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路径研究与实践探索

2022-12-27 21:47:40施振莲
北京教育·高教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青年教师政治教育

□ 文/施振莲

“双一流”建设需要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作为支撑。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力量。青年教师的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做好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工作,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师德高尚、本领高强、对高等教育事业有强烈使命感的青年教师队伍,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重要意义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是彰显高校办学治校水平的“软实力”,也是高校党组织必须落实好的硬任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第一,加强青年教师政治引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青年教师作为高校师资队伍和教育教学的生力军,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强的示范和引导作用,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就是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引导广大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以实际行动践行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第二,加强青年教师政治引领是增强高校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必然要求。政治引领力是检验党组织政治功能的重要标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强调要“对师生员工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青年教师群体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加强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就是要让青年教师在党组织的引领下,深刻领悟“国之大者”,持续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将听党话、跟党走与为人、为学、为师有机统一起来。

第三,加强青年教师政治引领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必然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普遍具有高学历,具有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对前沿研究动态关注度高、理解接受快,为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注入了新鲜活力。但囿于成长环境、经验阅历等主客观因素,青年教师在政治立场、师德师风、育人本领、学术诚信等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磨砺与提升。加强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就是要让青年教师系好 “第一粒扣子”,实现思想进步与职业成长的“双提升”,助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路径研究

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是高校党组织教育引导与青年教师自主选择和认同的互动过程。加强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必须充分考虑思想活跃、知识和理论水平高、对新事物的学习接受能力强、受多元文化思潮影响更加直接以及教师岗位的责任重大等特点,强化高校党组织的主导作用,突出青年教师的主体地位,将政治引领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师德师风培育相结合、与支持事业发展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第一,以真理力量感召人,在立德树人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要紧紧抓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切实加强政治培养和政治吸纳,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针对性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组织青年教师学习党的理论创新历程,开诚布公地向他们介绍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高等教育的有关部署要求,引导他们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着力以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通过组织国情考察调研、开展社会实践、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等方式,引导高校青年教师从政治上看教育,在实践中深化对“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认识和理解,清醒地认识到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伟大征程中自身所担负的“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与职责担当。

第二,以高尚师德引领人,在师德师风建设中突出政治主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属性,决定了政治素质是青年教师队伍的首要素质。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培育,要突出政治观的主导性作用,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第一标准,将“四有”好老师教育贯穿融入师德师风建设的始终。要教育引导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中讲政治,时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主动把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融入教育教学,自觉在课堂教学、论坛讲座等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原则。建立健全高校各级党组织把好政治关、师德关的体制机制和程序办法,严格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考察,将相关要求在教师聘用合同中予以明确,纳入岗位聘任、职称评审、导师遴选、课题申报等工作中,对政治信念、纪律规矩、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实行“一票否决”。

第三,以职业发展服务人,在践行“四个服务”中提升专业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要持续健全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制度,让青年教师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强国伟业中实现个人职业理想。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结合学科发展、学术研究和个人成长需要,按照“一人一案”的要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及时吸纳优秀青年教师加入高水平教学团队和学术创新团队,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质。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引育用留的体制机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坚持破“五唯”、有作为,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和实现价值提供保障。坚持高等教育“四个服务”的价值追求,引导青年教师心怀“国之大者”,用学术讲政治,结合个人专业领域了解和研究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将钻研业务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第四,以贴心关怀凝聚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引领实效。高校党组织要积极创造条件,在关心关爱中增强政治引领的效果,使青年教师敢于有梦、坚定理想、潜心学术,有用武之地、无后顾之忧。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青年教师、与青年教师谈心谈话、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制度,畅通青年教师意见建议和利益诉求表达的渠道,及时发现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上面临的困难,帮助解决住房、收入、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注重发挥老教师的经验优势,通过“结对子”“传帮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的业务指导和成长支持。同时,针对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生活工作压力大的现实情况,对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给予更多关注,通过建立相关教育咨询机构、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等,加强心理疏导,为青年教师的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的实践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领航工作站为例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8 年9 月成立青年教师领航工作站,以“厚植沃土育人才、青椒领航新一代”为目标,通过组织实施“材苑青椒”聚力工程和“引领、育才、凝聚”三项行动,着力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发展支持,在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助推“一流学科”建设等工作中取得了明显进展,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经验,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两轮均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通过建设青年教师领航工作站,为做好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引领、培育“又红又专”的青年教师队伍提供了有益探索和经验参考。

第一,实施“引领行动”,高扬旗帜强化思想“骨密度”。青年教师领航工作站利用每周四下午3:20——4:50的固定时间,组织青年教师集中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教师队伍和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探索形成了以自学、导学、辩学、践学和“领导讲政策、专家讲理论、榜样讲事迹、校友讲贡献”为主要内容的“四学”机制和“四类四讲”理论学习模式,突出感染力和实效性,深度激发青年教师参与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新入职青年教师每人配备学术导师和政治导师“双导师”,分别由知名教授和学院党委班子成员、系所支部书记担任;每年举办青年教师暑期学校,组织新入职青年教师赴革命老区进行体验式实践教育,接受革命传统与理想信念教育。高度重视做好青年教师的政治培养和政治吸纳工作,建立学院领导常态联系培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制度,更好地实现对青年教师积极分子的思想引领和政治吸纳。

第二,实施“育才行动”,以才育才亮化成才“金名片”。领航工作站立足培养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广阔国际视野、深厚学术功底的高素质专业化青年教师队伍,加强对骨干教师的精准选育和靶向施策。搭建“讲座、研讨、沙龙、工作坊”“四位一体”助力载体,着力打造青年教师学术交流提升、思维交互碰撞、学科交叉融合的成长平台,为青年教师的创新创造和学术发展营造了“开放、包容、合作、进步”的良好氛围。坚持“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学术责任”的理念,以本科生全程导师制、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为抓手,引导青年教师在育德育人实践中用心从教、潜心育人。坚持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鼓励青年教师自主选择科研方向、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面向需求的应用研发,配备两院院士等资深教授担任项目导师,并在项目申报、计划评审等给予政策倾斜,在青年教师发展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推上一把”。近三年,学院累计10 名青年教师入选省部级以上人才项目。

第三,实施“凝聚行动”,以情感人优化成长“软环境”。领航工作站坚持把思想感情联系作为基础工作,把政治引领和感情联系结合起来,通过建立院领导联系青年教师制度、组织“书记、院长与青年教师面对面”、开展青年教师需求专项调研等形式,搭建学院与青年教师经常性、常态化联系沟通交流平台,为学院党委提供“决策参考”。当好“后勤部长”,围绕青年教师的工作生活实际,以细致体贴的服务,增进青年教师对学校和学院的归属感。结合青年教师在开展科研起步阶段的实际困难,组织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论文教材撰写等专题培训和经验分享,提升学术规范性和项目命中率。联合工会、团委等力量,定期举办“青椒讲座”,开展运动健康、子女入学、养老保险改革等内容的主题分享活动;时刻关注“青椒健康”,积极策划趣味运动会、轻沙龙等活动,建立心理咨询和预警干预机制,健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开展“青椒联谊”交友活动,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猜你喜欢
青年教师政治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如何指导青年教师上好一节数学达标课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当代陕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06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青年教师如何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