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的“道”与“术”

2022-12-27 19:02
传媒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写作者主体思维

梁 锐

新闻写作行为是人类社会一种高级复杂的精神生产活动。作为文化精神产品的新闻作品,必然是社会生活事实的一种反映。原道是《文心雕龙》的第一篇。本篇虽然是刘勰针对文学而阐述的基本观点,但并不完全局限于文学,也适用于任何文体,包括新闻写作。刘勰认为日月山川、龙凤虎豹、云霞草木,从物到人均有其物,必有其形,有其形,则有其自然形成之美。这种自然美,刘勰称为“道之本。”[1]可见,“文”与“道”的关系是写作形式与写作内容的关系,是“术”与“道”的关系。从宏观来看,“道”是治理国家的理论基础。“所谓‘有国之母’,母者,道也;道也者,生于有国之术;所以有国之术,故谓之有国之母。夫道以与世周旋者,其建生也长,特禄也久。故曰‘有国之母,可以长久’。”[2]“术”是治理国家的实践行为。从中观来看,“道”不仅是人们成就事业的根据和凭借,也是事业成功的前提与基础。只有认识事物之道,才能为成功奠基,而“术”则是人们事业成功的路径。从微观来看,“道”是新闻传播活动中的新闻价值的自然选择、是新闻写作的运行规律、是新闻自由与和社会控制的一种矛盾对立统一存在;而“术”则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价值的自然选择、运行规律、新闻自由与和社会控制矛盾对立统一存在互动的艺术,而“术”则引领我们遵循新闻写作规律,践行职业道德操守,服务于党和政府,满足受众需求,在采访调研中寻价值、在写作过程中求创新、在新闻传播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共赢、在共赢求自我超越、在自我超越中实现新闻理想、在实现新闻理想中实现自我价值。

一、新闻价值不仅是新闻写作规律的第一个要素,也是构成传播活动开始的重要基础

倘若新闻没有价值,传播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新闻价值具有传统与现代之说,也有无与有之别。早在19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化报纸时期,新闻价值这个概念就伴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大众化报纸作为一种商品应运而生。其中麦克·华拉奇的观点最有代表性。他认为“新闻是一种商品,由报纸分配、供给认识文字者以消费,每天把新鲜的东西送到市场,但是具有腐败性。新闻在智力面、情绪方面、兴趣方面,用文字将世界、国家、省、州及都市所发生的事件表现出来;这些事件,不论是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科学或者个人的,都须有引起多数人注意的重要性才行。”20世纪80年代,我国新闻界对新闻价值进行了讨论,主要有素质说与标准说。一般传统理论认为,新闻价值体现在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五个方面。[3]现代理论则强调获知价值、实益价值、激励价值、娱乐价值、抑恶价值五个方面。

二、新闻写作是新闻采访的一种落实与成果

采访不仅是新闻写作者通过调查研究,收集新闻事实材料为新闻写作奠定基础的关键环节,也是新闻得以传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这个环节中写作者以超出一般人的观察力捕捉具有一定社会意义与新闻价值的新事物、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它是获取新闻材料,发现新闻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基本方法。采访不仅是新闻写作无法避开的第一个途径,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倘若没有采访,新闻写作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采访的深入还是肤浅,决定着新闻写作的深度和高度。采访不仅是新闻传播活动的起点,也是让新闻选择事实材料有别于文学写作的一种思考,它不仅体现了新闻写作者职业的重要性,也为新闻传播的文本形成提供了保障。两者的关系是,一方面新闻采访在认识论方面与写作保持和谐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新闻采访对新闻写作具有制约作用。写作不仅是对内在作品中的写作意图的一种重新认识,也是采访与写作相互作用的结果,更是新闻写作是对新闻采访的升华。因此,对采访与写作的思考就成为新闻理论活动的主要任务之一。

新闻采访只有通过新闻写作才能得以传播。倘若没有写作,采访就失去自身的价值。如果把写作比喻为土地,采访就是一粒种子,而果实就是新闻作品。正是因为有了写作这道程序,才有写作者将材料与主题的思索、谋篇与布局的安排、价值的导向、结构的形式、语言的魅力、以及艺术性再现形成合力,才能为其提供源源不断流动的活水,才能将新闻事实真实与文学作品的艺术真实划分了边界,才能为新闻写作戴着镣铐跳舞,力争写出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提供了一定的空间。

