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文科,许雅馨,甘彦雄,敬丽佳,孟宪丽,温川飙*,郑世超*
(1.成都中医药大学 医学信息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2.成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75;3.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医药创新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75)
中药川乌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carmichaeliiDebx.的干燥母根[1],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肾、脾经,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川乌用药历史悠久,其在临床应用中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等。现代研究表明,川乌具有抗炎[2]、镇痛[3]、抗肿瘤[4]、免疫调节[5]等药理作用。目前,川乌研究的中、英文文献数以千计,但其相关文献计量学统计尚未见报道。
本研究采用CNKI数据库进行中文文献检索,检索策略采用篇名或关键词为:“川乌”,检索时段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共检索出文献1 586篇,通过筛选,排除重复发表文献及与主题无关文献,如会议摘要、消息、报纸等,最终纳入有效文献1 426篇。以Refworks格式导出纳入文献题录,并以“download_**.txt”格式命名。英文文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检索策略采用主题词为:“Aconiti Radix” or “Aconitums” or “Aconitum napellus” or “Monkshood” or “Monkshoods” or “Aconite” or “Aconites” or “Radix Aconiti” or “Aconitus,Radix” or “Radix Aconitus”进行检索,发表年份设置为所有年份。对所得文献进行整理,择文献article和review,去除与川乌研究无关文献,最后纳入有效文献439篇,将相关文献题录导入CiteSpace软件以供构建知识图谱。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文献关键词、作者等信息分别构建知识图谱可视化网络,揭示川乌综合研究情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在参数设置中,时间分区(Time Slicing):2010-2021年,时间切片(Years Per Slice):1年;选择作者、机构和关键词3类节点进行分析,采用 Pathfinder函数和Pruning sliced networks函数进行网络裁剪,根据各设置参数,深入分析川乌研究进展的知识图谱。
2010-2020年,川乌中、英文文献发文趋势见图1。2011年至今,川乌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2012-2017年,川乌中文发文量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年平均发文量仍维持在100篇左右,川乌英文发文量小幅稳定上升。其中,2011年川乌研究中文发文量达到近10年发文量的最高值,突破160篇。2018-2020年,川乌研究文献呈现中文发文量持续降低,英文发文量大幅增长的趋势。对比中英文发文量可以发现,川乌研究中文文献发文量总体高于英文发文量,但在2018年后其中文发文量出现下滑趋势,英文发文量处于上升趋势,提示川乌研究深度逐渐深入,其研究逐渐趋向国际化。
图1 川乌研究中、英文文献发文量年度分布
川乌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图谱如图2所示。本研究纳入的1 426篇中文文献中,包含371位作者,其中,累计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刘佳,共计发文10篇;发文≥5篇的作者17人(4.58%);2~5篇的作者168人(45.28%)。本研究纳入的439篇英文期刊文献中,包含作者408位,累计发文量最高的作者为Liu Zhiqiang,发文量达10篇及以上的高产作者共4位(0.98%),发文量≥5的作者共计15位(3.68%),发文量1~5篇的作者393位(96.32%)。川乌研究文献发文量≥5的作者见图3。
