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2-12-26 23:54:35洪彦龙
种子科技 2022年17期
关键词:白皮松栽种幼苗

洪彦龙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保护中心洮坪林场,甘肃 天水 742200)

白皮松是大型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河南、陕西、甘肃、湖北等地,用途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园林绿化,还能够作为建筑材料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

白皮松是我国比较少见的常绿树种,耐寒、适应性强,病虫害比较少。由于白皮松的生长周期比较长,栽培技术相对落后,不利于生产推广。因此,通过采取高效栽培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白皮松的栽培水平。

1 白皮松的生态特点

白皮松属于松科,高度能够达到30 m,主干明显,树枝较细,树冠为伞形或者塔形。白皮松幼苗时期喜阴,在其生长到某一阶段时喜光,光照充足则长势较好,光照较弱则可能出现生长问题,如长势较差。白皮松含有非常高的盐分,耐高温、耐旱,其针叶的外角质层非常发达,裹有一层蜡,能够有效避免水分流失[1]。白皮松对极端天气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温度为-30 ℃依然能够生长良好,耐寒能力较强。白皮松多生长在海拔500~1 000 m 地区,在酸性石山上也可旺盛生长,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土壤。白皮松的根茎扎地较深,即使在大风天气也能够保持直立,降低了园林绿化种植的养护成本,但其生长过程也因此十分缓慢,育苗周期较长,导致栽种难度较大,通常需要栽种10 年以上的大苗才能够保证成活率。

2 白皮松的功能特征

白皮松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树姿挺拔,树形较好,树皮的颜色独特,外面斑驳、内部为白色,树叶为三针合一束,颜色非常浓郁,在园林绿化中,和其他常绿品种的树木混种,具有较好的绿化作用。白皮松的木材比较坚硬,树干的纹理非常优美,并且含有丰富松脂,具有极强的耐腐蚀性,能够用来制作成家具及建筑材料,经济价值较高。同时,白皮松幼苗还能够用于盆栽观赏,果实可以药用,种子具有较好的润肺效果。此外,白皮松是耐旱树种,在北方干旱地区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且能够有效抵抗污染,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因此,白皮松不管是在我国古代园林还是在现代城市绿化中,都是非常受欢迎的树种。

3 白皮松栽培技术要点

3.1 育苗技术

3.1.1 苗圃选择

苗圃一般选择在向阳、地势比较平坦的地区,交通方便,便于灌溉,海拔应在1 500 m 以下,土壤最好为沙壤土。选择苗圃时,避开低洼地区,避免出现积水现象。播种前一年需要进行整地。白皮松生长速度较慢,且不耐涝,应保证苗床高为9 cm 左右,苗床之间留出50 cm 的间隙,根据实际需求设置苗床的长度。整地期间,深翻整平并施肥,也可混合使用土杂肥,以提高土壤的肥沃程度。整地前,根据150 kg/hm2的标准,将硫酸亚铁粉翻进土壤中,起到杀菌的作用;整地后,畦田最好整成南北方向,确保畦梗的宽为1 m、高为24 cm,方便播种。

3.1.2 种子处理

1)采种。采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种子的质量关系着白皮松的长势,采种最好选择长势旺盛、无病虫害、树形较好的母树,树龄最好在20~60 年,采种时间一般在9—10 月,当母树球果的颜色变成淡黄绿色时可以进行采种。采种过早会影响发芽率,采种过晚会导致种子散落,完成采种后将种子进行通风晾晒,待半裂开脱时,经过处理后装袋贮存[2]。

