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及其应对措施

2022-12-27 17:07怀化市生态环境局通道分局吴彩霞范善财
区域治理 2022年5期
关键词:整治垃圾污染

怀化市生态环境局通道分局 吴彩霞,范善财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因为维持良好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农业与农村是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因而应提升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视程度,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污染现状

现阶段我国正不断对城乡社会经济加以统筹,促进农村健康稳定发展,加强农村生态建设,并运用相应的措施对农村环境进行改善,如对农业结构加以调整,实施退田还湖、秸秆还田以及退耕还林,并加强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通过植树造林、改水建厕、河道清淤等措施,有效加强对农业与农村环境的保护。然而目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形势十分严峻,如农业生产污染、农业养殖污染、企业污染、生活污染日益严重。

(一)农业生产污染

随着农业现代化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诸多新农药与化肥纷纷流入市场,提供给农民群众使用。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土壤污染与水资源污染,也会导致土地板结,降低土壤肥力,还会导致江河湖泊的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进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会影响农业产量。除此之外,农业也在不断趋于机械化发展,也致使农村的环境不断恶化。农业现代化主要体现就是农业机械化,在日常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农业机械不仅会消耗大量化石燃料,还会排放有害气体,进而加重农村的大气污染。在农业生产中,地膜也被广泛应用,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地膜是一种难降解物质,因而大量地膜滞留在土壤中,会导致土壤渗透性下降。此外,部分地区还会运用秸秆焚田,进而对空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1]。

(二)农业养殖污染

农村地区除了种植业以外,也大力发展养殖业,而农业养殖也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破坏。养殖业集约化与规模化的程度不断增加,养殖污染也成为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农村地区部分畜禽养殖业缺少完善的管理,未能结合实际情况,便将养殖规模盲目扩大,养殖管理科学性不足,进而对农村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养殖业对农村环境的破坏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禽畜养殖缺少科学规划,由于盲目增加畜禽数量,进而导致过度利用生态资源,导致植被退化,进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其二,养殖场也会带来污染,部分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养殖业,不断增加养殖场数量,但相关管理未完善,部分养殖场缺少相应的粪便处理设施,致使养殖场环境较差,随意将动物粪便排放到河流与湖泊中,造成水体污染[2]。此外,养殖场的恶臭气体还会污染大气环境。

(三)农村企业污染

乡镇企业能够推动我国农村发展,可以给农村人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并将乡村资源有效利用起来。然而在乡镇企业发展过程中也会影响农村环境。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乡镇企业的数量与规模不断扩大,进而给环境带来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加。大部分乡镇企业都是由城市企业转变而来,会有许多重污染企业,如化工业、钢铁工业以及造纸业等。并且农村地区缺少严格的监管,配套设施相对落后,进而难以有效防治环境污染。

(四)生活污染

在农村生活污染之中,主要还有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所带来的污染。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染含有日常的生活垃圾、街道垃圾、商业垃圾以及粪便等。在这其中日常的生活污染影响最为严重,含有陶瓷碎片、厨房垃圾、玻璃碎渣以及塑料袋等。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影响下,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进而导致生活方式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成分也发生巨大改变,农村生活垃圾逐渐有了种类与数量增加、性质不一以及成分复杂的特点。部分废弃物难以降解,如一次性用品、包装等废弃物也会大量出现在农村地区,含有婴幼儿一次性的尿不湿、废旧的衣服鞋帽等,特别是废旧电器、陶瓷、玻璃、塑料制品、光盘、电池等在生活垃圾中的占比不断提高[3]。

部分农村地区缺少完善的垃圾处理体系,将垃圾乱堆乱放,经过雨水冲刷之后,便将有害物质带入水体,并渗入土壤。生活垃圾中的病原体与有毒物质,经多种渠道传播疾病,进而对人们身体健康产生危害。例如,垃圾对地下水与土壤造成污染,导致农作物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人们食用之后就会吸收这些物质。除此之外,将垃圾进行露天堆放会导致蚊蝇滋生以及老鼠猖獗,致使细菌丛生,不仅会对农村居民身体健康与生活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农村面貌。生活污水主要含有村民厨房以及清洁用水产生的污水,一些农村地区生活污水没有进行处理就随意排放,进而对农村环境卫生产生影响。

