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初步的学术研究
——对程翔老师观点的拨正与完善

2022-12-27 07:38浙江杨大忠
教学考试(高考语文) 2022年2期
关键词:学术研究课外课文

浙江 杨大忠

随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的推行与落实,学习任务群教学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单篇课文教学形式则日渐没落。《课程标准》中的18个学习任务群内容丰富多样而又相互融合,这使教学模式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对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与传统的引导式教学模式相比,学习任务群模式侧重于探究式、研究式教学,这给语文教学带来新气象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很多同人不看好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对此深表忧虑,其中比较典型的是北京一零一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首批专家,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委员,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编写委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程翔老师的观点:

语文教学中的探究式、研究式阅读已经存在多年,但总体看收效并不理想。尽管在高考中也曾出现过古诗比较阅读的试题,但学生的研究性阅读能力并没有达到理想水平。究其原因,是教材没有提供更多可资比较研究的“类文本”单元,依靠教师课外补充,难以保证。另外一个客观原因是,研究性阅读不是基础教育中语文学习的主体,单篇积累才是主体。

……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大单元教学”是对过去语文单元教学的超越,不寻求单元内“类文本”组合,而是到单元外重新组合。笔者认为,单元外重组是脱离实际的,多数教师做不到,即便做到,必然增加负担。如果“大单元教学”连语文学科性质都不顾了,那实在不是一种进步。个别高水平教师可以超越教材,但那毕竟不是普遍现象,也不是教学常态。

综合来看,程翔老师不赞同在中学阶段开展研究式阅读教学的原因有:第一,依靠教师补充可资比较研究的课外材料,即“类文本”,是难以保证的;第二,“多数教师做不到”在单元之外重组课文与课外材料,即便高水平的教师能够做到,也是增加负担的非常态之举;第三,深层原因则在于“无论如何,单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是基础,不可超越”,单篇课文积累应当仍旧是语文教学的主要方式,学习任务群教学不应当在教学中占主体地位。

应当说,程翔老师的观点反映出很多不赞同研究性教学的同人的心声。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程翔老师的观点?高中阶段能否开展研究性教学来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

笔者认为,单篇课文教学应当成为语文教学的主体模式,这与程翔老师的看法一致;但是语文教学决不能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故步自封,在学习任务群教学中,教师要担负起培养学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的重任,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应当成为语文主体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而不是主体。

探究式、研究式教学的最终指向是学术研究,而学术研究往往被很多同人看作是高校或研究机构专门从事的,与中学语文教学是脱节的。的确,与高校教师相比,中学教师的学术思想较浅,偶尔缺少发现问题的敏锐眼光,同时解决问题时因客观条件制约而不够“自由”,常常受限于材料不充分、解读不到位、实践难施行、活动难开展等种种不利因素。中学语文教学与高校学术研究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但两者也并非截然对立。如果此前开展研究性语文教学尚被种种条件约束,那么从当前形势来看,上述这些约束条件已不再是问题,培养学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的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模式已经有了很大的可行性。

首先,从《课程标准》的要求来看,18个学习任务群中,共有12个名称涉及“研讨”“研习”。如“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科学与文化论著研习”等。“研讨”即研究探讨,“研习”即研究学习,在开展这些任务群教学时,无疑会涉及对相关论题的研究。这些研究,就是对学生学术研究能力的培养。还有一些学习任务群,虽然名称中没有明确提到“研习”“研讨”,但提倡研究的色彩更加浓厚。如“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提倡在实证、推理、批判、发现的基础上,对传统观点进行有理有据的拨乱反正与自我辨析,这就是更加纯粹的学术研究与探讨了。

其次,从具体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已经带领学生取得了相关研究成果,有些成果甚至十分丰硕。余党绪老师指导学生依据《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的具体情节,对一些传统观点进行辩证分析,打破了很多同人多年来固守传统观点、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窠臼。

不仅如此,余党绪老师还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分为五个步骤,其中第二个步骤是“总体梳理”:“总体梳理要求学生全面而详尽地占有信息,这就必须下一番爬梳和鉴别的工夫,这样的梳理其实已经暗含了研究的成分。”这里指出对《红楼梦》整体内容的梳理“已经暗含了研究的成分”,可见学术研究在高中阶段是实实在在存在的。第三个步骤是“专题研讨”,更强调培养学生研究能力与学术能力的重要性:“高中的专题学习是有限的,其意义却不可低估,它的指向,就是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高阶能力,是我国学生普遍欠缺的研究能力与学术能力。”这里又指出在整本书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终极指向就是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学术能力。此论完全成立。