对川乌中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进行可视化分析,获得371个节点,567条连线。结果显示,川乌研究中高产出作者之间存在合作关系,并形成了5个稳定的研究团队。其中,以刘佳、欧丽娜、钟赣生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规模最大,该团队成员合作密切,研究内容广泛,主要研究川乌“十八反”药物组合后的宜忌条件并进行实验性验证[9-13];其次是以王光志、李娜等为核心的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川乌质量控制,尤其对川乌叶面菌群特征与霜霉病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14-15],分析川乌叶面细菌、真菌特性[16],建立霜霉病病原物检测方法[17],总结霜霉病胁迫对川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18]。以林娜、王超、刘春芳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川乌配伍后药理作用,涉及川乌配伍后祛痰镇痛的药效评价与化学成分的变化研究[19],川乌配伍后对胃溃疡疗效研究[20],川乌配伍前后对肠道菌群的变化研究[21]等。以吴璐、黎晓丽、杨华生等为核心的研究团队,主要方向为川乌与白芍配伍的机制及川乌制剂效用研究[22-23]。以李飞、张先灵等为核心的团队,主要聚焦川乌化学成分研究,如基于HPLC-MS方法测定川乌化学成分[24],比较川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25]。
结合可视化图谱分析川乌英文文献作者,共包含节点408个,连线877条。英文文献产出较高的作者均为中国人,其中,LIN N(林娜)、LI F(李飞)同时为中文文献研究的核心团队成员,但中、英文高产作者交叉少。英文文献作者间存在合作关系,并形成了4个主要研究团队,且彼此间存在合作关联。其中,以LIU Z Q、SONG F R、PI Z F、LIU S、LIU S Y、LIN N、LI F和 XU T F等为核心的团队,其团队成员较多且联系密切,团队发文量最高,主要研究方向为川乌化学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涉及川乌化学成分测定[26]、镇痛和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研究[27-28]及配伍研究[29]。以ZHAO Y L、XIAO X H、LI R S等为核心的团队主要针对川乌代谢生物效应进行研究,通过药代动力学研究分析川乌对大鼠线粒体代谢,以及分析川乌同属中药细菌代谢活性差异[30-31]。以DONG H为核心的团队研究方向为川乌毒性研究,结合UPLC-Q-TOF-HDMS及尿代谢组学分析川乌毒性作用机制[32],基于代谢组学分析川乌毒性引起生化扰动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33]。以LI Y B[34]为核心的团队主要研究川乌毒理方向,通过建立支持向量机模型研究川乌配伍对心脏毒性的影响。
图2 川乌研究中文(A)、英文(B)文献作者合作网络
川乌研究中、英文文献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如图4所示。川乌研究的中文文献发表机构合作网络,获得节点279个,连线143条。发文10篇及以上的机构有6家(2.15%),发文量5~10篇的机构有4家(1.43%),发文量5篇以下的机构269家(96.42%),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高,累计发文40篇(见图5A)。中文文献发表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密度(Density)为0.003 3,表明图谱密度低,代表机构间合作关系较为分散。图4中各发文机构不同地域间合作较少,多为同地区中医药大学与其附属医院的合作,跨地区、跨学科的交流合作少。
在对帕金森患者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需求,经过临床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护理效果更好。具体的研究如下。
图3 川乌研究中文(A)、英文(B)文献发文≥5篇的作者
川乌英文文献机构合作网络图谱,包含202家机构,发文量10篇以上的机构6家(2.97%),发文6~10篇的机构8家(3.96%),发文1~5篇的机构188家(93.07%),其中,成都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高,累计发文30篇(见图5B)。图谱密度(Density)为0.013 6,密度较高,代表机构间合作关系较为密切,图4中发文机构跨地区合作较多,且有跨地区、跨学科的合作。值得关注的是Tan Tock Seng Hosp(新加坡陈笃生医院),Sydney Inst Tradit Chinese Med(悉尼国际贸易学院中文医学院),Yale Univ(耶鲁大学)这三家国外机构在川乌的化学成分研究中,与国内高校存在合作。
图4 川乌研究中文(A)、英文(B)文献机构合作共现网络
图5 川乌研究中文(A)、英文(B)文献≥10篇机构单位
2.4.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川乌的中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6A,包含379个节点和685条连线。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6B,包含305个节点,610条连线。英文文献关键词聚类网络见图7B,包含281个节点和532条连线。中文出现频次≥20次的关键词共计12个,英文出现≥15次的关键词共计10个,见表1。
