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祥涛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为响应国家号召,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各省、市、县 (区) “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名师们不光负责培养一些优秀教育工作者,也为当地的师资培训贡献了力量。
参加的培训多了,见识的 “名师”多了,我对 “名师”有了自己的理解。各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市级别教师工作室主持人,各类各级比赛中特等奖、一等奖获得者,承接国家级、省级课题主持人等,都可归入名师之列。有了 “名师”的光环,教师的职业生涯就有了足够的 “文化资本”从三尺讲台走向更大的舞台:受邀上课,开设讲座,奔走在各类活动和会议之间,为学校乃至地方的教育发展出谋划策等等。
曾经听过一个名师的讲座,当时非常崇拜。从他的简介可以看出,他做报告的档期安排得很满,若不是校方领导和他私交不错,根本邀请不来。为了节约时间,他自己还同时担任主持人。他首先列举了近些年来自己所获得的各类荣誉,特别强调一些来之不易的头衔,同时还插播一些地方电视台对他的采访及报道。台下的老师们除了报以阵阵掌声,还忍不住地发出惊叹。
我们看到他憨态可掬的笑容,倍感亲切;我们聆听他诙谐幽默的语言,兴致倍增;我们见识了他简单有趣的教学模式,醍醐灌顶。他帮助后进生一步步提高成绩,取得学科高分,创造了教学奇迹。他所带的班级届届得优,创下了一方传奇。由于在教学上屡创佳绩,他得到了领导的赏识,从普通教师走向教学管理岗位,从学校走向教育主管部门,后又被特聘到某一线城市担任重要职务。一个多小时的报告结束了,我们仍意犹未尽。
万万没想到,时隔数年,我有机会在一所新学校再一次聆听他的报告,他仍是那样红光满面、气定神闲,也是百忙之中看着校长的“佛面”赶来。一场报告下来,笑声、掌声、赞叹声不绝于耳,可我没笑,心里有点酸酸的,因为他演讲的内容一成不变,甚至连鼓励学校发展的口号都一模一样。同样是激情慷慨的教学 “捷径”成功论:“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的学生;没有学不好的,只有吃不饱的。”报告进行到尾声,这位名师借着现场的热度,推荐学校购买一些由他推广的培训会门票和书籍,还给每位老师送个定心丸: “只要跟着我学,像我这样做,你们学校一定可以成功,中考完全没问题!”但这一次我没有血脉偾张,信心倍增。他还是从前那个 “名师”,没有一丝改变!
不可否认,每个名师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自己辛勤耕耘、日以继夜的付出。或许也正因此,许多名师在成名之后,都会充分利用名气带来的滚雪球效应:有了 “名”也就有了 “誉”和 “利”,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 “名”。在普通教师看来,那个令人向往的 “名师”头衔便成了通往成功的路径。
斯宾诺莎说过: “声名也会成为一种巨大的障碍:如果我们追求它,就必须投身于这样一条道路——尽量满足人们的想象,避其所憎、投其所好。”真正的名师永远不会被荣誉蒙蔽双眼,而是不满足现状,渴求更多的进步空间。那些在成名之后屈就于名利声华的诱引,一心想着利用名气兑现各类资源,专业发展上却停滞不前的 “名师”,说到底早已偏离教育的初心,他们更像社会活动家、生意人,把教育当成一门生意。
一个普通教师的成长之路应该是新手教师—普通教师—经验教师—专家型教师。有了这样的梯度,我们老师才能把目光从仰望天空转向着眼脚下,拾级而上终可拿云。再制定相对应的标准和措施,老师们便能清晰意识到自己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即便是普通教师,也能在教学上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其实每一位教师的价值都是多元的,哪怕成不了名师也没关系,我们可以做个 “明师”:坚守三尺讲台,躬身自省,内心澄明,专业成长上绝不固步自封。 “明师”的名额没有任何限制,不管你处在教师成长之路的哪个阶段,都可以做一个“明师”。
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教学生涯中的稀客,我们看似陪他们一程,却有可能会影响他们一生。教师的行为和语言,无不影响着学生的身心成长。正因如此,学会与学生对话是教师必修的一门艺术。
首先要学会倾听,这是最简单的,也是最难的。成年人大多不喜欢听低龄儿童的倾诉,认为他们幼稚、健忘且以自我为中心。但我们不能忽略的是,儿童同样具有大多数成人缺少的优点:绝假纯真的童心,漫无拘束的想象力,对于热爱之事的专注度,等等。因而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首要的就是一种平等的立场和姿态。每个孩子都渴望被关注,尤其是在孩子眼中,老师有着 “至高无上”的权利。我们有时候在嘈杂的教学环境中,很难做到耐心倾听每一位学生的诉求,甚至还会呵斥学生的无理表达,这无疑破坏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桥梁。倾听,其实就是多一点耐心,不一定要做出十分正确的回应和建议,他们要的只是你弯下腰或者蹲下来,给他一丝理解和安慰,内心也就满足了。
其次是随时反馈。教学从不是我讲你听的单边活动,课堂上我们必须要关注学生的眼神、表情、心态和行为的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表现与完成任务的结果来了解自己教学上的亮点与不足。一节课结束后,老师都有最直观的感受:学生喜不喜欢这节课?老师需要做的是证实自己的感受,根据内心的真实想法,去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交流,问问他们这节课最喜欢的是哪个环节,哪里听不明白,有没有好的建议提供给老师……
