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 朋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平富乡人民政府 341208)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将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了新高度。农村产业发展中,畜牧业是支柱型、主导型产业之一,在产业兴旺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对于现代畜牧业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但是当前农村畜牧业发展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疫病防控不科学、粪污污染严重、养殖方式落后等,严重影响畜牧经济发展及乡村振兴发展,如何实现产业振兴与乡村振兴双赢成为研究思考的关键问题。
乡村振兴中,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一项关键性的内容,而畜牧业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畜禽动物养殖中,其投资可少可多,养殖周期短,因此见效快,非常适宜农民将其作为促进增收的稳定、持久产业。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升,对畜禽动物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赋予了畜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农村畜牧业,一方面能够为农民提供诸多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能够为农民创造更高的经济收益,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畜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及影响力,赋予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可带动种植业、饲料加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畜牧业可推动畜产品加工业、肥料工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这使得各个领域的就业岗位增多,缓解了就业难题,并且也促进了经济总量的增长,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国民经济发展中,畜牧业占比较大,通过大力发展畜牧业,提升畜牧业地位,能够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打下坚实有力的基础[1]。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内源性动力支撑,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促进农民增收,农民才有盼头。畜牧业作为传统优势产业之一,具有巨大的产业兴旺优势。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结合区域优势资源,发掘地方特色,精心谋划“一县一特”、“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挥畜牧业的巨大优势,利用畜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对于环保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中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突出,以绿色、生态、环保理念为要求,科学布局规划畜牧业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土壤、水源、环境污染,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产业兴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2]。
近年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畜禽动物疫病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影响畜牧业稳定发展。如:非洲猪瘟的暴发,对养猪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积极性。畜禽动物疫病高发背景下,极大的增加了疫病防控难度。部分地区不重视畜禽疫病防控工作,没有制定健全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及防疫措施,导致防疫工作存在着较强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防疫宣传工作不到位,农户防疫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拒防等现象,增加了防疫工作阻力。此外,基层防疫工作量巨大、风险高、薪资福利待遇一般,严重影响防疫人员工作积极性,导致畜牧业疫病高发,这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粪便和污水,如处置不当,极易造成污染。上犹县是畜牧业发达县,畜禽动物养殖数量多、分布广泛,畜牧业虽然为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粪污处置不当,会引发严重的资源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养殖户缺乏粪污资源利用意识,乱排乱放粪便污水,处理起来程序复杂,执行周期长,很难实现对养殖污染的有效监管和震慑,导致畜牧业污染问题日益严峻、突出,这和新时期生态环保发展理念相悖,同时也不利于乡村振兴发展。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方式是否科学有效,是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因素。受到传统养殖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养殖户在畜禽动物养殖时依然采用粗放化的养殖管理模式,畜牧养殖模式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养殖场选址建舍不合理,养殖技术应用落后,养殖管理分散粗放,散养和混养的现象极为普遍,养殖环境差,畜禽动物患病率高,这和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严重制约着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养殖效益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不利于产业兴旺目标的实现以及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对于畜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畜牧业发展模式下,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呈现出高发趋势,如:瘦肉精事件、苏丹红事件等,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威胁着消费者身体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受到利益的诱惑,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或滥用兽药,导致畜产品出现了严重的药物、添加剂残留问题,畜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同时,监管部门市场监管不到位,无法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问题”畜产品流入市场,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影响。
调查发现,上犹县畜牧业生产过程中,呈现出三低和三制约的现象。首先,三低指的是:科技含量低、产业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低,具体表现为畜禽动物出栏率低下,龙头企业及规模化养殖场数量少,产品生产加工和包装质量较差。其次,三制约指的是:饲料资源制约、财力制约、劳动力制约,具体表现为人畜争粮的问题常见,畜牧业发展公益资金匮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剩余劳动力少且差,这不利于畜牧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同时也不利于产业兴旺及乡村振兴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上犹县应充分意识到畜牧业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对策,促进上犹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乡村振兴背景下,畜牧业发展前要认真做好布局规划工作,为推动畜牧业长远稳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上犹县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及产业发展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以生物安全为保障,以产业化为突破口,统筹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养殖,重点支持发展养猪业、养牛业、养羊业。要坚持绿色化发展理念,结合当地发展规划,在适养区内发展畜牧业,加大对特色养殖产业的发展支持与扶持力度,根据优势资源和人文特色,做好“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如:林下养鸡养鸭等,其具有投入低、见效快、前景好、污染轻等诸多的优势,更加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发展[4]。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一步,要想促进产业兴旺,就要加快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上犹县应提升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意识,明确发展思路,统筹做好规划工作,发挥畜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发展。