三、新闻写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

要想完成一篇新闻作品总是需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采访调查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新闻写作者根据媒体的报道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去采集与主题策划的相关内容,为写作奠定基础;另一方面,新闻写作者通过自身有意或无意地采集,将新闻事实材料进行理性分析与价值判断,为下一步写作做好准备。第二个阶段是主题构思酝酿阶段。在这个阶段新闻写作者按照写作意图,依靠大脑运行机制调动各种智力或非智力因素,把富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在选择适合材料文体的同时,确立作品的主题,然后在谋篇布局过程中,选择最佳结构形式,勾勒出作品的图式。第三个阶段是表达阶段。新闻写作者运用适合作品文体的语言,或叙述、或说明、或评论,逐步将新闻事实内化为自己的想法,再将内化的意图外化成语言,由字词句组成断篇章,最后形成文本送审。

四、新闻写作过程中的四种关系

新闻写作过程中的四种关系分别是采写关系、受众关系、互动关系、知行关系。在我国古代哲学中有两个概念“本”和“末”。本,是指宇宙的本源;末,是指天地万物。本末概念之争一直是文人讨论的话题。相关的探讨可追溯到春秋时期老子的《道德经》,其中的“道”就是“本”的意思,末就是“道”衍生出来的万事万物。在对本末关系的理解上有母子关系之说,也有主次关系之言。采访与写作关系,前者是本,后者是末,本末有序,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受众是新闻写作主体通过媒介传送信息的接受者。传播新闻信息是新闻写作最重要的任务。一方面新闻写作主体通过媒介向受众提供信息满足自身的存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受众也迫切需要通过媒介来了解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即讯息),来满足自身求生存、谋发展的需要。作为消费者的受众,首先是传播效果的参与者与鉴定者,其次受众是新闻写作主体报道内容的对象与服务对象,具有主客体转换的双重角色。新闻写作主体因归属所在媒介各异,其媒介与各类受众群体的关系也不尽相同。新闻写作主体在新闻传播中须完成与采访对象、所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职业道德、所在媒介、以及采访与书写的互动、与受众的互动,才能在一系列的传播过程中达到知行关系的和谐与统一。

新闻写作在传播活动中无形中与社会运行构成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的互动关系。从宏观角度来看与意识形态、社会环境、意识形态、政治生态、经济发展、文化传承、法律秩序、科学技术、国家安全等互动。从中观角度来看,它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不同阶层、不同性别、不同肤色的受众互动。从微观角度来看,与自身所在媒介、与采访调查研究对象、与新闻职业道德、与社会各种知识、与写作事实来源、与作品构思的立意、主题、结构、语言、与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互动关系。

知行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前者主要是指称人类所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狭义的知行关系,主要指某个学派在某个问题方面的知行关系。《中庸》作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将知行关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即行而不知、知而不行、知而后行、知行合一。对于新闻写作而言,行而不知,是指新闻写作主体缺乏新闻传播理论性的认知与自我反思的能力,其典型表现不仅以混沌的经验状态形成写作习惯,而且缺少对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为知而不行,当新闻写作主体通过反思、学习获得新闻传播理论的认知,欲改变自己之行为时,依旧会面临暂时无法突破的困境,只有不断修炼、磨砺,才能冲破知而不行的阻碍之墙。知而后行是儒家哲学强调实践、知行。行不能盲目,只需要进行提高理论的认知水平。知而后行,新闻写作主体须对新闻传播学理论与历史认知具有深与真、熟知广与精,用情专一的表现。《中庸》知行关系的第四个层次为知行合一。这个状态中写作主体的知不仅完全能够实践,而且知的实践完全符合自己的认知。但是,这种知行合一的完美境界只能是一种理想层面与狭义层面的状态。由于人之知、人之行永远是无穷的,故知行合一可以接近,但终究是难以实现。知而后行,不仅需要新闻写作者的知之深、知之真、知之广、知之精,也需要其心无杂念聚精凝神。为达到知行合一的状态,新闻写作主体须知能够实践,行符合自己的认知。

五、新闻写作主体须明确的五个得力点

在处理好一个价值、三个阶段、四个关系的同时,新闻写作主体还须明确五个得力点。分别是阅历、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阅读力。