图6 川乌研究中文(A)、英文(B)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
表1 川乌研究中文、英文文献频次≥15的关键词
川乌中文文献研究涉及内容广泛,其中“川乌”“乌头”“配伍”“炮制”“生物碱”具有较高的中心性,表明此类研究为重点。通过高频关键词信息的分析结果(见表1)可以看出,近十年的中文文献研究中,川乌的减毒增效(关键词:配伍、炮制),化学成分研究(关键词:生物碱、乌头碱),“十八反”重认识(关键词:十八反),以及抗炎机制(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是研究热点。
乌头碱为双酯类生物碱,乌头碱既是川乌药效成分,亦是川乌毒性成分。川乌成分常与附子、草乌进行对比分析研究[35]。因川乌具有毒性,如何减毒增效是研究川乌的重要方向。临床常通过对川乌炮制、配伍等方式,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研究表明,白芍与川乌配伍能降低川乌对CYP3A、CYP2D、 CYP2C及CYP1A2的抑制作用[36],甘草配伍川乌既可保证煎出液中单酯型生物碱总量稳定可控,又可防止制川乌毒性过大而造成使用危险[37]。在川乌炮制研究中,《中国药典》方法中制川乌选择蒸法可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在传统炮制工艺基础上,采用新技术为降低川乌毒性提供了新的可能。苏建树等[38]首次以黑曲霉直接对川乌发酵,降低川乌成分中有毒生物碱的含量,达到减毒的效果。吴璐等[39]采用“离子对”的原理,将弱酸性成分与碱性较强的双酯型强毒成分专属性结合,控制毒成分的吸收,以达到“减毒存效”的目的。
“十八反”药物研究,中医从最初 “相反者,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 的绝对禁忌,到现在可依照临床经验适宜运用,经历了重大变革。川乌与贝母、瓜蒌、天花粉、半夏、白蔹、白及相反,但现代对川乌反药药对毒性成分变化分析发现,川乌配伍白及后毒性无明显变化[40],配伍半夏后毒性物质减少[41],配伍瓜蒌后对乌头碱和新乌头碱等双酯型生物碱的溶出抑制,随比例增加而始终加强[42],配伍贝母后川乌主要毒性成分相对质量分数均增加[43],配伍白蔹抑制了乌头生物碱的溶出[44],暂无川乌与天花粉配伍的实验性研究。
川乌功善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是临床常用的抗风湿药,以川乌为主要药味的乌头汤为治疗寒湿痹证的经典方剂,研究表明,乌头汤能明显降低血清中环瓜氨酸肽链、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等水平,具有直接或间接抑制炎症反应发生的作用[45],通过网络药理学构建川乌蛋白互作网络,结合分子复合物检测算法分析发现,川乌抗炎作用机制主要与前列腺素代谢过程,趋化因子介导的白细胞趋化作用有关[46]。
根据川乌英文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发现,关键词“aconitum alkaloid(乌头生物碱)、rat(大鼠)、root(根)、mass spectrometry(质谱法)、metabolomics(代谢组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中药)”中介中心性>0.1,且出现频次>15。Aconitum alkaloid出现频次最高,合计出现60次,主要研究方向为川乌生物碱成分测定方法及其药效和毒性机制。在近十年川乌成分研究英文文献中,常采用质谱和色谱方法对川乌化学成分定性定量分析,对比分析川乌、草乌中乌头碱、新乌头碱等成分差异[47]。测定化学成分后,结合质谱分析川乌蛋白表达,JAISWAL Y N等[49]基于LC-MS/MS的多靶向分析,通过代谢物分析发现,剔除含有毒二酯二萜生物碱的组织,川乌仍可发挥药效作用,且毒性显著降低。对川乌代谢产物分析发现,川乌过量可诱发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及心脏骤停[50],但低剂量的川乌或其代谢物可产生心脏保护作用,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测定乌头汤发现,beta(2)-AR激动剂对治疗心力衰竭至关重要[51]。
由川乌中、英文文献的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川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炎和毒性机制研究,减毒增效炮制及机制研究以及“十八反”重认识研究。
2.4.2 关键词聚类分析 采用LLR算法对关键词共现网络进行聚类分析,生成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聚类标签越小表示该聚类规模越大;聚类模块化(Q>0.3)表明聚类结果中网络结构显著性良好;平均轮廓值(S)是网络同质性的量化标准,其值越接近1,网络同质性越高。聚类模块化(Q)中文文献为0.918 1(>0.3),英文文献为0.325 7(>0.3),提示聚类结构显著,可清晰表示各聚类研究方向;平均轮廓(S)中文为0.666 3(>0.5),英文为0.911 5(>0.5),表明聚类结果可信[52]。