2)催芽。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催芽,春季播种育苗,采取沙藏法。播种的前一年封冻之前,在背风、向阳处挖坑,根据种子数量合理规划坑的长、宽、深,在坑底铺上干净湿沙,沙子厚度为20 cm 左右,湿沙上面铺3 cm 厚的种子。沙藏过程中可以在沙坑上插几根棍子,增加沙坑的透气性。待天气回暖检查种子,若超出1/2的种子开裂,则达到播种条件。干藏种子采取浸种法来催芽,一般在播种前50 d 浸种,先在80 ℃热水中浸泡2 h 左右,接着放入0.5%高锰酸钾溶液内浸泡1 h左右,再在30 ℃温水中浸泡36 h 左右,浸泡完成后捞出放在室内,每天至少翻动1次并适当喷水,使种子保持湿润。大概10 d 左右种子便开始发芽,待种子芽长度为0.1 cm 时开始播种。

3.1.3 育苗

Metrohm 905 Titrando自动电位滴定仪(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电位精度为0.1mV,选用动态滴定模式(DET模式),加液量为500μL,最小加液量为10μL,信号漂移率为30mV/min,电位突跃点数设定值为1,滴定曲线拐点的一阶微分(ERC,电位突跃取值参数)为20[9-10];Metrohm AG CH-9101 Herisan复合银电极(瑞士万通中国有限公司);ME104电子分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精度0.1mg。

大田育苗的播种时间一般为4 月中上旬,待苗床土质较为松散且被完全浸透时开始播种,在这个时间进行播种能够有效避免病害的发生。播种的方式为条播,播种深度为5~8 cm,条播的距离为17~20 cm,播种量大概为1 400 kg/hm2。播种后应及时覆土,厚度保持在3 cm 左右,完成播种之后应适当按压土壤,确保种子和土壤紧密结合,按压之后再使用土壤进行覆盖[3]。

容器育苗一般选择塑料薄膜容器袋,将其固定在育苗床上,最好选择沙土作为基质,清除掉杂质,使用辛拌磷杀虫剂预防各种虫害,并使用尿素作为底肥,在混合之后全部装入容器袋内。在装土期间,应按照四周向中间的顺序进行装土,一边装土一边压实,土层不超过容器袋,方便之后浇水。容器育苗一般在解冻15 d左右时进行播种,浇透水后,每个容器袋点播3 粒,覆盖1 cm 厚度的土层即可,并适当补充浇水,确保土壤湿润。

3.1.4 苗期管理

1)遮阳。在育苗期间,应使用遮阳棚进行保温处理,保证幼苗长势良好。在幼苗生长期间,应注意观察其长势,在早上和晚上及时处理掉遮阳棚上面的水珠,待出苗率达到75%左右时,应适当进行通风,待幼苗全部长出来之后,在阴天分批撤掉遮阳棚,以提升幼苗的抵抗能力。

2)病虫害防治。幼苗出壳之后通常在20 d 左右壳才会脱落,在此期间应加强看管,安排专门人员放置毒饵,预防鸟类和鼠类破坏幼苗。待幼苗脱壳后,应及时喷洒消毒液并除掉病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出苗之后应及时进行巡查,全面检查、清除病害苗并及时补种。松大蚜是常见的害虫,会使白皮松出现黑霉病,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导致苗木死亡。可在虫害初始阶段使用50%辛硫磷乳剂1 kg 兑水2 000 kg 喷洒树冠部分。

3)浇水。幼苗出土之后应及时浇水,采取喷灌的方式,保证幼苗水分充足,降低土壤温度。气温上升之后会加快水分的蒸发速度,此时应提升浇水的频次,为幼苗提供充足的水分,若是在雨季,应及时处理积水,避免水分过多淹死幼苗。

4)除草。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应及时除草,避免水分丢失,为幼苗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除草之后应尽早恢复土壤的原貌,防止出现较多裂缝。

5)施肥。养分是幼苗生长的必要条件,合理施肥能够保证土壤养分充足,对幼苗的健康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幼苗施肥期间,一般追肥两次左右即可,第一次使用尿素,第二次使用磷钾肥,7 月之后不用继续施肥,加快幼苗木质化,保证幼苗安全过冬。在幼苗期间施用基肥并及时追肥,5—7 月幼苗生长较为旺盛,可以追肥3 次,施入腐熟饼肥75~225 kg/hm2,施尿素75 kg/hm2左右,幼苗停止生长后应停止施用氮肥,改为磷钾肥,使用0.2%~0.4%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喷洒[4]。