阅历这个概念含有两个内容:前者指新闻写作者对社会人生的观察与体验;后者是指新闻写作者的亲身经历。阅历是新闻写作者实现报道目的一个得力点,主要表现在从业时间的长与短、对社会认知的深与浅、对新闻传播活动感悟得快与慢、对人性把握得准与偏。阅历不仅是开阔新闻写作主体的胸襟、形成新闻写作主体的思想,提高新闻写作主体的学识,形成新闻写作主体的个性、气质的途径,也是构建新闻写作主体心灵图式的必由之路,更是新闻写作主体不可或缺的能力。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新闻实践表明,新闻写作主体阅历越丰富,写作的后劲就越大。生活实践越丰富、其感受就会越丰富。生活感受越丰富,对生活感受就会越深刻。在这个基础上,新闻写作主体经过复杂多变的阅历磨炼,其写作就会在厚积于内,薄发于外的道路上无障碍前行;只有如此,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才会应运而生。反之,新闻写作主体倘若目之无物,就会容易导致思之枯竭、思之枯竭就会导致言之无理、言之无理就会导致表达肤浅、表达肤浅就会让勉强为之形成习惯、让勉强为之形成习惯就会让写作在浅薄平庸之作的泥沼中无力自拔、写作在浅薄平庸之作的泥沼中无力自拔,就会影响传播质量,传播质量下降,就会影响所在媒介的发展,所在媒介发展的受限。

观察力是人通过感官,主要是眼睛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基本能力,是新闻写作的基本功之一。观察力不仅是新闻写作主体获取新闻事实材料,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对新闻事实进行确认,对价值做出评估,为写作提供动能一个重要前提,也是新闻写作主体实现写作意图,丰富作品内容的一个重要手段。鲁迅在《给董永舒的信》中写道“如果要创作,第一是观察……对于任何事物,必要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观察是认识客观新闻事实,获取第一手材料的重要过程。观察有高低、深浅之别。观察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新闻写作主体只要有一双慧眼,就能观察出别人未所见的新闻现象发现别人未所见的细节。

感受,是新闻写作过程不可或缺的有氧运动。人通过有规律的有氧运动锻炼身体使心脏功能变强。同理,感受作为心理的有氧活动,始终贯穿于新闻采写的全过程。它不仅作为一种内驱力,在新闻写作中起到举重的作用,也作为一种有形与无形的存在,为新闻写作另辟蹊径。感受不仅是一种有感而发地想,而且由感而生发的思与情。对新闻写作而言,想是一种非理性的存在,思是一种理性的存在,情是一种感性的表征。感思情作用于客观新闻事实的确认主观的把握。它是在感知观察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活动,是客观新闻事实引起的精神反应;是新闻写作主体对具体的新闻事实能动、用心、动情地反映与控制、侧重于表现新闻写作主体的事情理的层次以及动静变化的新闻事实的主观认知与评价。在新闻写作中,各人的感受的特点因人而异;有人敏锐、有人迟钝、有人肤浅、有人深刻、有人丰富、有人贫乏;有人善于用语言理性地去感受新闻事实发生发展的过程,有人善于非理性地依靠形象思维,从情感上感受新闻事实的真相;有人善于以感受重大新闻事实见长,有人善于以感受新闻事实细节见长。感受是新闻写作过程中可以将新闻事实转化为心灵的重要环节。它不仅为新闻写作积累事实材料,也是新闻写作主体感受新闻事实发生、发展、深化、组合的动态过程。

思维是客观新闻事实在新闻写作者大脑中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是以新闻概念、新闻价值判断、新闻写作过程,以单一或综合思维等形式,反映客观新闻事实的能动过程,能够体现新闻写作者针对某种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谋篇布局与加工改造的能力。一般而言,宏观思维与微观思维的运用在新闻写作中是一种可行的模式。宏观思维是一种整体地看待新闻写作的一种思维模式。一方面,它通过整体的把握局部的思维,把每一次采访与写作都放在国内外社会环境的背景下进行。微观思维是一种注重局部看待新闻写作的一种思维模式。它注重的是多个点一个面看待新闻写作的一种思维模式。反映到新闻作品中,或是短小精悍的编者按,或是上千字的新闻评论。其中宏观思维强调的是整体把握新闻作品的掌控能力,微观思维强调局部的透视能力和精巧的剪裁能力,譬如消息、特写、小品文。宏观思维的魅力在于既可以小见大,又可以鸿篇巨制,譬如报告文学。微观思维魅力在于短小、具体、精悍。前者高屋建瓴,一览众山小,后者主题单一,注重局部细节。两种思维方式对新闻写作都不可或缺。