结合中文文献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见图7 A)。聚类#1、#5是川乌临床应用研究,#2是川乌主要制剂质量控制研究,#3、#4是川乌配伍炮制研究,#0、#6可归为川乌及其同属药物的十八反研究。十八反(#0):是指两药合用后,使原有的毒副作用增强或产生新毒副作用的配伍关系。此聚类块包含半夏、反药组合、用药规律、宜忌条件等关键词,主要研究川乌与“十八反”药物中“反药”联合使用后的毒性变化。寒痹(#1):主要包含类风湿性关节炎、拆方研究、临床观察等关键词,主要对川乌治疗痹症的临床案例和治疗经方进行用药规律挖掘,对川乌治疗炎症用药进行归纳与效果评价研究。少林风湿跌打膏(#2):包含少林风湿跌打膏、生物碱、芍药苷、薄层色谱等关键词,主要对川乌制剂质量控制进行研究。配伍(#3):包含减毒增效、质量研究、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苯甲酰新乌头原碱、新乌头碱等关键词,主要研究川乌配伍后生物碱的变化,探索“减毒增效”的最佳配伍组合。生川乌(#4):包含乌头碱、炮制、减毒等关键词,主要对川乌炮制的减毒效果进行研究。名医经验(#5):包含处方分析、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数据挖掘、叶海等关键词,主要对名老中医用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利用数据挖掘等技术分析名医用药之间关联性。草乌(#6):主要包含化学成分、毒性、川乌等关键词,对草乌和川乌同属类中药进行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分析毒性成分的异同点。
结合相关英文文献分析聚类结果(见图7 B),对聚类标签中聚类范围较大且年份较新的几个聚类团块进行分析。#0 chuanwu(川乌):包含UHPLC-Q-TOF-MS、HPLC-TQ-MS/MS、herb-induced toxicity、diester diterpenoid alkaloids等关键词,主要利用质谱对川乌化学成分进行测量,分析川乌毒性生物碱成分。#1fuzi(附子):包含rat、pharmacokinetics、aconitine 等关键词,此聚类模块主要研究附子与川乌化学成分的异同。#2 zingiberis rhizoma(生姜):包含关键词water-soluble alkaloids、acute heart failure、synergistic effect等,此聚类模块主要研究川乌与生姜配伍对心脏疾病的治疗效果。
图7 川乌研究中文(A)和英文(B)文献关键词聚类网络
2.4.3 研究路径推演 高频关键词是研究领域的代表性词汇,结合CiteSpace软件时序排列功能对高频关键词进行梳理,能够展示中药川乌研究在不同时段的研究前沿和发展脉络。
对图8A中文关键词的时序分析发现,近十年川乌的研究热点在2011-2012年涌现较多,涉及川乌的配伍炮制、临床应用、成分测定、毒性、质量控制研究。2013-2014年,信息技术兴起,其融合数据挖掘用于研究川乌方剂配伍规律。2015-2016年,针对川乌抗炎机制和减毒增效的研究报道增多。张捷[53]采用小鼠进行抗炎实验,证明川乌和白芍配伍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2017-2018年,随着对川乌化学成分的深入研究,为探究川乌与其“十八反”药对的作用,针对其对P450酶系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表明,川乌配伍半夏可逆转川乌对CYP3A酶代谢丁螺环酮的抑制作用。2019-2020年,随着科技的革新,对川乌化学成分的定性、定量研究增多,川乌毒性的作用机制也更加清晰。
对图8B英文文献关键词的时序分析发现,2011-2012年,川乌英文文献主要聚焦于川乌化学成分研究。2013-2014年,主要对川乌及其成分进行药代动力学及机制研究。2015-2017年,主要对川乌抗氧化及抗炎机制进行深入研究,以及从细胞凋亡和能量代谢探讨川乌毒性机制。2018年,主要采用网络药理学研究川乌作用机制。2019-2020年,主要研究川乌对心脏衰竭的引发和保护。
2.4.4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为文献内容的高度凝练,突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关键词出现的频次递增趋势明显。对关键词进行突现分析,能够定位时间分区范围内的研究重点与热点,同时对研究进行发展动向分析[54]。
