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医病名的探讨*

2022-12-27 08:56江泽平杜振萍卢鸿基马朝晖卢爱丽李惠平王立新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8期
关键词:病位温病范畴

江泽平 袁 方 杜振萍 卢鸿基 马朝晖 卢爱丽 李惠平 王立新,3△

(1.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 广州 510120;2.广东省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0120;3.广东省中医急症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 广州 510120)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CNSI)是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等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实质、被膜及血管等部位,从而出现急性或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反应的一类疾病,其常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癫痫发作、精神和行为异常、人格改变、意识障碍、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及脑膜刺激征等[1]。中医学暂无CNSI的病名,因其临床症状表现复杂多样,导致中医病名归属繁杂,目前尚无统一的认识。本文从CNSI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角度出发,结合与传统温病的异同,对本病的中医病名进行探讨,提出可以“脑温病”作为CNSI的中医病名,现阐述如下。

1 中医古籍缺乏对CNSI的全面认识

中医古籍中,并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这一病名,但与其临床症状相似的记载,散见于“痫证、痉病、急惊风、疫证、暑温、暑厥”等病证中。

早在马王堆汉墓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痫者,身热而数惊,颈脊强而腹大”的记载[2],描述了小儿发热伴癫痫发作,这可能是最早关于CNSI的记载。《金匮要略》中论述“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3]。张仲景论述了津伤、外感风寒而致痉病,表现为发热恶寒、颈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与CNSI出现脑膜刺激征、继发癫痫的临床表现相似。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论述“夏令受热,昏迷若惊,此为暑厥,即热气闭塞孔窍所致”[4]。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说“小儿暑温,身热,卒然痉厥,名曰暑痫”[5],以上为暑热炽盛、内窜心包、引动肝风而致暑厥、暑痫,表现为发热、神昏、抽搐等,与CNSI的表现相似。陈杏轩在《杏轩医案》载“特其惊之作,必由热盛而成。然有一热即作者,有热二、三日而作者,其状悉皆昏迷搐搦,肢厥咬牙,轻者时昏时醒,重者七日方苏,极重者至十二朝始转”[6],所记载暑风伤及心肝,发为急惊风,所描述症状与CNSI的表现相似。余霖《疫疹一得》说“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劈,烦躁语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7],所记载疫证火毒充斥内外、气血两燔、心神受扰,症见发热、头痛、烦躁、谵语等,与CNSI亦颇相吻合。

古代医家对以上病证的描述,其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昏迷等,与现代医学CNSI的临床症状颇为相似。古代医家缺乏病原学专科知识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概念,多认为本病为外邪入里,伤及心包、心、肝等所致,未能认识到CNSI本质,常根据临床的突出症状或体征来认识和诊治疾病,未对CNSI形成全面认识。

2 现代中医对CNSI中医病名的认识缺乏统一

现有中医学教材、相关诊疗指南以及医家学者对部分CNSI冠以中医病名,由于CNS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导致其中医病名归属繁杂,缺乏统一的认识。

《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8]将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归属于“春温”范畴,将流行性乙型脑炎归属于“暑温”“伏暑”范畴。《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9]中涉及CNSI的中医病名有脑痨(4.22)和颅脑痈(4.31)。其中,脑痨对应于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颅脑痈对应于颅内脓肿。《中医脑病学》[10]根据CNSI的临床表现归属中医病名,将结核性脑膜炎归属于“痨病、内伤发热、头痛、痉证”范畴,将化脓性脑膜炎归属于“春温、风温,头痛、痉证”等范畴,将脑蛛网膜炎归属于“痉病、头痛、痿证”等范畴。李昀泽等[11]认为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应归属中医学“头痛”“呕吐”范畴,通过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探究逐瘀豁痰法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治疗中的作用。张伟等[12]认为病毒性脑炎应归属于“痉病、痫病、中风、惊风”等范畴,设计临床试验,研究菖蒲郁金汤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重症病毒脑的效果。杜世豪[13]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初期有发热、恶寒、体痛等表证,继而出现肢体失用、意识障碍等症状,可以从“外中风”去认识。任继学教授[14]诊治CNSI多年,根据脑髓募原或脂膜受痨瘵邪毒浸淫发为痉病的特点,创“脑痨痉”病名冠以中枢神经系统结核病,并制定相应的辨治理法方药。蒲辅周[15]老前辈认为流脑应归属于暑温范畴,创立治疗乙脑八法。刘仕昌教授[16]将病毒性脑炎归于暑湿或伏暑范畴,认为病因多与感受暑湿有关,将病毒炎性脑炎分为三期辨治。

以上有关CNSI中医病名的归属可谓繁杂,大致可分成症状学病名和温病学病名两大类,如症状学病名“内伤发热、头痛、呕吐、痉证、痫病、痿证、中风、惊风”等,如温病学病名“风温、春温、暑温、暑湿、伏暑”等。然而,这两种命名方式皆有不妥之处。

