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鹿泉区职教中心 李贵海
每年的毕业季,对于那些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初中毕业生来说,都会面临着一个无奈的选择,只能不情愿地报考职业学校。老实说,目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总体相比,无论是办学条件、办学水平都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因此,要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不仅要转变学生家长的思想观念,让他们理性看待职业教育,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意愿,选择最适合孩子的教育类型,同时国家也要从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扶持职业教育,打造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提供更多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助力他们拥有精彩的人生。
在很多人看来,报考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被普通教育淘汰的“失败者”。这既有我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在作祟,也有对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上中职学校没有前途的担忧。因此,多途径提升办学质量,让中职生学有所长、有盼头,就成为提升职业教育办学吸引力的关键举措。
为了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育人质量,教育部在中职学校开展了创建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和提质培优工程,河北省也在全省中职学校实施了“120质量提升工程”,旨在改善中职学校的办学条件,促进中职学校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进而打造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职教名校,促进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为首批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和河北省的“120质量提升工程”的品牌学校,石家庄市鹿泉区职教中心坚持多途径提升办学质量,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改革、学业评价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下厂实践、岗位练兵、与企业工人师傅拜师结对子等多种形式,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二是深化课程改革。根据企业岗位需要,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校本教材,共同组织学生岗位实习,共同进行学生评价,努力为企业提供符合岗位需求的优秀毕业生。三是形成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坚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带动专业、课程、师资和文化建设,逐步建成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社会上尤其是学生家长之所以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不高,关键还是因为中职生缺乏相应的升学通道,限制了他们的上升空间。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升入高等院校继续深造,将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如果让这些普通教育的“失败者”与高中生一起参加高考,必然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开辟多元化的升学通道,让有升学意愿的中职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也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就成为亟待破解的课题。
近年来,国家在拓宽中职生升学通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各学段职普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让有意愿的学生在中职学校与普通高中可以实现课程互选,学分互认,给学生更多的学习体验,拓展学生的人生发展空间,让中职生也有机会参加普通高考。二是给中职生提供多元化的升学选择,主要包括:单招考试、“3+2”大专班或“3+4”本科班、参加对口升学、参加全国或省级技能比赛取得优异成绩保送升入大学等形式。灵活多样的升学选择,使中职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能最大限度实现人生价值,也明显提升了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进一步增强了办学活力。
从鹿泉区职教中心近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学校招生规模逐年递增,一大关键就是学生有了多元化的升学通道,满足了升入高校继续深造的社会需求。2021年,学校有400多名学生升入高职院校,有的学生甚至还升入了本科院校,不仅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想,而且也让学生家长对他们的卓越表现刮目相看。
家长对职业教育心存顾虑,主要是担心孩子将来无法实现优质就业。要消除家长心中的重重顾虑,就必须要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上不断建立和完善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鼓励更多的职业学校与知名的大中型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发挥企业在办学中的导向作用,为企业培养和输送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用武之地,实现优质就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法规文件,为探索和创新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指南。
在办学实践中,鹿泉区职教中心不仅与十余家知名企业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展订单委培,而且还与合作企业实施联合招生、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企业领导或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到校举办文化讲座、接受学生到企业开展岗位实习、择优录用优秀毕业生等举措。这一系列举措不仅让合作企业尝到了合作办学的甜头,坚定了与学校开展产教融合、合作育人的信心,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优质工作岗位,促进了学生优质就业。电子电工专业毕业生孙儒被石家庄华燕科技有限公司录用后,虚心学习,刻苦钻研,先后发明四项专利技术,成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的领军人物,为企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此外,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低,工资待遇不理想也是学生和家长不愿意选择职业学校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国家不仅要强化对大国工匠、能工巧匠等高技能人才的激励制度,切实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更要打通职业学校毕业生在就业、落户、求职、职称评聘、晋升等方面的通道,吸引更多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职业技能,成为技能报国的建设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办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切实增强社会和学生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断提升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尊重和认同,就一定能让更多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脱颖而出,就一定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