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福年
(甘肃省武威市第十一中学教育集团,甘肃 武威 733007)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教学事业发展带来了诸多发展机遇,教育信息化也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对于小学生来说,教育信息化更能够增加小学生的新鲜感,有助于其学习注意力的提升。同时,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这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活泼的特点相适应。基于此,教师有必要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这一问题进行思考。
教育信息化的出现为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活动开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此同时,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也需要面临诸多挑战。首先,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我国信息化教育设施已经实现了大范围普及,诸多学校及教师已经开始尝试通过班班通、电子白板等开展教学活动,但这并未将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充分显现出来。很多教师对于多媒体设备的认知仅停留于新型的教育教学工具层面,其教学理念依然十分传统,导致电子屏幕成为书本教材的另一展示路径。由此可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学观念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也需要不断创新。
小学阶段是数学学习的开端,但基于小学数学的学科特点,很多学生认为数学学科的学习抽象难懂、枯燥无味。基于此,教师需要通过新鲜力量的加入来增强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FLASH 处理等手段将更加生动、更加形象的学习素材展现在学生面前。小学阶段学生好奇心重,容易受到新鲜事物的吸引,这种从未出现过的教学素材很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新鲜血液”的带动下,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有助于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1]。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主要通过黑板传达教学知识点。对于需要具体呈现的部分,教师通常选择使用尺子或简单绘画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教学工具及教学时间的限制会导致绘画结果与教师实际传达的内容有所差距;另一方面,适时绘画的方式会消耗一定的课堂教学时间,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借助电子屏幕进行快速创作,同时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还能够完成对图形等的3D 处理,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看到相关知识点。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科技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角落。再加上新课程标准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家不断强调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因此,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已然成为新时代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他们的注意力很难长时间集中在某一领域。因此,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身体在课堂,但注意力依然停留于精彩的课间活动中,或者被其他更加有趣的事物吸引。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效率降低;对于教师来说,苦于自己的教学质量难以提升。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将图片、视频等作为导入素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时间”一章节的学习为例,教师可首先利用PPT 或图片向学生展示形态各异的手表、钟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之后,循序渐进,出示具有整点时间点的手表,帮助学生认识时针、分针与秒针之间的关系,通过形状不同的手表的练习,学生能够逐渐找到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的方法。此时,教师可让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学习技巧[2]。最后,播放先前已经制作好的动画,其中穿插不同的时间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各小组学生需要在观看完动画内容后说出其中出现的时间点,由教师对其描述的准确程度及全面性进行打分,最终得分最高的一组可获得课堂积分或其他奖励。此时,小学生的好胜心被调动,注意力也会高度集中,有助于其学习效率的提升。
前文提到,数学是一门学习难度较高的学科。其难度不仅体现在学习内容较多、逻辑性高,还体现在其抽象性较强。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对于问题的认知通常处于较为浅显的层面上。相较于固定死板的书面教材,生动形象的知识点展现更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更有助于学生的深度理解。基于此,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不断加深对抽象概念的讲解。以“圆”的学习为例,教材中对于圆的定义为:圆就是无数离散的点,有秩序的、和谐的……形成的封闭图形。这一定义内容复杂,且语句较长,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甚至会让小学生产生一种该部分学习难度高的错觉。基于此,教师可通过电子白板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圆,让学生共同探讨不同的圆存在的共同点及不同点,最后自行总结圆的定义。根据圆的定义内容,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醒与补充,增加学生对圆的认识深度。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进行概念讲解。以“梯形面积”的学习为例,实际生活中,学生对梯形的观察较少,对于其组成方式,即梯形与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因此,教师可首先通过微课展示梯形的3D 动画,让学生掌握梯形基本特点的同时了解其组成方式。之后,让学生结合微课自行制作梯形,抑或在计算机上对三角形和正方形等图形进行自由拼组。这样一来,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领悟到不同图形与梯形之间的组成关系,其面积计算思维在此过程中不断扩充,对于梯形面积的计算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此后,教师通过微课带领学生从不同层面,如组合图形层面、梯形本身等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降低梯形面积讲解难度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思维发挥空间。
课堂练习是学生巩固数学知识点的重要方法。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通过教材习题或其他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进行课堂练习。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练习方式单一,且习题数量与习题难度容易受到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就习题训练内容而言,多数练习册的习题类型十分相似,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固化思维。从另一方面,来看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巩固训练多以教师为基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受到重视。基于此,教师可以将传统练习题与开放性习题相结合,鼓励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或观点,并在微信群或钉钉群等与其他学生进行探讨。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学生的数学思维均能够得到激发,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3]。
