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冬梅,毛秀莲,钟彩飞,罗银燕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 广东湛江 529632)
脑梗死属于临床常见脑血管不良事件,其病因为颅脑血管粥样硬化或血栓堵塞,其致死、致残率较高[1]。有研究认为,脑梗死严重损伤患者脑组织、神经功能,对患者自理能力、生活质量均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2]。脑梗死患者治疗后,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语言及肢体功能障碍,自理能力受损,在治疗结束后的康复期对照护有较大需求。家属为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在患者康复过程中有重要作用[3]。在护理人员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照护时,鼓励家属共同参与患者照护,有利于患者获得持续、专业的护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4]。本文旨在探讨护士-家属共同照护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者;②年龄18~80岁者;③患者、家属充分知情同意;④处于脑梗死恢复期者。排除标准:①非首次脑梗死发病者;②存在脑出血病史者;③脑梗死发病前存在认知障碍者;④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⑤存在意识障碍无法配合护理恢复者;⑥无家属可参与护理活动者;⑦合并恶性肿瘤者;⑧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⑨合并严重感染性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观察组51例。观察组男29例(56.86%)、女22例(43.14%),年龄(61.58±8.54)岁;病程(2.79±0.68)d;受教育年限(9.52±2.31)年。对照组男26例(53.06%)、女23例(46.94%),年龄(60.39±8.62)年;病程(3.01±0.75)d;受教育年限(9.87±2.3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中的相关伦理要求。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心理疏导、运动与语言功能锻炼指导、日常活动指导、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士-家属共同照护,具体方法如下。①心理疏导:脑梗死恢复时,干预人员与家属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家属进行情感表达,干预人员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家属悲观、绝望情绪,使家属维持乐观心态,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属照护支持。干预人员在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患者积累过多负性情绪,影响配合康复治疗。②健康知识教育:住院期间,干预人员对家属进行脑梗死恢复期相关知识教育,内容包括饮食指导、用药知识教育、康复训练知识、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家属为患者提供合理饮食,康复训练时看护患者,防止坠床、跌倒等事件发生。③康复训练:住院期间,干预人员在为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时,家属旁观学习。告知家属进行康复训练、语言训练时的注意事项,指导家属学习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的方法,与患者交流沟通中放慢语速,使用肢体语言进行表达,使患者表达内心想法,并给予支持、鼓励,以改善其语言障碍。干预人员协同家属进行患者日常生活护理、自理能力训练,监督、鼓励患者完成洗漱、饮水、进食等日常活动,指导家属为患者按摩肢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④出院后护理:出院后,由家属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学习的知识进行恢复期康复护理,包括协助患者进行运动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居家过程中,家属协助患者进行简单的四大关节运动训练,如床上蹬车轮、关节外旋、伸展等。患者居家过程中的语言功能训练,包括呲牙、鼓腮、弹舌等,每天为患者按摩。两组干预3个月。
1.3 评价指标 ①自理能力:采用基本生活活动能力(BADL)量表[5]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自理能力,BADL包括进食、洗澡、修饰、穿衣、控制大便、控制小便、如厕、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10个项目,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理能力越好。②认知功能: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6]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认知功能。MMSE涵盖定向力、即刻记忆力、注意力与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能力、视空间6个维度12个项目,满分为3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认知功能越好。③血栓风险程度:采用本院自拟的Padua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与护理单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血栓风险程度。其中Padua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共22个项目,满分为4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血栓风险程度越高。④吞咽能力:采用本院自拟的吞咽障碍评估与训练表评估两组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的吞咽能力。吞咽障碍评估与训练表共17个条目,满分21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吞咽能力越差。
两组干预前后BADL评分、MMSE评分、血栓风险程度及吞咽能力比较见表1。
脑梗死恢复期通常需要有效的康复措施,大多数脑梗死患者经住院治疗后选择出院,归家进行康复[7]。出院后,由于缺乏专业护理与指导,常导致自理能力低下,且由于脑梗死导致患者认知、语言、躯体等功能障碍,使患者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易导致其产生负性情绪,影响疾病康复[8]。由于脑梗死患者恢复期较长,无法长期住院进行康复治疗,而家属在患者居家期间承担主要看护作用。护士-家属共同照护通过指导家属共同参与患者护理,指导家属掌握基础脑梗死护理相关知识,可保障患者在居家期间获得科学的护理照护,有利于其康复[9]。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B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士-家属共同照护有利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自理能力恢复。究其原因:①家属参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照护后,在患者居家期间给予饮食管理,督促患者进行运动康复、语言训练、遵医嘱用药,有利于其改善症状,恢复自理能力[10]。②干预人员指导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向家属分享护理经验、方法,强化、纠正家属习得的知识,有助于家属提升知识水平,更有利于家属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行为,有助于恢复自理能力。此前,蔡艳玲等[11]研究认为,家属参与协同护理对患者自理能力恢复有一定帮助作用,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另一方面,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士-家属共同照护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认知功能有正面作用。其原因可能为:与家属在患者居家期间,对患者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管理,维持患者治疗依从性,避免患者病情迁延不愈,有利于防止患者病情恶化;且家属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康复训练积极性提升,有利于恢复患者认知功能。与朱俐俐等[12]研究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血栓风险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护士-家属共同照护能降低患者血栓风险程度。原因可能在于:观察组家属可通过按摩患者肢体,降低其血栓形成的风险。与何花等[13]研究结果一致。此外,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吞咽能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护士-家属共同照护可提高患者吞咽能力。可能与观察组家属能督促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使患者建立规律的训练行为,有利于患者掌握并坚持吞咽功能训练,使其恢复吞咽功能。与刘璐[14]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护士-家属共同照护在脑梗死恢复期护理中可促进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自理能力、认知功能恢复,降低血栓风险程度,提升吞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