。
可见,不同季节的污染源不同,带来的污染问题也不同,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也要通过环境监测掌握污染源、污染物的变化情况,然后调整环境治理措施,保障污染防治的有效性。以颗粒物污染治理来说,可以采用除尘器减少颗粒物[9]。根据环境监测数据结果分析污染程度,然后选择不同型号和不同规格的除尘器,确保除尘效果符合环保要求。同时也要对工作效率、经济成本、占地面积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确保设备操作简便,同时可以长期使用。要结合环境监测结果制定治理方案和目标,然后设置除尘器应用参数,包括处理效率、压力损失等参数。除尘器有离心除尘、过滤除尘等多种类型,主要针对不同力度的颗粒物进行清理,投入成本存在差异,在选择时应该综合多项要素对比分析。
在大气污染治理和预防的过程中,应该发挥政府部门引导和调控的作用,不仅要出台相关的整理方案和政策方针,还要完善法律法规,利用法律规范约束排放行为,减少大气污染事件,全面提升环境治理水平。一方面,应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发挥网络平台的作用,向社会公示环境监测结果,提升企业和居民的环保意识,并且大力宣传环境防治工程、大气污染危害等内容。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环保事业,鼓励居民协助政府和环保部门监测污染排放情况,如果发现违规排放行为,要依法向有关部门举报;另一方面,要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对城市污染、区域污染等问题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从源头上进行约束治理。要建立更加优秀的环境监测队伍和执法团队,环境治理部门和监测机构可以形成合作关系,根据监测机构提供的监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源和影响因素,然后制定大气污染治理和预防策略。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法律规范,对机动车船排放、环境监测、燃烧污染等作出了明确的规范要求,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
综上所述,在大气污染治理的过程中,环境监测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为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信息和数据依据,也可以实时掌握环境变化动态,为污染预防、环境保护提供有力依据。所以,要采取有效的环境监测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强化治理手段,既要完善技术手段,还要健全法律法规,从预防和治理两方面着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