新闻写作主体无论是在写作之前的观察思考的开始阶段,还是在写作行为过程的写作阶段,因果思维分析是一种最为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表达艺术。在新闻采集开始阶段,新闻写作主体对社会所发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一般都会在脑海里问一下为什么,这种为什么的想法,就是因果思维分析与综合的结果。在采访与调查研究过程中,某种想法、观念的产生,某种社会现象的出现与新闻传播活动的产生,必然会引起当事人的思考,这种思考的主要集中在为什么要采访调查研究,怎样进行采访调查研究,其目的是什么,结论是什么的分析上。在新闻写作行为、写作过程中就会自觉与非自觉的“双重转化”“知行递变”相遇。无论是虚构写作,还是非虚构写作都要达成“双重转化”。一方面社会现实生活、客观事物向认识新闻写作主体“头脑”的转化。另一方面它要依据“反映论”的精神,能动地、本质地、真实地将现实生活、客观事物转化为新闻写作主体的认识。这是由事物到认识的“第一重转化”。然后,新闻写作主体的事理情须向文字表现转化。遵循“表现论”的原则,新闻写作主体须“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地将头脑所获得的事理情意识转化为书面语言。实现由认识到表现的“第二重转化”。从事理情到认识,再由认识到表现。这就是写作过程所必须完成的所谓“双重转化”。写作活动的这种“双重转化”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说是写作过程的本质属性,是开启写作奥秘的一把钥匙。由此启发我们,社会现实生活、客观事物是新闻写作的本原,文字是新闻写作者思维活动的表达手段。“双重转化”的实质是从内容到形式的认识、内容的充实和形式上的齐头并进。“双重转化”需要新闻写作主体有多种平衡发展与综合能力。无论是“双重转化”,还是“知行递变”,归根结底都是对新闻作品的主题、立意、充分地展开,所运用的写作思维主要就是因果思维分析。

新闻写作主体按照事理情存在的三种时间状态分为过去时、现在时、未来时。因果关系分为三种模式即原因分析、背景分析、功能分析。其中背景分析是对某种社会新闻人物事件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所依存的背景进行探究与追问。背景分析其实必然对一种特殊原因共时的原因分析,而上面所说的原因分析则是一种现在时、环节性、过程性的原因分析。某种社会现象和问题都由存在的结果、现象、状态所以产生。原因有二:一是过去时、现在性、过程性的原因。二是状态性、共时性、背景性的原因。因此要对社会新闻人物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思考,就必须从两个方向、思路上思考,才能获得真知。只有进行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分析的新闻写作主体,才有可能发现规律,洞察本质,并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新闻写作实践表明,阅读是新闻写作者运用语言文字来获取信息、认识客观世界、拓展思维,获得知识熏陶与审美体验的心理活动。新闻写作主体从视觉材料中获取信息,主要是通过文字、图片、符号、公式、图表等得以实现。倘若把新闻写作喻为造房,事实材料就是地基,思维就是作品内容与结构的框架。倘若地基没有夯实,框架没有设计的模式,就无法让房子如期建成。同理,倘若新闻写作主体大脑一片空白,写作只能是纸上谈兵。培养写作能力关键是写作素材的积累和写作技巧的提升。故发现并收集新闻事实材料就显得十分重要。就新闻写作而言,积累写作材料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通过采访与调查研究,二是通过阅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提升写作能力有效途径。新闻写作主体在阅读过程中,须调动写作者的思维,对作品内容与形式进行分析。理解是深度阅读的第一步,没有阅读,就没有思维的启动.没有思维的启动,就没有促进写作思维发展的契机;没有促进写作思维发展的契机,就没有促进写作思维发展的体验;没有促进写作思维发展的体验,就没有领悟的出现,没有领悟的出现就没有吸收,没有吸收就没有探究作品的思维过程。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两者的关系是没有阅读的输入,就没有写作的输出。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写作的“道”与“术”,主要体现在一个价值、两个过程、三个阶段、四个关系、五个得力点。其中新闻价值是新闻写作的追求,采访调查研究与写作是核心,采访调查研究、主题构思酝酿、表达是写作三个阶段;采写、受众、互动、知行构成四个关系;阅历、观察力、感受力、思维力、阅读力构成五个得力点。五者之间相互独立、彼此依赖、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构成纵横交叉复杂关系,成为新闻写作“道”与“术”的基本内容。

猜你喜欢
写作者主体思维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论碳审计主体
思维跳跳糖
何谓“主体间性”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