吴泓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围绕一个个论题对小说情节进行深层挖掘,最后总结归纳成相关研究论文。吴泓老师谈:“我的学生在专题学习或‘整本书阅读’结束后的‘出口’,就是写一篇相对标准的‘准学术论文’……在我的专题学习或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写作论文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之前长时间的阅读与思考,不然,我也绝对不会称之为学习的‘出口’,喻之为一座文章的‘大厦’。”这里所说的“准学术论文”,显然就是程翔老师反对的探究式、研究式教学取得的研究成果。吴泓老师将此称为学习的“出口”、文章的“大厦”,可见其对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与文化素养的重要性。笔者也曾指导学生依据《林黛玉进贾府》中宝玉初见黛玉时产生的“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的奇妙感觉延伸到与黛玉相貌相似的晴雯,引导学生比较黛玉和晴雯性格特征的相似性;依据《水浒传》描写长江南北地理方位的迥异特征,引导学生得出“作者施耐庵只能是杭州人”的结论。

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初步学术研究的有效尝试与可喜成果。

最后,高学历人才进入中学任教,更是培养学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的有利条件。如今,越来越多的高学历人才进入中学任教,如果还固守原来普遍施行的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就是对人才资源的巨大浪费。进入中学任教的高学历人才,如果能将《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内容研究透彻,并辅以充分的教学热情,那么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就有更多的可能性。围绕课文内容与课外知识确立相关的研究论题并积极开展实践,可以促使研究成果与语文教学的相互作用。与常规教学方式相比,这种做法显然更能够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之所以说“初步”,主要是充分考虑了具体学情、师生知识层次,以及研究的难易程度等各种因素。高中生学习时间较为紧张,教师就不能引导他们从事大而无当、需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的研究。像《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如果教师让学生依据小说情节研究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就很不恰当。关于这几个人物的研究成果早已不计其数,贸然让学生进行研究,也很难有所突破,更难出新意。

如前文所言,程翔老师认为中学不适合探究式、研究式阅读教学,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教师在课外补充可资比较研究的“类文本”难以实现。笔者看来,这不应当成为教师引导学生从事学术研究的障碍。教师可以依据课文中的某个情节、人物、细节等,拓展到课外经典中相似或相关的内容,并以此作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类文本”,然后组织学生进行比较、探讨、归纳,直至形成研究成果。这是一条极好的路径,且向外拓展的课外经典最好是中短篇作品,这样既顾及学生学习时间紧张的实际情况,又可以在有限的篇幅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需要注意的是,确立的研究论题一定要有实现的可能性,既不能过于深奥,也不能空泛无边。如果某项研究要查阅大量资料,并且寻找这些资料的途径非常困难,那么这样的研究论题即便再有价值,也要及时放弃。

例如,教授《祝福》时,教师可以围绕“就对封建礼教的态度而言,鲁四老爷和《儒林外史》中的老秀才陈玉辉有何异同”这个论题,引导学生比较鲁四老爷和陈玉辉的人物形象。陈玉辉的事迹集中在《儒林外史》第48回《徽州府烈妇殉夫,泰伯祠遗贤感旧》:陈玉辉为了撰写“三书”(字书、礼书和乡约书),不惜放弃养家糊口的坐馆教书先生一职,因此,他生活得贫穷不堪;他支持守寡的女儿殉夫,却在女儿殉夫后对女儿彻夜思念,悲恸不已。选择陈玉辉与鲁四老爷进行比较,是因为这两个人物形象有一定的相似性:对妇女恪守封建礼教都持肯定态度。不同的是,陈玉辉迂腐,骨子里是真心肯定封建礼教,为此不惜让女儿殉夫,女儿死后他的悲痛又显露出他的慈爱;鲁四老爷则显得凶残,他支持封建礼教的目的是为自己谋利,一旦无利可图,就会祭起封建礼教的大旗,名正言顺地驱逐祥林嫂,显露出残忍、冷酷的本性。从研究的可能性来看,陈玉辉的事迹仅仅集中于《儒林外史》第48回,全面且完整,将其作为“类文本”与《祝福》进行比较阅读,不会过多占用学生的时间,研究可以顺利推行。如此做法,可谓是培养学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的极好例证。这种研究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还有效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自我解析能力与概括归纳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研究还能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内涵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有效地实现了课外知识与课文之间的衔接。

在中学课堂进行研究式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学术研究能力,对教师有很高的要求。程翔老师之所以认为研究式阅读教学在中学阶段难以顺利推行,主要是担心教师的水平无法超越教材的高度。所以,教师不仅要将教材研究透彻,还要博览群书,随时关注课外知识与教材之间的有机关联,这是确立研究论题的基础。在确立研究论题前,还要注意研究的可行性,要果断放弃虽有较高学术价值,但对学生而言无法研究的论题。需要强调的是,语文教学不能脱离单篇课文教学的主体模式,培养学生初步学术研究能力的探究式、研究式教学模式应当成为单篇课文教学的辅助,但不能喧宾夺主。

猜你喜欢
学术研究课外课文
论研究生的学术批判素养
辽宁兴城觉华岛历史学术研究综述
小满课外班
背课文的小偷
学术史是学术研究的第一道门槛——以《红楼梦》新近失范研究为例
Analysis on the importance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university English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