除练习内容的开放,在练习方式层面,也可以采用相对开放的方式,通过信息技术等的使用减少时间和空间的种种限制。首先,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观看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吸收课堂巩固经验,同时网络平台的应用也能够轻松实现不同学校教师间的资源共享,有助于教师教学资源的丰富,学生能够见到的练习题的层次及形式也会越来越多。不仅如此,网络平台的应用也使得教师的教学时间与巩固练习时间更加充足,学生与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及时进行沟通交流,有助于学生对问题的及时解决及教师教学计划的及时调整。除此以外,在没有教师带领的情况下,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平台也能够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学生自身能够结合个人发展需求对相关习题进行选择。练习结束以后,学生可对练习过程中碰到的有趣习题进行分享。教师根据学生分享的题目类型进行专题解答与指导,促进学生数学解题思维的开放。更为重要的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惧怕与教师的沟通交流,难以将自己的学习难处与教师进行交流。利用网络平台,学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将自己的学习问题与教师沟通,有助于学生的自我提升[4]。
教师本人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能够进行更加全面的自我评价。例如,教师可利用Excel 表格或钉钉后台等记录自己一周、一个月或一季度的教学数据,并定期对其进行整合与分析。当然,教师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如不同章节教学内容的补充、教学目标的实现等对评价标准进行细化,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优化与调整。学生作为教学主体,教师可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对教师的教学方式等进行匿名评价,给予学生表达空间与表达权利的同时,更加真切地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或不同章节方面的学习需求,从多维度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审视与反思、调整和补充。
前文提到,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教学观念的限制对信息技术积极作用认知不深,导致信息技术积极作用难以发挥。基于此,学校应加强对教师思想及相关技能的培训。首先,学校可结合教师的信息技术综合水平及认知情况开展培训,并根据不同教师的文化水平、教学经验等进行分组。学校成立培训检查小组,对各小组教师的培训情况进行检查,不仅要检查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还要通过课堂跟踪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理念变化进行检查,只有阶段性综合考核合格的教师才能够回到原工作岗位,否则需要继续参加学习活动。对于多次检查不通过或多次指出问题未改正的教师可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取消当年的职称评定资格等,从而促进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
除此以外,学校还可以寻求政府帮助,通过政府的权威作用吸引更多具有创新性且技能突出的新锐力量,组建小学数学教学高素质团队,并通过教师间的相互影响逐渐改变信息化教学现状。最后,信息技术的出现不仅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也丰富了教师进行自我提升的途径。基于此,学校可鼓励教师通过网络平台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与其他学校优秀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组织不同学校教师开展教学联动,即通过云平台开展经验探讨活动,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
微课是新课程标准改革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型的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方法。相较于其他教学方式来说,微课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应用范围较广。从教学形式来说,微课通常是以短视频的方式呈现的,这与现阶段时代发展的主流趋势是高度一致的,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短视频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接受,也与他们的心理需求相吻合。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小学阶段的学生接触数学时间较短,通常不能快速适应小学数学的教学节奏,容易导致学生与学生之间差距的增加。微课的应用能够让教师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同时网络平台的应用也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下的限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引用微课能够实现教学内容的全程录制,教师可通过固定账号将所录制的视频资料上传到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多种教学资源的同时供学生多次学习[5]。
课后检验是学生进行再次理解、再次提升的重要环节。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后检验环节的开展能够直接对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产生影响。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师能够从多角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辅导。例如,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对学生进行学习成果检验。检验方式可以是问答的形式,也可以是前文提到的开放性问题的回答。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能够逐渐掌握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知识点补充或拓展教学。一方面,这种辅导方式不需要将所有学生集中在一起进行检验。另一方面,网络平台的应用使得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不会占用课上教学时间,并不会对教学进程产生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在网络平台的应用下,很多学生卸下了面对面交流的恐惧心理,能够自然地与教师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学习问题。例如,在对“用字母表示数”一章节进行学习时,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录制,并在课堂教学结束后将教学的重点剪辑成微课,上传到网络平台。学生可自行对视频进行转发、下载,并在评论区进行沟通交流[6]。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也十分迅速。作为教师,应逐渐摆脱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式的束缚和影响,结合时代发展特点寻求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并提升信息技术应用的水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科教学特点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充分展现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让抽象、难度高的数学逐渐成为学生喜欢的生活化数学、形象化数学,从而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促进其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及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