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强,唐志强,梁佳梅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2021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昔日的一叶小小红船已成为今日的巍巍巨轮,究其根本在于其蕴涵的建党精神的领航远行。“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重要节点,全党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目的就是在学习党史中感悟思想精华,在为民办实事中开拓新局面。在深入学习党史的同时更应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重温红船精神正当其时、意义深远。站在新发展阶段,立足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基点,就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精准把握红船精神的内在特质,学深悟透“红船精神”的时代价值,以红船精神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
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作为中国共产党红色根脉的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形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2005年主政浙江的习近平同志首次深刻完整地将红船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习近平同志高度凝炼的总结,深刻揭示了红船精神所具有的真理性、人民性和实践性特质。
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起点。内忧外患的近代,一个又一个的“主义”和“学说”均未能为灾难深重的中国提供救国救民的方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持久影响力使其得以在中国更为广泛、更为完整、更为深入地传播,也让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在不断学习和研究中深刻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从中找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4]。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历史、中国社会发展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成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我们可以自豪地讲,中国共产党人不仅开天辟地建立了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中国共产党,而且一经成立便明确了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使命,成功开辟出一条前无古人的独特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也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熠熠闪耀真理光芒。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的精辟阐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5]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民情怀的伟大昭示。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6]自成立之日起,我们党就矢志不渝践行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牢牢地把“人民”二字铭刻心中,鲜明地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制定党的群众路线,坚定地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初心使命熔铸在自己鲜红的旗帜上,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坚持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历经百年风雨而基业长青,其根本就在于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始终以百姓心为心、以人民忧乐为忧乐,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拥护和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和人民的关系就好比舟和水的关系,“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取决于我们党能否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7]从长征途中“半条棉被”的暖心故事到推翻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从改革开放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纵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无论逆境还是顺境,无论处在什么历史方位,党的事业无论发展到什么历史阶段,我们党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本色,始终铭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永远做人民的主心骨,紧紧依靠人民凝聚起推动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实践的生动展现。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内化于自己的血脉之中,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苦难中铸就辉煌,于挫折后拨乱反正,矢志奋斗而不改初衷、赢得未来。正是无数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流血牺牲、前赴后继,我们才赢得一次又一次的胜利,才拥有今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大国形象,才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8]
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之钙”。一个走过百年历程的马克思主义大党因何风华正茂、永远年轻?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自己的理论纲领和奋斗目标中,时刻凝聚起全党同志的理想信念,以这种压倒一切强敌、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奋力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不断向前。我们党一以贯之善于从学习教育中汲取信仰的力量。从“三讲”教育到先进性教育,从面对新的风险考验下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再到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目的清晰明确,就是要守住共产党人的“信仰红线”,凝聚共同的奋进力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图伟业不断前进。
“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9]“红船精神”孕育了中国革命精神的基因,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穿越百年风雨,红船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激励人民创造美好幸福生活、助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所蕴涵的时代价值充分得到彰显。
经过持续奋斗,我们党如期兑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历史承诺,彻底摆脱了千百年来困扰中华民族的绝对贫困桎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们描绘了“十四五”时期到2035年的美好图景,中国正意气风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红船奋楫、破浪扬帆,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人同舟共济、风雨兼程,朝着远大目标奋勇前进。[10]当前,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着眼于“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带来了新考验。我国发展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在新的发展环境下,要把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就需要用红船精神作为精神支撑。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前进道路上,无论我们面对的是激流险滩还是惊涛骇浪,红船精神所展现出坚定的理想信念、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和顽强拼搏的先进作风,都能永远赋予我们迎难而上、敢于斗争、勇于开“顶风船”的气魄,赋予我们坚定制度自信、走自己的路、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强大信心,推动我们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更好地育先机、开新局。
始终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应有之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增加,特别是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些美好生活需要不仅体现在物质文化极大丰富的“硬需要”,也体现在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的“软需要”。红船精神所蕴涵的首创精神和奋斗力量,始终鞭策我们党忠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决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必然要求。当前,绝对贫困已经得到历史性地解决,但解决农村相对贫困问题、实现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重点。人无精神则不立;8年脱贫攻坚过程中所形成的“志智双扶”的扶贫机制展现的就是精神力量,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更需红船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红船精神内蕴的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能够更好地照亮人民群众朝着美好目标接续奋斗的光明道路,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思想武器,增强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胜信念。只有实现勤劳奋斗和必胜信念的“完美合奏”,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才能更上一层楼。
红船精神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发展的具有深厚时代特色的伟大精神。其自身的红色基因既凝结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上下求索而确立的理想信念,也承载着中华儿女的美好夙愿[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的鲜明主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们党要继续带领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完成民族复兴历史使命,仍需从红船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12]。