然后是良好沟通。与不同性格、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沟通方式都不尽相同,但唯一不变的是真诚。那么怎样才算真诚呢?把他们当成你最好的朋友,谈话时给他递上一把椅子,倒一杯水,拿一张纸巾,大家坐下来聊一聊。千万不要期待聊一聊之后能产生多么大的教育作用,这种功利的想法本身就违背真诚。走进一个学生内心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滴水穿石的恒心。在沟通的时候要掌握一个诀窍:说出对方的感受—表示感同身受的经历—说出你的期待与需要—提出具体的请求 (见马歇尔·卢森堡 《非暴力沟通》)。
教师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对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首先必须承认,我们有限的教学理念和手段并不足以应付学生出现的棘手问题,这不是时代的错,是我们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这个过程需要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如果一个教师整日埋头苦干,看不到希望,就会产生较低的自我效能,从而放弃思考而平庸度日。
教师要在失败案例里反省自己的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学生反抗老师甚至辱骂老师一定是学生的错吗?在我曾经工作过的学校发生过学生使用利器伤害教师的恶性事件,很多老师为之震惊,替受害人鸣不平。但深究之后才发现,原来是这位老师的 “毒舌”功力,让这位本就暴躁的学生怒火中烧,情绪崩溃之下做出这样不理智的事情。如果这位老师不侮辱他的人格,不践踏他的自尊,又怎会招来横祸?教师需要良好的共情能力,多站在学生一边,而非整日里强调师道尊严。
教师常常在纠结总结怎么写、课题怎么做、公开课怎么上、表格怎么填、资料怎么应付等等。非教学类的事务占据了教师太多本可用于思考的时间,然而思考(meditation)是一个人 “悟道”的关键,一个教师的工作时间都被填满了,如何有时间去悟?哪里还有精力去思?一名教师不能觉得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教育学生这种陀螺似的工作方式就是奉献。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应以 “满”为傲,以“闲”为耻,更要考虑闲中生慧的诀窍。我是一个会忙里偷闲的人,属于应付类的事务就应付着做,凡是面对学生的事情就绝不马虎,为了完成一个课件我可以坐在椅子上五六个小时,不断修改补充。为了学习一个名师课例我会反复琢磨并记录,同时还会在一堂课结束后反思这节课的得与失,哪里还可以再改进。多年来,我坚持不用上一年的教学设计重复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趋势,不断反思并做出调整。很多教师许多年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都保持一成不变,显然,他们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成长。习惯支配着那些不善于思考的人们,领导、老师都是如此。
他人是何人?简单来说就是让自己钦佩的有真才实学的人,有时候这些 “偶像”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就能让你醍醐灌顶,茅塞顿开。我曾经在省级展示平台上了一节公开课,以当时的能力和水平来说,已经达到了我的极限,尽管精心准备许久,但效果并不理想,来自北京的专家也不留情面地在公开场合进行了犀利的点评。在很多人看来这是很难接受的,于我而言却犹如一盆冷水浇醒了自我满足的美梦。听了专家的中肯建议,我才发现,原来我在文本再构、语言逻辑和文化背景上还有那么多不足。那一刻让我痛定思痛,以后的每一次展示课我都会搜集各种资料,询问各位专业人士的意见和想法,让我的专业不断精进。经过多年积累和成长,我也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在专业上成长和进步。
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历练机会,唯有读书可以带领我们走出低谷和阴霾,帮助我们找到方向,这是最快建立与他人对话的渠道,从他们的做法中我们可以窥见教育的真谛和美好。无论是专业书籍还是杂书都有其自身的价值,教师要做的是如何把别人的经验转化成自身的价值,那就是亲身去尝试,把好的方法进行适时改良,然后在自己任教的范围内试行,在实行过程中请学生和同伴进行监督和评估,从而反思自己的改变是否带来好的效果。当正向思维不断被强化,那么它就会成为自身发展的优势。
许多教师一路被裹挟着求生存,除了教学事务之外还有一大堆非教学类事务缠身,久而久之,热情没了,智慧也被消磨殆尽。别说成为名师,想成为一个合格的普通教师都有困难。我们只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自省,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用乐观的心态给自己一个 “明师”的头衔。这个 “明”没有响亮的称谓,但背后也没有利益的驱使。我们所得到的回报,只是在许多年后,学生依旧记得我们在讲台上洒下的汗水、在激情演讲时的笑纹、在躬身安抚时的温柔。如此,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