6)御寒。白皮松幼苗的抗寒能力较差,在土壤封冻之前,应做好御寒措施,避免幼苗失水过多而出现严重的冻害。在冬季到来前,浇透水,使用塑料大棚,避免幼苗出现冻害,并定期观察幼苗的情况,根据幼苗状态适当浇水。待气候变暖时,土壤会慢慢解冻,应及时将塑料膜撤掉,并浇水解冻。

7)先密植、后分栽。在白皮松幼苗时期,先进行密植,密植当年可长到5~10 cm,第二年可长到20~50 cm。两年生的幼苗可以在早春完成分栽,用薄膜将土球裹起来,移栽期间带薄膜进行栽植,株行距规格为30 cm×60 cm,南北朝向,约栽种6 万株/hm2。在分栽期间,应避免对顶芽造成损伤,防止根部脱水死亡,栽种完成后,应及时浇水,在10 d 内连续浇灌3 次左右。4~5 年生的小苗能够长到50~100 cm,此时可以再次进行分栽,使用营养钵或者薄膜将土球裹起来,株行距为60~120 cm,南北朝向,可栽种1 万多株/hm2[5]。9~10 年生的树苗已经超出2.5 m,此时可以上市售卖,如果想要培育更大规格的苗,则需要进行第三次分栽,使用草绳将土球缠起来,株行距1~2.5 m,南北朝向,可栽种4 000 多株/hm2。

3.2 栽种要点

3.2.1 栽种环境选择

栽种白皮松应选择合适的栽种环境,地势高、排水好,虽然白皮松十分耐旱,但是在栽种时最好选择土壤比较肥沃且向阳的地区,能够保证白皮松健康生长。在移栽时,栽种坑应尽量挖得大一些,以便更好地对周边环境进行优化。

3.2.2 移栽

移栽过程非常重要,关系着栽种效果,且对白皮松的成活率有着极大的影响。一定要提高对移栽技术的重视程度,确保白皮松的移栽成活率。带土球移栽是白皮松移栽的主要方法,带土球移栽能保证根系的完整,避免根系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损坏,在苗木开挖、运输期间,尽可能保证苗木的完整性。在移栽过程中,树坑的深度应保持适中,待入穴之后,若有草绳束缚,应及时剪断,保证根系的透气性,使根部能充分吸收养分,促进苗木生长。接着扶正苗木,使用细土回填,在穴坑周边筑起土堰,浇透水,之后根据土壤湿润度适当浇水。浇透水后若树体歪倒,应及时扶正,并使用干土覆盖;若树体因大风天气出现倾斜,或者树冠较大,应做好树体支撑,保证树干直立。

3.2.3 水肥管理

移栽后应加强对白皮松进行水肥管理,水肥管理以简为主,在移栽前浇足水,据相关研究,移栽前浇2 kg 水的幼苗比浇0.5 kg 水的幼苗成活率更高。入春后再次浇透水,以保证水分充足,幼苗能够快速进入生长期,并且树叶返青的时间也会提前15 d 左右。白皮松对肥料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移栽后的施肥,应施入腐熟有机肥,每年施肥3 次左右效果显著,在幼苗生长期间完成第一次施肥。入伏后幼苗不会继续生长,此时应停止施肥。