事物运动和发展需要推动力量,除外在客观推动力之外,个人内心的精神动力至关重要。从新时代的现实综合考量,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锚定2035远景目标,“红船精神”能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中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经过百年淬炼的“红船精神”价值意蕴更深,不断推动各项事业稳步前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红船精神”首开中国革命精神的先河,经过百年岁月积淀,愈充实、厚重而强大[13]。中国共产党特有的先锋队性质决定了其既是新时代“红船精神”最热忱的倡导者,也必然是最忠实的践行者。历史和实践昭示我们,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崭新起点和建党百年的重要节点,走好新时代龙江振兴发展新路,必须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船精神”,将其融入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新征程中,肩负历史使命,坚定信念信心,满怀奋斗豪情,以首创开拓、知行合一、赤诚奉献的新时代首创、奋斗和奉献精神成就伟大事业,推动新时代黑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谱写出奋进新时代的壮丽龙江篇章。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它所展现的是面对时代发展变化而勇于担当、勇于变革创新。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美好蓝图,需要我们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勇于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重任。
首创精神是勇立时代潮头、敢于争创一流的锐气和魄力,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理智要素[14]。“十三五”期间,黑龙江省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取得了各项事业的有益成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未解决的难题,在办成许多事关振兴发展全局大事的同时,也啃下了许多制约发展活力的“硬骨头”,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在新一轮东北振兴的大潮中,我省仍存在经济总量不大、发展速度不快、发展质量不优、内生动力不足等“痛点”问题[15],正面临着不进则退、慢进也退的严峻挑战。龙江面临的挑战更具复杂性、全局性,但龙江面临的机遇也更具战略性和可塑性[16]。我们清楚地认识到,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我省稳定良好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为我省振兴发展给予了广阔空间;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多次指示批示精神为现代化新龙江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正因如此,瞄定“六个强省”和“十个新突破”的蓝图目标,我们要在全面深化新龙江改革振兴中大力发扬首创精神。发扬首创精神不等于盲目蛮干,而是要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一般规律和原则方法,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正是因为把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原理和普遍规律,塑造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不断创新的发展逻辑,才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新路。
在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实践中,一是要积极主动适应新的发展阶段,毫不动摇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自觉融入新发展格局,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添动能,努力使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上的优势充分释放,实现高质量发展。二要继续解放思想,坚决摆脱制约改革发展的条条框框的束缚,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主体发展的营商环境,敢闯敢试、敢于担当,以新体制、新业态、新动能引领龙江走好全面振兴发展新路,把内生动力活力充分激发释放出来。三要把握和处理好“时”与“势”、“危”与“机”的关系,审时度势、抢占先机、化“危”为“机”,坚决守住黑龙江省作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地位,以加快推进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为着力点守好中国对外开放“北大门”,以推进农业现代化为契机带动各项产业的现代化,助力黑龙江各项事业在全国改革发展中担当“排头兵”,不断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局面。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奋斗才能创造幸福,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重要支柱。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新征程中,践行红船精神不能仅仅停留于口头之上,而是要知行合一,实事求是、埋头苦干,满怀奋斗豪情,脚踏实地、不畏艰险,奏响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时代强音。
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全部理论的灵魂和精髓,也是我们党永立时代潮头的重要传家宝。在“十四五”良好开局之下,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抓工作、作决策来说更需实事求是。实现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需要我们干事创业中首先就要始终牢牢把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同时将理论灵活运用于工作实际之中。其次,要持续深入抓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常讲“不抓落实,再美好的蓝图也不过是蓬莱仙境、空中楼阁”[17]。抓落实要善用用好调查研究这一工作方法,调查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解决问题,因而务必要做到真实、细致、精准、高效,通过深入实地调查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办法,真心真意“听民声、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暖民心”,彰显公仆本色。再次,要下大力气苦干实干。事实是真理的依据,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实干兴邦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内在精神的本质体现[18]。面对当前我省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更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明确问题导向,敢于攻坚克难,以苦干实干唤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责任担当,凝聚起为了信仰不屈奋斗的决心,以甩开膀子的韧劲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辉煌业绩。
执著坚守精神家园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红船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同根而生,都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之源。而植根于广袤黑土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独特地域优势的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党领导黑龙江人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与红船精神既一脉相承又源流创新,共同汇聚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的强大精神力量。因此,在弘扬和践行红船精神的同时,要大力继承和发扬龙江“四大精神”,并将其作为生动教材融入到我省的党史学习教育之中,在重温党史的同时,不断从中汲取信仰力量,在抚今追昔中激发昂扬斗志。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天”和“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新时代践行红船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常怀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以“无我”的境界勤勉工作、履职践诺、赤诚奉献,以时代楷模、先进典型为榜样,用实际行动情系人民、服务人民、奉献人民。
站在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传承践行红船精神,首先就要坚持人民至上。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必然也是人民的党。回望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长期稳定执政,慎终如始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们党已经把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融进血液之中。因此,我省的党员干部应当不负人民的期待,用心用情深入践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要进一步提升把大势、谋大事的能力,精准掌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紧紧围绕龙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进一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其次,要牢记恪守为民服务宗旨,把握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凝聚民心民智民力,永做人民的“勤务员”,把为人民服务贯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之中。“历史充分证明,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19]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带有竭心尽力、为民奉献的先进品格。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国为民竭诚奉献的历史。经历百年风霜雨雪、大浪淘沙,我们党从最初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的新兴政党发展壮大到拥有9514.8万名党员、486.4万个基层党组织的世界最大政党,奉献精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始终。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龙江建设中践行红船精神,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发扬赤诚奉献的精神,坚守为民服务的人生坐标,坚持把国家集体和人民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胸怀“国之大者”,奉献“小我”、追求“无我”,以“小我”之身发“大我”之光,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赋予奉献新的时代内涵,凝聚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发展的奋进力量。
泱泱秀水,红船依旧,精神永恒。红船沐风雨,精神映初心。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全体中华儿女奋斗拼搏的不竭动力。黑龙江是一片充满希望的热土。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只要我们传承和践行红船精神和龙江“四大精神”,永远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责任,只要全体龙江儿女戮力同心、振奋精神,明理增信、崇德力行,在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上永远奋斗、永远奉献,我们的目标就一定会实现,承载着全省人民光荣梦想的“振兴发展号”巨轮就一定能胜利驶向光辉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