首先,要加快现代化养殖企业建设,促进养殖场改造升级,定期开展绿色畜牧养殖示范活动,引导畜牧类企业打造优质畜牧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其次,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引入优秀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畜产品深加工水平,促进当地畜牧业发展。最后,要积极做好畜禽动物品种优化工作,扩大良种覆盖率,提升养殖效益,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畜牧业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是畜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提升畜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要树立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意识,加快畜禽良种引进和繁育,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支持畜牧企业建立养殖基地,并通过合作及入股的方式,促使散养户参与到改造升级中,摒弃传统分散、粗放的养殖模式。要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养殖技术设备,引导畜禽养殖场引入、建设自动化喂料设备、粪便清理设备、环境调控设备、视频监控设备等,为畜禽动物养殖提供便利和帮助,提升畜牧业自动化养殖管理水平,促进畜牧业标准化与规范化生产发展[5]。
近年来,畜牧业发展污染问题引发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加快畜牧业绿色化、生态化发展至关重要。上犹县在发展畜牧业时,应严格遵循绿色化、生态化发展理念,建立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完善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设施,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助推畜牧业生态化发展。针对养猪场,要推广应用干清粪、微生物发酵、沼气工程等技术;针对养牛场和养羊场,要推广应用雨污分流、堆粪场、圈舍堆沤发酵熟化还田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减轻污染。要重视农业和牧业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工作,积极引导加强畜牧业和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合作,构建种养一体、农牧循环的发展模式,促进畜牧业绿色化与生态化发展。
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对于饲料的需求量巨大,为满足畜牧业发展需求,同时也降低养殖成本,要重视对农作物秸秆的饲料化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首先,要加快推进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进程,完善秸秆收储用体系,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技术、压块打捆技术,提高秸秆适口性及营养价值。其次,要积极推进粮改饲工作,加大种草养畜发展支持力度,鼓励养殖场种植青贮玉米、紫花苜宿等优质牧草,满足畜牧业发展对于饲料和饲草的需求。同时要加快扶持建设草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创新草产品加工工艺,推广颗粒饲料、配方饲料,提高秸秆资源利用率,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及乡村振兴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犹县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要将区域资源优势最大化,积极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吸引知名、龙头企业参与投资,充分发挥出龙头企业在良种、品牌、科技、市场、营销、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完善种源基地、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体系建设,引导规模养殖场、家庭农场之间的合作,构建产业联盟,在分工合作的同时,实现对利益的共享。要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体系和模式,引导散养户通过合作、入股等方式参与到畜牧业规模化发展中,更好的抵御市场风险,提升养殖效益,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同时也达到产业兴旺的目的[6]。
畜牧业疫病高发背景下,要充分意识到疫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保障畜牧业稳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发展。上犹县应提高畜禽动物疫病防控意识,健全防疫制度,完善防疫措施,落实畜禽防疫属地管理责任、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认真做好畜禽动物疫病强制性免疫工作,有效降低患病率。定期开展动物检疫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置患病动物。要进一步提升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完善兽医实验室检测环境和条件,满足新时期畜禽动物检疫工作需求。要重视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包括: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场所、动物检疫申报点等,为防疫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和帮助。要强化畜禽动物调运监管力度,做好检测排查、清洁消毒等工作,实现对动物疫病的有效防控,保障畜牧经济稳步增长。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因此,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至关重要。上犹县在畜牧业发展的同时,要严把畜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大监督管理力度,落实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工作,规范检疫流程,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畜产品。要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制,搭建信息化监管系统、平台,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为畜产品质量溯源提供帮助。要重视各类投入品的管理工作,包括:兽药、饲料等,禁止违法违规使用添加剂和兽药,避免对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要强化畜产品检测机构队伍建设工作,更新检测技术和设备,全程化检测畜产品及投入品质量。此外,要强化行政执法工作,严惩出现泔水饲喂、私屠滥宰等现象,实现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保障,维护公共卫生安全,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及乡村振兴发展。
畜牧业发展,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撑,为满足发展需求,要增加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多渠道投入保障机制,在政府投入的基础之上,要积极做好引导性投入工作,鼓励企业加大投入,通过贴息贷款的方式,促使养殖场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解决资金难题。各级政府应做好对养殖企业基地建设的扶持工作,降低用地成本。养殖企业应积极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以项目建设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畜禽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其次,要创新贷款渠道,解决贷款难题,金融机构应降低抵押贷款门槛,延长贷款期限,增加贷款额度,满足企业用钱需求。地方财政应做好资金筹集工作,并将其用于养殖贷款贴息中,提高养殖场养殖积极性,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畜牧经济增长,促进乡村振兴发展[7]。
新时期,畜牧业发展中要重视技术创新应用,紧密围绕畜禽良种繁育、饲料营养、粪污无害化转化利用、智能养殖装备研制等关键领域,建立畜禽高效生态养殖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实验室,满足畜禽养殖技术创新能力及服务能力。要加快推动智慧牧场建设,推广畜禽无抗健康养殖技术和种养循环生态养殖技术,研发应用智能化养殖装备。要做好对各项实用技术的培训工作,重点培训上犹县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合作社带头人,促使其掌握新知识和技术,提高新技术应用覆盖面,实现养殖技术升级改造,创造更高的养殖效益,促进经济增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综上所述,畜牧业是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同时也是短板之处。针对当前上犹县畜牧业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要高度重视起来,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所在,并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可行的解决对策,提升畜牧业发展,促进畜牧经济及农村经济增长,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实现。