3.3 养护管理

3.3.1 春季养护

养护管理在白皮松栽种期间起着重要的作用,白皮松在生长期间极易受到人为、病虫害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若没有及时加以养护管理,对白皮松的成活率有着极大的影响。对于新栽种的白皮松来说,其根系的吸水功能较弱,需水量较小,此时只需要基本的湿润度即可。一般情况下,土壤孔隙含氧量超过8%最佳,有助于促进幼苗根系的生长。若含氧量小于4%,生长速度十分缓慢,小于2%时,幼苗慢慢停止生长,小于1.5%时,根系会腐烂死亡[6]。如果土壤的含水量过大,则会降低土层的透气性,不利于根部呼吸。首先,要合理控制浇水量,若是前一年秋天栽种,应在早春浇透水,促进土层融化,在3 月底第二次浇透水,促进根系生长。其次,树体内外补水,每天早上8:00 前或者18:00 后向树体喷水,保证环境湿润,也可以挂吊瓶,保证树体营养充足。再次,合理修剪,促进发芽,白皮松不适宜过度修整,通常采取自然式修剪方式,根据树木的生长特点修剪枯枝、过密枝等,促进树木生长。4 月喷洒赤霉素和蔗糖混合液,促进树木枝条发芽,刺激生根。

3.3.2 夏、秋季养护

夏季和秋季是白皮松生长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白皮松水分蒸发较快,且根部吸水性较弱,需要及时补水。在树冠的周边搭建遮阳棚能起到降温作用,减少水分蒸发,密植区域可以搭建大棚。遮阳棚应和树冠保持一定的距离,至少保持50 cm 左右,确保棚内空气畅通,遮阴度在60%左右最为适宜,之后可根据树木的生长情况去掉遮阳棚[7]。

白皮松的根部在夏季很容易腐烂,在浇水时可以浇根腐灵溶液,避免根系腐烂。由于移栽后的树木比较脆弱,若树木晃动严重,其根部很容易受损,在雨季应及时检查树木的支撑是否牢固,若发生倾斜情况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白皮松不耐涝,强降水之后应及时处理低洼处的积水,避免影响根系生长。及时除草能够保证土壤的通风良好,减少养分消耗,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白皮松对病虫害有着极强的抗性,但在8 月很容易发生虫害,如松大蚜主要发生在枝干上,使用氧化乐果有效预防和治疗;微红梢斑螟钻蛀树干的主侧梢,使用50%菊杀乳油1 000~1 500 倍液防治;红脂大小蠹对胸径超出10 cm 的树干以及根部为害较大,使用磷化铝梨木熏蒸防治,如果该症状不太严重,可以采取植物性引诱剂进行诱杀。

3.3.3 冬季养护

冬季土壤封冻前应灌冻水,使用塑料薄膜将树坑密封,并在薄膜上层覆盖一层土。灌冻水的时间非常重要,时间过早会降低树木的抗寒能力,一般在“日化夜冻”期间比较适合。封冻后,树根周边的土壤会形成冻土层,根部的温度比较稳定,不会受外界温度变化而产生影响。灌冻水后,在根茎处培土,土堆直径为80 cm左右,高度为40 cm 左右,避免温度过低对树木根茎造成损伤,且能有效避免水分蒸发[8]。大雪期间,及时清理掉树枝上的积雪,防止压弯或折断树枝,结冰树枝可不作任何处理,等到化冻之后及时处理,避免折断树枝。

4 结束语

白皮松属于优质品种,不仅能用于园林种植,起到较好的绿化作用,还能作为建筑材料,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由于该树种生长速度十分慢,栽培周期较长,栽种难度较大。

文章结合白皮松的生长特点,从整地、种子处理、育苗、水肥管理、移栽、养护等多个方面着手,分析了白皮松的栽培技术,保证栽培的规范化,有效提升其成活率,从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猜你喜欢
白皮松栽种幼苗
等该拉练时再拉练吧
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种玉米要用“锌” 幼苗不得花白病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34
“凭空”栽种的绿色宠儿
白皮松及其繁育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06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Coco薇(2017年8期)2017-08-03 12:00:44
白皮松嫁接繁育技术
默默真爱暖幼苗
中国火炬(2015年12期)2015-07-31 17:38:35
“五老”倾注心血 呵护“幼苗”成长
中国火炬(2013年3期)2013-07-24 14: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