CNSI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无特异性,若以中医症状学病名予以概括,只能反映CNSI的某个症状或阶段,不能反映所有临床症状的叠加并存,更无法反映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比较局限。若以现有温病学病名命名CNSI,则存在三大不妥:1)CNSI病位在“脑”,其临床表现有别于常见温病,现有温病学病名无法体现其病位在脑的特点;2)若以某个温病学病名(如风温)命名CNSI,风温对应的疾病众多,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大叶性肺炎等,以此命名易于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容易产生疑惑,且无法突出CNSI的特殊性;3)部分医家学者认可“春温、暑温、暑湿”等带有季节时令的病名作为CNSI的中医病名,但只有部分CNSI存在季节的高发性,如流脑、乙脑等,多数CNSI无明显时间相关性,因此以此命名以偏概全,并不合适。

中医病名是中医学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医是非常重要的。正因于此,有必要为CNSI寻求一个独立、恰当的中医病名将其概括。

3 脑温病可作为CNSI的中医病名

本文结合CNSI的中医认识、临床表现及临床研究,总结了CNSI两大特点:病位在脑、归属温病范畴,认为“脑温病”可以作为CNSI的中医病名,现阐述如下。

3.1 CNSI病位在脑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归属于中医学“脑”的范畴。脑藏于颅内,由髓汇集而成,故又称“髓海”,为元神之官,生命之主宰。脊髓乃脊椎管内之髓,脊髓与脑相通,与脑髓相交通。《素问·五藏生成篇》云“诸髓者,皆属于脑”。因此,西医之脑和脊髓归属中医脑的范畴,故CNSI病位在脑。

3.2 CNSI归属温病范畴

CNSI为生物病原体侵袭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和温病同属外感热病范畴。CNSI起病多见发热,符合温病以发热为主症的特点。CNSI起病后常迅速出现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等,符合温病起病急、传变快、易内陷生变的特点。中医学教材[17]、诊疗指南[8]和不少医家学者[15-16,18]认为CNSI可归属于温病范畴,治疗上多以温病治疗思路辨治。

综上所述,CNSI病位在脑,可归属温病的范畴,故提出“脑温病”作为CNSI的中医病名。脑温病作为CNSI的中医病名可以体现其临床特征:一方面可以体现CNSI属于中医学外感性脑病的范畴;另一方面可以体现CNSI温病的性质和特点,为临床辨证治疗指明一定的方向。然而,CNSI虽归属于温病,但因其具有复杂性、难治性和高危性,临床表现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温病,治疗法则也大不相同,需与之区分。因此,有必要设立“脑温病”中医专科病种,才能更好地适应临床诊疗的需要及临床研究的开展。

4 脑温病是一类特殊的温病

不同的温邪大多具有特定的侵犯部位,根据温热病邪侵犯部位不同,有肝瘟、肺瘟之说,如肝瘟对应于急性病毒性肝炎[8],肺瘟对应于传染性非典型肺炎[19]。脑温病虽归属于温病范畴,但因其病位在脑,其起病主症及演变特征、治疗原则等方面有别于传统温病,具有特殊性。因此,设立“脑温病”作为中医专科病名,有利于该病中医方面的规范诊治、精准治疗。

4.1 病位特殊

脑温病和传统温病病邪所犯部位不同,脑温病病邪直中于脑,疾病早期即可见躁狂、淡漠、神昏等意识障碍表现,而传统温病出现“神昏”时,已然处于疾病的极期、后期。温病感邪多从口鼻而入,口鼻之气外通“天气”,内通肺胃,故起病常见肺卫热证或胃肠湿热证。当病邪由浅入深,由轻加重时,邪热入心或心包时,引起神明之变,证见神昏、神志异常等。《重订通俗伤寒论》指出“邪热内陷包络,郁蒸津液而为痰,迷漫心孔,即堵其神明出人之窍,其人即妄言妄见,疑鬼疑神,神识昏蒙”[20],所述即为温热内陷、痰浊闭阻心包导致神昏。脑为元神之府,清窍所在,主神明,邪不能犯,犯之则病。脑温病起病便是病邪直中于脑,扰及神明,郁闭清窍,故早期即可见神昏、谵语,神昏责之于脑,病位特殊,有别于传统温病。

4.2 起病主症及演变特征特殊

传统温病起病急骤,以发热为主症,且热势较高,起病常见肺胃症状,而脑温病可缓慢起病,且起病主症复杂多样,具有特殊性。脑温病起病方式有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之分。若急性起病者,起病主症除外发热,还可见、意识障碍、痫性发作、脑膜刺激征及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等症状,与温病皮疹、发斑、发颐等主症不同。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者,可见低热或不伴发热,如隐球菌性脑膜炎大部分呈慢性发病,在诊断前已有症状可长达数月,仅半数患者出现发热[1];结核性脑膜炎多呈亚急性或慢性起病,初起时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病情逐渐发展出现脑实质损害表现,与温病起病急骤、发热必备、热势较高的特点不同[1],具有特殊性。