川乌研究中文文献关键词突现分析,见图 9A。2010-2011年,关键词为临床应用,主要关注川乌在临床应用中的使用剂量范围。2011-2013年,关键词为含量测定,2010年版《中国药典》“川乌”项已取消了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选择乌头碱、次乌头碱和新乌头碱作为生川乌质量评价的指标,选择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及苯甲酰新乌头原碱作为制川乌的质量评价指标。此时段的文献主要聚焦川乌成分检测、炮制前后含量变化,以含量测定结果评价川乌的质量标准。2013-2016年,关键词为乌头汤,乌头汤以川乌为主要成分,源自《金匮要略》,具有温经散寒、除湿宣痹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骨伤科疾病防治。2013-2016年,主要研究配伍对乌头汤中生物碱的影响,以及乌头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2016-2019年,关键词为霜霉病,霜霉病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叶类病害,具有发病时间早、传播速度快、防治困难等特点,常见于乌头类植物中。2016年,首次出现川乌霜霉病的相关研究文献。2019年,学界对霜霉病的传播机制、病毒病原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图8 川乌研究中文(A)和英文(B)文献关键词时序演化
川乌英文文献的关键词突现分析得到关键词突现5个,见图9B。2012年突现关键词为identification。基于川乌化学成分的前期研究,2012年,研究者为深入了解川乌药理活性和潜在毒性,采用UPLC-Q-TOF-HDMS等方法,对川乌代谢产物进行识别,分析生物活性化合物。2013-2014年,突现关键词为mass spectrometry,研究者采用质谱的方法检测川乌代谢物的变化,进一步明确川乌成分代谢途径,揭示了川乌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丰富了川乌发挥作用的科学内涵。2014-2017年,突现的关键词有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ecoction,主要对以川乌为主要药味的汤剂(乌头汤)进行成分鉴别,以及配伍及药效作用机制研究。研究表明,乌头汤可调控海马BDNF/Trk B通路治疗神经性病理疼痛。2017-2019年,主要突现关键词有expression,主要从基因和蛋白质层面探讨川乌药理作用及毒性机制。
图9 川乌研究关键词突现分析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Space软件分析川乌近十年的研究热点,运用数据可视化方法,直观地呈现该领域研究方向及研究热点[55],归纳目前有关川乌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热点,预测今后川乌研究方向。
川乌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发文情况分析显示,川乌受到持续关注,并逐渐走向国际。刘佳和Liu Zhiqiang是川乌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主要核心作者,英文高产作者中国人占比高。研究机构分析显示,英文发文量排名靠前的均为中国机构,其中,北京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分别是中、英文高发文量的研究机构。川乌作为川产道地药材,其产地所在的成都中医药大学对川乌开展了多方位研究,多项前沿成果处于川乌研究的引领地位。此外,川乌研究的中、英文文献作者和机构合作网络显示,中文研究团队和研究机构彼此间的合作并不密切,英文研究团队之间合作较为密切,但机构间合作具有地域性、附属性的特点,相关研究缺乏国内外交流。
川乌研究的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随着仪器的更迭、先进方法的引入和内容的积淀,呈现由少及广、由浅入深趋势。川乌中文文献研究内容广泛,涉及中药炮制(炮制工艺等)、中药化学(成分分离)、药物分析(成分含量测定)、药理(机制与毒性)和生药(霜霉病)等方向。英文文献研究内容主要为成分、药理作用和毒性机制研究。川乌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川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炎和毒性机制研究,减毒增效炮制及机制研究与“十八反”重认识研究。根据关键词分析研究结果,预测川乌研究热点趋势为川乌新型炮制工艺研究,从组学层面对川乌药理/毒性及其配伍减毒/增效机制具体通路研究,以及融合信息技术对川乌及其配伍数据挖掘研究。
本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结合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川乌研究的中、英文文献研究情况进行作者、机构、关键词的可视化呈现和分析,直观展现近十年川乌重点研究方向、研究热点等信息。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川乌化学成分分析及其抗炎和毒性机制研究、减毒增效炮制及机制研究和“十八反”重认识研究。研究趋势为川乌新型炮制工艺研究,从组学层面对川乌药理/毒性及其配伍减毒/增效机制具体通路研究,以及融合信息技术对川乌及其配伍数据挖掘研究。运用可视化技术,快速识别川乌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总体趋势,期望对今后川乌研究及选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