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难点

现阶段对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力度不断提升,进而提升了整治效果与效率。然而在实际整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点,如环保意识较为淡薄、资金的投入力度有待提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整治模式缺乏科学性、未注重污染治理技术创新、农村环境整治的难度较大等。

(一)环保意识较为淡薄

农村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未能注重对农民环保知识进行普及教育,进而导致农民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会形成诸多破坏生态以及污染环境的不良生活生产习惯。在传统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的影响下,部分农民为了实现劳动最小化以及产量最大化,会加大对化学农药以及肥料等化学用品的使用,进而使农业环境污染问题更加严重。除此之外,部分地区的领导盲目追求政绩与经济效益,在进行招商引资的过程中未能有效考虑生态与环境,进而导致存在先污染、再治理的现象。部分农村缺少基础的环卫设施,部分村民社会责任意识匮乏,进而会随意排放污水以及放置垃圾。

(二)资金投入力度有待提升

在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的过程中,需要资金与技术支持,然而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整治方面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力度仍有待提升,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进而对综合整治效果产生严重影响。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具有长期性,但缺少充足的资金支持会对工作人员积极性产生严重影响,最终会影响整治工作实效[4]。

(三)生产方式相对落后

部分农村地区仍运用较为落后的生产技术,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有待提升,未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肥料与农药,进而导致环境污染加重。未能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地膜等以及长期耗竭式耕作,进而会导致产生大量的废弃物以及资源转化率严重下降,污染日益严重,进而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还会导致农业生产与自然生态间出现严重的失衡现象。

(四)整治模式缺乏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模式主要为事后治理,未能有效落实预防为主以及防治结合的整治思路,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有待增强,重设备与技术、轻管理的情况屡见不鲜。农村环境的问题具有一定复杂性,也会涉及较大区域,一般情况下需要进行区域划分,并结合区域实际特点,运用恰当的整治模式,而不是运用同一方式对特点不同的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五)不重视污染治理技术创新

随着城镇化建设,现阶段更注重工业发展,而未能高度重视农村的污染问题。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影响下,许多先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综合整治农村污染的过程中,不重视先进环境治理技术的运用与创新,进而制约了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和城市相比农村环境整治技术仍存在差异,农村仍使用投资不大以及较为简单的技术,对于相关技术方面未能有效研发与推广[5]。

(六)农村环境整治的难度较大

大部分农村地区缺少污水处理与垃圾处置设施,进而导致垃圾与污水随意排放,长此以往就会导致水体与土壤污染。相关研究表明,在农村生活垃圾中被处理垃圾不足排放总量的一半,并且由于农村地区养殖业、农业生产以及工业等因素,导致土壤与水土氨氮等含量超标。农村环境污染还有面广、分散、点多以及处理难的特点、进而增加了污染治理的难度。

三、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应对措施

应结合农村环境的实际情况,不断积累实践经验,根据现阶段综合治理的难点探究有效应对措施。

(一)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结合实际情况可知,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与城市环境整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农村作为城市副产品主要的生产基地、城市生态屏障以及工业扩展腹地、城市工业“三废”与生活垃圾消纳场所、农村人口重要的栖息地,因而对农村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6]。各级领导应增强环境意识,树立群众观、正确政绩观与科学发展观,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各级政府的日程中,将工作措施落实,全面展开综合整治工作。应将乡镇政府职能转向公共服务,尤其是保护生态环境方面,进而实现有职能、有投入、有制度、有人抓以及有考核。除此之外,还应增强群众环保意识,应由政府主导,生态环境、农业以及广电等相关部门联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对群众的环保教育力度,可以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拓展传播渠道,结合文体活动与科普活动加强宣传工作的吸引力,进而增强农村群众生态保护意识。

(二)优化投入机制

综合整治农村环境需要多部门的共同努力,进而促使投资多样化发展,地方政府应将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纳入财政支出范围,加大农村治理设施与污染防治的投入,进而扭转投入方面重城轻乡的投入的局面,并划拨出适量资金用于农村环境整治。除此之外,中央政府与省级财政应帮助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整治难题。还应加强环境污染者责任意识,要求严重污染环境的企业进行限期整改,进而有效预防和治理环境污染。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吸引资金,对农村环境整治融资渠道加以完善与优化,进而为综合整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7]。

