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矮个子的乐观主义

2022-12-26 18:00静思
青年文摘(彩版) 2022年17期
关键词:身材矮小练球单杠

静思

我的身高是我父母内心很深的遗憾,即使这只是我完美地遗传了他们的基因所得。

从小到大——包括现在——我爸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唉,咱要求也不多,闺女要是能再长高5厘米就好了,那和现在的境界就绝不一样了。”其实,再长高5厘米,我也还是矮,但在父母的脑海里,好像那5厘米就是助我人生走上巅峰的青云梯。

我对身高展开的抢救工作,可以谱写一部智商税史。

小时候,看见高乐高广告,上面的小孩子喝完几杯后个头瞬间就往上噌噌地飙,然后父母摸着他的头笑得一脸欣慰。为了这个开怀的笑容,以及“高乐高”这么充满美好愿景的名字,我妈没少让我喝。但个头不见长,体重倒是不客气。

后来,有一阵特别流行增高鞋,90年代就卖300多元一双啊。广告上那个矮小的孩子,穿上鞋子后脚底开始泛蓝光,然后神奇般地增高了5厘米。我妈看完后当即拍板:买!鞋定胜天!在我穿坏两双增高鞋但身高丝毫不见长后,我妈终于认清了现实:这与街边摊三五十元一双的运动鞋无异。

再比如,不知谁说的打羽毛球能增高,我爸妈知道后就天天早上逼着我去打半小时羽毛球。所以,每天我七点背着书包、扛着拍子、站在操场上拉人陪我练球,以至于有段时间我同学都以为我要考体校。

最让我感到“耻辱”的一项增高运动是篮球。我爸说打篮球能长个子,于是在高二的暑假给我买了个篮球,每天吃完晚饭赶着我去学校的篮球场练球。我们学校有两个露天篮球场,前后挨着。于是,经常出现这样一幕:一个篮球场上,一堆身高1.8米以上的男生光着膀子激烈对决,周围叫好声一片;另一个篮球场上,一个身高比他们矮一头起的小女生孤独地拍拍球,然后吃力地把球扔向那个永远也投不进的篮筐。

有一次,我被自己扔出去的球砸中,晕得一屁股坐在地上,恰好被旁边正在打比赛的人看到,他们中止比赛跑过来看我要不要紧。人生头一次被一堆体格健硕的男生围着,我一时不知是羞是喜。

再后来,我爸妈不知从哪里弄来一个民间秘方——吊单杠,说吊单杠能拉伸骨骼,让人变得瘦长。

然后,我就开启了课间吊、放学吊、体育课吊、晚自习也吊的吊杠模式。直到有一次吊的时候实在没坚持住,摔下来把左胳膊弄脱臼了,我短暂的业余体操生涯才算结束。

人类对身高的崇拜,据说是因为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要通过围猎来维持生存,而高个子的人在这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能给人提供更多安全感,所以这项优势被保留在了我们后代的基因里。

在一个对男士崇尚高大威猛、对女士崇尚高挑纤细的社会里,生而矮小的人总会有意无意被鄙视。比如,从小被冠以“小不点儿”“小矮人”这种不太体面的绰号;比如,拍集体照、排座位时你总会被摆弄到靠前的位置……个子小,本来是基因问题,最后却被归类成类似缺陷的问题,催生出了身材歧视。这个世界不仅看脸,还看身高。

不过,个头矮的人也有很多“身高不触底”的人难以体验到的好处。比如,通常身材矮小的人,脸也显得比较年轻。我在上初中时就被别人认作小学生,高中時被人认作初中生,大学时被人看作高中生。

再比如,身材矮小的人买衣服和鞋子真的省钱。买衣服,大码童装搞定;买鞋,大童鞋搞定,一样的做工和样式,价钱比成人码数便宜了20%。而且因为身材不高,如果你看开一点,作为女性这辈子基本可以免受高跟鞋带来的痛苦了。一双“恨天高”踩在脚下,并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高挑之人,还不如安安心心踩着平底鞋踏踏实实走好自己的路。

学会爱自己是一件辛苦而又浪漫的事。我们的身体虽不完美,却闪烁着独一无二的光,那是我们之所以成为自己的重要印记。

花花//摘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本刊有删节,四季青/图

猜你喜欢
身材矮小练球单杠
单杠上的花式炫技
泡泡耍单杠
从身材矮小到高头大马 这个基因“功不可没”
单杠上的大爷们
我与单杠的“爱恨情仇”
小燕子
Costello综合征二例并文献复习
进球的秘诀
请你发明
补肾地黄汤加减治疗儿童锌缺乏致身材矮小伴智力低下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