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兴未艾的新喜剧需要一场突围

2022-12-27 06:35赵清源
时代邮刊 2022年23期
关键词:综艺喜剧大会

● 赵清源

2017年,一档名为《脱口秀大会》的网络综艺掀起了一股喜剧热潮,成为当年的现象级节目。《脱口秀大会》《吐槽大会》让原本小众的脱口秀,以势不可当的姿态迅速进入大众视野。根据《2021全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2021年脱口秀市场全年商业演出场次1.85万场,票房收入3.91亿元,比2019年增长50%以上。

以脱口秀为代表的新喜剧将宏大的社会现象解构为一个个具体生动的“段子”,将目光集中于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碎片化的拼贴、戏仿,把一些看似不经意却能打动人心的精神价值呈现出来。这既是脱口秀成功的关键,也是脱口秀的精神内核。

然而,2022年,《脱口秀大会》第五季刚一上线就“扑街”,一面是数十亿的播放量,一面是只有5.1分的豆瓣评分。去年横空出世的《一年一度喜剧大赛》,今年的评分也在下降。网友们议论纷纷:为什么喜剧越来越不好笑了?

《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这类节目之所以能成功,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取代了传统的、套路化的表演形式,其喜剧表演形式呈现出国际化特征,如起源于欧美的“sketch(素描喜剧)”、来自日本的“漫才”、来自西方脱口秀行业的one-liner(一句话笑话)等。节目中不断地推广这些新的喜剧形式,让受众对其有更多了解,并逐渐接受;但受众在感到新鲜的同时,对表演质量和演员的专业性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同类型节目迅速跟进,比如《脱口秀大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都有“漫才”表演,这种竞争带来的低级模仿,加剧了喜剧综艺的内卷化,有些演员不能持久输出高质量的内容,自然就难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与此同时,观众笑点的阈值也在不断提高。被短视频“喂养”已久的年轻观众,通常在几秒内没有接到“梗”就会失去耐心。而且,当同质化喜剧节目层出不穷,同一类型的“梗”反复刺激,观众便会产生审美疲劳,对喜剧综艺节目的兴趣和期待逐渐消减,喜剧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创作题材受限也是导致喜剧不好笑的原因之一。脱口秀是一种“冒犯”的艺术,笑话外壳下隐藏着的是揭露事实真相之后演员和观众的会心一笑,脱口秀表演最微妙之处即在于对“冒犯”尺度的把握。随着节目审查趋于严格和网友对一些话题的围攻,脱口秀表演可以“冒犯”的范围在不断缩小。

正如著名喜剧制作人史蒂夫·卡普兰在《喜剧这回事》中总结的,“喜剧讲的是一个普通人,在不具备许多获胜必备的技能和工具的情况下,与无法克服的困难作斗争,且从不放弃希望”。针对“喜剧是什么”这一问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会长”于和伟认为喜剧是思考,马东认为喜剧是镜子,即“观众会在台上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荒谬。喜剧是一种治疗,因为你一旦看见了自己,一瞬间就被治愈了”。

新喜剧满足了年轻一代的认知逻辑和情感需要,用一种戏谑化的态度、有意为之的粗鲁和自我矮化的手段来表达真实的情感和自我,给了受众重新审视生命的视角与可能。当观众在节目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时,便释放了心理压力,获得了心理疗愈。新喜剧唯有持续创新,不断耦合用户的心理需求,方有可能突出重围,永葆活力。

猜你喜欢
综艺喜剧大会
WAIC与WIC大会简介
《喜剧总动员》喜剧人 放肆笑
《爽食行天下》饕餮的“下饭”综艺
喜剧世界
“高而不冷”的文化慢综艺
“含泪的笑”——《欢乐喜剧人》对喜剧的重新诠释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看网络自制综艺的崛起
第39届ISO大会撷英
孙红雷:我不是综艺咖,还是要好好演戏
《欢乐喜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