(三)加快生态农业发展

首先,应确保施肥的科学性,进而减少化肥污染。应多施用有机肥,比如绿肥、动物粪便、秸秆等,进而减轻化肥污染。还应对施肥技术加以改进,加大高效农业与精细农业的发展力度,多运用深施以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方法,结合实际情况,将施肥时期、施肥种类以及施肥量确定下来,对化肥用量进行合理把控,进而提升化肥的利用率。

其次,应科学用药,进而将农药污染减少。需要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标准确保农药使用的安全合理,强化对高残留、高毒农药等化学农药的市场监管。还应加强病虫害防治,提倡生物以及物理等防治方法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防治效果,还可以将农药污染有效减少。还应轮换农药品种,防止长期运用单一农药,而产生抗药性,进而将防治效果提升上去。

再次,还应注重农膜污染的防治工作。应构建对农膜污染进行控制的标准体系与政策法规,加强对残膜污染的宣传工作。还应加强对光降解以及生物降解等可降解农膜推广与应用的力度,也应适当在田间运用生物制剂,进而促进残膜降解,将农膜残留量减少。还应重视残留回收与加工利用,并对相关企业予以扶持。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秸秆的综合利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策略,不仅能促使农业资源可持续发展,还能将环境污染有效减少。除此之外,还应建设沼气工程,促使村容村貌得以改观,推动生活、生产以及生态和谐发展。还可以将秸秆当成饲料,通过生态工程技术将其制作成饲料,如物理法的制造颗粒以及粉碎、生物法的发酵与贮存、化学法的氨化与碱化、以及秸秆压块技术等。与此同时,秸秆也是建筑装饰材料与包装材料的一种重要原料[8]。

最后,还应加强对养殖业污染的防治。应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倡导农牧结合与种养平衡,还应合理利用畜禽废渣,可用于沼气生产、有机肥料制造等,进而促使废渣趋于减量化、无害化以及资源化,进而将治理成本减少。在畜禽养殖场的新建过程中应进行合理规划,对于现有的畜禽养殖场需要合理规划与科学配置畜禽废渣储存场所与设施,通过对储存场所的地面加以水泥硬化等方式,再运用清污分流以及粪尿干湿分离等方法,确保清洁养殖。

(四)革新整治模式

在治理农村垃圾的过程中应推行村收集以及镇运输、最后由县处理模式,对垃圾分类回收的机制加以创新,结合人口、地形、乡镇距离与规模等情况,对垃圾处理的辐射范围加以科学规划,构建长效的运行机制,进而将农村垃圾处理的效率提升上去。还应创新农村污水治理的模式,应加强对污水源头的控制力度,全过程监测与控制污水排放,还应对高效回用水加以大力推广,应对生态循环的模式加以创新,比如建设人工湿地与生态河道等[9]。

(五)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运用与创新

在综合治理农村环境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深入分析,并加强环境治理技术的运用和创新。现阶段,环境修复技术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与提升空间。因而应不断创新污染治理技术,鼓励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到污染治理技术推广与创新之中,进而提升综合整治效果,为农业生态修复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加强综合整治力度

为了完善农村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应先细分工作,加强重点区域的整治,在连片整治的过程中应将问题重点找出,制定相应措施,保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统一性。在综合整治过程中,应注重农用废物、生活污水与垃圾、养殖污染这几项重点内容。除此之外,还应构建综合整治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平台与信息技术,确保整治工作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难点,因而应结合实际情况,探究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应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优化投入机制,加强生态农业建设,转变整治模式,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的运用与创新以及综合整治力度。进而将综合整治的实效提升上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提升农村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

猜你喜欢
整治垃圾污染
“六乱”整治绘就宜居底色
沁水县端氏镇『六乱』整治不松劲
垃圾去哪了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福州市3年整治415个老旧小区 2020年计划再整治60个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倒垃圾
全国集中开展整治酒驾、醉驾行动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