脑温病前驱期可与传统温病相似,一旦病邪入脑,随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伴发脑部并发症,疾病演变特征与传统温病不同,具有特殊性。如病毒性脑炎[1]前驱期可一至数日,表现头痛、头晕、肌痛、恶心和呕吐,以及咽喉痛及全身不适等全身感染症状,与传统温病起病症状相似。一旦病邪入脑,便快速演变,出现发热、头痛,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和神经功能缺损等,进一步进展可出现昏迷等。重症患者早期即可出现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状态,或伴癫病持续状态,颅内高压症严重者可出现脑疝。以上脑温病演变过程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和脑病并发症等,具有复杂性、难治性和高危性,在传统温病病程中很少发生,具有特殊性。到了脑温病后期,患者多遗留癫痫、记忆力下降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而传统温病少见神经系统相关的后遗症。

4.3 治疗原则特殊

脑为元神之府,主神明。脑为娇脏,至清之地,喜宁静而恶躁扰,邪不能犯,犯之则病。脑温病病邪直中于脑,早期即可见神昏、谵语、躁狂、惊厥、抽搐等神识重症。因此,不同于传统温病,脑温病的治疗非常重视“神”的诊治,“调神养脑”原则贯穿始终。然而,传统温病起病多以肺胃症状为主,早期注重祛邪对症,只当疾病发展到了极期和后期时,如热入心或心包引起神明之变,才需调神之治。

4.3.1 开窍醒神 脑温病病邪直中于脑,热毒内陷、热闭脑窍,或痰湿浊邪蒙闭脑窍,神明灵机丧失,即可发生窍闭神昏证,当治以开窍醒神,以复神识。开窍醒神法就是通过清解热毒、开泄痰浊闭阻、通利气机等,以通窍开闭、苏醒神识,达到治疗窍闭神昏证的目的。邪热犯脑导致神昏阳闭者常用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等,痰浊内闭而见神昏阴闭者,常用苏合香丸、玉枢丹等,菖蒲、郁金和远志是常用的开窍药。陈忠琳[21]分三步法辨治乙脑神昏,对于温热毒邪内陷所致神昏窍闭者,采用清营汤加减,并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对于痰湿闭阻所致神昏窍闭者,采用蒿芩清胆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配合苏合香丸等,取得良好疗效。

4.3.2 镇惊宁神 脑温病病邪直中于脑,风火痰相结,上冲于脑,扰乱神明,神机失灵,元神失控,当治以镇惊宁神,以复神机。脑温病常伴发癫痫,表现为颈项强急、四肢抽搐、口噤戴眼,甚则角弓反张,治疗应以镇惊宁神为则,佐以清热、豁痰、息风等方法,常用方剂有镇肝熄风汤、天麻钩藤饮及羚羊角汤等,常用药物如朱砂、磁石、龙骨、牡蛎等,取其“重则能镇”的功效,或如羚羊角、天麻、钩藤等平肝息风之品,或加虫类药如全蝎、蜈蚣、僵蚕、蝉蜕等以息风止痉;神昏肢厥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丸、紫雪丹以清热开窍;疼甚或反复发作者。彭胜权教授[22]治疗一则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验案,治以安神定惊、清肝泻火、息风止痉、豁痰顺气为则,以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及黄连温胆汤3方合用,峻药救治,收效良好。

4.3.3 祛邪安神 脑温病病邪直中于脑,扰及神明,犯及脑窍,引起脑病诸证,当治以祛邪安神,以复神明。脑温病常伴头痛、手足拘急、抽搐、震摇、口眼喎斜等近似外邪袭表症状,治疗可用解表祛风散邪法,常用方剂有银翘散、九味羌活汤等。脑温病神机失用,肠腑传导失司,腑实与痰热互结,而成痰热腑实之证,严重者可致窍闭神昏,当以通腑泻热。冯仓怀[23]应用通腑清心开窍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40例,在中药方中加入生大黄以通腑导滞,便秘重者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取到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白春峰等[18]自拟扶正祛邪方治疗病毒性脑炎,缩短了临床症状持续时间,降低脑脊液中NSE、S-100、CRP的表达水平,改善了患者脑血流状态。

5 结 语

目前,CNSI的中医病名归属繁杂,缺乏统一的认识,可分成症状学和温病学病名两大类范畴,但以这两大类命名皆有不妥。中医病名及病种的确立是开展该病高水平中医临床研究的基石,如果能将本病的中医病名统一起来,则会大大提高该病中医临床研究的一致性及其治疗研究,极大地促进中医诊疗标准及指南的制定。本文从CNSI的临床表现和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角度出发,因其“病位在脑”“归属温病范畴”,故提出“脑温病”可以作为CNSI的中医病名。同时还分析了“脑温病”与传统温病在病位、起病主症及演变特征、治疗原则等方面的较大差异,体现了脑温病的特殊性,明确了需将“脑温病”作为中医专科病种与传统温病相区分的必要性,以期促进该病中医临床研究的开展及辨证诊疗体系的建立。

猜你喜欢
病位温病范畴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案例举偶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
消渴病合并抑郁症之病位探析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浅谈养阴法在温病各阶段中的运用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初探
温病瘥后调理浅探
《温病条辨》滋养肾阴十法及其临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